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袁宗皋明 1453 — 1521
维基
袁宗皋(1452年—1522年)字仲德
湖广石首人
明代官员。
景泰四年(1452年)出生于石首城南郊(今高基庙镇肖家岭),成化癸卯年(1483年),与其弟袁宗夔皆中举人弘治三年(1490年)进士
被选充兴王幕府湖北钟祥朱祐杬的住所)长史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袁宗皋朱厚熜燕京继皇帝位。
不久,大礼议事件爆发,朱厚熜袁宗皋说:“遗诏以我嗣皇帝位,非皇子也。
”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人称「袁阁老」。
嘉靖元年(1522年)病故。
葬于白莲湖北岗地(今高基庙镇桥堰堤村10组花园咀)。
廖纪明 1455 — 1532
维基
廖纪(1455年—1532年)字时陈又字廷陈号龙湾直隶河间府东光县(今河北省东光县)人,官至吏部尚书
庚子(1480年)顺天府乡试第七十五名举人
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二甲第八十九名进士
都察院观政,授吏部考功司主事,历迁考功司、文选司郎中
正德四年(1509年),任太仆寺少卿
次年太常寺少卿
正德五年,任四夷馆卿
正德七年(1512年),任太常寺卿
正德九年,任工部右侍郎提督易州山厂,期间拒绝授受贿赂。
正德十二年,升任吏部右侍郎
正德十四年,任吏部左侍郎
明世宗即位后,拜为南京吏部尚书
嘉靖元年(1522年),改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此后被弹劾罢免。
嘉靖三年,大礼议方定吏部尚书杨旦赴召,途中弹劾张璁桂萼张璁桂萼一党的陈洸遂弹劾杨旦而举荐廖纪明世宗遂罢免杨旦,以廖纪取代。
廖纪则上疏推辞道:“臣已经七十岁,精力不如乔宇,聪明不如杨旦
”当时世宗正厌恶此两人,遂没有批准。
光禄署丞何渊请建世室,祀兴献帝,下廷议廖纪持不可。
此后三边总督杨一清召还内阁张璁等欲起用王琼廖纪则举荐彭泽王守仁世宗没有批准。
此后则以邓璋王宪名上,竟用王宪
嘉靖五年正月御史张衮喻茂坚朱寔昌世庙礼成,请宽恕大礼议中得罪的诸臣,张璁桂萼亦以为请,奏章俱下吏部
廖纪等人列上四十七人,但世宗却没有批准。
御史魏有本以劾郭勋而救马永被谪官,给事中沈汉救。
廖纪从容对答,并举荐马永杨锐,得到世宗批准。
廖纪此后因老辞职,得到批准。
历加太子太保、进少保,赐敕乘传。
卒赠少傅谥僖靖
杨廷和明 1459 — 1529
维基
杨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号石斋四川新都县(今成都市新都区马家镇升庵村)人,祖籍江西庐陵
明朝中期重臣、内阁首辅。
杨廷和早年登进士,入翰林,参与修撰《明宪宗实录》、《大明会典》。
正德年间,进文渊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务。
明武宗后期担任内阁首辅,加少师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与刘瑾江彬宦官宠臣势力对抗,并逐步清除武宗时政弊。
武宗驾崩后无嗣,杨廷和内阁大臣依宗法《皇明祖训》立兴献王世子朱厚熜继位,是为明世宗,并出台了一系列政弊改革方略
嘉靖初年杨廷和与其子杨慎在大礼议事件中,因极力反对明世宗追尊生父,被迫致仕归乡。
毛澄明 1461 — 15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1—1523 【介绍】: 苏州府昆山人字宪清号白斋
弘治六年进士
授修撰。
正德时累官礼部尚书
世宗立,欲推崇生父兴献王抗疏力争不可。
后朝论事侃侃不挠,颇为世宗所敬惮。
卒谥文简
有《毛文简集》。
维基
毛澄(1460年—1523年)字宪清号白斋,晚年更号三江,直隶苏州府昆山县(今属江苏昆山市)人。
