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维基
高捷(1567年—1633年),字心泰,号龙门,直隶真定府赵州宁晋县人。曾祖高禄,祖高拱,父高凌烟,赠文林郎江西道御史,再赠奉政大夫大理寺左寺丞。母王氏,封太孺人,赠太宜人。兄高推,万历三十五年丁未科进士。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顺天乡试十四名举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寻丁父忧,天启二年(1622年)授河南固始知县,平白莲教李思贤等乱,中州刊传《高侯平妖集》。旋以母忧去,服除,再令固始,崇祯元年授山东道御史,三月疏劾工部主事杨惟和、袁熿冒居副宪,少卿加衔陕西新督臣史永安、王之采以建祠互相推诿,词臣吴孔嘉借黄山献謏,流毒乡井,章下所司。八月,以疏紏辅臣刘鸿训,帝以捷肆意妄言,夺俸三月示惩。已而告归。崇祯二年,吏部尚书王永光具疏特荐,以特旨起用,起补江西道御史。时袁崇焕被逮下狱,十二月高捷即疏参辅臣钱龙锡与崇焕奸逆相倚,崇焕之杀毛文龙也,龙锡密语手书,不一而足,即崇焕疏中亦有辅臣龙锡低徊私商之句,两人阴谋诡计,目中安知有皇上乎?三年奉命巡按山东,劾府道四州县二十人,东省肃然。三年庚午科山东乡试,拔来仪、左懋第、姜埰等人,四年监试礼部会试,又主武举。会噪军经山左,为侍御出境后两月事,坐谪补上林苑左丞,寻晋南铨主政,历稽勋正郎,升山东东昌道副使,驻临清。后以失陷属邑,兵部拟遣戍,疏辨,下旨免戍。卒年六十七。墓在县北十五里曹古疃。
维基
杨道寅(1571年—?),字伯绾、惟制,号湛我,又号笋江居士,福建泉州府晋江县人。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丁酉科福建乡试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进士,吏部观政,改翰林院庶吉士,三十六年养病,四十六年授礼科给事中,泰昌元年升吏科左,天启元年(1621年)升礼科都给事中,二月与正使刘鸿训一起出使朝鲜,本年升太常寺少卿,提督四夷馆,十一月终养。
维基
韩一良,字象儒,号有怀,陕西澄城(今陕西省澄城县寺前镇西观村)人。韩逄时之子,家教甚严。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进士,授陈留(今在河南省开封市陈留镇)知县,任内兴办学堂,推行教化。官户科给事中。崇祯元年(年)十一月,韩一良上《劝廉惩贪疏》说官场贪污之风甚盛。大学士刘鸿训却认为疏中“有交际”、“有纳贿”两事不实。崇祯帝说:“朕阅一良所奏,大破情面,忠鲠可嘉,当破格擢用,可加右佥都御史、吏部尚书。”接著命令韩一良在五日内把“纳贿”事解释清楚。五日后,韩一良参劾周应秋、阎鸣泰、张翼初等“受赠金五百”。崇祯问五百金为何人所赠,韩不肯回答。被革职为民,回澄城,在西观村“凿土窑居之”。
维基
田时震(?—1643年),字出孟,号御宿,陕西西安府富平县人。时震中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陕西乡试第五十二名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壬戌科会试一百十六名,三甲一百七十四名进士,工部观政,三年授河南灵宝知县,四年本省同考,五年调知光山县。崇祯元年(1628年)考选,入为山西道御史,二年巡视十库,巡视西城,疏劾南京户部尚书范济世、顺天巡抚单明诩、御史卓迈党逆罪,而请免故御史夏之令诬坐赃,并从之。劾刘鸿训纳田仰金,嘱吏部尚书王永光用为四川巡抚,仰迄罢去。时震以发鸿训私,进秩一等。三年巡按广西。未几,又劾永光及温体仁,忤旨切责。遂以年例出为江西右参议,四年调山西副使,就迁雁平道右参政,七年,以言时弊忤当事,被革职废弃归里。十六年冬,流贼陷富平,授以伪职。顺治二年仕清,补为江西督粮道右参政。时震直言敢谏,触权贵,数黜数起。所著诗文遭兵僰毁于火,馀《御宿奏疏》一册、《履难记》一册,李太史子德序之。
维基
李觉斯,字伯铎,广东东莞县人。明末政治人物。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举人,天启五年(1625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改礼科、兵科给事中。三殿大工成,上疏颂魏忠贤功德,并劾刘鸿训。崇祯帝即位,诛魏忠贤,李觉斯改户科,奏荐东林诸臣,疏参十孩儿、五虎、五彪,遂下倪文焕于狱。阁臣钱龙锡因辽东事论死,觉斯以国体为言,得减死为戎。迁应天府丞,转南京太仆寺卿。崇祯九年(1636年)正月,李自成部十余万攻滁州,李觉斯尽力固守获胜,留都不失。历升顺天府尹、工部侍郎、刑部尚书。崇祯十三年,以谳黄道周狱轻,遭严旨切责。削籍归。广州陷落,降清。张家玉起兵后,配合清兵攻灭之,并籍其家。卒年八十四。
维基
