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郭资明 1361 — 14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1—1434 【介绍】: 河南武安人字存仁
洪武十八年进士
累迁北平左布政使
建文初阴附燕王朱棣
及靖难兵起,先降。
燕王转战三年为筹划军饷,出力至多。
成祖即位,擢户部尚书
洪熙初太子太师致仕。
宣德四年复起为户部尚书奉职益勤。
卒谥忠襄
维基
郭资(1361年—1434年)字存仁中书省广平路武安县(今河北武安)人。
洪武十八年(1385年)郭资中式乙丑科三甲进士
庶吉士,改户部主事,擢礼部员外郎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因事谪户部主事,升北平左布政使,暗中辅佐燕王朱棣燕王起兵,郭资左参政孙愉率先投靠,并提供军饷。
郭资北平布政使时,即深得燕王信赖,靖难初期,郭资留守北平,募兵运饷,百费所需,未曾有误。
朱棣常对人说:“,朕之萧何也。
永乐年间,升任北京户部尚书,加太子太师
宣德年间,再任户部尚书
郭资年近古稀,坐署办公,寒暑不废,百事亲断,时有“岁寒,愈老愈劲”之美称。
卒谥忠襄
郭资曾拒绝两位皇帝未经他同意而发布的临时蠲租赋的诏令。
杨士奇评价郭资:“性强毅,人不能干以私。
然蠲租诏数下不奉行,使陛下恩泽不流者,也。”
严遂成清 1694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4—? 【介绍】: 浙江乌程人字崧瞻号海珊
雍正二年进士
乾隆元年举荐博学鸿词,不与试。
官至云南嵩明知州
历游豫、楚、滇、黔。
诗工咏古,撰《明史杂咏》至四卷。
有《海珊诗钞》。
严遂成字崧瞻号海珊乌程人
雍正甲辰进士,授知县
乾隆丙辰博学鸿词历官嵩明知州
有《明史杂咏》、《海珊诗》。
海珊诗钞·序
壬戌岁余视学山左,时海珊阜城,与余曾同应徵书,邮亭道故,一昔别去,阅十有二年。
来吏于滇,蹇伤迟暮,顾益豪于诗,阅《明史杂咏》,知其用世有所未尽,特于诗发之。
又手一编以进,则豫、楚、黔游草,余赞之曰:「知人论世,其言有物。
于诗为史,于治为谱。
信乎声音之道与政通矣。
」曩余由滇入觐,得《北上口占》百首,考地理之讹,补古事之阙,雅亦非空言无补。
今万里外合海珊若符契,可谓不孤,无俟淯井监弓衣定织梅尧臣《春雪》也,因劝梓之,为弁其端。
乾隆甲戌中元,年眷弟盐城徐铎拜撰。
海珊诗钞·自序
余少为诗,以偏宕相尚,罔识律令。
吾乡姚薏田同年厉樊榭方负能诗声,雅与余善,而于诗未之许也。
甲寅被荐,居内忧,弗逮赴朝考,顾虚声一时藉甚,思有以禳之。
辛酉夏,量移阜昌,吾师穆堂先生典试江南,止邮亭,余谒见迎,谓曰:「吏亦不易为,知生百无暇,独诗可分余一席,慎毋废。
」余憬然汗下,嗣后收视返听,知功夫有在于诗之外者。
厚其所积,穷其所变,别搆户牖,不屑苟同昔人,迄于今不自知其至犹未也,然我才亦既竭矣。
《后梅花诗》传诵京师,《明史杂咏》人以诗史目之,今裒集十一卷,又补遗二卷,都从零佚中以次改窜,无复前后年地可问。
大参徐南冈先生阅竟,评曰:「君诗必有所为始作,无一字无来历,笔头勾得数十斤起。
」楚中余同麓尝从夏环川太史游,叹为知言,辱参之于竹垞阮亭二家之间,相劝付梓,惜乎樊榭薏田蚤下世,无缘重定吾文,此足贻千古知己之憾也。
丁丑试灯日于役宜良,夜宿万寿山僧舍,遂成自记。
明史杂咏
国朝严遂成撰。
遂成字海珊乌程人雍正甲辰进士,官云南知州
咏史之作,起于班固,承其流者,唐胡曾周昙皆用近体,明李东阳则用乐府体,遂成此编,赋明一代之事,古体、近体相间,故名曰《杂咏》。
严震直一首,力辨史彬《致身录》之诬,虽子孙之词,实则公论。
至于刘三吾一首,谓太祖欲立燕王,为三吾所沮,酿靖难之祸,不为无见,至「周公成本一家,事犹贤于王莽篡」句,则谬矣。
