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刘郢西汉 ? — 前17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郢 楚夷王 前178年—前175年 刘交之子。本上邳侯,文帝二年(前178年)晋封楚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75 【介绍】: 名一作郢客
西汉楚元王刘交子。
申公共向浮丘伯学《》。
文帝二年楚王
申公傅太子戊。
卒谥夷
浮丘伯西汉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初齐人。
秦末儒生,荀况门人。
汉楚元王刘交少时尝与鲁穆生白生申公俱从之学《》。
吕后时浮丘伯长安元王遣子刘郢客受业。
申公西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鲁人名培亦称申培公
少与楚元王刘交俱事齐人浮丘伯受《》。
后为中大夫
所传之《》为《鲁诗》。
文帝时博士
武帝初征为太中大夫,时年八十余。
后病免归。
刘礼西汉 ? — 前151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礼 楚平王 前153年—前151年 刘交之子。本平陆侯,景帝三年(前154年)六月晋封楚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51 【介绍】: 西汉人
楚元王少子。
初封平陆侯
宗正,出为将军,驻霸上备胡。
吴楚乱平,以楚王
卒谥平
刘道西汉 ? — 前129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道 楚安王 前150年—前129年 刘礼之子。
简介
刘道(?
—前129年),汉朝宗室西汉楚王
楚元王刘交之孙,在位二十二年。
前129年刘道去世,谥号安
刘辟彊西汉 前164 — 前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164—前85 【介绍】: 西汉人字少卿
楚元王刘交孙。
好读《》,善为文。
武帝时,曾随二千石论议,冠诸宗室。
清静寡欲,以书自娱。
昭帝始元二年,为宗正
刘延寿西汉 ? — 前69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延寿 楚王 前97年—前69年 刘纯之子。地节元年(前69年)冬十一月谋反,自杀。
全汉文·卷十二
延寿元王交八世孙。
天汉元年封楚王,在位三十二年,地节元年谋反,诛。
刘德西汉 ? — 前5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前57 【介绍】: 西汉人字路叔
楚元王刘交后裔,刘向父。
修黄老术,有智略。
性宽厚,好施生,执法从轻。
昭帝元凤元年尝为宗正
后以参与定策立宣帝封阳城侯
其子坐铸伪黄金,当弃市,上书为讼罪,旋卒。
谥缪
白生西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鲁国奄里人
秦时尝与刘交申公等从浮丘伯学《》。
入汉,楚王,以白生申公等为中大夫,使傅其孙戊。
戊即位,稍淫暴,与吴通欲谋反。
白生申公谏不听,戊罚之,使穿褐色囚衣,杵臼碓舂于市。
穆生西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鲁人
楚元王刘交少时,与同从浮丘伯受《》。
及为楚王,以中大夫
不嗜酒,元王常为设醴。
及王刘戊嗣位,忘设。
以为王之意怠,遂谢病去。
韦孟西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西汉楚国彭城人
楚元王傅。
历相三王,至刘戊荒淫不道,作诗讽谏,遂去位,徙家于邹。
卒于邹。
刘向西汉 前79 — 前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前77—前6 【介绍】: 西汉沛人
本名更生字子政
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刘歆之父。
治《春秋谷梁》,以阴阳休咎论时政得失,屡上书劾奏外戚专权。
宣帝时,任散骑谏大夫给事中
元帝时,擢为散骑宗正给事中
后以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专权,议欲罢退之,被谮下狱。
成帝即位,得进用,更名向,迁光禄大夫,官至中垒校尉
校阅中秘群书,撰成《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
有《新序》、《说苑》、《列女传》等。
全汉文·卷三十五
字子政初名更生楚元王交玄孙。