明朝状元,官至礼部尚书
毛澄早年丧父,由祖父毛弼抚养,明孝宗弘治六年(1494年)癸丑一甲一名进士状元),当年祖父正好百岁,双喜临门,地方官建造“人瑞状元坊”。
后授翰林院修撰,预修《明会典》,后在皇帝身边担任讲官
明武宗即位后,晋升左庶子
正德四年(1509年),因刘瑾诬陷,贬为侍读
之后再升侍讲学士学士,掌院事,历任礼部侍郎
正德十二年(1517年)六月,拜为礼部尚书
正德十四年(1519年)二月明武宗南巡之争中,毛澄冒死上疏谏言,在一片反对声中,南巡终于作罢。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武宗猝死“豹房”,死后无子。
毛澄武宗汉武帝一样威服外夷为由,定庙号武宗
不久,毛澄大学士梁储寿宁侯张鹤龄驸马崔元太监韦霦等至安陆朱厚熜即位,是为明世宗嘉靖皇帝
朱厚熜想给自己亲生父母立尊号,但毛澄等人坚持“兴献帝不宜加皇号”,抗疏力争,史称“大礼议”。
朱厚璁派太监去见毛澄,向毛澄长跪叩头请求,又赂以重金。
毛澄以老病为由,接连上疏乞归,都被慰留。
嘉靖二年(1523年)春,获准归休,在回太仓途中病逝。
谥文简
王瓒明 1462 — 1524
维基
王瓒(1462年—1524年)字思献号瓯滨一号环庵浙江永嘉县(今属龙湾区)人,弘治丙辰榜眼
官至礼部右侍郎
弘治八年(1495年)乡试中举。
次年会试第十五名,殿试登一甲第二名(榜眼),授翰林院编修,参与修撰《大明会典》。
正德五年(1510年)翰林院侍讲充经筵讲官,因得罪刘瑾,被贬国子监司业
刘瑾被诛后,升为南京国子监祭酒,改北京国子监祭酒
正德十二年(1517年)升任礼部右侍郎
嘉靖初年(1522年)大礼议中,因与张璁支持明世宗封生父兴献王为皇考,而遭到礼部尚书毛澄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反对,并被贬为南京礼部侍郎
随后母丧丁忧嘉靖三年(1524年)去世。
礼部尚书谥文定
汪俊
维基
汪俊(1468年)字抑之号石潭江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广信府弋阳县(今江西省弋阳县)人,弘治癸丑进士,官至礼部尚书
汪伟之兄。
汪俊之父汪凤曾为贵州参政
弘治二年(1489年)己酉江西乡试第一名举人六年(1493年)汪俊会试第一(会元),廷试二甲四十二名进士,授庶吉士,进翰林院编修
正德年间,参与修撰孝宗实录,因不依附刘瑾焦芳等人,被调任南京工部员外郎
刘瑾事败后,召还恢复原职翰林院侍读学士礼部右侍郎
嘉靖元年(1522年)吏部左侍郎
当时朝廷讨论兴献王尊号,其与尚书乔宇毛澄等人力争反对。
毛澄借病辞去,代替者罗钦顺不赴任,于是命汪俊礼部尚书
当时献王已加帝号,礼部主事桂萼再次请求称皇考。
嘉靖三年汪俊率领廷臣七十三人上疏反对,奏摺被扣内廷不发,却特召请桂萼张璁席书等支持献王皇考的官员从南京京师
汪俊再三劝阻,终不得世宗同意,于是被罢免离去。
《明伦大典》书成后,被落职,卒于家中。
隆庆年间,赠少保谥文庄
丰熙明 1470 — 1537
字原礼,少志趣非常,尝署读书精舍壁曰:“立志当以圣人为的,让第一等事于人,即非夫也。
”十六遭母丧,水浆不入口者数日。
倚庐三年
郡太守姜公昂目之曰:“此吾郡颜子也。
”弱冠师事同郡姚公镆,授毛郑诗。
举于乡。
己未廷对,孝庙亲阅卷,大奇之。
置第一。
已而易置第二,然上心重公,特同赐状元袍带嘉宠之。
翰林编修侍讲,修孝宗实录。
再迁右谕德
逆瑾用事,朝士多趋其门,公独不往。
衔之。
出掌南院,事归省,适父没,丧之一如母。
既服除,乞终养继母,不报复原职
公望重,中外莫不倾心,谓当握持钧轴。
而忌者中沮久不调。
嘉靖改元,进学士三年
上主张璁之说,欲考兴献帝,举朝争之不得公,乃与同里翰林王公相、陆公釴等,招举朝大小诸臣二百馀人,同跪文华门外哭谏。
声闻大内,上大怒,命系为首者八人于狱。
次日即拷讯。
所系八人,编伍俱以公为举首,杖杀翰林王公相等十九人。
公所戍镇海卫上,以公为党魁
怒终不解。
前后廷臣论荐及请释放者数十。
上终不许。
公在戍,惟杜门著书,绝口不言时事,凡十三年,竟卒于戍所。