姚广孝二首,盛推其功,比以萧何李泌,且有「特地开科长取士,不知漏落多人」句。
王越王骥王琼三首,谓三人之交结宦侍,乃借其阴助以济国事,非为身家之计,比之郭子仪之俯仰鱼朝恩,持论皆有意抑扬,故翻定案。
李梦阳一首,词多诋斥,并有附记曰「北地虽非西涯门人,然如王九思以仿西涯体中选,其馀诸子,多有亲承指授者,皆夺于北地之焰,改辕背之,犹之北地背之也」云云。
夫文章公器,各自成家,原非为植党报恩之地,况梦阳东阳本风马牛不相及,而忽坐以背东阳之罪,尤未免深文锻鍊,踵明末门户之旧论矣。
明史杂咏·序
古者史与诗异体而同用。
周世《尚书》,所记不过数十篇,上自文武,下迄春秋之中世,凡王朝得失,列国盛衰,与夫贤士大夫悯俗忧时,草野中士女讴吟言志,其事则具备于诗。
迨《黍离》降而雅亡,《閟宫》立而颂亡,《株林》赋而风亦亡,诗亡矣!
诗亡而史亦亡,春秋之所为作。
然则诗未亡以前,诗即史也。
春秋既作以后,史亦即诗也。
自汉氏以来,诗人递起,《文选》所录咏史、咏古、拟古诸篇,何尝不即史为诗?
特其以诗为史,可泣可歌,深得三百篇之意,独推工部
又如乐府古题,初皆寔有其事而言其情,后人拟者,亦必稍仿其意,又岂非以史为诗者耶?
工部不拟古题而能成乐府,此其所以为诗史也。
曩者词科之役,吾浙荐举,先得十人,皆史才,而海珊先生为举首,海内翕然推之。
及临轩召试,而先生顾以艰归里,海内莫不叹其之奇而不获为史也。
先生澹然不以介意,频宰剧邑,用儒术饰吏治政事,暇即读书著述以自娱。
岁丁卯,余服阙补官,先生遥寄一编,则咏明史古今体也,先生既不获为史,因以其史之具尽发于诗。
余读之,欲歌欲泣,其诗即其史也,高者欲攀工部,次亦平视记室诸公,较西涯新乐府何多让焉?
先生以余尝校《明史》,索余序,余不得辞,为书古人诗史同用之义以复之。
时乾隆十二年孟秋,年弟天台齐召南拜撰。
维基
严遂成(1694年—?
),字崧瞻号海珊乌程(现浙江湖州)人。
严遂成康熙年间举人,后于雍正二年(1724年)甲辰进士,官山西临县知县
后任雄州知州
著有《明史杂咏》、《海珊诗钞》等书,《三垂冈》等诗。
他与厉鹗钱载王又曾吴锡麒并称“浙西六家”。
曹参西汉 ? — 前1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90 【介绍】: 西汉泗水沛人
秦时,为沛狱掾萧何为主吏。
秦末,与萧何同随刘邦起事,屡立战功。
高祖六年封平阳侯
曾任齐相九年,并从刘邦击破陈豨英布
任齐相时,用盖公所言黄老之术,清静无为,与民休息。
初与萧何友善,及为将相,有隙。
将死,推荐继相。
惠帝丞相三年,一遵萧何约束,有“萧规曹随”之称。
卒谥懿
韩信西汉 ? — 前19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韩信 楚王 前202年—前201年 本齐王,高帝五年(前202年)正月徙封楚王,高帝六年(前201年)十二月坐罪贬为淮阴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96 【介绍】: 西汉淮阴人
秦二世二年,从项羽,为郎中,不受重用。
亡归刘邦,任连敖、治粟都尉
萧何力荐,任大将军
建议东向以图天下,将兵击魏破代,下燕取齐。
汉四年相国次年齐王
继与围歼项羽垓下
西汉立,改封楚王,都下邳
有告谋反,高祖伪游云梦而执之,贬为淮阴侯
高祖十年陈豨反,与暗通声气。
舍人举报谋发兵袭吕后太子
吕后相国萧何计诱入长乐宫,被斩。
全汉文·卷十四
淮阴人
仕项为郎中
亡归汉,为连敖,迁治粟都尉,拜大将军
汉四年立为齐王
五年更立为楚王
六年高帝所执,封淮阴侯
十一年谋反,夷三族。
有《兵法》三篇。
王卫尉西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史失其名。
