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王韵梅
闺秀词钞·卷十四
字素卿常熟人
有《问月楼词》。
玉琼集
问月楼词首有席道华高篃、王菊裳女士序言,不详其所适所遇,惟其姊菊裳有以“窈窕之淑女,遇驵侩之娇儿,又若夫沽酒拔钗,尤属文人之事,不图操戈入室,行同狂暴之徒。
”故其词亦云“叹连理枝头,妒花风雨
谁怜不遇。
问王郎怎解,谢娘佳句。
已足伤心,莫说乌江项羽
三生误。
望氤氲、何时低诉。
”又云“谁念伤心匪偶,鸠凤同参。
”此正怨而不怒也。
素卿工琴善词,适非文人,抑郁早卒。
诗极凄婉,稿为同里孙心青史序而传之。
岳珂南宋 1183 — 12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3—1234 【介绍】: 相州汤阴人,居嘉兴字肃之号亦斋又号倦翁
岳霖子。
宁宗朝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
仕至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制置使
因恨秦桧陷害其祖岳飞,作《金陀粹编》及《吁天辩诬集》、《天定录》以辩诬。
有《九经三传沿革例》、《宝真斋法书赞》、《愧郯录》、《桯史》、《玉楮集》。
全宋诗
岳珂(一一八二~?
),字肃之号亦斋东几晚号倦翁汤阴(今属河南)人,侨居江州(今江西九江)
飞孙,霖子。
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以荫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曾预开禧北征之役。
因预知北征之弊,于战败后召为朝官,历司农寺主簿光禄丞太官令
嘉定十年(一二一七),由大农丞权知嘉兴府
十二年,为江南东路转运判官
十四年,除军器监丞淮南东路总领(《景定建康》卷二六),并多次摄知镇江府
理宗绍定六年(一二三三),因元夕诗为门人韩正伦文致告讦,获罪罢官。
嘉熙二年(一二三八),起为湖广总领
三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
四年,复起为淮南江浙荆湖路制置茶盐使、兼知太平州
淳祐元年(一二四一),以言官劾横敛罢,居吴门
卒年六十馀。
文学、喜书法,与刘过辛弃疾等有交往。
有《岳鄂王行实编年》二卷,《金佗粹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桯史》十五卷、《愧郯录》十五卷等传世。
玉楮集》八卷,系自编嘉熙二年至四年之诗,取《列子》刻玉为楮三年而成之意。
另《棠湖诗稿》一卷,收《宫词》百首。
又有《宝真斋法书赞》二十八卷,其中保存有不少文献。
事迹散见本人有关著作、并附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
 岳珂诗,《玉楮集》以明代十六世孙元声等收藏、周念祖等雠印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及文渊阁《四库全书·两宋名贤小集·玉楮诗稿》(简称小集)、《宋诗抄·玉楮集抄》(简称诗抄);《棠湖诗稿》以汲古阁影宋抄本为底本,校以清《拜经楼丛书》本(简称拜经楼本);《宝真斋法书赞》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丛书集成》排印本(简称聚珍版),辑录时删落部分于接近骈文之作。
合编为十九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词学图录
岳珂(1183-1234) 字肃之号亦斋倦翁东几
相州汤阴人
岳飞孙,岳霖子。
进士出身,历任户部侍郎等官职。
文学家史学家,富收藏,精鉴别,工书法。
有《玉楮集》、《棠湖诗稿》等,词存八首。
全宋文·卷七三五五
岳珂(一一八三——?
