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鲁铎明 1461 — 1527
维基
鲁铎(1458年—1524年)字振之湖广沔阳州景陵县(今湖北天门市)人。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丙午湖广乡试第九名举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会试第一,殿试位居二甲第二名。
庶吉士历官翰林院编修
他闭门自守,不妄交人。
武宗即位鲁铎代替丁忧伦文叙出使安南,谢绝馈赠。
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迁国子监司业
丁忧服阕,五年九月复除原职。
十年四月南京国子监祭酒十一年九月改北祭酒
十二年八月称病归返。
嘉靖初年,经刑部尚书林俊推荐,用孝宗谢铎旧例,重新起用为南祭酒
逾年,又申请停职。
累征不起,卒谥文恪
明史》有传,称其“以德望重于时”。
边宠
维基
边宠直隶河间府任丘县人,官籍。
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顺天乡试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式己未伦文叙榜会试三甲第一百四十五名进士
官至吏部文选司主事
孙祯
维基
孙祯北直隶任丘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
弘治十一年(1498年)孙祯中式戊午顺天乡试举人弘治十二年(1499年),联捷己未伦文叙榜三甲第七名进士
累官至陕西左布政使
黄昭道明 1468 — 1541
维基
黄昭道(1467年—1541年)字文显号梅岩,湖广平江县(今属湖南省)伍市镇人
弘治十二年(1499年)己未科同进士第155名(伦文叙榜)。
弘治十四年(1501年)山东长山县(今邹平县境)知县,在任四年,勤其职,有政声,甚得民心。
升迁御史离任之日,父老遮道留。
正德二年(1507年),担任南京陕西道监察御史,因疏劾刘瑾,廷杖三十,下狱除名,遂成跛疾。
正德五年(1510年)刘瑾被诛杀后,起用为江西佥事
正德十四年(1519年)宁王朱宸濠朱元璋第十七子朱权五世孙)蓄养、招纳亡命之徒,杀逐地方文武官员和无辜百姓,劫掠商贾,窝藏盗贼,起兵叛乱。
昭道闻变,配合各地军兵,擒获数百人,悉按法律治罪。
后迁山东巡海副使,设计剿灭海寇殆尽。
嘉靖元年(1522年),迁云南左参政
是时木邦、孟密、缅甸仇杀多年,昭道率数骑前往,恩威并举,区划得宜,酋长詟服。
后官至右布政使,终左布政使
嘉靖六年(1527年),以病告老还乡。
生平胸度坦夷,操守清介。
家居十四年,杜门谢客。
年七十四卒于原籍,葬于县西湖源山下石坑村与桥墩村之间,地名张古塘
祀乡贤祠。
著作有《逆鳞稿》、《梅岩集》。
唐皋明 1469 — 1526
维基
唐皋(1469年—1526年)字守之号新庵(一作心庵),别号紫阳山人
南直隶徽州府歙县岩镇(今安徽黄山市徽州区岩寺镇)人。
明正德年间状元,官至侍讲学士经筵讲官
曾奉旨出使朝鲜,是中朝交流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
《明史稿》有传。
唐皋出身于程朱理学思想积淀深厚的徽州唐氏文献世家。
他“生而英迈”,但因家道中落穷迫难以为生,靠宗族亲友和乡邻方音等人救济度日。
于是,他发奋读书,胸怀抱负。
乡人方富祯、方銮父子,累世积书,为岩镇著姓,他常往借阅,遂博极群书,又与乡人程元俊等友善。
他名理宿识、文采敏捷,“下笔立就,或请改窜,辄迅笔更撰,不袭前篇一字,人以是服其才”。
时任徽州知府彭泽称其为“状元才”,“延礼甚厚” 。
唐皋“尝以年家好谒浔阳守。
守一见,期大魁,赠百缗。
途次,知同行友窘状,怆然曰:‘公贫倍我,何不罄持去为婚养资!