西汉人
高祖时卫尉
萧何请上林空地,令民得入田。
帝以受商贾贿,下廷尉
王卫尉谏曰:职事苟有便于民而请之,真宰相事也。
萧何不于楚汉相争时谋私利而于此时受贿乎?高祖乃赦
邵平秦末汉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秦人
东陵侯
秦亡,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瓜美,称东陵瓜
吕后韩信后,高祖萧何相国,益封五千户
辞让封赏,出私财佐军,以避高祖之忌。
简介
秦末汉初时人。
秦朝时期封为东陵侯,负责看护管理始皇帝生母赵姬之陵寝。
秦为汉灭,沦为布衣,于长安城东南霸城门外种瓜,瓜味鲜美,皮有五色,世人称之“东陵瓜”。
鲍生西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
楚汉战争时,刘邦项羽相距于京、索间。
刘邦数使人慰劳丞相萧何向何建议遣子孙能胜兵者悉至军所,以解刘邦之疑。
从之,刘邦果大悦。
堵胤锡明末清初 1601 — 16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01—1649 【介绍】: 常州府宜兴人字锡君改字仲缄号牧游
崇祯十年进士
历官长沙知府,以督乡兵镇压各地民众起事,得知兵名。
南明隆武时湖北巡抚,与总督何腾蛟联合李锦高一功等,共同抗清。
永历时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后兵败退衡州,又退广西,在浔州病死。
谥文忠
有《堵文忠公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牧游无锡人
崇祯丁丑进士,除南户部主事,历长沙知府,有《只可吟》。
维基
堵胤锡(1601年—1649年)字仲缄直隶无锡县(今属江苏无锡市)人,明末及南明大臣。
堵胤锡生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十一岁父母双亡,投靠岳父陈大懋,师从马世奇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
官至长沙府知府
当时山贼萧相宇作乱,数败官兵堵胤锡能率乡兵破贼,遂以知兵出名。
李自成死后,其馀部李锦田见秀刘汝魁贺兰李来亨等被堵胤锡安抚。
弘光时,历湖广参政,行事“苟利国家,我则专之”。
永历时,任兵部尚书
瞿式耜李元胤的猜忌。
堵胤锡等人主张联合大顺军和大西军,何腾蛟瞿式耜反对。
瞿式耜同党的丁时魁金堡等上疏劾奏他在湖南“丧师失地之罪”。
永历三年(顺治六年,1649年)十一月与忠贞营的淮侯刘国昌出兵,是月二十六日,至浔州(今广西桂平),吐血病卒。
赠浔国公谥文忠
萧庆西汉 ? — 前1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18 【介绍】: 西汉沛人
萧何曾孙。
武帝元狩三年封酂侯
卒谥共
萧熊东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汉沛郡人
萧何后裔。
章帝建初七年,以韦彪议,追录高祖功臣子孙,嗣封酂侯
萧贡金 ? — 12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23 【介绍】: 京兆咸阳人字真卿
世宗大定二十二年进士
尚书省令史执政以为能。
累除翰林修撰,论时政五弊,言路四难,词意切至。
国子祭酒,兼太常少卿,与陈大任刊修《辽史》。
官至户部尚书
好学,读书至老不倦。
有《注史记》。
字真卿咸阳人
唐太傅寘十七代孙。
博学能文,不减前辈蔡正甫
