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僧希迁唐 700 — 790
全粤诗·卷一一
释希迁(七○○ — 七九○)俗姓陈
端州高要人
初诣曹溪,得度未具戒。
六祖圆寂,秉遗命谒青原,为青原行思禅师法嗣。
唐玄宗天宝初,被荐往湖南衡山南寺
寺之东有石,状如台,乃结庵其上,时号石头和尚
著《参同契》,为世所称。
唐德宗贞元六年卒,年九十一。
唐德宗赐谥无际大师
南唐释静释筠撰高丽海印寺(一二四五年)刊《祖堂集》卷四、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三〇、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有传。
诗歌偈语五首。
僧慧寂唐 807 — 883
全粤诗·卷一二
释慧寂(八○七 — 八八三)俗姓叶
韶州怀化(今韶关)人。
年九岁,于广州和安寺投不语通禅师出家。
十四岁,父母取归,欲与婚媾。
不从,断手二指,跪致父母前,以明礼佛之志。
父母乃许之。
再诣通禅师处,得披剃,未登具,即游方。
初谒耽源,后参沩山,为南岳下四世,沩山祐禅师法嗣。
袁州仰山,开沩仰宗,世称仰山和尚
唐僖宗中和三年卒,年七十七。
谥智通禅师
南唐释静释筠《祖堂集》卷一八、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九有传。
偈颂五首。
僧文偃南汉 864 — 949
全粤诗·卷一九
释文偃(八六四 — 九四九)俗姓张,原籍苏州嘉兴
年十七依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及长,落发禀具于毗陵坛。
往参雪峰,为青原下六世,福州雪峰寺义存禅师法嗣。
后出岭,住韶州云门山光奉院,创云门宗
南汉乾和七年卒,年八十六。
大慈云匡真弘明禅师
南唐释静释筠撰《祖堂集》卷一一、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五有传。
今据陈尚君辑校《全唐诗补编》之《全唐诗续拾》卷五○录其诗三十一首。
僧缘密五代
全粤诗·卷一九
释缘密号圆明
韶州云门释文偃法嗣,为青原下七世。
后住鼎州德山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五有传。
诗十二首。
僧智寂南汉
全粤诗·卷一九
释智寂韶州披云寺僧。
为青原下七世,云门文偃禅师法嗣。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二二、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五有传。
偈一首。
朗上座五代末
全粤诗·卷一九
朗上座韶州云门寺上座
自幼肄业讲肆,后依云门,为青原下七世,云门文偃禅师法嗣。
南汉主曾三召,皆不赴。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五有传。
诗一首。
释晓聪北宋 ? — 1030
全粤诗·卷二一
释晓聪(?
— 一○三○),俗姓杜韶州曲江(今韶关)人。
少依云门寺得度,周游荆楚,至洞山诠禅师
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一○一○),嗣继诠禅师
宋仁宗天圣八年卒。
事见释惠洪禅林僧宝传》卷一一。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五作青原下九世,文殊应真禅师法嗣。
释祖心北宋 1025 — 1100
全粤诗·卷二四
释祖心(一○二五 — 一一○○)号晦堂俗姓邬
南雄始兴人
南岳下十二世,黄龙南禅师法嗣。
少为儒生,有声。
年十九而目盲,父母许以出家,忽复明,乃依龙山寺沙门惠全。
后参云峰悦禅师,三年无所得。
往依黄檗南禅师,四年不大发明。
上云峰,会谢世,就止石霜,因阅《传灯》,自此开悟,径回黄檗,后继席黄龙。
宋哲宗元符三年卒,年七十六。
赐号宝觉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宋释惠洪禅林僧宝传》卷二三有传。
诗十三首。
释悟新北宋 1043 — 1114
全粤诗·卷二四
释悟新(一○四三 — 一一一四)自号死心叟俗姓黄
韶州曲江(今韶关)人。
初谒栖贤秀铁,壮依佛陀德修,祝发进具后,游方至黄龙谒晦堂,初住云岩,次迁翠岩,晚住黄龙
南岳下十三世,黄龙祖心禅师法嗣。
卒于宋徽宗政和四年,年七十二。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七、《补禅林僧宝传》有传。
诗二首。
释某
全粤诗·卷一九
释某韶州资福寺诠禅师弟子,为青原下七世。
事见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五。
释楚明
全粤诗·卷二四
释楚明俗姓张
粤人
祝发后,谒法云大通善本,契悟得法。
出住临安府净慈寺,大播祖道。
为青原下十三世,法云善本禅师法嗣。
谥宝印禅师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六有传。
偈二首。
释知炳
全粤诗·卷二八
释知炳,本永康人韶州(今韶关)南华寺禅师
为人严冷,诸方谓之铁面。
久依佛鉴,鉴将迁智海,郡守问孰可继住持,鉴举
闻,逃于安庆司空山,后移韶州南华寺
南岳下十五世,太平慧勤禅师法嗣。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偈四首。
释炳同元 1223 — 1302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释炳同字野翁
姓张氏新昌人
得法于大川济
宋亡之日,避迹仗锡十二年,出主华藏三载,复还仗锡,榜其室曰“晚泊”。
户书《法华经》。
有“老来非厌客,静里欲书经”之句。
一时遗老,黄则堂文本心黄东发舒阆风周伯弼咸与之游。
晚主雪窦,以“寄幻”颜所居。
元大德六年示寂,寿八十,腊六十八,提刑牟献铭其塔。
有《送僧之华顶见溪西》诗:“高高峰顶屹云中,八十溪翁也眼空。
相见莫言行脚事,累他双耳又添聋。”
释善来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二
善来号石门象山樊氏子。
亦得法大川济,常作《剪刀颂》曰:“浑钢打就冷光浮,两刃交锋未肯休。
直截当机为人处,何曾动著一丝头。
至元十七年主雪窦,二十五年四月大火,惟涅槃堂存,善来复之,三年而成。
释妙恩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七
释妙恩者,全州倪氏子。
去家入桑门,清苦自励,始终无斁,胁不沾席者四十二年。
恩初事游参,历谒宗匠,旋入雪峰湘室,湘器之。
至使分坐,退归善见居,深自晦匿。
元至元二十二年泉州僧录刘鉴义建言行省合开元百二十院为一禅刹。
明年秋,以为第一世,上堂云:“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三家村裹,十字街头,秽语諠嚣,恶言漫骂,总是面门放光,助佛扬化。
其奈学此道者,如人画龙,真龙见时,郤又惊怕,何以如此?
识真者寡。
履行纯实,语言无华,而人服之,丛林法敝以之具兴。
有作,人必式之曰:“是开山创也。
”尝梦五百僧求依止,黎明,传武林南山罗汉以灾燬,乃构殿于寺,其雕塑瑰伟,闽中无出其右者。
二十九年春应诏,锡紫伽黎,进号帝师
三十年春三月望日,辞众,以弟子契祖补其处。
越三日而寂,偈曰:不须剪剃,不用澡浴。
一堆红燄,千足万足。
既火,而雨设利,歛其骨藏西山,谥广明通慧济禅师
著有《上生经解》,及语录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