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明思宗明末清初 1612 — 1644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朱由检 思宗 庄烈帝 1627年—1644年
崇祯 1628年—1644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12—1644 【介绍】: 即朱由检
明朝皇帝。
宗子熹宗弟。
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
天启二年封信王
七年八月,以光宗遗诏嗣位。
次年改元崇祯
即位后,杀魏忠贤、客氏,毁生祠,赠恤天启间被害诸臣,定逆案,将阉党分别治罪。
然自天启七年陕西农民起义爆发后,声势日大。
崇祯二年后金(清)兵首次入关迫京师,帝中反间计,杀督师袁崇焕
以后内困于农民军,外则无力御清。
又刚愎自用,十七年中,用辅臣至五十人,杀兵部尚书二人、总督七人;初年不用宦官,既而以为文武均不堪用,乃复任宦官;理财则一再加派,名“剿饷”、“练饷”,合万历所加“辽饷”为三饷,于事无补,而深结民怨。
崇祯六年起,河南成为战区,以后更波及湖广四川江北各地,遂为燎原之势。
清朝益强,尽占关外地,九年十一年十五年三次入关,兵锋曾远达海州赣榆
十六年三月李自成京师,帝自缢死。
南明谥思宗,清朝谥庄烈悯皇帝
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
天启七年,以信王入践大位,建元崇祯
在位十七年,寇陷京师,殉社稷,葬思陵
沈寿世《破梦闲梦》:上经营天下十有七年,恭俭似孝文,英果类世庙。
白皙丰下,瞻视威严,声若洪钟
读书日盈寸,手书逼似欧阳率更
杜浚《变雅堂集》:烈皇帝作「松风」二字,大不盈尺,端劲轩翥,非一时文士笔力所及。
翰林》:吴元年七月乙亥,先是,命选道童俊秀者充乐舞生,至是始集。
上御戟门,召学士朱升领之入见。
设杂乐阅试。
上亲击石磬,命辨识五音。
宫音为徵音。
上曰:「何乃以宫作徵耶?
」 因命乐生登歌一曲。
上复叹曰:「古者作乐以和民声,格神人,而与天地同和
近世儒者,鲜知音律之学,欲乐和,顾不难耶!
」其后命等撰《圜丘》、《方丘》章,而朝享太庙章,则诏翰柞诸儒臣梁寅等分为之。
永乐元年九月,诏侍臣曰:「皇考功德隆盛,祖宗章未有称述,尔等其议为之。
」于是学士王景等拟述以闻,然竟未施行,盖缺典也。
静志居诗话》:魏府不成于曹、刘,而成于缪袭;晋府不成于潘,左、张、陆,而成于傅玄;宋府不成于鲍、谢,而成于何承天北齐府不成于萧悫,而成于陆印;皆属恨事。
明洪武章率出四学士之笔,嘉靖章率出议礼诸贵人之词。
假孝陵改命伯温季迪,永陵改命樨钦、君采,则其辞定远追奚斯、考父之盛,不若是懦钝矣!
田按:明初郊社朝庙章,孝陵御制之外,其可考者《圜丘》、《方丘》章,黄才伯谓命学士朱升等撰进。
余检梁寅石门》有《拟告天地乐章》。
是时,在礼局,承诏分撰郊社宗庙章,故有此作。
则撰章当不止一人。
王子充有《拟郊祀章》,顾谨中有《拟朝会章》,当亦此时作也。
《实录》:「洪武四年六月吏部尚书詹同礼部尚书陶凯制《宴享九奏乐章》成,上之。
其曲,一曰《本太初》,二曰《仰大明》,三曰《民初生》,四曰《品物亨》,五曰《御六龙》,六曰《泰阶平》,七曰《君德成》,八曰《圣道成》,九曰《清宁》。
先是,上厌前代章率用谀词以为容悦,其者鄙陋不称。
乃命等更制其词,既成,命协音律者歌之,谓侍臣曰:「所制章颇协音律,有和平广大之意。
自今一切流俗喧譊淫亵之,悉屏去之。
」六年,翰林承旨詹同学士乐韶凤等上所制《释奠先师孔子章》。
」又:「历代帝王庙成,命钱宰章称旨。
」此皆可一一指数者也。
明初词人率多钜手,惜不得与于朝廷制作之列。
汪朝宗凤池吟稿》有《大祀诗》,末云:「载歌《周颂》篇。
庸拟被章。
」颇致企羡之意。
至嘉靖一朝制作率出议礼贵人之手,之言信矣。
今录明一代章播诸坛庙朝宁者,取其有合雅制。
其当时拟制诸篇,亦附见于俊云。)
