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吕时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一名时
浙江鄞县人字中父,一作仲父
工诗,亦工散曲
以避仇远游,历齐、梁、燕、赵间,为人贞介廉洁。
客死涉县,卒年七十。
有《甬东山人稿》。
初名时臣自称甬东野人,世居木阜峰下。
山川名胜。
山人少喜为诗。
不治经生业。
及壮负气。
不能随俗俯仰。
尝于坐隅书青天白日名山大川八字以避仇。
远历齐梁燕赵间十年,客食诸王门下,旅寓章丘
太常李伯华论诗,得其指授。
在章历三时诗大变。
一日过伯华江上草堂,值夜雪。
伯华为出妓弹琵琶佐酒。
山人即坐上作长歌,伯华绝惊赏,谓非复初见阿蒙也。
去之青州,客衡藩。
庄王尝起高楼,东敞瞩远。
楼初成,王于望后四日置酒遍召一时名士。
时日景既尽,疏星尚微。
王命且未造座,与客东望,凭栏笑语良久。
已而月光渐上,遍照四座。
王甚欢,因命曰待月楼,使客各赋诗以进,王未善也。
山人最年少,下座徐进一绝句,其词曰:川原夕气交,暝色自相向。
月犹藏海底,人已坐楼上。
王大喜,谓能得待字义,因手觞延山人上座,遍示诸客,山人遂一日名重。
晚客沈沈,宣王礼之,亚于谢榛
年七十,卒于河南涉县客舍中。
鲁王孙中立序其诗曰:山人鹤骨癯癯,若出衣表。
为人贞介廉洁,不妄交,不苟取,故为诸王公所重,人以为实录。
山人年六十起生,藏于句章之夕阳里,自撰墓志,后竟葬之。
有二子,长曰辂,使学医;次辇,使读。
山人嘉则先生同甲,其称诗稍先之。
及年各四十五,两人始得遇定交。
尝一见山阴徐文长,辄作灵物篇相赠,叹为绝奇。
生平所与游论诗,几遍天下,唯称同里卢沄吴中文徵明黄姬水东郡谢榛、浚人卢楠新河宋登春十馀人。
自谓砥砺名行,期无愧诸老,庶几不朽。
以是山人风格,至今称之。
所著甬东山人集。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中甫鄞县人
有甬东山人集。
吴维岳明 1514 — 15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14—1569 【介绍】: 浙江孝丰人字峻伯号霁寰
嘉靖十七年进士
江阴知县,入为刑部主事
历官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
郎署时,有诗名。
王世贞以其与俞允文卢楠李先芳欧大任为“广五子”。
有《天目山斋稿》。
吴维岳(1514-1569)字峻伯号霁寰浙江孝丰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右佥都御使巡抚贵州
尝与李攀龙等倡导诗社,读书天目山,著有《天目山斋岁编》二十八卷。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峻伯孝丰人
嘉靖戊戌进士,除知江阴县刑部主事山东提学副使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有天日山斋岁编
维基
吴维岳(1514年—1569年)字峻伯号霁寰浙江湖州府孝丰县人,军籍,诗人。
嘉靖十六年(1537年)丁酉浙江乡试第五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联捷戊戌科三甲第一百六十九名进士
初授江阴县知县
刑部主事,升郎中二十九年十二月恤刑江西
兵部车驾司郎中
三十六年三月山东按察副使提调学校四十年三月湖广右参政四十一年五月江西按察使四十二年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贵州
四十四年三月考察,调南京用。
隆庆三年(1569年)二月,卒于家。
主要活动
  • 153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陆光祖明 1521 — 159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1—1597 【介绍】: 浙江平湖人字与绳号五台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
浚县知县
历官吏部郎中,破格擢用廉吏能人,以专擅被劾落职。
万历初,官工部右侍郎,与张居正同年相善,而不盲从,终以忤居正被劾引归。
十一年,召为吏部右侍郎,引用居正摈斥之老成人士。
然力言居正辅翼功不可泯,被言者群攻,引疾去职。
十五年,起南京刑部尚书,数迁为吏部尚书
二十年,大计外吏,举顾宪成等二十二人,为时论所称。
卒谥庄简
光祖字与绳号五台平湖人
十七举于乡,丁未进士,授
内乡王夺民田,封丘王苍头私贩,皆置之法。
卢楠者,富而才,前令诬以重辟。
光祖白其冤释之。
擢祠祭主事,累转文选郎,汰黜不少假。
科臣孙丕扬劾其专擅,落职。
陛辞揖孙曰:承公教,殊相成。
吏部之门,干谒错至,苟非自行其意,何由秉公?