地节中为辇郎,神爵初谏大夫,后坐罪赎减死,拜郎中给事黄门,迁散骑谏大夫给事中
元帝即位,擢为宗正,以忤弘恭石显下狱,寻为中郎,复下狱,免为庶人。
成帝即位,召拜中郎,领护三辅都水,迁光禄大夫中垒校尉
绥和中卒,年七十二。
有《尚书洪范五行传论》十一卷,《五经通义》九卷,《五经要义》五卷,《世说》二卷,《七略别录》二十卷,《列女传》十五卷,《列仙传》三卷,《新序》三十卷,《说苑》二十卷,集六卷。
刘程之
全晋文
程之字仲思彭城人汉楚元王交之后,初为府参军,历宜昌柴桑,去职,与周续之陶潜皆不应徵命,号寻阳三隐刘裕以其不屈,旌其号曰遗民,有《玄谱》一卷,集五卷。
刘裕南朝宋 363年3月17日 — 422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刘裕 高祖 武帝 420年—422年
永初 420年六月—422年 三年五月刘义符即位沿用
全宋文·卷一
姓刘讳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彭城县绥舆里人。
汉楚元王交之后。
隆安中刘牢之参军,累迁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元兴初桓修参军,加彭城内史,以平桓玄功进使持节都督、幽、并八州诸军事领军将军徐州刺史,寻领青州刺史
义熙初,进侍中车骑将军,改授都督、司、、益、凉七州并前十六州诸军事,解青州,加领兖州刺史
寻授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加北青冀二州刺史
以平慕容超功进太尉中书监,固让。
寻假黄钺,授大将军扬州,固让。
改授太尉中书监,寻领镇西将军豫州刺史,又领荆州刺史,加领南蛮校尉,授太傅中外大都督
征西将军司豫二州刺史,加北雍州刺史
十二年策命为宋公,加九锡。
十三年,以平姚泓进爵宋王,固让。
十四年相国恭帝即位,仍进爵宋王
元熙二年六月受禅,改元永初,在位三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
有集二十卷。
(案:《傅亮传》,高祖登庸之始,文笔皆是参军滕演
北征广固,悉委长史王诞
自此之后,至于受命,表策文诰,皆辞也。
然帝既有集,难尽分别。
今除《文选》、《艺文类聚》确指为王诞傅亮作外,仍编入《武帝集》中。)
刘芳北魏 453 — 513
全后魏文·卷三十八
字伯文彭城人
(《北史》作字「伯支」。
彭城丛亭里人
)汉楚元王交之后。
文明太后擢兼主客郎,寻拜中书博士,进中书侍郎,授皇太子经。
太子庶子、兼员外散骑常侍
寻除正,兼通直常侍,超迁国子祭酒
遭母忧,起为辅国将军太尉长史徐州大中正、行徐州事、兼侍中
宣武即位,正侍中,迁中书令
出除安东将军青州刺史,转太常卿
延昌二年卒,赠镇东将军徐州刺史谥曰文贞
有《毛诗笺音义证》十卷,《仪礼》、《周官义证》各五卷,《王肃尚书音》、《郑注仪礼周官音》、《干宝注周官音》、《何休注公羊音》、《范宁注谷梁音》、《韦昭注国语音》、《范晔后汉书音》各一卷,《辨类》三卷,《徐州人地录》四十卷,《急就篇音义证》三卷。
僧辩秀唐 714 — 780
释辩秀
俗姓刘氏
汉楚王交三十一代孙也。
幼孤。
诸父哀字。
礼如教立孝自天生。
而宿植缘深心田欲稔。
因请伯氏出家长行
哀而舍旃。
灵隐禅师便能问津。
图入道之意。
所闻指训。
如凉风入怀。
醒然清悟。
天宝四年受戒于东海鉴真大师
传律于会稽昙一
至德中举高行隶名于吴郡开元寺
乾元中下诏天下二十五寺。
各定大德七人长讲戒律应其数也。
顷年于净土一门不愆于念。
尝谓人曰。
昔闻西方之行是有相大乘。
此乃蓬心不直非达观之说。
何邪夫出言即性发意皆如。
而一色一香无非中道。
况我正念乎。
坛场一十六番度人孤制。
律枢正持僧纲自肯。
湖南北皆宗仰焉。
建中元年六月十五日寝疾而终。
春秋六十七。
法腊三十五。
当其逝日。
有庭树一本。
枝叶扶疏朝华正敷。
而遽萎瘁。
其年七月五日
灵龛于武丘西寺松门之右。
门人道亮道该清会。
偕绕旃檀之香树也。
观察使韦元甫李栖筠虢州刺史李纾
御史中丞李道昌
尽钦慕往德。
亦林下之
霅昼为碑颂焉。
释辨秀唐 714 — 780年6月15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刘氏
汉楚王交裔孙也。
幼孤。
养于诸父。
出家。
灵隐禅师薙落。
天宝四年
纳戒于东海鉴真师
传律于会稽昙一师。
至德中
诏举高行。
获隶名吴郡开元寺
乾元中
诏天下二十五寺。
各定大德七人。
长请律藏。
郡以应命。
然尤专心净土。
尝谓人曰。
或闻西方以戒为有相大乘。
是不然。
何则。
夫出言即性。
发意皆如。
一色一香。
无非中道。
况正念乎。
大乘则已。
孰为有相。
孰为无相者。
建中元年六月十五日
寝疾而终。
寿六十七。
腊三十五。
是年七月五日
迁龛窆于虎丘西寺
松门之右。
沙门如昼撰碑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