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真圆
真圆
字大方
遍融其别号也。
营山人
姓鲜氏
幼业儒。
身长七尺馀。
音吐洪亮。
年将立。
感生死无常。
遂舍家入云华山。
可和尚为师。
落发受具。
一钵东下。
洪州
马祖庵居之。
复舍庵入京师
遍游讲席。
深入华严法界。
心念口演。
不离此经。
复束钵入匡山
值岁凶。
鬻薪度日。
采薪遇有材坚寔为器杖者。
辄削成。
杂薪中。
卖之不论价。
随得钱米无多少。
一以供众。
为之不避风雨寒暑。
如是二十馀年。
庵居狮子岩
地幽僻多魈伥。
常横一棒坐岩口。
行脚僧来。
辄棒之出。
竟无契其机者。
前后四入京师
初住龙华寺
通公讲法。
次住柏林阅藏。
又移世刹海。
接待云水。
最后慈圣太后
建千佛丛林。
请师居之。
陈文端赵文肃二公。
为护持。
道望赫然。
尝在杲日寺。
讲华严经。
狂僧
太宰下狱。
词连师。
因并逮师下狱。
狱卒甚苦患师。
置师于匣。
师不胜苦。
口称大方广佛华严经。
铁栓檀匣。
轰然尽裂。
狱卒骇异感化。
因不复为狱卒
师在狱时。
送供入狱者甚众。
然必狱众均沾。
精好一如始受。
否即力却。
终不独入口。
狱众以此感动。
相率皈依。
圜扉之中。
佛声浩浩矣。
师在狱凡三阅月。
文肃公疏请。
得免。
师念苦缘当百日。
今未满。
且不能舍狱众。
坚不肯出。
比出。
隐谷积山。
块然独坐。
见人不起。
亦不举手。
会中贵杨某
奉慈圣命。
请居世刹海。
内帑紫衣宝幡龙藏。
江陵方柄国。
尝诣师。
侍者屡促师迎。
不应。
江陵至榻前。
始徐起。
执其手曰。
公来何为。
曰来问佛法。
师曰。
尽心佐理朝廷。
此真佛法。
舍此俱为戏论耳。
张默然。
张。
又尝偕文肃谒师。
问如何是文殊智。
曰。
不随心外境。
如何是普贤行。
曰。
调理一切心。
师性耿直
高声硬语。
闻者凛然。
不能为豪贵人温愞。
此亦其槩也。
初师法躯修伟。
而不甚肥大。
自住刹海。
日渐丰硕。
至须人扶掖始得行。
隆冬冱寒。
日必数浴。
居恒危坐。
默持法界观
或诵华严无停𠷳。
甲申九月
师命梓人造龛。
促其期曰。
宜速成。
缓无及也。
前三日。
孤雁集方丈。
师抚之点头曰。
尔来乎。
盖雁去而师灭。
师原无疾。
独觉气力渐微弱。
至重九日
尚坐绳床。
听诵晚课。
闻愿生西方句。
泊然而化。
世寿七十九。
僧腊五十。
全身瘗德胜门外。
普同塔。
穆孔晖明 1479 — 1539
孔晖字伯潜堂邑人
弘治乙丑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
以忤刘瑾礼部主事
诛,复故官,历司业侍讲庶子侍讲学士尚宝司卿、南太仆少卿,进本寺卿
礼部侍郎谥文简
(《国史唯疑》:词林岁时会分韵唱酬,赵大洲《赠孙季泉》诗:「季子文章伯,王孙忠孝家。
」又穆孔晖题南司业邸有「书声山下月,诗思边秋」之句,为崔子钟叹赏并脍炙人口,称雅事。
今寥寥绝响数十年,遂无谈及,可欢也。)
何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四川内江人字克斋
嘉靖间举人,官至正郎
师事赵贞吉欧阳德
师之言行,皆一一笔录,认真学习。
耿定力尝称贞吉法言危语,砭人沉痼;温辞粹论,辅人如参苓,其使人反求而自得本心一也。
著有《识仁定性解》。
严清明 1524 — 1590
维基
严清(1524年—1590年)字公直直卿直甫号寅所谥恭肃云南都指挥使司云南后卫军籍浙江嘉兴县人
嘉靖甲辰进士万历间官至太子少保吏部尚书
卒谥恭肃
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严清乡试中举;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联捷甲辰进士,授四川富顺县知县,为官廉洁爱民,颇有名望。
丁母忧归乡,之后起用邯郸县知县
