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侯峒曾明末 1591 — 1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1—1645 【介绍】: 苏州嘉定人字豫瞻一字广成
侯震晹子。
天启五年进士,授南京武选司主事
崇祯间江西提学参政、浙江右参政
弘光时,辞不就职。
清兵下江南,与里人黄淳耀等起兵自保,城陷,偕二子赴水,被清兵引出杀死。
清朝通谥忠节
有《仍贻堂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豫瞻苏州嘉定人
天启乙丑进士,除南兵部主事吏部郎中出为江西提学副使累官左通政使
维基
侯峒曾(1591年—1645年)字豫瞻号广成直隶嘉定县诸翟镇紫堤村(今属上海市闵行区)人。
明末政治人物。
清军破南京后,与黄淳耀等守卫嘉定,城破殉国。
给事中侯震旸之子。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与孪生兄弟侯岷曾、弟侯岐曾同取秀才,又“江南三凤”之誉。
十二岁时随父赴苏州虎丘铁花庵读书。
雅好诗文,工书法,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中式第三名举人
天启五年(1625年)乙丑进士,授南京兵部武选司主事
崇祯七年(1634年)兵部尚书张凤翼荐为职方郎中,力辞不就,乃改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
稽勋司郎中江西提学参议,再迁广东副使,未就任。
起为浙江右参政,分守嘉兴湖州
李自成北京后,隐居紫堤村。
南明弘光朝授左通政使,推辞不就。
南京失陷后,避居嘉定
弘光元年(1645年)闰六月十七日侯峒曾黄淳耀龚用圆张锡眉等在嘉定抗清。
其母龚氏取出首饰,移交峒曾说:“给吾儿犒军。
峒曾吴淞总兵官吴志求援。
游击蔡祥以七百人来赴,一战尽墨,终无外援,城中矢石俱尽。
七月三日开始下大雨,城门崩坏,只能以巨木支撑。
七月四日,城门大崩,清兵自城东攻入,峒曾退出西门,长叹道:“嘉定亡,余何忍独存!
一死已矣,所痛哉阖城百姓耳!”。
拜辞祖祠后,偕二子侯玄演侯玄洁赴死投水自杀,因池水浅,一时未死,遭清军骑兵砍杀而亡。
清高宗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明史》有传。
主要活动
  • 1625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梁廷栋明末 ? — 163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36 【介绍】: 河南鄢陵人
万历四十七年进士
授南兵部主事
天启五年迁西宁参议
后各地建魏忠贤生祠,廷栋不愿为,乞养归。
崇祯初起复。
袁崇焕被诬下狱后,帝擢廷栋兵部右侍郎总督军务及四方援军。
三年,迁兵部尚书,所陈兵事,多中机宜,有知兵才。
然以升迁太速,颇为廷臣所嫉,攻之者颇多。
崇祯八年总督宣大山西军九年清军入关,命入援,怯不敢战,又度解严后必受重责,饮药自杀。
维基
梁廷栋(?
—1636年),河南鄢陵人
明末政治人物。
梁克从,官至太常少卿
梁廷栋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召改礼部,历官仪制司郎中
天启五年(1625年),迁抚治西宁参议
官至兵部尚书
明史》记载他“居中枢岁余,所陈兵事多中机宜”,“颇挟数行私,不为朝论所重。
”曾与袁崇焕共事于辽。
袁崇焕毛文龙之后,后金拥兵南下京城梁廷栋上疏请斩袁崇焕,称“则逆奴之谋既诎,人之心亦安”。
崇祯三年(1630年)荐用孙元化登莱巡抚
后被弹劾“纳贿营私”,“得闲住去”。
崇祯八年(1635年)起用为兵部右侍郎右都御史,“代杨嗣昌总督宣府、大同山西军务”。
崇祯九年(1636年)秋清兵入逼京师,“三人相掎角,皆退怯不敢战。
于是宝坻顺义文安永清、雄、安肃定兴诸县安州定州相继失守。
”据清人所撰之《明史》称,宣大总督梁廷栋兵部尚书张凤翼怯不敢战,但尾其后而已。
清兵至雄县而返,沿途在树上写下「各官免送」四字。
廷栋凤翼“两人恇怯不敢战,近畿地多残破,言官交章论劾。
两人益惧,”“言官劾疏五六上,凤翼忧甚”,自知死罪难逃,每日服食大黄取泻求死。
九月初一日张凤翼卒,不数日廷栋亦死。
主要活动
  • 1619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李世祺明末清初 ? — 16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松江青浦人字寿生
天启二年进士
崇祯三年刑科给事中,陈兵食民生之大计当定,吏胥边吏欺隐贪墨之弊当革,言甚切直。
终以劾大学士温体仁吴宗达等得罪去职。
维基
李世祺字寿生号确庵南直隶松江府青浦县民籍。
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应天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进士
初授行人。
崇祯初,擢刑科给事中,陈大计之当定者二,曰兵食之计、民生之计。
大弊之当釐者三,曰六曹之弊在吏胥、边吏之弊在欺隐、贪墨之弊在奢靡。
夏旱帝祷雨未应,疏列恤畿甸、缓催科、预备储三说,帝并纳之。
帝遣中宫监视诸镇,世祺言内臣入奉天颜,出司兵食,既得阴伺内廷意旨,又得显操外廷事权,魏忠贤盗弄神器,奈何躬自剪之,复自蹈之。
不纳。
时进言者多获谴,帝又日亲细务,任察为明,世祺上言:诸臣言苟未当,辄蒙诘责;诘责未已,贬黜随之。
言者前瞻后顾,恐干严谴,依阿得策,折槛无闻。
且天子一日万几,神太运则疲,精太用则竭。
圣人使公孤百职,环列任事,但责其成,不侵其事;课其效,不紊共权,奚必效后世察察之治。
帝不能用。
八月淫雨损山陵,昌平地动,又上言采公论以进退大臣,酌事情以衡量小臣,释疑忌之根,开功名之路,庶天变可回,时艰可济。
帝以借端渎奏,切责之。
七年,疏劾大学士温体仁吴宗达兵部尚书张凤翼溺职状,帝怒,贬福建按察使检校,且追罪文选郎吴鸣虞考选非人,亦贬三秩。
御史龚廷献论救,不听。
久之,起行人司副
十五年,迁太仆寺少卿
遣祭鲁王,事竣旋里。
国变后杜门不出,以寿终
青浦县城东隅有“东皋草堂”,为李世祺居所,王时敏题额。
又有吟啸堂、丽林场。
清咸丰初,草堂将卖给他人,里人赎回,并进行修葺,奉世祺木主于中,名李太仆,后毁于兵火,未再重建。
李世祺墓在五十保有桥,名李墓
主要活动
  • 1622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