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洪启睿明 1556 — 1616
维基
洪启睿(1556年7月20日—1616年)字尔介号讱原福建南安英都良山村人,徙居晋江进士出身
新会县知县洪有第次子。
自幼聪颖,记忆力甚好。
万历十三年(1585年)乙酉福建乡试举人
万历二十年(1592年)壬辰科会试第一(会元),殿试二甲第一(传胪)。
礼部主事,率先举发沈惟敬阴险狡猾,上疏弹劾兵部尚书石星误国,经略使宋应昌扶同欺蔽等罪。
又奏请明神宗册立太子,并搭救于孔兼陈泰来顾允成等人。
不久升为祠祭司郎中,督学两浙,旋即转任金衢兵备道
后升浙江按察使,治兵海上,功绩懋著。
宁波人为其建生祠祭祀。
升浙江右布政使,寻改左布政使
当时任内浙东旱灾,浙西水灾,洪启睿竭尽全力接济难民,并上疏朝廷,奏请免除浙江的税赋,开仓赈济灾民等措施,皆被朝廷采纳允准。
不久致仕归乡。
著有《还山十誓》等,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逝世,享寿六十一岁,有子洪承绂。
主要活动
  • 1592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陈泰来明 1559 — 15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9—1594 【介绍】: 浙江平湖人字伯符一字上交别号员峤
万历五年进士
顺天教授,进国子博士,见执政与言官相对立,上书劝告,因而五年不调。
十三年马应图疏论执政泰来被诬曾为之点定奏章,引疾归。
久之累官礼部员外郎
以疏救赵南星,谪饶平典史
有《员峤集》。
泰来字伯符一字员峤平湖人
万历丁丑进士
归娶,赐内府金花龙灯,州里荣之。
累官仪制员外郎
疏请建储,不报。
忽传三王并封,草疏死诤,又面质王文肃于朝,旁观悚慄,卒寝封议。
寻以疏救孙鑨,谪饶平典史
自赋有直道不缘三黜改,孤忠只受九重知句。
年三十六,卒于苕川。
光宗立,录赠光禄少卿
员峤集。
初谪归时,梦至一山,见群仙咸集,共赋云:凉风拂拂白云收,宦海茫茫几日休。
剪纸作驴轻拨剌,花洞口笑淹留。
旁有仙曰:汝乾凌子也。
后一年当会于此。
殁后,翁哭之恸。
适遇方士,能作飞符召魂术。
翁为祈请,附乩书曰:仙谪之期止此,非不思我阿翁,然数有限,恸奚为?
遂赋诗以别。
泰来慷慨有才略,与顾宪成赵南星诸公咸气节自负,竟以抗直困下位。
夫人营织而食,后复贬窜,流离以死。
嗣子无传,风流顿尽,悲夫!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上交平湖人
万历丁丑进士,自顺天教授国子监博士礼部员外郎饶平典史泰昌初光禄少卿员峤
维基
陈泰来(1559年—1593年)字上交一字伯符浙江嘉兴府平湖县人,民籍,诗人。
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十月二十七日
浙江乡试第六十九名。
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三十五名,殿试成三甲第一百二十七名进士,年仅十九岁,授顺天府教授,进国子博士
后迁升为礼部员外郎,因赵南星案牵连,贬为饶平典史
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去世,得年仅三十五。
天启年间,赠光禄少卿
著有《员峤集》,冯梦桢选《陈伯符诗集序》。
明史》卷二百三十一有传。
主要活动
  • 1577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危素元末明初 1303 — 137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03—1372 【介绍】: 元明间江西金溪人字太朴一字云林
师从吴澄、范椁,通五经。
元至正间经筵检讨,与修宋、辽、金三史,累迁翰林学士承旨
入明为翰林侍讲学士
宋濂同修元史》。
弘文馆学士备顾问。
后以亡国之臣不宜列侍从为由谪居和州,守余阙
怨恨卒。
有《危学士集》等。
临川危太朴释书山房,将有观乎江海之上。
虞集酌酒送之,而为之言曰:夫士者,有一乡之士,有一国之士,有天下之士。
一乡之士,一乡之人有不得而见之者矣,况一国之士乎?
