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刘统勋清 1699 — 17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9—1773 【介绍】: 山东诸城人字延清号尔钝
雍正二年进士,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
多次奉命察看黄河、运河河工。
充《四库全书》正总裁,四任会试正考官
卒谥文正
有《刘文正公集》。
刘统勋字尔钝号延清诸城人
雍正甲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东阁大学士
太傅谥文正
有《刘文正公集》。
刘统勋(1699—1773) 清朝官员。
字延清号尔钝
山东诸城人,是著名宰相刘墉之父。
雍正二年(1724)进士
官至宰相,历任刑工吏诸部尚书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等要职,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均有显著政绩。
卒授太傅谥文正
有《刘文正集》。
曾与湖北学政凌如焕(字啄成,一作琢臣)同登黄鹤楼,作七律《凌琢臣学使招登黄鹤楼四首》。
维基
刘统勋(1700年—1773年)字延清号尔钝山东诸城县(今属于高密)逄戈庄村人,祖籍江南省砀山明弘治间祖福公南直隶砀山县山东诸城县)。
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之后历任刑部尚书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尚书房总师傅内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军机大臣等要职。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病逝,享寿73岁。
刘统勋人正直,以能谏著称,在吏治、军事、治河等方面都有显著政绩,为官四十多年,身兼数职,始终清廉,不曾贪污受贿。
乾隆帝评价:「神敏刚劲,终身不失其正」,谥号「文正」。
乾隆后期重臣刘墉刘统勋之子。
刘墉清 1720 — 180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20—1805 【介绍】: 山东诸城人字崇如号石庵
刘统勋子。
乾隆十六年进士
历官陕西按察使湖南巡抚内阁学士,三迁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书法专用重墨,自成一家,名满天下。
卒谥文清
有《石庵诗集》。
刘墉字崇如号石庵诸城人
乾隆辛未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
谥文清
有《刘文清公集》。
词学图录
刘墉(1719-1804)字崇如号石庵,另有青原、香岩东武穆庵、溟华、日观峰道人等字号。
赠太子太保谥文清,入祀贤良祠
诸城县逄戈庄(今属山东高密)人。
大学士刘统勋之子。
乾隆十六年进士,曾任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
工书善文,名盛一时。
成亲王翁方纲铁保清代四大书家,帖学之集大成者,尤善小楷。
博通经史,精研考辨。
有《石庵诗集》等。
维基
刘墉(1719年—1805年1月25日)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注沟镇逄戈庄村(今属高密)人,祖籍江南省砀山明弘治间祖福公南直隶砀山县山东诸城县)。
清朝乾隆嘉庆年间政治人物,书法家
刘墉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历任翰林院庶吉士太原府知府江宁府知府内阁学士体仁阁大学士等职,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
刘墉的书法造诣深厚,是帖学大家,被世人称为“浓墨宰相”。
嘉庆九年十二月1805年1月)病逝,谥文清
谢启华晚清 1851 — ?
维基
谢启华(1851年—?)广西桂林人
进士出身
光绪六年(1880年),参加庚辰科殿试,登进士二甲第89名。
同年五月,著分部学习
曾于光绪年间接替程祖福建宁府知府一职,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宝康接任。
刘镮之清 ? — 18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1 【介绍】: 山东诸城人字佩循号信芳
刘统勋孙。
乾隆五十四年进士散馆检讨
嘉庆间官至吏部尚书
居官廉正。
工山水,喜收藏古物。
卒谥文恭
刘镮之字佩循号信芳诸城人
乾隆己酉进士,改庶吉士,授检讨,官至户部尚书谥文恭
维基
刘镮之(?
—1821年),字信芳
山东诸城人,祖籍江南省砀山县明弘治间祖福公南直隶砀山县山东诸城县)。
刘统勋之孙,刘墉之侄。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散馆检讨
累迁至户部尚书,兼领顺天府府尹
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仁宗热河返回京师镮之入见,因无法回答仁宗提问被斥责,以侍郎候补,又累迁吏部尚书,加太子少保
道光元年(1821年)卒,朝廷赐恤,谥文恭
清史稿》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