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审食其西汉 ? — 前1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77 【介绍】: 西汉沛人
舍人吕后,同时为项羽所俘,遂为吕后所亲信。
高祖六年封辟阳侯
吕后元年左丞相
百官皆因决事。
吕后死,诸吕被杀,文帝即位,免相。
三年淮南王刘长所杀。
谥幽
刘良西汉 ? — 前16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良 河间惠王 前32年—前6年 刘庆之子、刘元之弟。建始元年(前32年)正月封河间王。
简介
东城哀侯淮南厉王刘长子,第一代东城侯孝文八年五月丙午封。
在位7年(前172年—前166年)
赵兼西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真定人
淮南王刘长之舅。
文帝元年,恩及外戚,封为周阳侯
六年,有罪,国除。
柴武西汉 ? — 前163
全汉文·卷十四
一姓柴,一作「柴武」,秦时将军起薛,别救东阿,至霸上
汉六年封棘蒲侯
孝文后元年卒,谥曰刚侯
(按《高纪》:遇刚武侯
应劭《音义》云:一姓柴。
今据《史记·律书》,合之《史》,《》,《韩王信淮南王长传》、《功臣侯表》,知陈武柴武应劭说是也。)
冯敬西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
文帝时典客
丞相张苍等案治淮南王刘长罪。
御史大夫,反对重用贾谊
刘喜西汉 ? — 前144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喜 城阳共王 前176年—前169年 刘章之子。文帝十一年(前169年)徙封淮南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44 【介绍】: 西汉宗室
城阳王刘章子。
文帝四年嗣王
十二年,有民谣讽淮南王刘长曰:“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
”乃徙淮南十六年,复还王城阳
蕳忌西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人
淮南王刘长中尉
不守汉法,不听帝诏,大夫但、士伍开章等谋反,吏觉,往捕开章,匿不予,与忌谋,杀以闭口。
南海王反,忌曾将兵击之,降其军。
刘长西汉
全汉文·卷十二
,胜孙,中山哀王之子。
审卿西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沛人
审食其孙。
以其祖为淮南王刘长所杀,求淮南王刘安阴事告密于丞相公孙弘淮南王有逆谋,遂兴大狱。
刘安西汉 前179 — 前12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安 淮南王 前164年—前122年 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本阜陵侯,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四月丙寅晋封淮南王。元狩元年(前122年)谋反,自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79—前122 【介绍】: 即淮南王
西汉宗室
高祖孙,淮南王刘长子。
文帝十六年袭父爵为淮南王
善为文辞,才思敏捷。
吴楚七国反,曾谋响应,因国相反对而未遂。
武帝即位暗整武备。
元狩元年事败,举兵未成,旋自杀。
宾客、大臣牵连被诛数千人。
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作《鸿烈》,后称《淮南鸿烈》,亦称《淮南子》,《汉书·艺文志》列为杂家。
全汉文·卷十二
淮南王长之子,高帝之孙。
孝文八年封阜陵侯十六年封淮南王元朔五年,削地五县。
元狩元年谋反,自杀。
有《淮南子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集二卷。
刘勃西汉 前176 — 前1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52 【介绍】: 西汉淮南王刘长子。
初封安阳侯
文帝十六年封衡山王
吴、楚之乱,无二心。
景帝以为贞信,徙为济北王
卒谥贞
简介
刘勃(公元前176年—公元前152年沛郡丰县(今徐州丰县)人,生于淮南(今属安徽省)
汉朝宗室西汉衡山王济北贞王刘安之弟。
刘勃汉太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次子。
公元前164年,被汉文帝封为衡山王景帝时改封为济北王
公元前152年刘勃去世,谥号贞,称济北贞王
其子刘胡嗣位。