一国之士,一国之人有不得而见之者矣,况天下之士乎?
环百井之里以为乡,乡之人多矣。
列千里之封以为国,一国之境广矣。
合万邦之土以为天下,天下之体大矣。
而士也,以一乡、以一国、以天下名,其何以知之乎?
邵子曰:有百人之人,有千人之人,有万人之人,非其等乎。
噫!
何其不常见也。
彼所谓天下之士,必有所居之国矣。
一国之士,必有所居之乡矣。
以天下之士、一国之士而处乎一乡焉,吾不待去亲戚远坟墓而得见之,不亦幸乎。
临川五百里而近,有一人焉,清文厉行,立志自信,曰范君德机者,太朴既得而从之。
临川二百里而远,又有一人焉,经明道立,为人师表,而曰子吴子者,太朴又得而师之矣。
是岂非天下之士、一国之士而处乎一乡者乎?
而二子者殁世矣,宜乎吾子之徬徨适远而有所求也。
吾闻诸孟子曰:一乡之善士,斯友一乡之善士,一国之善士,斯友一国之善士,天下之善士,斯友天下之善士。
吾子其行矣,登东山则见鲁矣,登太山则见天下矣。
吾子得一乡之善士而友之,则吾子亦一乡之善士矣。
得一国之善士而友之,则吾子亦一国之善士矣。
得天下之善士而友之,则吾子亦天下之善士矣。
苟得天下之善士,吾请从太朴而为之执御焉。
虽然,子亦欲子之善与孟子之言又有之矣。
盖曰以友天下之善士为未足,又尚论古之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固求至善之道也。
老且病,不足以有所适徒,将颂诗读书思古人之微以迟子之还,可乎?
至元三年十月虞集序。
字太朴金溪人
元翰林学士承旨
洪武初,召至,授翰林侍讲学士,坐失朝罢。
寻复故官,兼弘文馆学士,谪佃和州
有《学士集》五十卷。
(《诗谈》:金溪危素,入国朝老矣,盖元季之虎也。
田按:宋潜溪作《太朴墓志》称有文集五十卷、奏议二卷、《宋史稿》五十卷、《元史稿》若干卷。
又谓至正初太朴移书执政,请修宋、辽、金三史,乘传行宋两都,访摭阙遗,书成,其力居多。
然则《宋史稿》固尝采用于史馆矣。
太朴入明,其人不为世所重,故其集散佚。
嘉靖中归太仆酷好其文,尝有《奉托俞宜黄访求危太朴集并属蒋萧二同年及长城吴博士》诗云:「昔年宋学士,尝称太朴文。
独立撑颓宇,清响薄高云。
余少略见之,讽诵每忻忻。
淡然玄酒味,曾不涉世氛。
如欲复大雅,斯人真可群。
苟非知音赏,公安肯云。
嗟乎轻薄子,狂犬方狺狺。
惜哉简帙亡,家簏少所蕴。
徒为尝一脔,盈鼎未有分。
四贤宦游地,博达多前闻。
为我一咨访,庶以慰拳勤。
」迄今所传《说学斋》百三十七篇之文,即太仆传抄本也。
云林诗集》二卷刻于元时,明初采诗者以太朴所作,元时传诵已多,故转从略。
观除泰《明风雅凡例》云「元诗人入国朝,年齿最高者若危太朴,其诗刻元集已多,但录一二」可證也。
太朴之文,明初当无抗手,其诗亦可并立于作者之林,采录虽多,犹憾未窥其备云。)
郭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云南昆明人,一说四川人,寓滇,字仲炳
家贫无居屋,买舟青草湖,寝处其中。
有学行,啸吟自得,因号舟屋
有《舟屋集》。
文字仲炳昆明人
(《丹铅总录》:滇中诗人,永乐间称平、层、、郭。
郭名文,号舟屋,其诗有唐风,三子远不及也。
如《竹枝词》云:「金马何曾半步行,碧鸡那解五更鸣。
侬家夫婿久离别,恰似两山空得名。
」又《登碧鸡山太华寺》一联云:「湖势欲浮双塔去,山形如拥五华来。
」一时阁笔,信佳句也。
但全篇未称耳。
其全集予尝见之,如二诗者,亦仅有也。
静志居诗话》;舟屋《竹枝词》,顾仲瑛编入《玉山雅集》,则是诗元季已流播矣。
用修称是永乐间人,其集既不可得,无由臆决。
偶阅柯暹东冈集》附录《滇南别意》诗,则乎,居、、郭四人之作皆存焉。