先是彗星见文昌。
卒之日,天鼓鸣,浙省榜眼石坊忽崩坏。
公性严重慎交,意所不合,即当轴未尝通刺其门。
少潜心六经,尤精于礼。
文词高雅,至金石之作,更其所长。
所著《一斋》、《白庵》二集。
嘉靖三年,诸臣谏,大礼者二百二十馀人,其谪戍者八人,以丰学士熙举首杖杀者十九人。
王翰林相举首,大节俱出吾乡,然丰氏尤为世家。
宋学士清敏公稷以直谏名,至洪武中国子司业寅初以谏观灯谪德化教谕,靖难师入,即日弃官归。
给事庆,景泰中以谏易储系狱,历官布政
学士,即布政孙也。
诚可为世家矣。
张璁明 1475 — 153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5—1539 【介绍】: 浙江永嘉人字秉用,后赐名孚敬字茂恭号罗峰
二十四岁中举人,屡应会试落第,聚徒教授,名所居为罗峰书院。
正德十六年始中会试。
武宗在南方,至次年世宗即位,始应殿试,中进士
世宗欲追崇生父兴献王迎合帝意,力折廷臣,上疏请改称孝宗为皇伯考,兴献帝为皇考。
争议数年,廷臣死于廷杖者十余人,贬窜相继。
三年九月终用其议定尊称。
自南京刑部主事内召为翰林学士,历兵部侍郎,于嘉靖六年入阁,仕至华盖殿大学士
士大夫咸切齿。
亦颇事报复,逐退异己者颇众。
然持身特廉,痛恶贪官,清勋戚庄田,罢天下镇守中官,建树亦多。
有《谕对录》、《奏对录》、《保和冠服图》、《张文忠集》。
桂萼明 1478 — 15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1 【介绍】: 江西安仁人字子实号古山
正德六年进士
丹徒知县
嘉靖初迁南京刑部主事
时帝欲尊崇本生父母,张璁迎合帝意,疏请称孝宗曰皇伯考,兴献帝曰皇考,由是受知。
累迁至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入阁参机务,开尚书兼学士之例。
性多疑猜,排斥异己,言官交章论劾,宠渐衰,遂致仕。
后又召还,不久引疾归。
有《桂文襄奏议》等。
王瑄明 1482 — 1533
维基
王瑄(1482年—1533年)字子成四川潼川州遂宁县人,民籍。
十月二十一日生,行一,治《春秋》,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二十一名举人,年三十六岁中式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会试第二百四十二名,第三甲第一百八十名进士
礼部观政,授行人司行人十四年六月兴献王朱祐杬薨,掌行丧礼。
嘉靖元年(1522年)六月选授户科给事中次年巡视光禄寺三年九月升兵科右,十年十月升工科左,十一年升刑科都,卒。
程启充明 1482 — 1537
维基
程启充(1482年—1537年)字以道号初亭又号南溪四川嘉定直隶州(今四川省乐山市)人。
治《书经》,行一,由国子生中式四川乡试第十九名举人,年二十七岁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会试第二年二十五名,第三甲第一百三十四名进士
陕西三原县知县九年六月入为浙江道监察御史
正德十一年(1516年),反对都督马昂进上有怀孕的妹妹,并弹劾边疆开支。
十二年(1517年)称病告归。
明世宗即位,恢复官职,随即争兴献帝皇号。
嘉靖元年(1522年)巡按江西,得到朱宸濠萧敬张锐陆完等私书,其中欲赶走孙燧,云:“代者汤沐、梁宸可,其次王守仁亦可。
”于是弹劾萧敬张锐,并称王守仁党逆,宜追夺爵位。
给事中汪应轸审查此案后认为:“逆濠私书,有诏焚毁。
启充轻信被黜知县章立捃摭之辞,复有此奏,非所以劝有功。
主事陆澄亦为王守仁奏辨。
明世宗确定此事不再更议。
嘉靖二年丁忧归乡。
五年丙戌冬,服阕,入京师,复任御史,当时张璁桂萼都厌恶他。
恰逢郭勋李福达狱,为程启充所劾,张璁桂萼于是主张他挟私,六年九月谪戍边沈阳
嘉靖十六年赦还,言者交荐,不复任用
回乡不久即去世。
隆庆初年,赠光禄少卿
