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觉宗
觉宗
字道玄
别号松溪
扶风南氏子。
世业儒。
母陈氏。
奉佛弥谨。
岁首
尝过法门寺饭僧。
一日昼寝。
梦法门坦公。
授己玉像。
高仅寸许。
己接而吞之。
遂娠。
陈氏告其夫。
夫遣人过寺候之。
坦公适其日化去。
因相誓曰。
若得一子。
必令出家事佛。
诞之日。
室有光。
空鸣梵音。
闻者惊异。
既成童。
绝荤茹。
无戏弄。
喜于静处跏趺。
父母以师不忘宿因。
将行其誓。
蒙古兵入境。
父子不能相保。
师被执入武川
给侍军主太傅公淳。
谨异他侍。
太傅公奇之。
许令出家。
乃诣妫川青山寺林法师处剃度。
因泣下曰。
吾父母安在。
儿今已出家矣。
不三年通诸经。
武川英公。
听华严疏。
五年揭其底蕴。
游神华藏海中。
纵横得妙。
座下龙象。
无出师右者。
繇是。
名称远闻
自以说食不可期饱。
走见圣因。
圣因老禅匠也。
问曰。
闻子情华严。
何不开讲度生。
来此何为。
师曰。
生死事大。
因曰。
自从识得曹溪路。
了知生死不相关。
子如何会。
师儗议。
因喝之。
师出。
因召云。
上座
师回首。
因曰。
分明认取。
师领其旨。
次日上方丈曰。
昨日蒙和尚一喝。
某甲有个见处。
因曰。
试举看。
师拂袖便出。
因笑而可之。
宪宗元年
矾山
遗书圣因。
求主灵山法席者。
因曰。
无如觉宗
遂以师应命。
行之以偈曰。
十载志如铁。
玄关皆透彻。
跳出荆棘林。
踏破澄潭月。
好向孤峰顶上行。
灵光独耀无时节。
师升堂说法。
十馀年间。
众至数千。
增饰佛宇。
金碧之辉。
炤映泉石。
丛林所宜有。
无不毕备。
灵山复大振。
与诸钜刹齿。
至元四年
潭柘龙泉住持文公。
退隐西堂。
师补其处。
法席视灵山为尤盛。
师道貌修整。
临众俨然。
人望之生畏敬心。
然门庭孤峻。
不以一言之合。
一机之契。
便尔许可。
必潜观嘿审。
了然无疑于心。
然后首一肯。
衲子望崖而退者居多。
以至元某年。
坐蜕。
塔于潭柘。
释崇裕元末明初 1304 — ?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释崇裕字约之
姓陈氏毗陵人也。
母梦庞眉异僧乘舆而入,直叩寝门,觉而生子。
四岁 始能学步,七岁入小学
资识明敏,迥超群童。
年十六,解通儒家言。
然体素尪羸,十日九疾。
父母以其兆应,冀邀灵释氏,命从寿昌院东林晓为沙弥
院有大,三十年不花,及来,花开满枝,结实大如斝。
东林知为祥徵,度为大僧,受具足戒。
俄而出,登双径山谒寂照端,鞠明究曛,唯以观心为务。
越二年,未有證入。
偶游东坡池,操觚成偈。
寂照见之,喜云:“此龙象器也。
”命为侍者,使便于咨叩。
乃未几,复走天目山见佛慧义,佛慧授以万法归一语,淬砺益力,佛慧亦期其有立,所以警发者甚至。
又二年,急于求證,复步中天竺山参广智䜣。
一造户庭,如胶投漆合,即决以超脱死生。
广智为举临济无位真人之言,且诘之云:“尔还知否?
不觉下拜。
广智云:“尔何所见而作礼。
曰:“拜者非是他人。
广智云:“从门入者,岂家珍耶?
曰:“慎毋欺人。
广智首肯者久之。
越五年,元文宗诏建大龙集庆金陵,召广智开山,复往依焉。
主藏室,留左右者十馀年,尽传其法。
张御史中丞起岩,尝问广智曰:“选佛场中,僧伽如此众多,其有弗悖般若者乎?