戴叔伦唐 732 — 7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32—789 【介绍】: 润州金坛人字幼公,一作次公
萧颖士弟子,工诗,以文辞著。
代宗大历中,曾应刘晏召,于盐铁转运使府中任职。
德宗建中中曹王李皋湖南观察使江西节度使叔伦入其幕府
李希烈,留叔伦领府事,试守抚州刺史
民岁争灌溉,为作均水法,一郡便之。
贞元四年,迁容州刺史,兼御史中丞容管经略使,威名流闻。
次年,上表请为道士,旋卒。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32—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又作名融,字叔伦
郡望谯国(今安徽亳州),籍贯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
少从萧颖士学,有才名。
安史乱起,避地江西鄱阳
代宗初,由刘晏荐为秘书省正字,入其盐铁转运使幕。
广文博士监察御史里行
大历初,任湖南转运留后至大历末河南转运留后
德宗建中元年(780)出为东阳县四年江西节度使李皋幕任判官
兴元元年(784)抚州刺史翌年封谯县开国男
贞元二年(786)辞官还乡,四年复起家授容州(今广西容县)刺史容管经略使、兼御史中丞
故后人称为戴容州
翌年因病受代,卒于道。
生平事迹见权德舆撰《墓志铭》、梁肃撰《神道碑》(见《重修戴氏宗谱》)、《新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五。
今人傅璇琮有《戴叔伦的事迹系年及作品的真伪考辨》。
蒋寅有《戴叔伦简谱》。
叔伦著有诗论,曾编选唐诗(今均不传),在诗歌体裁上有多方面探索。
《女耕田行》上承杜甫传统,下启新乐府诗人。
五律《除夜宿石头驿》、《客夜与故人偶集》等,寄深慨于平易之中,意达词畅,感人至深。
绝句《过三闾》、《关山月》等融情入,含蓄有味。
其题材、风格、手法均体现出唐诗由盛转中之脉络。
胡应麟以为滥觞晚唐者“戴叔伦尤甚”(《诗薮》内编卷四)。
郡斋读书志》著录《述稿》10卷、《书状》1卷、诗1卷,已佚。
明人辑有诗集2卷,其中多窜入他人诗。
整理本有蒋寅《戴叔伦诗集校注》。
全唐诗》仍编叔伦诗为2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2,存目4首。
唐诗汇评
戴叔伦(732-789)字次公,一作幼公润州金坛(今江苏金坛)人。
少师萧颖士
至德末,避兵乱居鄱阳
刘晏表授秘书正字,迁广文博士
大历中掌财赋,以叔伦监察御史,主湖南转运
建中初,出补东阳
曹王李皋湖南江西,辟为从事,由大理司直殿中侍御史
检校礼部郎中,兼侍御史
贞元初,官抚州刺史,后遇谤被代。
贞元四年,起为容管经略使次年,罢任北返,卒于道。
有《述稿》十卷,已佚。
明人辑有《戴叔伦集》。
全唐诗》编诗二卷,其中除与唐方干等人诗重出外,尚大量羼入宋王安石、周瑞臣、元丁鹤年、明刘崧张以宁汪广洋、刘绩等人作品。
词学图录
戴叔伦(732-789) 字幼公,一作次公
金坛(今属江苏)人。
有《戴叔伦集》,词存《调笑令·边草》一首。
叔伦字幼公
润州金坛人
释褐秘书省正字
累官祠部郎中
抚州刺史
封谯县男
容管经略使
贞元五年卒。
年五十八。
作品评论
叔伦之为人,温雅善举止,无贤与不肖,见皆尽心。
……其诗体格虽不越中(格),然“廨宇经山火,公田没海潮”,亦指事造形。
其骨稍软,故诗家少之。
司空图戴叔伦语云:“诗人之词,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
”亦是形似之微妙者,但学者不能味其言耳。
工诗……诗兴悠远,每作惊人。
《唐诗品》
幼公未致羽仪之节,早收兰玉之誉,修辞合节,精研太始,亦可谓难士矣。
夫太始之音,词以情胜,音以调谐。
幼公情旨馀旷,而调颇促急,要之含气未融,心无流润,故虽工于斫炼,而寡于华要矣。
《批点唐音》
幼公以下,说情渐细。
格律之累,正坐此境。
《唐诗别裁集》