大定二十二年进士,自泾州观察判官召补省掾,不四五月,拜监察御史,累迁右司郎中
预修泰和律令,所上条画,皆委曲当上心,兴陵嘉叹曰:汉有萧相国,我有萧贡,刑狱吾不忧矣。
又奏:死囚狱虽已具,仍责家人伏辨,以申冤抑。
诏从之。
刑部侍郎,入谢曰:臣愿因是官,广陛下好生之德。
上大悦,凡真卿所平反,多从之。
历大兴同德州防禦使同知大名府事,陜西西路转运使河东北路按察转运使静难军节度使南京都转运使御史中丞,以户部尚书致仕,年六十六,终于家,谥曰文简
有注史记百卷、公论二十卷、五声姓谱五卷、文集十卷传于世。
王昙清 1760 — 18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0—1817 【介绍】: 浙江秀水人又名良士字仲瞿号蠡舟,昭明阁外史
乾隆五十九年举人
工画,好游侠,兼通兵家言,善骑射
少以任侠破家。
座主吴省钦荐其知兵,谓能作掌中雷。
吴被斥,亦因此为士大夫所不齿。
诗文奇肆,纵横万里。
有《烟霞万古楼集》。
王昙一名良士字仲瞿号蠡舟秀水人
乾隆甲寅举人
有《烟霞万古楼集》。
烟霞万古楼诗集·自序
《太玄》之草成,而刘歆覆酱瓿;《三都》之赋出,而士衡欲盖酒瓮。
同是时也,桓谭以为绝伦,张华为之纸贵。
岂文无定体,嗜痂者有异癖,嬖眇者多一目欤?
李百药曰:『文章者,性情之风标,神明之律吕也。
张融自序曰:『吾文章之体,多为世人所惊。
』又曰:『文岂有常体,丈夫何至因循寄人篱下?
裴子野论文曰:『人皆成于手,吾独成于心。
北齐祖莹亦语人曰:『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风骨,何能共人生活哉?
』读刘协之《雕龙》,不如通挚虞之《流别》;读钟嵘之《诗品》,不如追韩婴之传说。
见其委海若天吴,见其原岷觞积石。
统四千年之文为一文观,合四千年之诗为一诗释,而古今诗与文之正变,洞然胸中矣。
法律一新,如曹参萧何之文;旌旗一变,如光弼子仪之军。
非谓师涓奏乐,必造新声;徐摛作文,不拘旧体也。
或曰延年隘薄,灵运空疏,为之奈何?
曰:『此不尽读天下之书与诗文,而漫然操觚之谓也。
汉郭宪王嘉全搆虚辞,孟坚所以致讥,张华为之绝倒,《抱朴子》所谓『怀空抱虚,有似蜀人葫芦』之喻乎?
南史氏曰:『文章容易逋峭难。
』又曰:『文章不妩媚,正如疥骆驼。
』今世之勉力宏词者,班马奇字,白孔陈羹;林类苑,叠韵双声。
骤焉而苏绰《大诰》,忽然而王莽金縢。
著《渊通》以拟《道德》,仿《太玄》而作《测灵》。
以艰深文其浅陋,以奇险幸其功名。
扬雄以为哓哓之学,绣其鞶帨而目之为翰林主人者,非也。
亦有好事焉者,铸贾岛而拜,像东坡而祀。
蜜膏饮杜少陵之灰,遍体刺白香山之字。
老兵之貌中郎优孟之学期思
高冠大屐而自居某一家之诗与文者,悖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
袁先生曰:『重而能行,乘万斛舟;重而不行,猴骑土牛
』水浮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不然,而任昉沈约结其集,魏收邢邵为之偷,斯文之末流也。
鼻马颊牛之论,中军听之而生争;捣齑啖杵之谈,洗马思之而成病。
则又斯文之魔业、翰墨之魇境。
至若宏通硕彦、经师大儒,郑玄之文,人不取,温公之笔,四六不能。
此不可以辞章律之者,其经济大也。
乐旨潘词,广谈虞笔,三千年以下兼而有之者,繄难哉?
予髫幼成文,中年万里,史烂于胸中,云山乱于脚底,自以为才学识皆当有也。
乃志功名,急经济。
台官之祸,纂述之成书者,史之论辨者,乐府之未谐宫商,金石之未付雕镌者,吴中郡县官持抱以去,而挚仲治半生之文书荡然矣。
并非关通丁谓之书,而概与一烧;亦不借重洪乔之寄,而投之江底。
此砥柱之沉灾,荣宫之火洗。
当时也,郭子横之救火,任文公之逃水,暇计及著与撰之存焉否耶?