平名宣,武林人,居名广,海昌人,陈名谦,吴人
东冈跋云:「郭、层皆武土中贤者,郭善诗文,征南将军都督沐继轩璘师之。
居精吏事,总府辟掌簿书数十年得官。
陈官镇抚,有诗名。
宣则松雨先生子也,黔府西塾,荐升广东通判
」所云松雨先生者,知藤县事显,字仲微
考东冈引疾去滇,在景泰二年七月,《别意》诗即是年之作。
于元时撰《竹枝》,入明八十四年,未必尚存。
用修虽称见其全集,窃疑《竹枝》非集中诗,《玉山雅集》所载,当别是一人也。
《滇南诗略》:郭舟屋布衣买舟青草湖,啸咏自得。
都督沐璘闻而造之,避芦中不见。
一日挥去侍从,携小童幅巾斗酒,移棹物色,相与论诗订交。)
文徵明明 1470年11月6日 — 15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70—1559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号衡山
文林子。
吴宽学文章,从李应桢学书法,从沈周学画。
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
又与沈周唐寅仇英同以画名,号吴门四家
为人谦和而耿介,宁王朱宸濠慕名相聘,托病不赴。
正德末岁贡生试吏部,授翰林院待诏
不事权贵,尤不肯为藩王、中官作画。
旋致仕归。
四方人士求诗文书画者,络绎道路。
善诗文,工行草,精小楷。
画尤胜,擅山水、花卉、、人物,有室名玉磬山房。
又熟于元末明初故家遗老之轶事。
每与人言,历历如数家珍。
既卒,私谥贞献先生
有《甫田集》。
词学图录
文征明(1470-1559) 初名璧字徵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
苏州长洲人
正德末岁贡生试吏部,授翰林待诏
开"吴门画派",与沈周唐寅祝允明有"明四家"之目。
又擅书,工行草,尤精小楷。
诗文与徐祯卿唐寅祝允明并称"吴中四才子",主吴中风雅之盟四十年。
有《甫田集》。
今人辑有《文徵明集》,词在集中。
人物简介
文征明(一四七零—一五五九)初名璧字征明号衡山居士长洲人
擅画山水,名重当时,与唐寅沈周仇英合称“明四家”。
能诗,工行、草、隶书,尤精小楷。
正德末岁贡生荐授翰林院待诏
有《甫田集》。
字徵仲吴人
嘉靖中翰林待诏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徵仲温州知府林子。
岁贡,用荐授翰林待诏
有甫田集。
徵明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徵仲长洲人
用蔗授翰林院待诏
有《甫田集》三十五卷。
(《四库总目》:徵明沈周皆以书画名,亦并能诗。
周诗挥洒淋漓,但自写其天趣,如云容水态,不可限以方圆。
徵明诗则雅饬之中,时饶逸韵。
《艺苑卮言》:文徵仲诗如仕女迷妆,雏摩坐语,又如小阁疏客,位置都雅,而眼境易穷。
读书后》:馀当谓吴兴赵文敏公孟烦风流才艺,惟吾郡文待诏微阴可以当之,而亦少有差次,其同者诗文也、书画也,又皆以蔗辟起家。
赵诗小壮而俗,文稍雅而弱,共浅同也。
文皆畅利而乏深沈,其离古同也。
书小楷赵不能去俗,文不能去纤,其精绝同也。
行押则赵于三王近,而文不能近,少逊也。
署书则文复少逊也。
八分古隶则文胜,小篆则赵胜也。
然而篆不胜隶。
画则赵之入唐、宋人深,而文少浅,其天趣同也。
其鉴赏博考复同也。
位在赵至一品,而文仅登一命。
寿则文逾九龄,而赵仅垂七帙,异也。
若出处大节之异,前辈固巳纷纷言之,吾待诏不与同年语也。
