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张翨元末明初
一作翼。
字翔南建德人,徙居嘉兴
元末举于乡。
明初徵入礼局,告归。
有《梓宇集》。
田按:诧称翔南所居有巨梓,徐一夔为作记。
余检梁孟敬石门》亦有《梓宇记》云:「今天子将即大位,与君同受诏,稽古《》文。
」则翔南征入礼局,亦在吴元年矣。
文徵明明 1470年11月6日 — 1559
徵明初名壁,以字行,更字徵仲长洲人
用蔗授翰林院待诏
有《甫田集》三十五卷。
(《四库总目》:徵明沈周皆以书画名,亦并能诗。
周诗挥洒淋漓,但自写其天趣,如云容水态,不可限以方圆。
徵明诗则雅饬之中,时饶逸韵。
《艺苑卮言》:文徵仲诗如仕女迷妆,雏摩坐语,又如小阁疏客,位置都雅,而眼境易穷。
读书后》:馀当谓吴兴赵文敏公孟烦风流才艺,惟吾郡文待诏微阴可以当之,而亦少有差次,其同者诗文也、书画也,又皆以蔗辟起家。
赵诗小壮而俗,文稍雅而弱,共浅同也。
文皆畅利而乏深沈,其离古同也。
书小楷赵不能去俗,文不能去纤,其精绝同也。
行押则赵于三王近,而文不能近,少逊也。
署书则文复少逊也。
八分古隶则文胜,小篆则赵胜也。
然而篆不胜隶。
画则赵之入唐、宋人深,而文少浅,其天趣同也。
其鉴赏博考复同也。
位在赵至一品,而文仅登一命。
寿则文逾九龄,而赵仅垂七帙,异也。
若出处大节之异,前辈固巳纷纷言之,吾待诏不与同年语也。
《四友齐业说》:衡山当对馀言;我少年学诗,从陆放翁入门,故格调卑弱,不若诸君皆唐声也。
《国雅》:文徵仲吴中往哲如公之博鉴雅步艺苑者。
宜冠林壑矣。
其文恬寂整饬,诗亦从实境中出,特调硝织弱。
其字法画品尤得三昧,故是一氏逸品。
) 《(夷白齐诗话》:衡山文先生有《病起遗怀》二律,盖不就宁藩之徵而作也。
词婉而峻,足以拒之于千里之外。
诗云:「潦倒儒官二十年,业缘仍在利名间。
敢言冀北无良马,深愧推南赋小山。
病起秋风吹白发,雨中黄叶暗松关。
不嫌穷巷频回辙,消受炉香一味闲。
」「经时卧病断经过,自拨闲愁对洒歌。
意外纷纭如命在,古来贤达患名多。
千金逸骥空求骨,万里冥鸿肯受罗。
心事悠悠那复识,白头辛苦服儒科。
」后宁藩败,凡应辟者崎岖万状,公独晏然,始知不可及也。
六砚斋二笔:文衡山先生诗有极似陆放翁者,如煮茶句云:「竹符调水沙泉活,瓦鼎烧翠鬣香。
吴中诸公遗力往宾云取泉,恐其近取他水以欺,乃先以竹作筹子付山僧,侯力至随水运出,以为质。
可补茗社故寅。
《鸟衣佳话》:苏郡虎丘剑池,其水不流,终崴不竭。
正德辛未水忽涸,其下嵌岩空洞,深邃莫测。
好事者执烛而入,见内有叠板如门户状,相传阖闾王所葬处。
文衡山诗云:「吴王埋玉几千年,水落池空得墓瓦。
地下谁曾求宝剑,眼中吾已见桑田。
金袅寂寞随麈规,石阙分明有洞天。
安得元之论往事,满山寒日散苍烟。
」越岁其泉复旧。
黄佐泰泉》:文公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劄,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
故愈老而愈精妙,有细入毫发者。
李文正公东阳以篆自负,及见公隶,曰:「吾之篆,文生之隶,蔑以加矣。
」 《书史会要》:待诏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画仿涪翁尤佳。
评者云,如凤舞琼花,泉鸣竹涧
谢肇制《五杂俎》:文徵仲书得法于峻子山而参以松雪,亦时为黄、米二家书,然皆非此公尝行。
惟小楷正书譬即山阴在世,亦当虚高足一席。
画远学郭熙,近学松雪,而得意之笔,往往以工致胜。
至其气韵神采,独步一时。
《丹青志》:文先生画师李唐、吴仲圭,翩翩入室,大园小轴,莫非奇致。
海宇钦慕,缣素山积,喧溢里门,寸图才出,千临百摹,家藏市售,真赝纵横。
一时砚食之士沾脂浥香,往往自润。
年龄大耋,神明不凋,断烟残楮,篝灯夜作。
故得者益深保爱,奉如圭璋。
画禅室随笔》:文太史本色画极颊赵承旨,笔微尖利耳。
同能不如独异,无取绝肖,似所谓鲁男子柳下惠
画史会要》:朱子朗衡山高足,衡山应酬之作多出于手。
金陵一人客寓苏州,遗童子将币于子朗,求衡山赝木。
童子误送衡山宅,致主人意,衡山笑而受之,曰:「我画真衡山,聊当假子朗可乎?
