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智愚南宋 1185 — 1269
全宋诗
释智愚(一一八五~一二六九)号虚堂俗姓陈四明象山(今属浙江)人。
十六岁依近邑之普明寺僧师蕴出家。
后辞亲出乡,首依雪窦焕和尚净慈中皎和尚
金山,掩室和尚一见甚器重。
运庵和尚薙染,自此遍历诸老宿之门。
江淮湘汉,经荆门玉泉,过庐山东林。
依福严无二月和尚,为典藏。
参有修首座南岳,深相契合。
又访北禅礼和尚
回浙到净慈,见净和尚
灵隐笑翁和尚荐为虎丘典藏。
理宗绍定二年(一二二九),出世嘉兴府兴圣寺
端平二年(一二三五),迁报恩光孝寺
又移庆元府显孝寺。
复迁瑞岩开善寺,居二年乞退,住万松山延福寺
继迁婺州黄山宝林寺,居五年婴强寇之难,应东谷和尚举,入主冷泉寺。
宝祐四年(一二五六,此据《语录》,《行状》作六年),在灵隐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广利寺
景定元年(一二六○),入住柏岩慧照寺。
五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光孝寺
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此据《语录》,《行状》作三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
五年卒,年八十五。
运庵禅师法嗣。
有《虚堂智愚禅师语录》十卷,收入《续藏经》。
事见《语录》及所附法云撰《行状》。
 释智愚诗,以辑自《语录》及《语录》中单编的诗合编为五卷。
辑自他书的诗附于卷末。
释正因元初 1213 — 1297
正因
杭仁和金浦人。
姓俞氏
宋嘉定六年生。
出胎紫胞琼质。
如莲华捧足状。
颔下黑子。
出数毫盈寸。
童年。
能先事而知。
凡事不学自解。
年十五为人已疾。
禦菑辄验。
从季父守常。
出家于殊胜寺
精修苦学。
胁不至席者三年。
每欢局于闻见。
儗出游参请。
笑翁堪禅师
道价倾动丛林。
师往育王礼焉。
始阳拒之。
命坐下板阅月。
一夕闻霹雳声。
忽通身汗流。
快爽如脱壳。
拊掌大笑曰。
如是如是。
亟入见翁。
翁肯之。
侍左右。
自号曰霹雳
初主徽州黄山之祥符
秀王诸孙。
蚤所赏识。
治精蓝霅水上延之。
或又以建康保宁请。
皆不就。
寻以父丧。
归金浦。
迎母入寺中。
以孝养终其天年。
师受知穆陵最深。
赐师号紫衣。
宗藩戚畹。
下逮闾巷信善。
靡不皈依。
以为真佛子也。
杭既归元。
民生理未定。
师为粥食饿者。
日以千计。
每岁佛欢喜日。
设无遮会。
普资冥福。
世祖寻访江南人物。
御史中丞崔某言。
杭州殊胜寺长老
有异德。
聘不能致。
诏侍臣。
强起至
引见说法。
称旨。
退就集贤院
锡赉优厚。
越五年。
告老还山。
宣授圆明通应禅师
诏公卿大夫名师宿德。
设祖道都门外送之。
以荣其归。
师在京时。
丁亥秋潦。
饥民视昨逾甚。
杭父老。
盻盻然觊师言还。
而未得请。
飞书勉其徒。
悉出衣钵之资。
为续艰食。
赖全活者甚众。
既还山。
进诸弟子语之曰。
吾老矣。
山门营葺缺如。
倾囊侧囷。
非所靳。
将鸠工度料。
其相与亟图之。
众翕乐以听。
各尽其力。
不数年。
殊胜为之焕然。
未几示疾。
勉弟子以道曰。
吾二十七日去矣。
至期端坐而寂。
塔全身于后圃。
世寿八十五。
僧腊六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