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李梦阳明 1473 — 1529
维基
李梦阳(1472年—1529年)字献吉(一说又名献吉,字恩赐),号空同子
陕西庆阳(今甘肃)人,祖籍河南扶沟明朝文学家、诗学家、诗人、政治家,弘治六年癸丑进士,官至江西副使
因事还归故里,家居十余年而卒。
他以作为前七子领袖统领文坛、掀起明朝文学复古运动而著称,与何景明并称“李何”,两人又与王世贞李攀龙并称“李何王李”,是为“明朝文坛四杰”。
在诗文上,李梦阳竭力反对台阁体绮靡不实、千篇一律的诗风,主张通过“宗汉崇唐”的复古以臻风雅。
他以此提出的一系列观点最终使得明朝诗风发生大变,掀起了持续一个世纪的诗文复古运动。
李梦阳以一生不畏权贵著称,亦因此而五次入狱,最终被朝廷除名,放归乡里,郁郁而终。
作为明朝诗坛领袖与复古运动的主导者,李梦阳一直饱受争议。
文学界历来对他评价不高,多以“剽窃套作”“诗作毫无灵魂”对其定论。
赞扬者则认为他的诗歌并不局限于拟古,多揭露现实、抒发真情的佳作,并称他为“晚明文学的先驱”。
方沆明 1542 — 1609
维基
方沆(1542年—1609年)字子及号讱庵福建兴化府莆田县人,民籍。
隆庆元年(1567年)丁卯福建乡试第三名举人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会试第一百六十七名,二甲第三十五名进士
广西全州知州,用循良著声,以转饷古田功,赐镪。
在任四年南京户部员外郎,未上,升郎中万历六年(1578年)十一月被同部主事王廷卿挟私论奏,与同舍郎中方扬一起被贬,方沆谪为云南安宁提举,回家省父后,带着三名仆人上任,三年任满升广德州知州,上任不久,入为南京刑部郎中,三年考最,擢佥事,督学云南
在任四年,以父丧归乡。
二十一年(1593年)三月以考察罢斥。
迁江西宁州知州,前后领州,在宁州最久,极力抚绥,无边客牢骚之态。
尝编辑州志,新学宫,复濂溪书院黄鲁直来苏渡
三十一年(1603年)累疏以湖广佥事致仕归,构湖上亭一区,吟咏其中。
方沆文师邵武府知府吴国伦汀州府知府徐中行,早年与李攀龙汪道昆、晚年则与陈经邦佘翔林尧俞郑元甫相唱和,理学则有方扬焦竑李贽罗汝芳王士琦史记勋等人。
著有《猗兰堂集》二十卷、《性学筌蹄》,父子合刻有《桥梓集》四卷。
三十六年(1608年)十二月初八卒。
惠栋清 1697 — 175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97—1758 【介绍】: 江苏吴县人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
惠士奇子。
诸生
乾隆十五年,以经明行修荐,不用。
专治经学,传祖与父之学,专宗汉儒旧说,奠定吴派经学基础。
以为诸经传注,汉人之说俱在,惟《周易》独否,故搜集旧说,成《易汉学》、《周易述》、《易例》三书,另有《九经古义》、《明堂大道录》、《后汉书补注》、《太上感应篇注》、《山海经训纂》、《松崖文钞》等。
高腾清 1749 — 180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49—1807 【介绍】: 福建光泽人字鹤年,初号九皋,晚号海樵
乾隆四十二年举人,拣选知县,借补福鼎县学训导
论学主宋儒,谈经宗汉
有《汉学咫闻》、《鷇音初集》等。
江藩清 1761 — 18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1—1831 【介绍】: 江苏甘泉人字子屏号郑堂又号节甫
监生。
受学于余萧客、江声,为惠栋的再传弟子。
治经学专宗汉儒。
尝受阮元聘为淮安丽正书院山长。
性豪放,能走马夺槊,所作古文词亦豪迈雄俊
惠栋作《周易述》,未成而卒,乃著《周易述补》。
另有《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尔雅小笺》、《炳烛室杂文》、《隶经文》等。
方京
清诗别裁集
字彩林广南番禺人
进士殿元女,广文金綎室,子祖静贵,诰封恭人
恭人承家教,古诗宗汉,近体宗盛唐,故所著无宋、元气味。
钱宗韩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太仓人,一作宗汉字学之号雨桐
诸生
陆学钦为诗画友。
工诗,画山水,渲染有致。
题句亦佳。
有《绮望诗草》。
陈景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汉军镶红旗人号石闾
作字仿晋人,作诗宗汉魏,务欲自拔于流俗之上。
有《石闾诗》。
林伯桐清 1778 — 18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78—1847 【介绍】: 广东番禺人字桐君号月亭
嘉庆六年举人
治经宗汉儒,践履则服膺朱熹
阮元督粤,延为学海堂学长。
有《毛诗通考》、《修本堂集》等。
徐堂清 1797 — 183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7—1837 【介绍】: 江苏吴江人自号澹人
诸生
治经宗汉儒,兼工诗。
有《三家诗述》、《爻辰图说》、《书古训》等。
黄以周晚清 1828 — 18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28—1899 【介绍】: 浙江定海人字元同号儆季
黄式三子。
同治九年举人
分水训导处州府学教授
光绪间曾主南菁书院、辨志精舍讲席,弟子千余。
治学承式三之教,不拘门户,兼宗汉郑宋朱。
精于《》,著《礼书通故》,另有《儆季杂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