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郑玉元 1298 — 13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8—1358 【介绍】: 徽州歙县人字子美号师山
博究五经,于《春秋》尤精,绝意仕进,讲学于师山书院,受业者众,学者称师山先生
顺帝至正中,征为翰林待制奉议大夫,不起,以著述为事。
朱元璋邓愈至,强之出仕。
不从,被拘囚,自缢死。
有《春秋经传阙疑》、《师山》。
王友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徽州婺源人字季温
初师程文令从郑玉,出则为诸生讲授,入见则执弟子礼,相随六年,爱之如骨肉。
朱元璋邓愈所执,自始囚至死,友直始终随侍。
叶琛明初 ? — 136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62 【介绍】: 明开国时处州丽水人字景渊
元末从石抹宜孙处州,为之出谋划策,授行省元帅
朱元璋军克处州时,走避建宁
后与刘基宋濂章溢同征至应天,任营田司佥事,寻迁洪都知府,佐邓愈镇守。
祝宗、康泰叛时被执不屈死。
唐桂芳元末明初
桂芳一名仲字仲实歙人
元至正中用荐授崇安县教谕,再任南雄路学正
明初摄紫阳书院山长。
有《武夷小稿》、《白云集略》四十卷。
(《四库总目》:庐陵钟晦撰桂芳行状,称其文一以气为主。
今观集中有《与陈浩书》称,尝慕苏者泉闭户探赜,古今上下,融液胸臆。
故下笔源源而无艰险窘迫态。
辄谓文不可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
此苏老家传法也。
盖其平生宗旨如此,故所作容与逶迤,绝无聱牙晦涩之习,诗亦清谐婉丽,颇合雅音。
程敏政新安文献志》:朱大同云:「唐仲实诗清新流丽,格律高古。
」 田按:仲实武夷小稿》、《白云集略》四十卷,今罕见传本。
《四库》著录《白云》七卷,盖自程克勤所编《唐氏三先生集》录出。
庐陵钟晦撰仲实行状称其为诗清新流丽、出语惊人,而声调格律铿锵浏亮,读之琅然惬听。
又谓太祖下歙,访问耆儒,佥院邓愈朱升唐仲实名闻,召对称旨,有尊酒束帛之赐。
五伦书》又谓歙人姚琏唐仲实迎跸于街口。
《四库总目》录入明人集部,盖与录陶宗仪南村意也。
仲实文宗老苏,诗亦格律苍老,其《和吴生维新》诗云:「老来懒吐惊人语,水落寒天露沙渚。
蚤年枉费饾饤功,谩把红花娩青蕊
」可以识其意趣矣!)
朱显忠明初 ? — 137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1 【介绍】: 明初扬州府如皋人
张士诚守将,降朱元璋
明初以指挥佥事邓愈河州,从傅友德文州留守其地。
洪武四年蜀将丁世珍来攻,食尽无援,城破,为乱兵所杀。
沐英元末明初 1345 — 13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45—1392 【介绍】: 凤阳府定远人字文英
少孤,太祖收为养子。
初授帐前都尉,从大军征福建,迁大都督府同知
邓愈吐蕃封西平侯
十四年,副傅友德云南,乃留镇于彼,宣恩布惠,安抚各族。
性沉毅,好贤礼士,爱护士卒。
在滇十年课农,开屯田,浚滇池通井盐之利,多有建树。
沐氏自此,世世镇云南,直至明末。
既卒,追封黔宁王谥昭靖
释守仁
守仁
字一初
富春妙智寺阇黎也。
诗文友德祥。
字止庵
仁和人
二公当元末。
有志于行道。
因时危乱。
郁郁不自得。
遂肆力于诗。
并有声于时。
一初尝云。
我辈从事文墨。
非以废道沽名。
盖有不得已也。
止庵云。
诗岂吾事耶。
资黼黻焉耳。
观此。
可知二公之心矣。
一初诗。
清简有远致。
杨廉夫
极称赏之。
又善书。
笔法遒劲。
入我朝被徵。
僧录右善世
时南粤贡翡翠。
一初题诗云。
见说炎州进翠衣。
网罗一日遍东西。
羽毛亦足为身累。
那得秋林静处飞。
太祖见之怒曰。
汝不欲仕我。
谓我法网密耶。
止庵
径山唱道。
为禅者所宗。
风化翕然。
亦以西园诗忤上。
二公皆以诗贾祸。
几于不免。
止庵
律己甚严。
临众有法。
气象巍然。
一初日暮无聊。
颇涉不羁。
不得蒙法门矣。
从是见二公之优劣。
止庵得稍酬初志。
一初则终于不振。
止庵就化。
倚座示众。
若无经意于死生。
脱然无系。
景光尤可想而见也。
明河曰。
非庄老不行六朝教也。
非诗文不大宋元禅也。
去古渐远。
馀波末流。
自应至是。
然道之真伪。
与夫说之是非。
吾犹得即其言而观之。
至于今则大不然。
椎鲁不文之人。
冒棒喝为禅。
以指经问字为讳。
何暇于诗文。
轻浮躁进之士。
执门户为教。
方入室操戈。
是图何有于庄老。
愈趣而愈下。
六朝宋元间。
法道虽变古。
犹为可观。
因记二师数语。
感时之叹。
莫如今也。
赵永祯明 1457 — ?
维基
赵永祯(1457年—?