幸而王阳僰道,险路求生;韩愈华山,危途获济。
或藏之殷浩手巾,或寄之王恭如意。
主人《庄子》,仅留《渔父》残篇;中书孝经》,惟剩王混摘句。
抑不啻嵩山蝌斗之文,显节陵中之蠹也已。
窃惟彦章死豹,名以皮留;楚国神龟,生以骨贵。
而乃陆澄著述,力已倦于年;任昉属辞,才将尽于晚岁。
五行志少,尚可暗抄;三箧书亡,多难默背。
忆当日十吏环书,五题岔集。
门庭藩溷,尽是赋才;户牖门墙,无非刀笔。
沉虑而王充为之气衰,苦思而桓谭为之感疾。
杨汝士兰亭』『金谷』,元白无诗;闻孟浩然『疏雨』『微云』,中书罢唱。
议《礼经》则白虎堂中,讲《论语》则金华殿上,其壮也!
谷子云之笔,而空有乐令之口;无扬子云之才,而徒有光庭之手。
开顷刻之花,造逡巡之酒。
斯文之道,有《急就章》乎?
苏明允之诗,祇有廿篇;杜子美之赋,不过十首。
片羽苟重其吉光,千金可享其敝帚。
仆今年四十五岁矣,前不遇古,后不遇今。
死不见岘首沈碑堕泪;生不见阿难结集,活佛伤心。
李旭曰:『文章之事,不足传于后世。
萧恭亦曰:『千秋而后,亦复谁能传此?
』呜乎!
未为伧父,已笑衙官;才读《离骚》,便称名士。
刘季绪才非一世,偏能诽毁文章;徐孝穆一代传人,未尝讥诃作者。
留达生廿四首丈人之集,娱我馀年;传枚皋数十篇必不可读之文,自伤娸诋。
哀我文者,亦庶几韪我言而恕我狂也。
烟霞万古楼诗集·孙原湘序
天之生才不数,生奇才尤不数。
积日星河岳之气,百年而一生。
生矣,或遇或不遇,天似不能无厚薄于其间。
要其得于天者既厚,必使之有以尽其才;而其所以尽其才者,不系乎遇不遇也。
贾生之通达国体,亲承宣室之问,而不能不困于长沙;以杜季雅之淹博壮烈,封奏论都之书,而一为郡文学掾,廿年不窥京师
又况于偃蹇扼塞,十试不成进士仲瞿乎?
嗟乎!
仲瞿其才辩,其学博,其文章可以凌驾百代,牢笼万物。
以文武胆志为略,以措置一世为务。
方其羸然弱冠之年,于兵、农、礼、乐、天官、河渠,旁及百家艺术之书,靡不讲明切究。
广庭杂坐,抵掌而起,听者侧耳屏息,莫敢发难。
虽未见于设施,而其囊括古今,为有体有用之学,固已粲然矣。
既连不得志于有司,挟其策奔走公卿间,未尝不倒屣改席,延致上座。
君画灰借箸,指陈事宜,当事抠衣奉手,奉教惟谨。
然卒未有能用其言者,而君已垂垂老矣。
嘉庆辛酉壬戌之际,名流宿学云集京师法梧门祭酒主盟坛坫,论定君之诗,与大兴舒铁云位及余为三家,作《三君咏》,传播其事。
君夷然不以为意也。
乙丑假旋后,息影江干,不复踏长安土。
君与铁云连辔入都,再试再黜。
铁云侘傺以死,君流荡江淮之间,益不自得。
然气益敛,文益奇,裒集所为诗文如干卷,自以铁云而外知君者莫余若,属为之序。
噫!
仲瞿乃今为辞人矣。
仲瞿之才之学,俾得倾筐倒庋,尽出生平蕴蓄,润泽海内,必有奇迹卓荦异于俗吏之所为者。
屑屑于饰竿牍、絺鞶帨,争工拙刀锥之末,岂其志哉?
岂其志哉!
