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老商氏西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传说中西周人
列御寇从之学道,七年,列子心无是非之念,口无利害之言,老商氏始与之并席坐而论道。
壶丘子林战国郑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郑国人
曾为列御寇之师。
子阳战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亦作驷子阳郑子阳
战国时郑人
郑繻公之相。
后因为政严猛,刑无所赦,引起国人不满,因而被杀。
相传慕列子之名,令人遗赠以列子不受。
史疾战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战国时人
列子之言,以循名正法为治国之道。
楚考烈王时韩国使者之楚。
楚王问所修何术,以“贵正”对。
时楚多盗,史疾乃以鹊不可谓鸟为喻,指出任官置吏必在廉洁胜任,今楚盗贼公行而弗能禁,乃柱国令尹、司马等官吏不能循名正法所致。
张湛东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晋高平人字处度
孝武帝时,任中书侍郎光禄勋
崇老庄,解玄理。
精通养生。
永嘉之乱避难江南时,有《列子》多卷,始以定本为之作注。
另有《养生要集》、《延年秘录》等,均佚。
全晋文
字处度孝武时中书侍郎,累迁光禄勋,有《列子注》八卷。
(案元魏亦有张湛,字子然敦煌人崔浩荐为中书侍郎,非即其人。)
李白盛唐 701年1月16日 — 762
作品评论
杨诚斋云:“李太白之诗,列子之御风也;杜少陵之诗,灵均之乘桂舟、骂玉车也。
无待者,神于诗者欤?
有待而未尝有待者,圣于诗若欤?
”……徐仲车云:“太白之诗,神鹰瞥汉;少陵之诗,骏马绝尘。
“二公之评,意同而语亦相近,余谓太白诗,仙翁剑客之语,少陵诗,雅士、骚人之词。
比之文,太白则《史记》,少陵则《汉书》也。
太白当希其发想超旷,落笔天纵,章法承接,变化无端,不可以寻常胸臆摸测;如列子御风而行、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威凤九苞,祥麟独角,日五彩,月重华,瑶台绛阙,有非寻常地上凡民所能梦想及者。
至其词貌,则万不容袭,蹈袭则凡儿矣。
胡令能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籍贯皆不详。
德宗贞元宪宗元和间人。
隐居于中牟(今属河南)
家贫,少为洗镜锼钉之业,时人号为“胡钉铰”。
以所居相传为列御寇故里,常以甘果名祭祀列子,以求聪明。
尤通禅学。
诗虽浅俗而构思颇巧。
事迹见《云溪友议》卷下、《南部新书》卷壬、《唐诗纪事》卷二八。
全唐诗》存诗4首。
作品评论
令能圃田隐者,少为负局锼钉之业。
以所居列子之里,家贫,遇茶果必祭列子,以求聪明。
或梦人割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禅学尤邃,世谓“胡钉铰”者也。
赵秉文金 1159 — 1232
秉文字周臣滏阳人,閒閒其自号也。
幼颖悟,读书若夙习。
大定二十五年进士应奉翰林文字
上书论宰相胥持国当罢,宗室守贞可大用,又言狱讼征伐,国之大政,自古未有君以为可、大臣以为不可而可行者。
坐讥讪免官。
未几,起为同知岢岚军州事,转北京路转运司度支判官
承安五年冬十月,阴晦连日,宰相万公入对,上顾谓万公曰:卿昨言天日晦冥,亦犹人君用人邪正不分者,极有理。
赵秉文曩以言事降授,闻其人有才藻,工书翰,又且敢言,朕非弃不用,以北边军兴,姑试之耳。
泰和二年,改户部主事翰林修撰,出为宁边州刺史
一年,改平定州,治化清净,所去人思之。
贞祐初,中国仍岁被兵,公建言时事可行者三:一迁都,二导河,三封建。
朝廷略施行之。
四年,除翰林侍讲学士
明年,转侍读
兴定中,拜礼部尚书侍读同修国史知集贤院
开兴正月,京师戒严,时公已老,日以时事为忧,虽食息顷,不能忘。
每闻一事可便民,一士可擢用,大则拜章,小则为当路者言,殷勤郑重,不能自已,竟用是得疾薨,年七十四。
自幼至老,未尝一日废书不观。
著易丛说十卷,中庸说一卷,扬子发微一卷,太玄笺赞六卷,文中子类说一卷,南华略释一卷,列子补注一卷,删集论语孟子解各一十卷,资暇录一十五卷,所著文章号滏水集者,前后三十卷。
大概公之文出于义理之学,故长于辨折,极所欲言而止,不以绳墨自拘。
七言长诗,笔势纵放,不拘一律,律诗壮丽,小诗精绝,多以近体为之。
至五言大诗,则沈郁顿挫,学阮嗣宗,真淳简澹学陶渊明,以他文较之,或不近也。
字画则有魏晋以来风调,而草书尤警绝,殆天机所到,非学能至。
宣徽舜卿使河湟,夏人多问公及王子端内翰起居状,朝廷因以公报聘,其为四方所重如此。
论者谓公至诚乐易,与人交不立崖岸。
主盟吾道将三十年,未尝以大名自居。
仕五朝,官六卿,自奉养如寒士,不知富贵为何物,盖学道所得云。
岳珂南宋 1183 — 1244
全宋诗
岳珂(一一八二~?