顾济明 1482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府昆山人字舟卿
正德十二年进士
授行人,擢刑科给事中
武宗南都还,卧病豹房,惟江彬等侍。
请慎择廷臣更番入直,不报。
世宗即位,劾司礼太监萧敬,不听。
帝欲加兴献帝皇号,言不可。
寻请侍养归,越数年卒。
殷承叙明 ? — 152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4 【介绍】: 湖广江夏人
寄籍兰州
正德九年进士
南阳府推官,迁刑部主事
世宗即位,定生父兴献王为“皇考”,承叙与众官抗疏极谏,受廷杖,病创死。
王以旂明 1486 — 1553
维基
王以旂(1486年—1553年)字士招号石冈直隶应天府江宁县(今江苏省南京市)匠籍直隶吴县人正德辛未进士嘉靖间官至工部兵部尚书
应天府乡试第八十四名举人
年二十六岁,正德六年(1511年)中式辛未科会试一百九十二名,廷试三甲四十七名进士
江西上高县知县
十年八月选授河南道试监察御史巡按河南等地。
明世宗即位,欲加兴献帝皇号,王以旂抗言不可。
嘉靖二年(1523年)巡按福建
五年告归养亲,九年二月丁父忧
嘉靖十一年复原职十二年八月南京太仆寺少卿十五年六月大理寺右少卿十七年三月光禄寺卿七月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抚治郧阳十八年闰七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二十年二月兵部右侍郎,次月兼右佥都御史总理河道
二十一年九月奉命回京,辞免兼官。
二十二年五月拜为南京都察院右都御史二十五年五月召为工部尚书二十六年二月改任都察院左都御史九月代替陈经兵部尚书兼督团营。
嘉靖二十七年正月三边总督曾铣曾经上疏收复河套平原,王以旂支持,但世宗忽然改变看法,严厉呵斥曾铣
王以旂等人非常恐惧,于是忽然反驳此前观点。
世宗逮捕曾铣,而命王以旂代任。
在任期间,其多有战功,屡次获荫。
六年后,修筑延绥城堡四千五百馀所,加太子太保衔
嘉靖三十二年(1533年)卒,军民为罢市纪念。
少保谥襄敏
杨言明 1488 — 1562
先生字惟仁
年十六为诸生,即开门授弟子经。
进士,以行人使于代。
王故好学,闻先生名重,因从受易,且疏留,使授代诸生经。
其高弟后多为名臣。
复命而代乱,王出奔,上再使往安,代王得归国。
礼科给事中
时议崇兴献,礼既定,复有进世室之说,即抗疏:陛下考献帝而祀之观德殿,明亲亲也,不复跻于太庙以干正统,明尊尊也。
斯协诸义而协者也。
献帝虽有圣德,非若周文武之兴王创业也,而欲袭世室名,舛矣。
太祖太宗既正祀世室,而复参以献帝,可乎?
若以献帝为所自出之帝,是前无祖宗也。
献帝为祢而宗之,是近无敬毅也。
诸所云云,俱为不经。
陛下前既罪医士刘惠,而今乃纳署丞何渊;前既俞礼卿席书之议,而今乃咈书之后议,臣不知其何说也。
臣非不知陛下顺旨则喜,逆旨则怒,不逢喜而逢怒,岂臣之情?
但义有不可,即殒首阙下,臣必不敢奉诏。
未报。
凡三疏争之会。
廷臣亦多谏者,事得已。
他如谏张璁不可为兵部侍郎,谏、萼不可典两都乡试,谏杨一清不可召还内阁,因天变极陈六科失职,致用人行政颠倒。
已又独为杨公廷和讼冤曰:先帝晏驾时,江彬挟边军四万,图为不轨,内外汹汹。
元辅杨廷和不爱其死,用密谋诛之,顷刻间寻定大计,以伦序迎立陛下。
此社稷之勋,非止开国佐命者也。
即使有罪,尚当十世宥之。
今以奸人之,既褫其爵矣,又逮其子若婿矣,乃又听百户邦奇之诬,而尽逮其乡里,诬为蜀党。
圣明之朝,何意忽有此举。
臣谓若编修叶桂章辈唯有自愤无辜,非缢则刎耳。
至言费宏、石瑶之阴,私曾无左證,岂小人之必可听,大臣之行必尽可疑耶?
唯陛下裁察,不以无藉暧昧之词,辱陷社稷重臣,为圣世大累。
书奏,上大怒,刑鞫于午门,至折指终不易词,谪判宿州
以知溧阳,三迁至吏部郎,稍稍起矣,而忌者倾之。
再谪知彝陵州,三迁至湖广参议,又稍稍起矣,而忌者复倾之,竟落职归。
先生所在有治行,溧阳夷陵皆为生立祠。
初在蜀,传恩诏至,有曰:唯议礼诸臣不赦。
先生题诗驿亭志感,读者洒泪。
次宿一驿,梦有客绿衣迎曰:忠良亦来此耶?
