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慈贤
新续高僧传·译经篇第一之一
慈贤中印度僧,持梵书来宋,诏入译经院,所翻《妙吉祥平等瑜伽秘密观身成佛仪轨》一卷,《妙吉祥平等观门大教王经》略出,《护摩仪》七纸,《佛说如意轮莲花心如来修行观门仪》九纸弱,亦只是根本、心、心中心三咒,后更有数珠身及解界等五真言,《金刚拥碎陀罗尼》。
慈贤善于密部,所翻四部,皆密部也。
又译《妙吉祥平等秘密最上观门大教王经》五卷,言“世尊在舍卫国,弥勒菩萨等请问三乘妙法门外更有法否?
佛言有摩诃三昧耶秘密内法,修者速得成佛。
”文意朗鬯,因赐“三藏大法师”之号,并锡紫衣。
僧性澄元 1265 — 1342
释性澄湛堂号越溪
绍兴会稽孙氏子也。
父满母姜氏。
梦日轮从空而堕。
既觉日光犹照其榻遂生师。
四岁常戏拈笔为佛像。
授以佛经即能成诵若宿习焉。
元至元丙子石门律师祝发受具。
石门谓。
三世诸佛戒为根本乃教探律藏。
而通其遮性双单止持作犯之义。
乙酉依佛鉴铦公习天台教观。
云梦泽法师于南竺普福。
泽一见深加器重。
历居清班要职。
天台国清实台宗讲寺后易为禅。
乃不远数千里走京师
具奏寺之建置颠末旧制之由。
元世祖赐玺书复之。
已而欲东渡鸭绿游高丽天台遗书。
闻其国有事遂寝。
大德乙巳出住杭之东竺丁未吴越大旱师率众说法祷雨格应岁饥民死无以敛。
乃为掩其遗骸作水陆大会普度之。
至大戊申迁南竺之演福。
至治辛酉驿召入
问道于明仁殿。
被旨居清塔寺校正大藏。
驾幸文殊阁引见问劳。
赐无量寿佛等经各若干卷。
事竣辞归特赐金襕衣。
将行俄有旨即白莲寺建水陆大无遮会。
丞相东平忠献王请升座说法。
事闻宠赉尤渥。
赐号佛海大师
泰定甲子上天竺
九年至顺壬午六月朔忽挝鼓告众曰。
我三住名山逾三十年。
自行无益世缘有限。
虽愧不敏古德风烈犹或可攀。
竟拂衣归天竺之云外斋。
岁馀还越之佛果。
笃志净土修一心三观者七昼夜。
屡感瑞应。
一日月旦众以常仪问讯。
师遽揖曰。
老僧向非急于退步。
一十二年几在半途矣。
今日则有明日恐无。
光阴其可把玩乎。
烦点视衣钵用表无常。
众为念佛。
止曰。
佛须自念。
明晨却送别。
黎明众集遂端坐而逝。
阅世七十有八。
坐六十有四
龛留七日颜貌如生。
全身窆于清泰塔院。
所著有金刚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弥陀经句解及仁王经如意轮咒科。
并行世。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二
释性澄字湛堂号越溪会稽孙氏子也。
父满,母姜氏梦日轮从空而堕,既觉,日光犹照其榻,遂生
四岁常戏拈笔为佛像,授以佛经即能成诵。
元至元丙子,投石门律师祝发受具。
石门谓“三世诸佛,戒为根本”,乃命探律藏而通其遮、性、双、单、止持、作犯之义。
乙酉,依佛鉴铦公习天台教观,谒云梦泽于南竺普福。
泽一见深加器重,历居清要。
天台国清实台宗讲寺,后易为禅,乃不远数千里走京师,具奏寺之建置颠末,旧制之由。
元世祖赐玺书复之。
已而欲东渡鸭绿,游高丽,求天台遗书,闻其国有事,遂寝。
大德乙巳,出住杭之东竺。
丁未吴越大旱,率众说法祷雨,上格苍穹,甘霖立应。
岁饥,民死无以歛,乃为掩其遗骸,作水陆大会普度之。
至大戊申,迁南竺之演福。
至治辛酉,驿召入,问道于明仁殿,被旨居清塔寺,校正大藏。
驾幸文殊阁,引见问劳,赐《无量寿佛》等经,各若干卷。
事竣辞归,特赐金襕衣。
将行,俄有旨,即白莲寺建水陆大无遮会。
丞相东平忠献王,请升座说法,事闻,龙赉尤渥,赐号“佛海大师”。
泰定甲子,住上天竺,劬苦九载,不倦津梁。
至顺壬午六月朔,忽挝鼓告众曰:“我三住名山,逾三十年,自行无益,世缘有限,虽愧不敏,古德风烈,犹或可攀。
”竟拂衣归天竺之云外斋岁馀,还越之佛果,笃志净土,修一心三观者七书夜,屡感瑞应。
一日诘旦,众以常仪问讯,遽揖曰:“老僧向非急于退步,一十二年几在半途矣,今日则有,明日恐无,光阴其可把玩乎?