),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
飞孙,霖子。
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
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为朝官,历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
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
十二年,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
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
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为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
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为湖广总领
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四年,复起为淮南江浙荆湖八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
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
卒年六十馀。
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
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
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为楮三年而成之意。
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
又有《宝真斋法书赞》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
事迹散见本人有关著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赞》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过于接近骈文之作。
合编为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李纯甫金 1185 — 1231
纯甫字之纯,𢎞州人。
承安二年进士,仕至尚书右司都事
为举子日,亦自不碌碌,于书无所不窥,而于庄周列御寇、左氏、战国策为尤长,文亦略能似之。
三十岁后,遍观佛书,能悉其精微。
既而取道学书读之,著一书,合三家为一,就伊川横渠晦庵诸人所得者而商略之,毫发不相贷,且恨不同时与相诘难也。
性嗜酒,未尝一日不饮,亦未尝一饮不醉。
眼花耳热,后人有发其谈端者,随问随答,初不置虑。
漫者知所以统,窒者知所以通,倾河泻江,无有穷竭。
好贤乐善,虽新进少年㳺其门,亦与之为尔汝交。
其不自贵重又如此。
迄今论天下士,至之纯雷御史希颜,则以中州豪杰数之。
子仝,字稚川,今居镇阳。
秦恩复清 1760 — 18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60—1843 【介绍】: 江苏江都人字近光一字澹生号敦夫晚号狷翁
乾隆五十二年进士,官编修
读书好古,所居五笥仙馆,蓄书万卷。
尤精校勘,曾校刊《列子》、《鬼谷子》、《隶韵》诸书,时号秦板。
主讲诂经精舍、乐仪书院,又受聘校刊《钦定全唐文》。
工填词。
有《享帚词》、《石研斋集》。
汪继培
维基
汪继培(1775年—?)字因可号苏潭
浙江萧山县人
藏书家汪辉祖第四子。
乾隆四十年(1775年)生,家富藏书,其父建有“环碧山房”。
继培嘉庆六年贡生嘉庆十年(1805年)乙丑进士,官吏部主事
因淡于官场,告假请归。
居家专心著述。
同里友善,每得一善本,则举书相示。
某年陈之父七十大寿,汪继培持手校本《列子张注》为贺礼。
每刊印新书,聘汪氏为其校定欲刊之书。
又辑有《尸子》二卷附《尸子存疑》一卷,较之孙星衍所辑更尤详。
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与弟汪继壕分家,所藏之书归于他掌管。
卒年不详。
著有《尸子校正》二卷、《潜夫论校正》等。
沈曾植清末民国初 1851 — 1922
苻娄庭漫稿·自序
光绪己亥,旅寓鄂州南皮公馆余城南之姚园。
树石苍润,庭宇轩豁。
笔床茶灶,不移而具。
小园可赋于子山,草堂不殊于锦里。
安居饱食,文质靡底,吁可愧也。
园多盆花,皆颠本之由蘖者,磥砢轮囷,若磐若礐,若兽蹲,若云卧,或百年,或五六十年,其寿不可知,然皆婆娑怪伟。
燕吴语谓之桩,楚之语曰兜,皆俗字。
桩者,株字音转,东侯,阳声、阴声对转也。
兜亦株字音转,舌头舌上隔标也。
山海经》:「三株树,其为树如,叶皆为株。
」《列子·黄帝》:「若株驹。
」《释文》:「株驹,枯树木根也。
」枯木而有叶如,其为由蘖复生也审矣。
》:「譬彼坏木,疾用无枝。
」《毛传》:「坏,瘣也。
」《尔雅》:「瘣木苻娄。
」郭注:「谓木病危尪伛瘿肿无枝条。
」又云:「枹,遒木魁瘣。
」郭注:「根枝节目,盘结磈磊。
」今验众株之形,实如郭后注所称「根枝节目,盘结磈磊」,而非「无枝条」者,但枝条不畅茂耳。
郭前注就《》义言,《》言无枝,取略意也。
瘣木理无枝,不必绝无一枝也。
察众株枝多接成,天生者仅半之,则人力所成,补黥息劓,又不可以一端尽矣。
魁之为言,较桩、兜语尤肖,侔称尽意。
余尪羸积年,有同玄晏
卢升之《病木赋》意,乃名其园曰株园,室曰苻娄庭,偃息安般,消寒视荫,偶有所感,辄缀数言,以居命之为《苻娄庭漫稿》。
沈曾植自序。
宗远崖现当代 1918 — 2010
二十世纪诗词文献汇编
笔名羽岩,江西南昌人,生于一九一八年二月
现为中华诗词学会、江西诗词学会、庐山区诗词学会和修水山谷诗社顾问。
早岁从师胡薏园先生,专攻古文辞八年。
抗战前,入江苏无锡国专就读。
曾任教于庐山中学、浔阳中学、江西教育学院、庐山区中学。
主要著作有《编磬集》(诗集)、《屈原赋疏證》、《高适诗详注》、《庄子·韩非子寓言故事选注》、《列子补注》及《庐山西林寺志》(主编)等。
创作心得:言必由衷,词必己出,避用陈词套语,尽量不用典。
杜甫“诗清立意新”为写作准则。
极少写酬和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