次日询之,即编修叶公桂章,就逮自缢处。
先生前疏,所云其人必感愤自杀者也。
年七十五,卒于家,郡人称其居曰忠谏里。
所著集行世。
先生疏草,忠愤之气塞于两间,而其诗宛秀明丽,几近子房之貌。
余既录诗十三首,复采其佳句,曰:月落明渔火,风轻稳钓舟。
曰:短竹生幽响,高松落午阴。
曰:沙寒稀雁,木落露松虬。
水涨鸥移渚,香燕猎泥。
曰:孤舟虚白日,双鬓落青丝。
并足传也。
维基
杨言字惟仁浙江鄞县(今属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人。
曾任给事中,以敢于直谏闻名。
官至湖广参议
正德十一年(1516年)丙子举人十六年(1521年)辛巳杨维聪进士
授行人。
嘉靖四年(1525年)礼科给事中
数日后即上书痛陈朝廷弊端,世宗以“无中生有”斥责之。
同年,光禄署丞何渊请求扩建宗庙,祭祀世宗生父兴献王杨言与诸臣抗争,不被采纳。
杨言又上书指陈利害,辞激烈。
嘉靖六年(1527年)锦衣百户邦奇借事诬陷杨廷和彭泽费宏等,将兴大狱。
杨言再次抗疏,斥责王邦奇“心怀怨望,文饰奸言,诟辱大臣,荧惑圣听”,世宗大怒,将杨言收押,并在午门亲自审问。
杨言备受刑讯,折断一指,却毫不屈服。
世宗命下五府九卿继续审议。
但兴大狱之事也不了了之。
杨言被贬为宿州判官
溧阳知县,历南京吏部郎中
又因事谪守夷陵
累官湖广参议
明史》有传。
刘世扬明 1489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人字实甫
正德十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刑科给事中,进吏科都给事中
曾疏谏加世宗本生父兴献帝皇号之议,又偕同官劾张璁桂萼之党王琼彭泽等。
后为张璁所构,谪江西布政司照磨,屡迁河南提学佥事,告归卒。
维基
刘世扬(1489年—?
),字实甫实夫),号平嵩福建福州府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
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福建乡试第三名举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登丁丑科会试第十九名,三甲九十八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
刑科给事中
丁忧归。
复除礼科给事中嘉靖七年(1528年)四月刑部主事陈篪主考山东乡试,六月户科右给事中九月升任吏科左给事中十一月吏科都给事中
大礼议中,反对加兴献帝皇号。
嘉靖八年八月弹劾张璁桂萼,不久张璁再次任首辅,而谪江西布政司照磨,屡迁常州府通判南京礼部员外郎河南提学佥事,告归卒。
陆澄明 1491 — ?
维基
陆澄(1491年—?
),字元静一字清伯浙江湖州府归安县人,军籍。
浙江乡试第五十八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会试第一百二名,登第三甲第二百三十名进士
陆澄跟随王守仁做学问,王守仁《传习录》多其所记。
吏部观政,授刑部主事
嘉靖时,改任南京刑部主事员外郎
大礼议,他极言追尊考兴献帝为非,逮入京都,罢归。
《明伦大典》已定,张璁桂萼掌大权,他上言自讼,说自己初为人误,责怪自己的老师王守仁,感到很大的悔恨。
桂萼悦其言,请授他礼部员外郎嘉靖帝见前疏厌恶他反复,贬到高州任通判,升佥事,后斥不用。
张汉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仪封人字元杰
正德六年进士
魏县知县刑科给事中,尝陈杜侥幸、广积储、慎刑狱三事。
官至户科都给事中
反对加兴献帝皇号,又倡众伏阙谏阻,两受杖,斥为民。
张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秀水人字德卿
正德十六年进士嘉靖初大理评事
会议兴献大礼,忤旨廷杖。
寻复官,进大理寺副
录囚云南,释诛死以下百余人,转大理寺正
出为南雄知府,垦荒田、释流民、开商市、清军屯,多著惠政。
以不能取容于上,罢官归乡。
郑本公明 ? — 15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41 【介绍】: 朔州卫人
正德九年进士
御史,敢直言。
世宗即位,力言不可加本生父兴献王帝号。
嘉靖改元,出按辽东,劾罢副总兵张铭都指挥周辅
后再争兴献帝事,忤帝,夺俸。
又与同官痛劾张璁桂萼,廷杖系狱。
还职,官至南京太仆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