烦点视衣钵,用表无常。
”众为念佛,止曰:“佛须自念。
明晨却送别,黎明众集,遂端坐而逝。
阅世七十有八,坐六十有四
龛留七日,颜貌如生,全身窆于清泰塔院。
所著有《金刚集注》、《心经、消灾经注》、《弥陀经句解》及《仁王经、如意轮咒科》,并行世。
魏观元末明初 ? — 137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4 【介绍】: 元明间湖广蒲圻人字杞山
元末隐居蒲山。
朱元璋武昌,聘授平江学正,累迁两淮都转运使,入为起居注,受命侍太子读书,授诸王经
国子祭酒
以老乞归。
五年,以荐出知苏州府,尽改前守苛政。
旋以改张士诚废宫(即元府治旧址)为府治,触太祖怒,与名士高启同时被杀。
有《蒲山牧唱》、《蒲山集》。
释无极元末明初 1333 — 1406年六月二十七日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三
释无极号法天姓杨氏大理人也。
年十六,礼荡山海印出家,受法于杭州断崖,崖受法于高峰。
无极自弱冠便怀远志,偏历诸方,参叩明眼,大彻宗旨,而六相圆融,三观妙悟。
每登讲席,议论风生,有声于时。
大理宰官钦其道誉,延为山主无极至,以宗印心,以教化人,常讲《华严》、《法华》诸经,一方所仰。
明洪武十六年,大军奏凯,六诏绥怀,无极率缁侣间关入觐,戾止金陵,献山茶、龙马、《征南赋》、《进觐诗》,诗曰: “锡杖飞来自点苍,心含赤向春阳。
楪榆置县初由汉,南诏封王却是唐。
世祖北来还宥段,天兵南下便除梁。
累朝未有今方有,万国来朝仰圣皇。
六龙御宇道隆昌,海不扬波奠大荒。
辟土神功同五帝,开天圣德媲三皇。
河山气壮鸿图阔,日月光绵凤历长。
泽及空门无以报,敢将曝献君王。
太祖御殿纳之,俄而龙驹嘶呜,山茶花放,侍从欢呼,天颜有喜,馆之上刹,法衣典馔,叠邀赐赏。
且御书乘春诗二章赐之,诗曰:“春游草木尽青青,觅法年年会未宁。
石径云穿霞入树,江波烟罩气横汀。
芒鞋馥郁山花嫩,顶相馨香汗水清。
试问去来人指路,上方云谷几程程。
”又,“春行风暖渐寒轻,华萼馨香雨露清。
一钵养生黎藿饭,五天合性玉王经
黄梅岭畔人犹集,白鹤林中刹愈增。
幸际此时僧敬日,杖挑云衲下巍层。
” 敕授僧纲司都纲,敕曰:“天下大道,惟善无上。
善无上者,释迦是也。
因大慈忍志,立大悲愿心,行无所不至,化无所不被。
论性原情,谈心妙理。
洁六尘以无垢,净六根以无翳。
去诸魔而清法界,制外道而乐人天。
斯行斯脩,而历劫无量,乃降兜率,至于梵宫,既舍金轮,而犹苦行于雪岭。
时道成午夜,明星相符。
朕观如来以己之大觉,而欲尽觉诸法界众生,其为慈也大,其为悲也深,可谓无上者与?
世人宿有善根者,皆慕佛力,寰中之脩甚广。
大理僧无极博脩佛道,善阐宗风,俗人感化,宜授以大理府僧纲司都纲,钦哉特敕。
” 及无极辞归,复御制十八章诗以纪其跋涉之况,并敕大学士李翀 、僧录如玘各赠和章。
又《御制诗序》曰:“朕朝天下八荒之来庭者,皆荒徼诸蛮,观其威仪、进退、服色、制度、饮食、词语一切尽异,非重译不能通其情,所以异于中国者为此也。
洪武十七年云南大理府等州县名刹高僧相率来朝,朕甚嘉焉。
今诸僧居京师日久,敕礼部宜以僧礼送归。
僧生云南,学超土俗,经通佛旨,语善华言,诚可谓有志之人矣。
”特谕以诗,仍敕翰林学士,僧录司诸首僧,各和以诗赠行。
更敕建大云殿,并创三十六院以处其徒,时洪武癸亥也。
踰年,遣方伯张綩临山慰劳,因达存注之意。
十九年无极始进表称谢。
自是息影山阿,研味经义,精阐十年,著《法华注解》七卷。
二十九年丙子八月,遣徒文熹诣京呈进。
三十二年己卯,以法授文熹,使继其席,盖老之将至,勌于津梁矣。
永乐四年丙戌六月二十七日,知时已至,别众而逝。
世寿七十四,腊五十八。
后五日荼毗,烟云五彩,光见人形,葬于寺西北荡山之原。
徒众数百,嗣法者四十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