进入中央后,担任工部主事工部屯田司郎中,负责主持北京外城和皇陵,工程结束后,属下没有丝毫贪赃公款的行为。
随后父亲去世,除服后,补兵部郎中,升任保定府知府,任内废除每年的保定府京师所承担的库役、赈灾开垦荒地并逮捕盗贼,百姓将他与此前知府吴岳齐名。
历迁易州副使陕西参政四川按察使
隆庆元年,任四川右布政使,均以廉洁能干而闻名,朝廷官员屡次举荐。
隆庆二年(1568年)严清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
未上任,改为四川巡抚
他在四川任内担任巡抚多年,下属畏惧他的威严、相互劝诫并加以自律,所以一时之间四川官员少有贪赃违法的案件。
他废除了团操成都的安排,并接受番人入贡。
当时陕西民变流窜作案到四川境内,当时巡按御史王廷瞻弹劾严清纵容流寇。
当时大学士赵贞吉进言劝阻,隆庆帝不听,命解除严清官职,严清遂辞职不出仕。
万历二年(1574年)明神宗起用严清山西巡抚
不久,万历三年,改为贵州巡抚,历任南京、北京大理寺卿
万历五年,任刑部右侍郎,同年改吏部右侍郎吏部左侍郎万历六年,担任刑部尚书
当时张居正当政,各部尚书只有严清不攀附他。
张居正死后,冯保家被抄,查到官员馈赠礼物的账本,上面唯独没有严清名字,因此深得明神宗器重。
恰逢吏部尚书梁梦龙被罢免,即以严清接替。
他在任内对官员考察、任免亲力亲为,没有官员侥幸升职。
大臣们知道他廉洁简朴,都不敢找他请托办事
六个月后,他因病休息,明神宗之后仍多次询问内阁他是否康复。
万历十五年兵部尚书空缺,特以杨博先例,起用严清担任。
然而使者抵达后,严清的病情更加严重,无法赴任。
三年后,他因病去世。
赠太子太保谥恭肃
王圻明 1530 — 16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松江府上海人字元翰
嘉靖四十四年进士
授清江知县,擢御史
张居正赵贞吉,不应。
高拱座主,以为徐阶同乡而不助己,以此积忤。
出为福建按察佥事,复为忌者排挤,谪邛州判官
历官陕西布政参议
乞养归,筑室淞江之滨,种梅万树,名梅花源。
专心著书,有《续文献通考》、《东吴水利考》、《三才图会》、《稗史汇编》等。
僧德清明 ? — 1623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六
释德清字澄印晚号憨山
姓蔡氏全椒人也。
彦高,母洪氏。
大士携童子入门,抱之遂娠。
及诞,白胞重裹,生性颖异。
方七岁,叔父死,陈尸于床,便问“死从何处去?
”及见人举子,又问:“生从何处来?
”若已抱生死去来之疑者。
九岁能诵《普门品》。
才及舞勺,辞亲入江宁报恩寺,依西林染剃。
内江赵文肃公摩其顶曰:“儿他日人天师也。
”逾年受《法华》,四月而成诵。
遂以次讲习,通贯内外典籍。
年十九,祝发受戒具于无极,听讲《华严玄谭》,至十玄门海印森罗常住处,悟法界圆融无尽之旨。
云谷结禅于天界寺,发愤参究。
疽发于背,祷于伽蓝神,愿诵《华严》十部,乞假三月以毕禅期。
祷已熟寐,晨起而病良已。
三月之中恍在梦中,出行市上俨如禅坐。
嘉靖丙寅,寺燬于火,有司以本寺官住,头首执事司法者十五人。
寺为皇室造建,所费皆出内帑,事干重典,法当论死。
僧众惧逃,独清奔走法庭看点。
盐菜饘粥,荷担往来,多方调护,设法解救,竟从末减,坐罚囚粮。
先是西林临化,抚嘱众曰:“我身后,寺事无大小,立我像前,听此儿主张,庶几可保无虞。
”由是一寺僧众,皆服其知人。
雪浪恩誓志兴复,相与畜德俟时。
远出参方,大德檀越 ,庶或旦夕遇之。
故尝听讲天界,厕溷除,了无人迹。
每早起见后院脩洁,意主东净者非常人也。
访之,一黄面病僧,目光射激,遂与定参访之约,质明则已行矣。
江南习气柔暖,宜入苦寒之地以自摩厉,遂飘然北迈。
大雪,乞食广陵市中,曰:“一钵足轻万钟矣。
”抵京师妙峰衣褐来访,须发毵毵如河朔估客,望其眸子,相视哑然。
参编融,融无语,唯张目直视。
又参笑岩问:“何方来?