’竟垂橐归。
自身困穷不济却资助他人,体现出唐皋仗义疏财的品格。
安贫读书的唐皋,治《春秋》经,但他的科举之途并不顺利。
正德五年(1510年),新任徽州知府熊桂履任。
熊桂任内大兴文教,重建紫阳书院
正德七年(1512年)三月,院成,熊桂“拨七校士合四十人”,亲自讲道其中。
唐皋就是这四十人之一。
据传说,熊桂其人“长于青乌之学,相其家(引者注:谓唐皋宅),称善地,所未足者,前宜浚水一道,为御阶水,必登高第。
因为买其邻之地,凿水如法”。
作为知府,竟然亲自帮助唐皋完善风水,可谓对其才学十分推重,对其中举也十分期待了。
正德八年(1513年),在从紫阳书院肄业后,唐皋再次赴应天府参加乡试(时任主考官伦文叙贾咏等人),结果得中第二名亚元、《春秋》第一名。
正德九年(1514年)二月唐皋京师参加甲戌科会试,又获得第四名、《春秋》第一名(主考官梁储毛澄等人)。
同年三月殿试(读卷官杨廷和等人),中甲戌科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据说,放榜前有人先后驰告唐皋中了探花榜眼,他都认为“不止此”,最后果真高中状元。
原来,他多次梦见“面前列瓜锤一对”,这正是他中状元后游街归第的仪仗。
有司送状元归第以黄盖、瓜锤为导从,就是从此科开始。
正德十二年(1517年)二月唐皋翰林院修撰承务郎的身份同主丁丑科会试。
正德十六年(1521年)明武宗驾崩。
新登极的明世宗任命唐皋正使,著一品服,出使朝鲜
在出使期间,唐皋李朝著名文臣李荇苏世让郑士龙李希辅南衮等人唱和,并首次在官方层面上将李梦阳等“前七子”的复古主张介绍到鲜,对李朝中后期文学复古革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归朝后,唐皋参修《武宗实录》。
《实录》成,晋为翰林院侍讲学士经筵讲官,受赐白金二十两、文绮二表里、罗衣一袭。
这部实录是在“大礼议事件”这一特殊环境下撰写的,且总裁纂修诸臣大都是武宗反对正德弊政者,故而一反“臣为君讳”的作法,对武宗违背“祖训”之荒唐政治和荒诞行径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作为始终参与其事的纂修官唐皋对《武宗实录》这部明代史学重要著作的成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嘉靖五年(1526年)三月唐皋卒于官,年仅五十八岁。
“临终犹进《君子小人章》”,“用不尽其才,野惜之”。
明世宗“以其讲读效劳,特与祭一坛”,归葬歙县
“前七子”之一的王九思作有挽诗。
消息传到鲜后,曾和唐皋唱和的李朝文学家李荇郑士龙等人也都作诗寄托缅怀之情。
边亿
维基
边亿直隶河间府任丘县人,官籍。
边永之曾孙,边镛之孙,边寅之子。
弘治十二年(1499年)中式己未伦文叙榜会试二甲第五十五名进士
官至湖广布政使司左参政
边涔
刘龙明 1477 — 1553
维基
刘龙(1476年—1554年)字舜卿号紫岩山西襄垣人
刘龙孝宗弘治年间进士刑部员外郎刘凤仪之子。
他十岁即能作文,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乡试考中第二名举人
弘治十二年(1499年)伦文叙榜一甲第三名进士探花),被授职翰林院编修
曾经充任经筵讲官
武宗正德年间刘瑾擅权,正德四年(1509年)五月被调任礼部主事
吏部员外郎刘瑾被诛杀后,复除编修六年五月升任左春坊左中允兼修撰。
正德八年十四年曾两次出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
十一年五月翰林院侍讲学士
世宗继位,教习庶吉士,侍经筵日讲,充《武宗实录》纂修官嘉靖元年(1522年)四月礼部右侍郎,同年丁母张氏忧,服阕,四年七月复除原职,十月升本部左侍郎翰林院学士,日讲如故。
七年(1528年)五月升为南京礼部尚书八年六月改任南京吏部尚书十二年五月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
十四年十月乞致仕,命驰驿归,嘉靖三十三年卒,年七十八,赐谕祭,赠太子太保
谥文安
伦以训明 1493 — 1540
全粤诗·卷二一六
伦以训(一四九三 — 一五四〇),字彦式别号白山
南海人
文叙次子。
明武宗正德十二年(一五一七)省元、榜眼,授翰林院编修
予告完婚,遂居家侍母七年。
世宗嘉靖二年(一五二三)以训乃复出,供职四年
嘉靖四年,与修《武宗实录》成,晋修撰。
曾两典会试,所取多名士。
历官经筵讲官右春坊右谕德
又主试南京
十五年,升南京国子监祭酒
十九年,母丧,过哀而卒,年四十八。
有《明朝彝宪》、《白山集》。
传附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伦文叙传》。
维基
伦以训(1498年—1540年)字彦式号白山广东南海黎涌(今佛山澜石黎涌村)人,正德丁丑榜眼及第。
状元伦文叙次子。
正德八年(1513年)癸酉广东乡试第六名举人
正德十二年(1517年)丁丑科会试第一,登进士第一甲第二名。
翰林院编修,养病。
嘉靖三年(1524年)八月病愈,复除原职,四年(1525年)六月以《武宗实录》修成,升任翰林院修撰八年四月充《大明会典纂修官,两次出任会试同考官
十三年三月右春坊右谕德七月应天府乡试考试官十四年十一月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
因母老乞养,卒于家乡
伦以谅明 1494 — 1549
全粤诗·卷二二四
伦以谅字彦周
南海人
文叙长子。
明武宗正德十一年(一五一六)解元,十五年(一五二〇)进士,选翰林庶吉士
出为山西道御史
未几归养,凡数年。
南北科道交荐其才可大用,诏复起,拜浙江道监察御史
历官吏部文选司主事稽勋司郎中南京通政司参议
以母丧归,自此无复出仕之心。
王渐逵为莫逆交,偕游名山,诗酒自适。
卒年六十五。
著有《石溪集》。
传附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六《伦文叙传》。
维基
伦以谅(1494年—1549年)字彦周号右溪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民籍。
状元伦文叙之子。
正德丙子广东乡试解元,辛巳进士
官至南京通政使司参议
正德十一年(1516年)广东乡试第一名,正德十六年(1521年),登进士第二甲第九十三名。
翰林院庶吉士
出为山西道监察御史,改浙江道。
不久改吏部文选司主事,官至南京通政司参议
嘉靖二年(1523年)乞归养,卒年五十六。
伦以诜明 1502 — 1582
维基
伦以诜(1502年—1581年)字彦群号穗石广东广州府南海县人状元伦文叙之子。
正德十四年(1519年)广东乡试第二十名举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戊戌科会试第八十七名,二甲第六名进士
礼部仪制司主事,官至南京兵部武选司郎中,乞归养。
晚年仍力学,卒年八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