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裴纶明 1396 — 14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广监利人字景宜
永乐十九年进士,廷试第三。
历官翰林侍讲
正统间,不为王振所屈。
十二年,与江渊等十人被选入东阁肄业。
景泰初,出为山东右布政使,劾罢镇守太监覃广。
卒谥文僖
维基
裴纶(1396年—1457年)字景宜号泊庵
湖广监利(今属湖北省)人。
裴琏的次子。
永乐十五年(1417年)湖广乡试名列第二,永乐十九年(1421年)中式第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后来曾担任侍讲正统十二年(1447年),与吕原等十人同选入东阁。
裴纶直言敢谏,深受英宗器重,英宗临朝没见到裴纶,便问左右:“裴生何在?
王振知道裴纶不可加害。
景泰元年(1450年)出补山东布政使景泰四年(1453年)因事黜为民。
天顺元年英宗夺门之变复辟后,裴积愤成疾,不久病卒,谥号文僖
著有《野舟公集》。
刘泰明 1422 — 14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22—1459 【介绍】: 浙江海盐人字世亨
景泰二年进士
庶吉士,授监察御史,卒于官。
能诗文,工行草书。
字世亨号蒙斋,杰之弟。
景泰辛未进士,入翰林,改御史,疏劾阁臣江渊,移其官。
天顺初,与杨瑄极论石亨擅权,下狱几不免。
临卒,作诗云:“清白肯为儿女计,疏狂曾切国家忧。
”掷笔而逝,年三十有八。
字士亨钱塘人
有《菊庄》、《晚香》诸集。
(《艺林伐山》:刘士亨《咏山茶》云:「小院犹寒末暖时,海红花发景迟迟。
半深半浅东风里,好是徐熙带雪枝。
」盖海红山茶也。
古诗亦有「浅为玉茗深都胜,大曰山茶海红
」 《蓉塘诗话》:刘后村潜夫《诘猫》诗云:「古人养客乏车鱼,今汝何功客不如。
饭有溪鱼眠有毯,忍教鼠齧案头书。
」盖有讽乎在位者。
国朝刘士亨亦有《咏猫》绝句云:口角风来薄荷香,绿阴庭院醉斜阳。
向人只作狰狞势,不管黄昏鼠辈忙。
」亦潜夫意也。
土亨又尝题诗于南屏净慈寺壁,有云:「虎熟不惊团社客,鸥闲尝送过湖僧。
」时按察使泰和曾蒙简见之,笑谓寮采曰:「是乃讥我辈也!
」 田按:士亨诗为痛诋。
馀录数绝句,亦殊楚楚有致。)
维基
刘泰(1422年—1459年)字世亨浙江嘉兴府海盐县人,民籍。
景泰辛未进士,官监察御史,直言敢谏。
浙江乡试第五十五名。
景泰二年(1451年)辛未科会试第一百五十名,殿试登进士第三甲第一百零九名,为庶吉士,拜河南道监察御史
出按辽东及南畿诸郡,又疏劾内阁江潮。
天顺初,复与杨瑄极论石亨擅权,下诏狱,几乎不免。
天顺三年(1459年)卒,死前有「清白肯为儿女计,疏狂曾为国家忧」之句。。
柯潜作墓志铭。
金濂明 ? — 145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54 【介绍】: 淮安府山阳人字宗瀚
永乐十六年进士
御史,历按广东江西浙江,累迁至刑部尚书
正统十三年参军务,镇压福建邓茂七余部。
景泰初户部尚书,进太子太保,颇厚敛以求足用。
卒官,谥荣襄
维基
金濂(?
—1454年),字宗瀚山阳人
历任刑部尚书户部尚书工部尚书
永乐十六年(1418年)进士,授监察御史
宣德初年巡按广东,后改按江西浙江
因捕钜盗不获,被免职,随后盗贼被拘捕,才恢复官职。
之后升为陕西按察使副使
正统元年(1436年),上书请补卫所缺官。
正统三年,升为佥都御史参赞夏军务
在他的治理下,西陲晏然,并有数条河渠修建成功。
正统六年,召还,加右副都御史
正统八年,拜刑部尚书,后因安乡伯张安事,刑部户部互相推诿,致使户部刑部官员连坐下狱,数日后释放。
明英宗正统时福建邓茂七之乱,都督刘聚都御史张阶去征讨,都不能获胜。
正统十三年(1448年)十一月,朝廷大肆发兵,命宁阳侯陈懋等人为将军前往剿匪,以金濂参军
陈懋金濂等人到达时,御史丁瑄已大破邓茂七等贼,邓茂七死,馀党拥立邓茂七兄长的儿子邓伯孙占据九龙山以抵抗官军。
金濂向众人建议,用弱兵引诱邓伯孙等出来,而埋伏的精兵便攻入邓伯孙的主阵地,于是官军俘虏了邓伯孙
皇上于是改调张阶去讨伐浙江之土匪,而留下金濂扫平福建的其馀土匪。
当时刚发生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胡人也先劫持,军事困难,金濂被召回。
言官们纷纷弹劾金濂没有军功,明景帝不向金濂问罪,反而加封他为太子宾客,还给他两份薪水。
不久改任户部尚书,加封为太子太保。。
当时明朝在各地打仗,需要紧迫的军粮跟军饷,金濂安排周到、没有遗漏,向明景帝提出提出十六项撙节的建议,国家的花用才得以足够。
不久,明英宗被也先放回来了,也先向景帝要求像先前一样派遣使者往来贸易,但景帝坚决拒绝。
金濂一再劝景帝要跟也先往来,但景帝不听。
当年景帝登基之初,下诏免除景泰二年(1451年)天下的三成税赋,金濂向有关官员发公文,只减徵稻米跟麦子的农业税,其他收白银、布匹、丝帛的所得税都没减税,照原样课税。
景泰三年翰林学士江渊上奏时向景帝讲到这件事,景帝令命户部查明后办理,金濂心中惭愧,却抵赖说没有这件事。
给事中李侃指责金濂违诏,金濂狡辩说:“银两、布匹、丝帛,是皇上的诏书里没说要减的(跟我无关)。
如果所有税一概减免,国家预算怎么够?
”于是六部给事中监察御史纷纷弹劾金濂失信于民,让国家累积民怨。
明景帝欲宽恕金濂,却因监察御史王允力争,不得不把金濂关入都察院的监狱。
三天后景帝还是赦免了他,免除了他的太子太保一职,改为工部尚书
此时,吏部尚书何文渊则称“治理财政,一定要找金濂”,于是景帝恢复其户部尚书职位。
金濂上书自我澄清,并要求退休,景帝宽慰留用。
随即他又向皇帝提出,要减少军中工匠和宫廷僧侣道士薪资等十项建议。
景泰五年(1454年)死于任上,因军功追封沭阳伯谥荣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