记得来时路否?
”曰:“一过便休。
曰:“子却来处分明。
”游盘山至千像峰石室,见不语僧,遂相与樵汲度夏,时明万历元年癸酉也。
明年妙峰蒲坂,阅《物不迁论》至“梵志自幼出家,白首而归,邻人曰‘昔人犹在耶?
’志曰‘吾似昔人,非昔人也。
’”遂豁然省悟,顿了“旋岚掩 岳”之旨,作偈曰:“死生昼夜,水流花谢,今日方知鼻孔向下。
”峰一见,遽问何所得。
曰:“夜来见河中两铁牛,相斗入水去,至今绝消息。
曰:“且喜有住山钱矣。
”遇牛山法光禅师,坐参请益,法光发音如天鼓,深契之。
五台,居北台之龙门,老屋数椽,在万山冰雪中。
春夏之交,流澌冲击,静中如万马驰骤之声,以问妙峰
峰举古人三十年闻水声不转意根,当證观音圆通语。
然之。
日寻缘溪横彴,危坐其上。
初则水声苑然,久之,忽然忘身世,众籁阒寂,水声不复聒耳。
一日粥罢经行,忽立定,明如大圆镜,山河大地影见其中。
既觉身心湛然了不可得,因说偈曰:“瞥然一念狂心歇,内外根尘俱洞彻。
翻身触破大虚空,万象森罗徒起灭。
”游雁门,兵使胡君请赋诗,甫搆思,诗句逼凑喉嗌,从前记诵见闻一瞬见前,浑身是口,不能尽吐。
默念此法光所谓禅病也,唯睡熟可以消之。
拥衲跏趺,一坐五昼夜,胡君撼之不动。
鸣磬数声,乃出定。
默坐却观,知出入动息,住山行脚,皆梦中事,其乐无以喻也。
还山,刺血书《华严经》。
点笔念佛,不废应对。
口诵手书,历然分明。
邻僧异之,众相诘难,已皆赞叹而去。
尝梦登弥勒楼阁,闻说法曰:“分别是识,无分别是智。
依识染,依智净
染有生死,无诸佛。
”自此,识智之分,了然心目。
尝与妙峰,登建祈储道场于五台,光宗既应期而生,遂远遁东海之牢山。
慈圣命龙华寺瑞庵,行求得之,遣使再徵不能致,赐内帑三千金。
复固辞,使者不敢复命。
曰:“古有矫诏赈饥之事,山东岁凶,以此广圣慈于饥民,不亦可乎?
使者持赈籍还报,慈圣感叹,率阖宫布金造寺,赐额曰:“海印”。
因诣京谢恩,为报恩寺请藏,遂奉命赍送。
寺塔有光,照曜累夕。
迎经之日,如浮桥北度,经在光中行也。
还,以报恩本末具奏,曰:“愿日减膳羞百金,十年工可举也。
”慈圣许之。
而黄冠之难作。
住山十三年,方便说法,东海弥离车地,咸向三宝。
而黄冠以侵占道院,飞章诬奏,有旨逮赴诏狱。
先是,慈圣崇信佛乘,敕使四出。
中人谗搆,动以烦费为言,上弗问也。
而其语颇闻于外庭,所司遂欲中清以法,因以株连慈圣左右,并按前后施舍帑金以数十万计。
拷掠备至,一无所言。
已乃从容仰对曰:“公等欲诬服,易耳。
狱成,将置圣母何地?