君自言今云台山,山中多古木,皆数千年物。
其材伟然巨丽,而自晦于穷厓绝壑、人迹罕到之境,殆天之有意置之者,不如是不能轮囷离奇至此。
仲瞿此言,其殆自谓耶?
观于贾生虽放废,而《治安》一疏彪炳千古;杜季雅既得从事击羌,旋战殁于射姑。
信乎天之待其人,不系乎遇不遇也。
仲瞿之文者,亦可无论其遇已。
若其文之瑰伟瑰丽,忽庄忽骚,若正论,若游戏,由其才大气盛,喷薄而出。
仲瞿之学,固不尽于此,而人亦不当以此尽仲瞿也。
烟霞万古楼诗集·陈文述序
秀水王君仲瞿,奇才也。
奇于文,亦奇于诗。
言论风采,出以游戏,雄辨博奥,所至倾其座人,类谈天、雕龙所为,非狂傲也,而世人咸以狂傲目之。
夫狂傲,文人之大病也。
君未尝狂傲,人目以狂傲,一倡百和,而狂傲之名遂不能自解于世。
则露才扬己之所致也。
又为座主吴公假其名,形诸奏牍,得以微罪罢官归里,而君之名遂为世人所口实。
屡试南宫,摈于有司,卒潦倒不得志以死。
则露才扬己、人因目为狂傲之所致也,则有才而不自晦其才之所致也。
君生平著录甚富,大半零落。
骈体文数十篇,钱君梅溪蒐葺付梓,寄余吴门书局;诗稿十馀卷,君病中付余子裴之,为敬礼定文之托。
裴之没于汉上,稿存余子妇汪端所。
诗学甚深,尝选定明三十家诗,远出牧斋、竹垞归愚诸选本上。
又重刊裴之《澄怀堂遗诗》,于余诗亦多所删订规正。
其所为《自然好学斋诗》十卷,老辈皆推重之。
又尝为余戚邵梦馀大令刻《镜西阁遗诗》。
仲瞿井叔两集,恒置案头,呼之曰『老王先生』、『小王先生』。
以两人诗集皆裴之生平未竟之志,各为选定。
病中请于余,期他日必付梓以完裴之人世文字之债,余诺之。
逾数日卒,余为作传,所谓孝慧宜人也。
端中年以后,奉道诚笃。
知前生与裴之同自玉清来,今仍归玉清也。
井叔名嘉禄长洲人
诗人铁夫先生子也,为吴门七子翘楚,年未三十而卒。
诗极明秀,为选存四卷。
今年余至繁昌,乃先为刻仲瞿诗而志其颠末如此。
道光庚子中秋钱塘陈文述书于春谷官舍。
烟霞万古楼诗集·张鸣珂序
咸丰纪元之秋,予卧疴三月,病榻无俚,向婿严少春茂才处借《烟霞万古楼未刻诗》十馀卷读之,药炉茗碗之旁,随手钞成一册,时时讽咏。
后家春水徵君贻予云伯刻本,仅二卷,与手钞者互有同异。
乃复从严氏借钞,略次先后,分为六卷,名曰诗录,不敢居选例也。
始于丙辰冬日,断手于戊午夏仲
时以养疴,乃得蒇事。
卢德水著《杜诗胥钞》,役竣祭告,诗曰:『十年曾有约,三岁始能成。
』予于此编亦云。
《文集》六卷已刻,板藏金鐀钱氏,二梅褚君曾以印本见惠。
至先生生平行事,具详于自制《虎丘山窀室志》中,兹不复赘。
嘉兴后学张鸣珂
烟霞万古楼诗集·张鸣珂题识
余既录刊《烟霞万古楼时文》,风行远近,索者纷然。
秀水范君雯茁见之,乃出旧藏诗稿一册寄余,楮墨霉烂,首尾断缺。
审其字迹,碻系仲瞿先生手笔。
其纪年为乾隆戊申己酉庚戌之作。
先生尚未举孝廉,而近游江左于越间也。
内有《石帆楼》一诗,似乎碧城仙馆刻本亦有之,馀皆不甚经见。
细斠一过,时序稍有紊乱,不敢更正,仍依原书录出,亟付手民,以广其传。
题曰『残稿』,纪实也。
光绪二十有六年庚子春二月十日嘉兴张鸣珂识于鄱阳湖
烟霞万古楼诗集·徐渭仁跋
往岁叟刻《烟霞万古楼骈体文》于杭州,颐道居士选刻其诗于繁昌,闻诗版已散佚,因重写刻之。
又从《瓶水斋集》及居士集中所附刻者,铁云《鸦藤山馆诗话》中采入者,都为一卷。
仲瞿出处详于自制《虎丘山穸室志》,亦录出附之。
咸丰元年二月上海徐渭仁
烟霞万古楼诗集·徐銮跋
仲瞿先生未刻藁。
余得之张君蓣衫,蓣衫得之北门严氏。
严故仲瞿戚也。