高仲武叔伦骨气稍轻,晁公武谓唐史不称其能诗,正以少其绵弱。
然尔时诗格日卑,幼公已云矫矫,愚不能人云亦云也。
《大历诗略》
大历五言皆纡而不迫,幼公后出,气调为小变,顾情来之作,有不自知其然者。
容州七古,皮松肌软,此又在钱、刘诸公下矣。
戴容州尝拈“蓝田日暖,良玉生烟”之语以论诗,而其所自作,殊平易浅薄,实不可解。
其源出于沈休文,选韵笙和,谐音玉节,清歌平调,亦复睦耳关神。
七言古风,如月林虚籁,晴霄霞绮,自然清丽,不杂微尘。
五律高言壮阔,情语婉绵,在孟襄阳刘随州之亚。
《诗学渊源》
诗清新典雅,而不涉秾纤。
乐府如《巫山高》等篇,颇似长吉
张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嵊县人字蕴之
父跛不能行,背负终身。
弟病痴,养之至老。
罗颀学,经史一览不忘,为诗文操笔立就。
字蕴之嵊人
有《騃斋集》二十卷。
(姜南《洗砚新录》:宋徽宗善图绘,多画翎毛,今人家往往收之。
间有近代名人题咏其上,或讥之,或惜之。
忠勤伯汪公广洋《双鸳图》云:「芦叶青青水满塘,文鸳睛卧落花香。
不因羌管惊飞起,三十六宫春梦长。
」释子来复《喜鹊图》云:「黄沙风急蒺藜秋,回首中原泪暗流。
误听当时盔鹊语,谁知旧喜是新愁。
释宗泐《小鹊图》诗云:「落日黄尘五国城,中原回首几含情。
已无过雁传家信,独有松枝喜鹊鸣。
」又《雪江独棹》云:艮岳秋深百卉腓,胡尘吹满衮龙衣。
凄凉五国城边路,得似寒江独棹归。
周仲方《双燕图》云:「江南帘幕重重雨,艮岳河山处处花。
雨地旧巢倾覆尽。
西风万里入谁家?
张璨》云:「禦墨淋漓写楚兰,披图却忆政宣间。
分明一种湘垒怨,万里青城似武关。
田按:蕴之诗袭温、李遗派,律体较鬯,无襞绩之痕。)
胡惟庸明初 ? — 13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80 【介绍】: 凤阳府定远人
元顺帝至正十五年,在和州朱元璋,任元帅府奏差
吴元年,累迁至太常少卿,进本寺卿
洪武三年中书省参知政事,旋代汪广洋左丞
六年,任左丞相
以受太祖宠信,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
内外诸司上封事,必先取阅,害己者,辄匿不以闻。
徐达刘基言其短,太祖皆不信。
十三年,其阴事被人告发,以“谋逆”罪被杀。
死后数年,所谓“通倭”及致书元嗣君请为外应事发,太祖大怒,穷治胡党,牵连被族诛者达三万余人。
黄哲元末明初 ? — 137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5 【介绍】: 元末明初广东番禺人字庸之
元末,何真岭南开府辟士,孙蕡、王佐、赵介李德并受礼遇,称五先生
朱元璋吴国,招徕名儒,拜翰林待制
明洪武初出知东阿县,剖决如流,案牍无滞。
后判东平,以诖误得罪,得释归。
后仍追治,被杀。
尝构轩名听雪蓬,学者称雪蓬先生
工诗,有《雪蓬集》。
全粤诗·卷六六
黄哲(?
——一三七五),字庸之
番禺人
南园五先生之一。
明初太祖驻师金陵,招徕名儒。
李善长汪广洋之荐,拜翰林待制
寻出知山东东阿县
洪武四年(一三七一),升东平府通判
寻上疏陈时务数十事,太祖怒其狂诽,欲治其罪。
山东分省奏有政绩,始释不问。
南归后,于洪武八年复徵还东平,治在郡诖误,竟置于法。
著《雪篷集》。
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黄佐广州人物传》亦有传。
黄哲诗主要从明黄佐《南园前五先生诗》辑录整理而成。
字庸之番禺人
洪武时,官翰林待制
字庸之番禺人
明初以荐翰林待制,入书阁侍太子读书。
寻兼翰林典签,出为东阿知县,迁东平通判,罢归,寻坐法死。
有雪篷集。
黄佐广州人物传》:庸之刻苦读书,《通五经》,尝借《文选》手抄之,遂能作诗。
性好山水,结庐蒲涧,往来罗浮峡山南华诸名胜,以为未足,辞家度庾岭,游吴、楚、、燕,一时湖海英豪皆与游焉。
当风雪时,泊舟秦淮,遇朱文昭涂颖辈,相与握手吟咏,沽酒大噱,二人唶曰:「君才如《白雪》,吾虽知音,如寡和何?