刘赐西汉 前174 — 前12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赐 庐江王 前164年—前153年 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本阳周侯,文帝十六年(前164年)四月丙寅晋封庐江王。景帝四年(前153年)徙封衡山王。
简介
刘赐(公元前174年—公元前122年),沛郡丰县(今徐州丰县)人,生于淮南(今属安徽省)
汉朝宗室西汉庐江王衡山王
汉高帝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的第三子,淮南王刘安之弟。
褚玠陈朝 529 — 580
全陈文·卷十六
字温理河南阳翟人
王府法曹,历外兵记室
天嘉中,除桂阳王友,迁太子庶子中书侍郎
太建中,除戎昭将军山阴,被谮免,还除电威将军仁威淮南王长史,寻掌东宫管记,迁御史中丞,卒官,至德二年追赠秘书监,有集十卷。
释印肃南宋 1115 — 1169
普庵禅师
名印肃
政和乙未冬
生于袁州宜春
余姓生。
祥光烛天。
莲生道周。
异香远馥。
襁褓中即善世言。
梦异僧点其胸曰。
汝他日当自省去在。
即寤白母王氏。
视胸有赤点。
如含桃状。
王氏恍悟初徵。
遂舍寿隆寺
师事沙门贤公
贤尝授以法华经。
曰。
诸佛玄旨。
贵悟于心。
数墨循行。
何益乎道。
贤大惊。
以大器期之。
遂遣行脚。
戒修牧庵忠沩山
度岭。
望丛谷中。
有跨黄犊人。
近之则忠公所跨者虎也。
拟避。
下腰包。
进前不审。
微笑以手西指。
令其前行。
将及寺门回望。
忠公策杖而来。
失虎所在。
二人具威仪。
请益于
曰。
何迟乎。
望汝久矣。
进曰。
万法归一。
一归何处。
以拂示之。
有省。
时年二十九矣。
寿隆
袁州梦金甲人告曰。
普庵大士
行道时至。
言讫。
天光五色。
尹惊异。
刘长者亦感异徵。
捐资鼎建大伽蓝。
袁尹俾物色于寿隆
主之。
号曰大慈化寺
既居慈化。
楮衣粝食。
胁不沾席。
十有二年
一日诵华严论。
达本忘情知心体合。
通身汗流。
乃大声示众曰。
我今亲契华严法界矣。
李公长者。
于此大经之首。
痛下一椎。
击碎三千大千世界。
如汤消雪。
不留毫发。
许于后进作得滞碍。
普庵一见。
不觉吞却五千四十八卷。
化成一气。
充塞虚空。
方信释迦老子出气不得之句。
然后破一微尘。
出此华严大经。
遍含法界。
无理不收。
无法不贯。
便见摩耶夫人是我身。
弥勒楼台是我体。
善财童子是甚茄子
文殊普贤是我同参。
不动道场遍周法界。
悲涕欢喜踊跃无量。
大似死中得活。
如梦忽醒。
良久云。
不可说不可说又不可说。
即说偈曰。
捏不成团擘不开。
何须南岳天台
六根门首无人用。
惹得胡僧特地来。
复谓心斋圆通二子曰。
达本情忘知心体。
合汝作么生会。
二人各以颂呈。
不诺。
乃引声吟。
以示之曰。
先天先地。
何名何样。
阿曼陀无物比况。
触目菩提。
自是人不肯承当。
且轮回滞名著相。
圆融法界无思无想。
庐陵米不用商量。
血脉才通。
便知道击木无声。
打虚空尽成金响。
又曰。
柏庭立雪一场败缺。
了无为当下休歇。
百匝千围但只者孤圆心月。
不揩磨镇常皎洁。
无馀无欠。
无听无说。
韶阳老只得一橛。
十圣三贤闻举著。
魂消胆裂。
普庵迥然寂灭。
俄有异僧。
名称道存。
冒雪而来。
大喜。
互相徵诘。
棒喝交驰。
心心密契。
存合爪叹曰。
师再来人也。
大兴吾道。
非师而谁。
乃指雪书颂而别。
于是大唱佛眼宗旨。
盖其师牧庵忠观水磨。
发明心要于佛眼拂下。
后尝以白木剑。
死心禅师
死心引颈而笑。
作舞而出。
冯济川曰。
佛眼磨头悟法轮之常转。
死心室内容慧剑以相挥。
出入江湖。
人莫测之。
宣和间
湘潭大旱。
祷雨不应。
跃入龙渊。
呼曰。
业畜当雨一尺。
雨随至。
时以佛僧目
既见后。
亦以神异。
利济含灵。
藏污耐垢。
不知有己。
演释谈章咒。
旋天地。
转阴阳。
世盛传之。
布于弦谱。
而弭灾焉。
至其异迹。
不可胜纪。
有问曰。
师修何行业。
而得此三昧。
当空一画云。
会么。
曰。
不会。
曰。
止止不须说。
归宗贤禅师曰。
慈化乃吾党黄钟也。
惜哉时流独传其迹耳。
道满异邦。
义学窃疑。
其宗趣莫详。
肃悯而说偈曰。
苍天苍天。
悟无生法。
谈不说禅。
开两片皮。
括地该天。
如何是佛。
十万八千。
一日书偈方丈西壁云。
乍雨乍晴宝象明。
东西南北乱云深。
失珠无限人遭劫。
幻应权机为汝清。
乃结跏趺坐。
侍者鸣钟众集。
瞑目而逝。
时乾道己丑年。
七月二十一也。
赞曰。
苇之间。
病鸟栖焉。
六合之外。
曲士藐焉。
肃公现三头六臂。
而传持祖道。
良苦矣。
悠悠者独以神通见推。
则公之大慈悲愿足乎否邪。
石龙明 ? — 146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66 【介绍】: 明人别号石和尚
成化元年,从刘通聚流民在房县起事,为谋主。
刘通被俘死,率余部突围至川东,转入汉中,为叛徒刘长子出卖,被俘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