公所按数十万,在县官锱铢耳。
主上纯孝,度不以锱铢故,伤圣母心。
狱成之后,惧无以谢圣母,公穷竟此狱,将安归乎?
”主者舌吐不能收,乃具狱。
上所列惟赈饥三千金,有内库籍可考,慈圣及上皆大喜。
然犹坐私造寺院,遣戍雷州,非上意也。
达观真可闻之,将走都门,为之申救。
遇于江上,曰:“君命也,其违乎!
”为作《逐客说》而别。
清度五岭,入曹溪,抵五羊,赭衣见粤帅,就编伍于雷州
岁大疫,死者相枕籍,率众掩薶,作广荐法会,大雨平地三尺,疠气立解。
参政周君鼎石,率学子来叩击,举“通乎昼夜之道而知”发问。
曰:“此圣人示指人,要悟不属生死一着耳。
”周君击节叹赏。
粤之文秀冯昌历辈,闻风来归。
搆禅室于壁垒,间说《法华》,至宝塔示见娑婆华藏涌见目前,开悟者甚众。
居粤五年,乃克住锡曹溪,归侵田,斥僦舍、屠门、酒肆,蔚为宝坊。
缁白分集,摄折互用。
大鉴之道,勃然中兴。
丙午始遇赦,癸丑衡阳
南岳,礼八十八祖道影。
甲寅夏,至湖东。
慈圣上宾,诏至,恸哭,披剃返僧服。
又二年,念达观法门生死之谊,赴葬于双径,为作荼毗佛事。
吴越禅人之病,作担版歌。
莲池宏于云栖,发挥其密行以示学者。
吴门庐山,结庵五乳峰下,效远公六时刻漏,专脩净业。
示人偈曰:“但观一句弥陀佛,念念心中尝不断。
若能念念最分明,即与弥陀亲见面。
只想净土在目前,日用头头无缺欠。
佛土全收一句中,便是往生异方便。
只在了了分明时,不可更起差别见。
”居四年,复往曹溪
天启三年癸亥十月十一日妙峰登也,示寂。
曹溪水忽涸,百鸟哀鸣,夜有光烛天。
三日入龛,面色如生,须发皆长,鼻端微汗,手足如绵。
世寿七十八,僧腊五十九。
所著有《楞伽笔记》、《华严纲要》、《楞严悬镜》、《法华击节》、《楞岩法华通义》,《起信唯识解》,及《观老庄影响论》、《道德经解》、《大学中庸直指》、《春秋左氏心法》、《梦游集》各若干卷,于世。
身体魁梧,气宇轩朗,所至及物利生,如日暄雨润,加被而人不知。
山东再饥,尽发其囷,亲泛舟至辽东,运籴以赈,旁山之民咸免捐瘠。
税使与粤帅有隙,嗾使市民以白艚作难,群噪围帅府缓颊谕税使解园,不动声色。
会城以宁珠船千艘罢采不归,剽掠海上,而开矿之役,绎骚尤甚。
采使谒曹溪以佛法摄受,徐为言开采利害,由是珠船罢采,不入海,而矿额令有司岁解。
制府戴公遗书谢曰:“吾今乃知佛祖慈悲之广大也。
”尝言居北台时,大雪高于屋,昏夜可鉴毛发。
坚坐待尽,身心莹然。
迟明,塔院僧穴雪以入,相携雪洞中里许,乃出。
当诏狱拷治时,忽入禅定,榜箠刺爇,若陷木石。
逾年在雷阳,闻侍者趣呼,逮系毒楚卒发,几无完肤,此《楞伽笔记》所由作也。
前后得度弟子甚众,从之于狱,职纳橐饘者,福善也。
始终依于粤者,善与、通炯超逸通岸也。
归肉身于五乳,留爪发于曹溪,为之塔铭者,弟子皖舒吴应宾常熟钱谦益也。
为之传与碑记者,会稽陆梦龙也。
为述灵龛还曹溪供奉始末者,刘起相也。
俱详《梦游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