」一时傅以为笑。
方薰《山静居画论》:衡山太史书画办香松雪,笔法到格,浸浸乎入吴兴之室矣。
然自有清和闲适之趣,别厂径庭,亦由此老人品高洁所至。
东泉诗话》:《甫田集戊午元旦》一律:「劳生九十漫随缘,老病支离幸自全。
百岁几人登耄耋,一身五世见曾玄。
祗将去日占来日,谁谓增年是减年。
次第梅花春满目,可容愁到酒樽前。
」集中多有元日除夕等题,衡山大年,几至百岁,王弁州为作傅云:「海内习文先生名久,几以为异代人,而怪其在,谓为仙且不死。
」情事逼真。
田按:衡山诗龠州帮助以吴饮少之。
馀谓和平蕴藉,于风雅为近,奚必以模宋范唐,自矜优孟衣冠耶!
书画亦精绝过人,为世实重。
名德大年,林见索、王宗贯于艺事外推之,可称具眼。)
李廷龟明 1564年10月8日 — 1635年4月29日
自欧阳氏论文章有穷而后工之语。
操觚家多称引为口实。
夫雕虫寒苦之徒风呻雨喟。
啽哢飞走。
争妍丑于一言半辞者。
以是率之犹可也。
乃若鸿公哲匠冠冕词坛。
彰其色而黼黻青黄。
协其声而笙簧金石。
以大鸣一世者。
此其人与才。
岂囿于穷途之域。
而格其巧拙哉。
历观前代豪杰之士。
以文章致身宰辅。
兼擅艺苑之誉者。
盖旷世罕觏。
而唯我朝为最盛。
此殆祖宗右文之效。
若故相国月沙李公
真其人哉。
公自布衣时。
已有盛名。
甫释褐。
官起居注
宣庙临朝。
见公记注赡敏。
为倚案注目久之。
不觉研滴坠水沾公衣。
黄门拭之。
此公受知之始也。
兵乱后恒管院文书。
每一篇进。
上未尝不称善。
锡赉相踵。
或命录进草本。
及辨诬事起。
特命进秩充副使
所草奏本同时应制者凡数人。
而独公作称旨。
华人见者万口传诵。
至廷臣覆议。
称其明白洞快。
读之令人涕涔涔欲下。
自是公之文名。
遂震耀寰宇矣。
无何而践八座握文衡
为一代宗匠。
论者谓文人遭遇之盛。
古今鲜公比云。
宣庙知公虽深。
然无如消长之数何。
竟未能究其用。
寻遘否运。
当彝伦变故之际。
守正不挠。
屡阽不测及今上龙飞。
公与诸耆硕同被眷遇。
竟膺大拜。
艰危之日。
尽瘁弥纶。
惓惓忠爱之诚。
屡形于章疏。
而公亦已老矣。
公于文词。
天才绝人。
虽高文大册。
多口占立就。
而辞畅理尽。
自中绳墨。
宣庙尝称之曰。
写出肺肝。
蕴籍典重。
其知公也至矣。
公既没而诸子将行家集。
谓维尝出公门下。
辱徵弁卷之文。
噫。
公之文章。
不唯国人知之。
天下之人举知之。
晚生末学。
强欲赘以一言。
是何足为公重哉。
然维尝观皇朝汪学士煇叙公朝天诗。
有曰生意洋然。
神理焕发。
卓异曹刘。
驾轶李杜。
夫汪公身生华夏文明之会。
其所见者大矣。
而朝天一稿。
在公特豹文之一斑耳。
然其称道乃尔。
如使汪公尽见其所未见。
其为说岂止于是耶。
夫文章。
世固不乏。
若公雍容大雅。
得质文之备。
内以明主为知己。
外为中华所称慕。
施之廊庙则藻饰治道。
用之急难则昭雪国诬。
名实纯粹。
照映竹素。
古人所谓经国大业不朽盛事者。
非公其谁当之。
公之诗文。
以卷计者八十有一而续集不与焉。
国朝名家集。
未有若是多者。
易大传曰。
富有之谓大业。
不如是。
何以称大家数。
呜呼盛哉。
(德水张维撰。)
王廷瓒明末清初
维基
王廷瓒号瞻岵山西平阳府沁水县郭壁村人,明末清初官员。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山西乡试举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进士兵部观政清朝顺治时任礼部郎中
沁水王廷瓒崇祯庚辰进士
初梦蕙花置席,又同故王斗语,不以为意。
及登第榜,鸿胪寺报名,见左如王斗生次之,始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