孙沉思良久,怃然谢过。
即日自劾失言,力荐光祖
光祖亦复起,历太常太仆大理诸卿,工部侍郎
张居正秉政夺情,后益自恣。
光祖贻书规讽。
居正故同年友善,然与议政辄相左。
及论折漕事不合,御史张一鲲希指论劾,遂求去。
居正没,起为少宰,会议居正狱,光祖曰:江陵专权,非弄权也。
且拥护功,亦安可泯?
然众欲文致之,恶其异,出迁南司空
三年大司寇,拜冢宰
先是上巳列名,御屏书清正二字,至是喜曰:此昔破靴郎也。
时铨部事柄旁落,光祖始振刷,不复关谒政府
一切中涓请托,拒不纳,特简清节者许孚远顾宪成等二十一人,搜剔台省诸蠹。
兰溪新建,出中旨大拜,光祖以故事争之,即疏陈祖制,会推必不可废,报可。
初,赵少宰用贤沈司马思孝每廷论,面辱光祖光祖折节不校久之。
少宰语人曰:吾乃为平湖所容。
司马家居,扼腕时政,每叹曰:持公议而不以爱憎夺者,平湖一人而已。
其为人允服如此。
乞归五年而卒。
卒之夕,海上星陨如斗,击地有声,谥庄简
光祖历仕三朝,国家大政大议,一言立定。
按:尚论录载三太宰,首庄简,次孙清简,次陈恭定
云:揽久顿之辔,振积衰之气,比诸唐姚崇宋韩琦,洵不诬也。
维基
陆光祖(1521年—1597年)字与绳号五台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祖籍直隶苏州吴县,官至吏部尚书
嘉靖十六年(1537年)十七岁时与父亲同时考中丁酉顺天乡试举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丁未进士,授浚县知县谢榛详述卢楠之冤情,始得昭雪。
卢楠出狱后,去拜谢陆光祖,仍然长揖不拜。
陆光祖也不在意,两人成为好友。
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爆发庚戌之变,俺答汗入侵。
兵部尚书赵锦檄民筑塞,陆光祖未能从命。
四年任满,有惠政。
离任之日,浚县百姓“攀辕卧辙,泣声盈道”。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任礼部祠祭司主事,升祠祭司郎中
大学士高拱管吏部,谋划倾覆徐阶
这时徐阶的幕客都逃亡,唯独陆光祖替他申辨。
万历二年(1574年),任太常寺少卿,擢太仆寺卿,大理寺卿
万历五年(1577年),升工部右侍郎
张居正陆光祖是同年进士,早年张居正想引荐他做助手,陆光祖不屈身相随。
同年九月张居正因为居丧夺情,杖责议论的人,陆光祖写信规劝他。
万历七年(1579年)五月,因为议论漕运改为折色银两一事再度得罪张居正,遂辞官归里。
张居正死后,起用为南京吏部右侍郎
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一月,任南京工部尚书
复官后因维护张居正身后名誉,再次被降职。
万历十五年(1587年)七月,任南京刑部尚书
万历十九年(1591年)吏部尚书宋纁卒,陆光祖继任吏部尚书
首辅申时行推荐赵志皋张位明神宗以特旨任用陆光祖抗议说:“辅臣当廷推,不当内降”,神宗表示下不为例。
万历二十年(1592年),主持京察,陆光祖力主擢升万国钦建宁府推官饶伸刑部主事神宗大怒,给事中乔胤承风行事,弹劾陆光祖,于是文选郎王教以下尽逐。
陆光祖以老病辞;是年三月,致仕归里。
生平好佛法,自号五台居士
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卒。
明史》有传。
著有《陆庄简公遗稿》。
主要活动
  • 154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