),字终吉四川成都左护卫陕西醴泉县(今礼泉县)人。
赵永祯随祖父戍成都
成化十三年(1477年)四川乡试中式第二名举人亚元)。
弘治六年,登癸丑进士会试第五十七名,第二甲第十二名,七年河南汝州知州历官南京刑部郎中正德五年(1510年)正月审理南京锦衣卫指挥邓炳与从弟昭光等争其祖宁河王邓愈赐宅一案,勘事迟延,被降职调外任。
十二年(1517年)云南曲靖府知府
后官至参政
武氏(文太青妻)
天启初,余承乏外制太青督晋学考最,属余撰文
太青所著事略,称其妻武恭人之能诗也。
余撰制词,以秦风之女子为比。
太青书报余,恭人读之而喜,可知也。
崇祯初太青太仆少卿家居,恭人没,继室以邓氏,故宁河武顺王之裔也。
太青鳏居,谋续娶,家园有并头莲之瑞,作嘉莲诗七言,今体四百余首。
邓之父才其女而告之曰:“此真可以婿汝矣”太青喜,遂委禽焉。
既归于,文太青以谢韫、徐淑视邓。
而邓则以周庄太青,交相得也。
……
邓太妙明末清初
众香词
太妙,故宁河武顺王之裔。
崇祯初年翔青太仆少卿客居武恭人没家,园有并头莲之瑞,作《嘉莲诗》七言近体四百馀首。
邓之父见其才而告之曰:“此真可以婿汝矣。
太妙喜,遂委禽焉,既归于文。
春秋佳日,奉太夫人板舆出游,登车吊古,夫妇倡酬,笔墨飞舞,争先斗捷,太妙有《三出西郊记》,读者艳之。
甲戌翔青得风病,至壬午春,不起,邓为文以祭,叙致详悉,关中文士争传写之。
二年,关陕蹂躏,邓以才华为寇盗所知,沦于闯,遁于秦,流离于幽冀。
邮墙旅壁,泼墨留题,往往皆黄鹄悲笳,汉南塞北之语,或以为尚在不死也。
其题华阴驿站诗曰“三峰一别不复还,玉女愁容惨玉颜。
妾与王嫱同命薄,学骑边马渡阴山
壬申,长至华山王无异徵君,下塌草堂,出示二阕,并志其颠末。
王松清末民国初 1866 — 1930
如此江山楼诗存·邱序
嗟乎!
吾盖观于古今来才学人之以诗闻者,其平日之才学固皆有馀于诗之外者乎!
夫以诗之门径烦纡、堂奥深博,虽则毕吾世之才学,穷神尽气,心摹手追,以究六义之章,始尚恐其未必有当;而猥以馀事视之耶?
然则,即诗名以尽一生、即诗境以游终日,寝之、馈之、寤之、寐之,此外遂无事业,此蒋心馀所谓『呼作词人,心骨痛之』者。
吾知凡为诗人者,盖皆其所不安者也;以其所不安而竟盘旋磬折,一若有甚不得已而后以诗闻焉。
此吾所谓其才、其学,当有馀于诗之外者也。
若吾门王生友竹者,殆其选已。
友竹名松号寄生;为台湾之新竹厅人。
其先自吾泉州来,系出泉州刺史继隆先生广武王潮公孙)。
自其生也,在中国割台之前二十馀年;奇气虎虎、狂志嘐嘐。
读书以经世为务,穷究博览于古今安危、治乱之变;独不喜为帖括家言。
暇则登涉山林,赋诗饮酒自乐而已。
乡里父老,稔其内行孝友淳实,皆以才学人称之;共白当事,列入保案,奖以职衔荣典。
友竹独意有弗屑,力辞者屡矣;或醉以觥,逼使言志,则嚣嚣然曰:『吾诚有恶于今之官僚派者,故借山水、诗酒而逃之;乃忽因虚誉而猎冠服,是自欺吾志也。
无志者,不可以为人;自欺者,不足以立身。
世苟有安吾身而伸吾志者,吾其从之游乎』!
或闻其言,遂以狂生目之;而生固自谓我非狂生也。
迨前清光绪甲申(十年)岁,法、越事起,法舰骤扰台湾,袭取澎湖踞之;草草议款,幸得退还。
时乃告其乡人曰:『吾辈无以目前之苟安而嬉也!
台湾孤悬海中,材木、磺山久闻于外;譬之积薪可以召火、慢藏可以诲盗。
乃观之今之君子,多昧曲突徙薪之义;其小人,尚为梁燕堂雀之嬉;隐忧所伏,正未易弭。
十年之后,人其念哉』!
甲午(光绪二十年)中东之战,「马关和约」果以要割全台,争之不胜;众咸服其先见。
于时风烟俶扰,民间竞立名号谋拒日本
乃携眷避地,趣返泉州祖籍;中途遇盗,倾其所有。
不得已,于事平后嗣再东渡,托一廛焉。
平居抱志自重,吏民敬之。
城郭村落,藉其言而得免锋镝之患者夥颐。
己则青鞋、布袜,蔬食啸歌;虽日与贵官往还,未尝私有乾请。
故四方外来之士苟及新竹,无不知有诗人王松之名者。
嗟乎!
世有如友竹之人,而可谓其才、其学能无馀于诗之外耶?
比年以来,友竹则竟编其所作「诗集」、「诗话」四种,将以梓行。
友竹亦愿以诗闻矣;其诸有所不安者欤?
抑有所甚不得已而后出此者欤?
殆亦未可知。
然屈其才学以为诗,则诗之层累曲折,将必深味之而日甘;能并其日力以为诗,则诗之浅深得失,又必切喻之而日化。
友竹乎!
其以诗为寝馈寤寐者乎!
仲尼曰:『求仁而得仁』;友竹亦惟日求之诗,斯则得之矣。
又题友德诗册 献身遽使许骚坛,终屈吟怀一世殚!
师友相资为学易,乱离之际立言难!
愁来厄我疑天醉,梦觉将心与汝安。
且快生前亲写定,懒从季绪问褒弹。
闽海菽园邱炜萱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