方震孺(1585年—1645年),字孩未,直隶安庆府桐城县(今安徽省桐城市)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万历四十年(1612年)壬子科应天乡试举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联捷癸丑科进士,四十二年二月授沙县知县,四十七年入觐,五月请假归里。泰昌元年十一月考选,授湖广道监察御史。天启初年,巡视南城,他上疏议论魏忠贤,呈《拔本塞源论》说明梃击案、移宫案,正直言论震撼朝廷。他巡视南城,宦官张晔等人被讼告,魏忠贤为宦官疏通,他不允许,使魏忠贤更怨恨他。清朝军队攻陷辽阳,他一日连上十三道奏疏,请求增加巡抚,贯通海运,调用边兵;罢免本兵崔景荣,以孙承宗代任。五鼓时分,朝廷下令在门前鞭打公卿,他筹画痛哭。自己请求出师,获诏发公帑二十万;出关后方震孺吊死扶伤,令军民大悦,又上言三岔河六不可依赖,得任命巡按辽东,监督当地军事。就任后他废寝忘餐地工作七个月,有人建议退守广宁,他则请求驻兵振武;又请求令宁前监军,专斩逃军逃将,都获准许。而辽东经抚不和,边疆事务日益败坏,他再上疏言山海地方没有外卫,应该驻兵作眼目,未获理会。次年正月他任满代前候屯,清兵渡过三岔河,巡抚王化贞逃走,使各城士兵溃散,只有前屯不动;参将祖大寿在觉华岛有十多万兵马,方震儒怕他们投降清朝,就渡海和祖大寿见面,慷慨地说:「将军回来,一定相保障你富贵,不回来,我以颈血溅将军。」祖大寿哭泣,他也哭泣,于是二人一同回来,带来无数军民物资。魏忠贤制造冤狱,教唆给事中郭兴治诬陷他私藏赃物入狱,每天一杖,论行死刑。狱卒可怜他忠心,给他饮食。很快献怀太子朱慈炅出生,获得赦免,回归寿州。崇祯初年,朝廷打算重用方震孺,刘鸿训当国索要贿赂,他断言拒绝,因此没有再仕途。张献忠包围寿州,长吏刚刚调职离开,他和弟弟方震仲鼓动士民守城,让史可法上奏他的功劳,起用为广西参议,不久再擢官佥都御史。弘光帝继位,朝臣忙于争夺拥戴之功,无意收复国土。方震孺上疏言:「诸臣都高举夹日的功勋,我始终抱哀悼先帝的痛楚,愿意带著一旅与敌寇一决死战。」又以狼兵擅长火器药箭,命副总兵朱之胤统率一千人入卫。遭到马士英、阮大铖阻止,敕令还镇。震孺抑郁呕血而卒。
维基
吴玉(1587年—1642年),字和璞,号昆峰,山西太原府寿阳县人。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科山西乡试举人,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科进士。崇祯初擢广西道监察御史,疏劾|杨维垣而并及赵兴邦、徐大化、阮大铖并周大成、孙之獬诸人,疏参枢臣王在晋乞媚邪党,同官刘鸿训擅增张庆臻敕书事。弹劾原任宣府巡抚李养冲侵抚赏库逆珰建祠银七万馀两及永宁洗马林匿报江沙梁冒功诸状,后升河南右参议。墓在北乡神武村。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5—1645
【介绍】:
明山东长山人,字节之。刘鸿训子。工诗,好谈兵击剑,结纳宾客。甲申之变后,聚众起兵。闻清兵入关,南下属刘泽清。后于广坐中斥泽清不为国家出力,遂被害。
存吾春斋文钞
刘绎,江西永丰县人,道光五年拔贡生,次年朝考,以知县用,呈请改就教职,授宜黄县教谕。十一年举乡试。十五年一甲一名进士,授翰林院修撰,旋召入直南书房。十八年提督山东学政,任满覆命,仍奉谕入直,并诏许奉亲居澄怀园直庐以便养。嗣以父母年老多病,水土不宜,陈乞归养,疏入特允所请。归里后,主讲吉安青原、鹭洲两书院。咸丰元年,廷臣交荐,奉诏入京,召对,仍以父母请归,许之。六年,粤匪临郡邑城,奉母避居山中,倡办民团,乞师克复。八年,命加三品京堂衔,督办江西团练,不烦不扰,众志感奋,多所保全。嗣丁母忧,恳辞差使终制。同治初年,有诏嘉其学优品正,复召入京,时年已七十,乞抚臣代奏恳辞。自是纂修省志及郡邑志,逾数寒暑,不辞劳勚。光绪五年八月卒于家,年八十有二。绎秉性忠孝,学宗洛闽。自幼诵法朱子小学,比长,益潜心义理之旨,一言一动,必遵先民矩镬。为学政,以山左士风间有惑于邪说者,思有以默化之。刻劝课条规,令诸生联课会文,使贫士得广切磋,隐以鼓舞善类。著《崇正黜邪语(论)》一卷,岁试各属初入学者,约以一年之内,缮五经全文一部,俟科试日,由各学教官呈核,分别奖劝。三年中士习丕变。主讲青原书院八年,专课经艺;鹭洲书院三十有七年,课四书文,生徒论学不涉偏激,不落虚空,一以省察躬行为本,谓士贵经明行修,不专以文艺论优绌,故造就人才甚众。吉安自宋明以来,理学辈出,流风犹存。绎默承渊源,推阐往绪,生平文不苟作,必有物有序,求合于立言之旨。著《存吾春斋文钞》十二卷,《诗钞》十三卷,外笺经评及语录未诠次者不下数十万言。年届八十,重游泮水,其自序文有“平生进未尝有一日诡遇,退未尝有一日暇逸”之语,盖非虚也。绎官京师时,与同直户部尚书祁寯藻深相契,适言官有以开矿奏者,下廷臣议,巂藻难之。绎将明季矿害,为剀切指陈,祁寯藻具疏以上,遂不果行。尝言“为国必先培元气,其要在乎得人才,固民心,上无言利之臣,则贤才进,下无贪黯之吏,则闾阎安。元气之复,必由于此。”其议论醇正,有古纯儒风。孙宗岱,咸丰庚申进士,刑部主事。宗衡,同治庚午举人,内阁中书。宗岳,咸丰辛酉拔贡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