诗才气浩瀚,洵足压倒一世豪杰。
余尝论仲瞿诗如黄河之水,一泻千里,然泥沙俱下。
读集中《定光佛歌》等作,当不诬也。
同治三年甲子春正王月嘉兴徐銮读毕识
烟霞万古楼诗集·陆祖谷跋
烟霞万古楼诗,旧有碧城仙馆刻本。
其佚者,张公束先生又尝蒐刻一卷,题曰《烟霞万古楼诗残藁》。
今碧城本已不多见,张刻之板片亦不知流转何所。
今年夏,吾友余楫江孝廉贻书来,言烟霞万古楼未刻诗尚有一卷在东栅徐氏,亟以一金购来。
藁才十纸,而楷字精好。
卷末有徐金坡先生手识语,知为北门严氏原钞本。
严本故家,瞿老之戚,其子弟犹能道瞿老轶事甚详。
吾友孟君紫昉藏有瞿老《黼黻图回文诗》一巨册,云亦出自严氏。
图字精密,未能校录,以来心常忆之。
今得是,先命工裱装,题曰《烟霞万古楼诗佚稿》,庋诸馆中。
予更录副本私藏之。
瞿老佚著未出世者甚多,汇集刻之,姑俟他日。
己未夏五月嘉兴陆祖谷识于图书馆斋(录入:顾青翎)
樊子盖北齐 545 — 6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5—616 【介绍】: 隋卢江人,字华宗
初仕北齐北齐亡,归北周,仕郢州刺史
,为循州总管有政绩,加统四州。
炀帝即位,为凉州刺史武威太守,有善政。
帝幸辽东留守东都
杨玄感叛,逼东都,子盖尽力拒御。
炀帝比之萧何寇恂,加光禄大夫封建安侯
还东都,特进爵为济公
隋无此郡国,以其功济天下,故特立此爵赐之以加褒扬。
子盖在军持重,为官明察,然严酷少恩,杀戮太盛。
卒谥景
徐融唐末至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
齐王徐知诰秉政,宾客
身在齐幕,心归杨氏
知诰既畜异志,且欲讽动幕僚
一日大雪饮酒,行令忤知诰,是夜被投于江。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唐末五代时人,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为人刚方率直。
吴时齐王李昪秉国政,宋齐丘、曾禹、张洽、孙饬等人同为宾客
一日大雪李昪幕僚饮酒,取雪与古人名巧合者为口令。
以“诘朝日出,争奈萧何”讽之。
怒,以竹笼收投入江中。
生平见《五代史补》卷三、《诗话总龟》卷二九、《十国春秋》卷一〇。
能诗,尝有《夜宿金山》诗云:“维船分蚁队,江市聚蝇声”,颇为人传诵。
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徐融集》1卷,顾櫰三《补五代史艺文志》又记其《帝王指要》3卷,皆佚。
全唐诗》存断句1联、酒令2句。
李善长明初 1314 — 13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14—1390 【介绍】: 明初凤阳府定远人字百室
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
元末迎谒朱元璋,劝元璋效法汉高祖,“行仁义,禁杀掠,结民心”。
从下滁州,为掌书记
力赞渡江。
元璋吴王,拜善长右相国
洪武初左丞相封韩国公,制词比之萧何
四年,致仕。
十年,复命与李文忠中书省大都督府御史台
胡惟庸案,坐胡党者众,善长如故,且领御史台事。
至二十三年善长已老迈,久不问事,乃以胡党追问,一门七十余人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