《四友齐业说》:衡山当对馀言;我少年学诗,从陆放翁入门,故格调卑弱,不若诸君皆唐声也。
《国雅》:文徵仲吴中往哲如公之博鉴雅步艺苑者。
宜冠林壑矣。
其文恬寂整饬,诗亦从实境中出,特调硝织弱。
其字法画品尤得三昧,故是一氏逸品。
) 《(夷白齐诗话》:衡山文先生有《病起遗怀》二律,盖不就宁藩之徵而作也。
词婉而峻,足以拒之于千里之外。
诗云:「潦倒儒官二十年,业缘仍在利名间。
敢言冀北无良马,深愧推南赋小山。
病起秋风吹白发,雨中黄叶暗松关。
不嫌穷巷频回辙,消受炉香一味闲。
」「经时卧病断经过,自拨闲愁对洒歌。
意外纷纭如命在,古来贤达患名多。
千金逸骥空求骨,万里冥鸿肯受罗。
心事悠悠那复识,白头辛苦服儒科。
」后宁藩败,凡应辟者崎岖万状,公独晏然,始知不可及也。
六砚斋二笔:文衡山先生诗有极似陆放翁者,如煮茶句云:「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烧翠鬣香。
吴中诸公遗力往宾云取泉,恐其近取他水以欺,乃先以竹作筹子付山僧,侯力随水运出,以为质。
可补茗社故寅。
《鸟衣佳话》:苏郡虎丘剑池,其水不流,终崴不竭。
正德辛未水忽涸,其下嵌岩空洞,深邃莫测。
好事者执烛而入,见内有叠板如门户状,相传阖闾王所葬处。
文衡山诗云:「吴王埋玉几千年,水落池空得墓瓦。
地下谁曾求宝剑,眼中吾已见桑田。
金袅寂寞随麈规,石阙分明有洞天。
安得元之论往事,满山寒日散苍烟。
」越岁其泉复旧。
黄佐泰泉》:文公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劄,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故愈老而愈精妙,有细入毫发者。
李文正公东阳以篆自负,及见公隶,曰:「吾之篆,文生之隶,蔑以加矣。
」 《书史会要》:待诏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画仿涪翁尤佳。
评者云,如凤舞琼花,泉鸣竹涧
谢肇制《五杂俎》:文徵仲书得法于峻子山而参以松雪,亦时为黄、米二家书,然皆非此公尝行。
惟小楷正书譬即山阴在世,亦当虚高足一席。
画远学郭熙,近学松雪,而得意之笔,往往以工致
其气韵神采,独步一时。
《丹青志》:文先生画师李唐、吴仲圭,翩翩入室,大园小轴,莫非奇致。
海宇钦慕,缣素山积,喧溢里门,寸图才出,千临百摹,家藏市售,真赝纵横。
一时砚食之士沾脂浥香,往往自润。
年龄大耋,神明不凋,断烟残楮,篝灯夜作。
故得者益深保爱,奉如圭璋。
画禅室随笔》:文太史本色画极颊赵承旨,笔微尖利耳。
同能不如独异,无取绝肖,似所谓鲁男子柳下惠
画史会要》:朱子朗衡山高足,衡山应酬之作多出于手。
金陵一人客寓苏州,遗童子将币于子朗,求衡山赝木。
童子误送衡山宅,致主人意,衡山笑而受之,曰:「我画真衡山,聊当假子朗可乎?
」一时傅以为笑。
方薰《山静居画论》:衡山太史书画办香松雪,笔法到格,浸浸乎入吴兴之室矣。
然自有清和闲适之趣,别厂径庭,亦由此老人品高洁所至。
东泉诗话》:《甫田集戊午元旦》一律:「劳生九十漫随缘,老病支离幸自全。
百岁几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玄。
祗将去日占来日,谁谓增年是减年。
次第梅花春满目,可容愁到酒樽前。
」集中多有元日除夕等题,衡山大年,几至百岁,王弁州为作傅云:「海内习文先生名久,几以为异代人,而怪其在,谓为仙且不死。
」情事逼真。
田按:衡山诗龠州帮助以吴饮少之。
馀谓和平蕴藉,于风雅为近,奚必以模宋范唐,自矜优孟衣冠耶!