广智云:“戒律精严,言行不相背,唯崇裕一人。
自受度以来,胁不沾席者,三十载矣。
”张公深加赞叹,自是声施烂然,日起丛林中。
朵儿只国王,时以浙江行省右丞相行宣政院事,遴选诸方住持,命出主太平南禅报恩光孝禅寺,瓣香之祝,盖嗣广智
既履主席,接物以诚,缁素翕然。
一日令圬人涂壁,壁中隆然如有物,抉之,获悉达多太子像,为佛骨刻成。
因召工傅以黄金,金忽迸裂,舍 利从中涌出,以小香殿奉之。
风声所播,檀施云集,日新月异,数载之间,百废具举。
帝师大宝法王闻之,钖以“扶宗弘辩禅师”之号。
寻迁九江圆通崇胜禅寺,寺在宋初有神僧道济德公将示寂,汇青石为塔,语其徒曰:“此塔若红,即吾再来。
”塈圆机旻公来镇法席,塔色果红,人异之。
旻公号为“古佛”,及其临终,复尔悬记,有“三百年后大兴佛事”之谶。
入院之夕,众僧梦旻公至,而其塔烨然有光者弥月,人尤异之。
先是,寺之师子岩大树皆枯,涧泉亦渴,至是树则重荣,泉则再涌。
识者谓“自旻公至是,正符三百年之数。
”其能感物盖非偶然。
寺当灾毁后,唯佛殿法堂尚存,馀皆瓦砾。
会岁入,节其浮资,庀材鸠工,创僧寮旃坛林以居学子。
新梵音阁,造大士像,他若黥音楼经藏宝阁及塔院,莫不竭力经营,轮奂并美。
荣国公火尔赤以重臣总戎江西,慕其慈行,荐请敷演大法,申弟子礼,受持五戒而退。
有明初兴,崇筒佛旨。
洪武元年,开善世院统摄释教,选大浮屠,主诸名蓝。
四明阿育王山寺,居五山之一。
继席颇难其人,闻至,香华接踵,天乐远闻,万口称颂。
及其接引未悟,单提向上之功,棒唱纵横,逢者胆落。
两序之众自庆获所凭依,相与戮力,振废起衰,备臻完美。
五年春太祖饬仪曹建广荐法会于钟山,遣使者徵。
已年七十馀矣,至则召见便殿,咨以佛法。
以偈献,览之大悦,命书天界寺额,赐赍有加。
后数年,弟子师秀宋文宪濂铭其塔,文具《芝园前集》。
福报元末明初
福报字复原(按:《西湖竹枝集》福报小传云:其字福元,未知孰是。
),临海人
洪武初被召,赐还。
许宁明 ? — 149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99 【介绍】: 扬州府江都人字志道一字宗道
许贵子。
正统末,以舍人从军有功,为锦衣千户。
父死,嗣指挥使
成化初充大同游击将军,与套寇大小百十余战,身被二十七创,威名远闻
累官至都督同知
尹继善清 1695 — 1771
维基
尹继善(1694年—1771年)字元长号望山,章佳氏,满洲镶黄旗人
尹泰之子。
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乾隆朝官至文华殿大学士
始祖为穆都巴延,原居满洲长白俄莫和苏鲁。
尹泰之妾如夫人张氏所生,“白皙少须眉,丰颐大口,声清扬远闻,著体红瘢如朱砂鲜,目秀而慈,长寸许。
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丁酉科文举人
雍正元年(1723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
雍正五年(1727年),迁侍讲,不久署户部郎中
广东发生民变,世宗通政使留保等偕同尹继善广东查布政使官达、按察使方愿瑛受贿情况,情况查明,尹继善按察使
雍正六年(1728年),授内阁侍读学士协理江南河务。
同年,署江苏巡抚
雍正七年(1729),奉诏重修《江南通志》。
乾隆十三年(1748年)协办大学士乾隆十九年(1754年)文华殿大学士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
八任总督,曾任三任两江总督,前后长达三十馀年,初任时只有三十八岁,人称呼“小尹”;第四次出任两江总督长达十一年。
尹继善尤视江南为故乡,处事公正,不妄杀人,“不侵官,不矫俗,不蓄怨,不通苞苴”,百姓“每闻公来,老幼奔呼相贺”。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辛卯四月卒。
太保谥文端
《钦定八旗通志:大臣传九》卷143有传。
释正通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正通者,姓苏氏曲阳石门村人
九岁于城南王固寺出家,年三十始至京师,受具于西域寺,后住黄山八会寺。
平居专修净土,晨昏鱼磬,琅琅远闻,人多化之。
尝居蔚州,劝人念佛。
缁素士女,相率归㐆,度人无算,所著有《莲宗宝鉴摘要》三卷,蔚之信善竞相资助,为之锓版,今其书流传尤广,以其词旨简明,易于诱导,后寂于蔚县老山寺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