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张翥元 1287 — 1368
(臣)等谨案:蜕庵集五卷,元张翥撰。
字仲举晋宁人
至元初,用隐逸荐,召为国子助教,分教上都
寻退居淮东
会修宋、辽、金三史,起翰林国史院编修官,累迁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加河南行省平章政事,给俸终身。
事迹具元史本传。
金明昌承安间亦有张翥字曰仲阳
刘祁归潜志记其矮窗小户寒不到,一炉香火四围书。
西风了却黄花事,不管安仁两鬓诸句,称其浮艳。
诸书援引,或误为一人,非也。
尝从学于李存,传陆九渊之说。
诗法则受于仇远,得其音律之奥。
其诗清圆稳贴,格调颇高。
近体长短句,极为当时所推。
然其古体亦伉爽可诵,词多讽谕,往往得元白张王之遗,亦非苟作。
王士祯居易录曰:蜕庵,元末大家,古今诗皆有法度,无论子昂伯庸辈,即范德机揭曼硕,未知伯仲何如。
其论当矣。
史称遗稿不傅传者,有律诗、乐府仅三卷。
王士祯则称蜕庵集四卷,明洪武三年锡山郎成抄本。
朱彝尊所藏明初释大杼手抄本,前后有来复宗泐二人序跋。
杼与为方外交,元末没无嗣,杼取其遗稿归江南,别为选次而录存之。
考元音、乾坤清气集、玉山雅集诸书,所录诗,尚有出此集之外者,则亦非全本也。
张宏范
胜国淮阳张献武王,初以中州著姓,臣事蒙古,为之奔走效力,逼海隅,遂灭其国,功业虽盛,君子弗取,独其诗集之仅存者。
尝取读之,据鞍撗槊,意气豪放。
由军中雅歌而下,少见其比况。
时,方驰逐金戈铁马间,自非有志于投戈讲艺,息马论道,奚暇及此,是则为可取焉者也。
诗集首题【淮阳张献武王】,人盖侈其爵谥云尔
乃今僭易之曰《张淮阳诗集》。
若唐之韦苏州以诗鸣、宋之秦淮海以乐府鸣之类是已。
乐府仍附于其后。
顾旧本,触首随落,且传之者复甚钞。
于是拾遗补阙,重加校正,命工翻刻,庶备元诗之一家。
张讳宏范字仲畴中州河内人,履历之详,具载《元史本传》云。
时正德辛未岁孟冬之吉公安县事宿人 周钺
陶宗仪元末明初 1316 — 1403
臣等谨案:南村诗集四卷,明陶宗仪撰。
宗仪有国风尊经,已著录。
是编毛晋尝刻入十元人集。
刘体仁七颂堂集有与张实水尺牍,称读史不载陶南村,窃谓此君靖节一流人。
今考十元人集内,如倪瓒顾阿瑛,亦皆亲见新朝。
遁迹江湖,阿瑛随子谪徙,未沾明禄,自可附朱子纲目、陶潜书晋之例,宗仪则身已仕明孙作沧螺集中有陶九成小传可證。
晋仍列之元人,非事实矣。
观集中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孙即位诗曰:老臣忭舞南村底,笑对儿孙两鬓霜。
宗仪、臣明原不自讳。
又集中三月朔日至都门,二日早朝三日诸生赴礼部考试,十日给赏,十一日谢恩诸诗,即明史本传所谓洪武二十九年诸生赴礼部试时作也。
是又岂东篱采菊之人所肯为之事,又何必曲相假借,强使与栗里同称乎?
是集不知何人所编,考其题中年月及诗中词意,入明所十之九。
惟铙歌鼓吹曲诸篇,似为元时耳。
其编次年月,颇为无绪。
殆杂收遗稿而录之,未遑铨次。
顾阿瑛玉山草堂雅集所载澄怀楼七律一首、送殊上人七律一首,皆不见收。
知非宗仪自编也。
毛晋品其诗如疏林早秋,殊不甚似。
然格力遒健,虞、杨、范、揭之后劲,非元末靡靡之音。
其在明初,固屹然一巨手矣。
汪辉祖清 1731 — 1807
维基
汪辉祖(1730年—1807年)字焕曾号龙庄浙江绍兴府萧山县人
清代乾嘉时期的良吏。
十一岁时父汪楷客死广东,赖继母王氏、生母徐氏抚养成人,十七岁入县学,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中举,开始赡养生母和继母。
二十岁担任师爷,历佐江浙州县牧令凡十六年,“讲习律令,剖条发蕴,寻绎究竟,轻重之间,不爽铢黍”,“治爰书不设成见,平情静虑,易地而身处,侔境揣形,反覆求间,予以可生之路”,精明干炼,博览群书,侦“童养媳非媳”案,时有“事经汪君,必无冤狱”之誉。
乾隆四十年(1775年)年中进士乾隆五十一年官湖南永州府宁远县知县,曾言“亲民之治,实惟州县,州县而上,皆以整饬州县之治为治而已。
”“州县一官作孽易,造福亦易”。
汪辉祖同时也是一位史学家,自云“诸史年四十又八,始得内版二十一史及《旧唐书》、《明史》,通二十三种,五六年来佐吏余功,以读史自课”,成就颇大,“每谓史才难得,俗学多乖”,乃“考核同异,折衷是非”。
乾隆五十六年(1791),以足疾归里,途经宁远时,“民空邑走送境上,老幼泣拥,舆不得行”嘉庆元年(1796年)卧病,命儿辈著年谱《病榻梦痕录》,后收入《汪龙庄遗书》。
王宗炎曾撰《汪龙庄行状》。
著有《史本》、《史姓韵编》、《九史同姓名略》、《二十四史同姓名录》、《三史同名录》、《元史證字》、《学治臆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