书画亦精绝过人,为世实重。
名德大年,林见索、王宗贯于艺事外推之,可称具眼。)
吴时来明 ? — 159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90 【介绍】: 浙江仙居人字惟修号悟斋
嘉靖三十二年进士
授松江推官,摄府事。
倭寇犯境,时来纳难民入城,善待客兵官长,使其部下守法。
刑科给事中
劾罢严嵩私人兵部尚书许论等。
三十七年,奉出使琉球之命,将行,劾父子招权不法。
被诬陷下狱。
横州
隆庆初复故官。
万历间官至左都御史
晚年不能自节,委蛇执政间,连被弹劾,乞休卒。
有《悟斋稿》、《江防考》。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惟修仙居人
嘉靖癸丑进士历官右都御史掌院事谥忠恪有梧斋集
维基
吴时来(?
—1590年),字惟修维修号悟斋谥忠恪,浙江承宣布政使台州府仙居县(今浙江省仙居县),官至都察院左都御史
嘉靖二十八年己酉举人三十二年(1553年),登进士礼部观政,授直隶松江府推官,参与府事,任内抵禦倭寇进犯。
升任刑科给事中,弹劾罢免严嵩党羽、兵部尚书许论宣大总督杨顺巡按御史路楷
不久,命出使琉球,未遂。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再次弹劾严嵩,因其为徐阶弟子,下狱后,张翀董传策吴时来三人被拷问谁是主使,三人均不承认。
不久,吴时来被贬戍横州
隆庆初年,恢复吏科给事中二月升吏科右,四月工科左给事中,举荐谭纶俞大猷戚继光等人北上镇守边疆。
出为抚治郧阳,弹劾佥都御史刘秉仁十一月顺天府府丞
以荐边才,隆庆二年(1568年)三月,拜为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
隆庆四年三月,改为广东巡抚
给事中光懋等弹劾他滥为举荐他人,五月吏部尚书高拱趁机贬吴时来云南按察司副使
五年二月,再为高拱门生都给事中韩楫所劾,离职冠带閒住。
万历帝即位,累荐不起。
万历十二年(1584年)十月,以户科右给事中周世选举荐,起为湖广副使十二月改任通政司左通政
万历十三年(1585年)六月升任大理寺卿九月刑部右侍郎
万历十四年二月改任吏部右侍郎
万历十五年三月担任都察院左都御史,弹劾诚意伯世延怙恶抗旨。
虽然吴时来早年弹劾权贵声震朝野,但是因这十馀年的挫折,他的晚年更多是在权贵间虚与委蛇。
不久,东林党人饶伸薛敷教王麟趾史孟麟赵南星王继光接连弹劾吴时来吴时来被迫辞职,未离京师之前,就已经去世。
明廷赠其为太子太保谥忠恪
礼部郎中于孔兼反对,被夺谥。
主要活动
  • 1553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王锡爵明 1534 — 16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4—1610 【介绍】: 苏州府太仓人字元驭号荆石
嘉靖四十一年会试第一。
编修
累迁至国子监祭酒
万历初翰林院张居正夺情,将廷杖吴中行赵用贤等。
锡爵谏之,不纳。
礼部右侍郎,以张居正恨之,还里不出。
居正死后,拜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首请禁谄谀、抑奔竞、戒虚浮、节侈靡、辟横议、简工作。
申时行为首辅,锡爵与之同郡、同科,甚相得,但性刚负气,常忤朝论。
二十一年,为首辅,以拟三王并封旨,为言官所攻。
八疏求罢而去。
有《王文肃集》及《王文肃疏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元驭太仓州人
嘉靖壬戌进士第二,累官少保兼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赠太傅谥文肃
有集。
主要活动
  • 1562年,榜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