」自是益有名。
田按:孙西庵应制《赋醉学士歌》赠宋景濂景濂集后附录独不载此歌。
西庵本集亦不录,殊为缺典。
西庵集中应制游钟山诸诗,亦不见好。
庸之官翰林典签时,左丞相徐达北伐捷闻,太祖命赋诗称旨。
末几祈雨钟山犹应,御制七言诗志喜,庸之复应命奉和云:「雨阳时若民乃康,孰令熯旱忧吾王。
九土如焚嗟亢阳,天津欲竭阴虹藏。
斋宫对越腾馨香,真宰默应徵休祥。
灵祗率职妖魃禳,甘霖信宿乃汪洋。
白龙后土占岁穰,黍稷报功王道昌
小臣颂述歌虞唐,巍巍端拱垂衣裳。
」音节殊自高朗。
庸之非徒擅长风雅,吏治亦复可观。
东阿时值旱,麦苗尽雕,乃斋戒徒跣烈日中,诣洪范祠龙池祷雨,词旨哀恻,甘澍应时优渥,民呼曰:「此黄公雨也。
庸之有诗纪事云:「斋沐戒徒禦,星言趋绛坛。
属兹愆阳序,雩祀罄衷丹。
龙湫窅深,神物时蜿蟠。
馨洁始云荐,灵祈纷可干。
沛然感敷施,霢霂济多艰。
淅淅在林畹,冥冥被冈峦。
焦原幸沾濡,庶类同忻欢。
鸣鹳集穹窒,翔鳞跃纹澜。
郊垌悦童耄,庠塾庆衣冠。
所协咏归趣,方希民俗安。
赓歌《诵云汉》,元化奚能殚。
」诵此诗,如见元鲁山一辈人也。)
贝琼元末明初 ?年2月13日 — 137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9 【介绍】: 元末明初浙江崇德人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
元末领乡荐,年已四十八。
战乱隐居,张士诚屡辟不就。
洪武初修元史六年国子助教,与张美和聂铉并称“成均三助”。
九年改官中都国子监,教勋臣子弟。
十一年致仕。
有《清江文集》。
字廷琚一字廷珍别号清江初名阙字廷臣崇德人
少颖异,师同邑黄次山会稽杨廉夫,而学益进。
年四十八,始领元乡荐。
张士诚据吴,累徵不就,隐居殳山教授生徒。
洪武初,徵修元史同官李敏卿辈服其史才文重京师
壬子,校士浙省,入为国子助教,乞归。
其在史馆时,与金华宋景濂友善,凡有撰著,互相推让,亦一时两雄也。
黄岩方行赠诗有云:殳山仙翁发如雪,胸蟠太和吐日月。
手中鍊石轻女娲,五色曾将补天裂。
其推重如此。
著有清江集。
其诗博大警敏,矫然不群,评其质,当不在高、杨以下。
有明一代,吾郡诗人林立,以清江冠之,斯无愧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崇德人
洪武初修元史,除国子助教
清江集。
字廷琚一名阙字廷臣崇德人
洪武三年徽修《元史》,赐金帛遣归。
六年,以荐除国子助教
九年,改中都助教
有《清江》四十卷。
(《四库总目》:学诗于杨维桢,然其论文称「立言不在崭绝刻峭,而平衍为可观,不在荒唐险怪,而丰腴为可乐」。
盖虽出于维桢之门,而学其所长,不学其所短,宗旨颇不相袭。
朱彝尊静志居诗话》谓其诗爽豁类汪广洋,整丽似刘基,圆秀胜林鸿,清空近袁凯,风华亚高启,朗净遇张羽,繁缛愈孙蕡,足以领袖一时。
乡曲之言,未免过实。
然其诗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虽不能兼有诸人之胜,而驰骤诸人之间,实固无所多让。)
杨宪元末明初 ? — 13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0 【介绍】: 元明间山西阳曲人字希武
元末投朱元璋,有干才,曾奉命通好张士诚
洪武元年中书参政詹事丞
二年右丞
更用亲信,处事专断,刻深多忌,曾劾左丞汪广洋广洋免官被徙。
终因结冤太多,为李善长所劾,被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