),字肃之号亦斋又号倦翁东儿相州汤阴(今河南汤阴)人。
岳飞孙,岳霖子。
嘉泰中初仕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
嘉定中历知嘉兴府司农寺丞,守军器监总领浙西江东财赋淮东钱粮军马。
宝庆绍定间累迁司农少卿权户部侍郎总领如故。
尝居嘉兴府治西北金佗坊,痛其祖为秦桧所害,作《鄂国金佗稡编》二十八卷、《续编》三十卷上之。
另著有《桯史》、《愧郯录》、《宝真斋法书赞》、《玉楮诗稿》、《棠湖诗稿》(以上今存)等。
事迹略见《宋史》卷三六五《岳飞传》,《南宋文范作者考》下及所撰诸文题署。
赵庆熺清 1792 — 18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792—1847 【介绍】: 浙江仁和人字秋舲
道光二年进士
候选知县,家居二十年,授陕西延川县,以病不赴,后改任金华府教授,亦不赴,以课徒终。
约卒于道光末
工词,纯写性灵,而持律较严。
有《香消酒醒词》、《蘅香馆诗稿》。
中国古代名人录
字秋舲浙江仁和人
生卒年均不详,约清宣宗道光二十年前后在世。
性倜傥,工诗词,家贫好读书。
第道光进士
迟回二十年,选延川知县,不果往。
改金华教授,亦末履任。
庆熹工诗词散曲,著有《楚游草》、《蘅香馆诗稿》、《香消酒醒词》及《香消酒醒曲》,并传于世。
香消酒醒词·序一
三十年前,同里应有司方试,兼为词章之学者,有赵君秋舲,暨秋生姚古芬梁晋竹俞少卿诸人,而余则虱处其间,风檐橐笔,酒座分题,相与上下其议论,各出所作,互相评骘,佳则誇诧之,其不惬者,必纠弹不少恕。
时君与余,诗文外复喜倚声,君则更为金元乐府,缠绵哀艳,一往有深情,即今附刊于词集后者皆是也。
张仲雅先生评陈小鲁之词,以为其语华,其气爽,出入苏辛间,纯乎性灵,君与小鲁习,故词亦如是,而律则较严矣。
独念君以沉博绝丽之才,能取科第,而不登馆阁,仅以县令待铨,家贫亲老,仍食砚田,以帖括课后进,经其指授者,多得气去。
家居几二十年,始铨授陕西延川,中途病作,不得往,归而杜门养疴,久之,始改就婺郡教授
一日,过余曰:「半生以帖括课徒,与米盐尘俗者无异,今将弃去,探金华洞天之胜,课士有暇,当复理词章故业,君司训之期不远,他日倘得同郡,吾两人引商刻羽,定有倡酬之业。
」余闻君言,亦心窃冀之。
乃未几而旧疾复作,遂不起。
乌虖!
抱才不遇者多矣,若君读书成进士,不可谓不遇,乃于金门玉堂,已叹神仙风引,即一县令一冷官,皆不克履其任。
才人之厄,遇而不遇,未有如君之甚者也。
回忆少年角逐文场旧侣,君之遇既若此,秋生古芬少卿皆未第,先后归道山;晋竹孝廉就鹾尹,而又客死岭南
惟余以瓠落之身,块然尚存。
读卷中词,多当日朋笺赠答之作,箧衍丛残,萤乾蟫蚀,而余亦且百年过半,既痛逝者,行自念也。
哲嗣子循茂才将梓遗稿以传,谓蘋香女兄及余皆曩时与君论词学者,属余为商订。
后死之责,其何敢辞。
杭堇浦史序张南漪徵士遗集曰:「余独欷歔累息而不能自已者,则非以死生零落之谓,谓夫吾党可以益余之短者,又弱一个焉。
千秋之业,百岁之期,交集于胸中,忾焉寤叹。
」今余之君词,与太史有同感也。
噫!
道光二十八年重五后三日魏谦升滋伯甫书于翠浮阁。
香消酒醒词·序二
辞藻,色也。
宫调,声也。
选声配色,而以我咏叹其间者,情也。
情与声色,去道远,而一变即可以至道。
何则?
小乘人仇视其情,恶色如革囊,畏声如毒鼓,大雄氏诃之,谓其于菩提绝分,惟上根利器,知遍法界虚空大地,乃至一尘一毛,罔非性体本具,自利利他,于是乎在。
设无声色,何名性具;设无情,何由兴慈而运悲。
故声色者道之材,而情者道之蒂也。
余髫年即与梁君晋竹游,晋竹工文章,喜为长短句,数为余道秋舲词,因得交秋舲
迨长为名利牵,不获时晤。
癸未晋竹聚首都门,凡一载,互商学术,谓雕缋非究竟事,将致力于竺坟。
辛卯余旋杭,秋舲亦假居里门,尝语余曰:词学宜少不宜老,以时变者也。
即变而入不变,舍楞严其谁与归。
晋竹早亡,秋舲复示疾频年,未卒业而逝。
每念及竟日怆然,以为词坛墟义城亦墟矣。
此《香消酒醒词》,为秋舲少时作,其一往情深,谐姜张之声,绾吴蒋之色,深入南宋诸名家三昧,所不待言,顾具是美才,而中年来拳拳白业,与晋竹若一辙,岂香果消酒果醒哉。
香与酒,犹之声与色,苟融情于香酒,自有不待消而消,不待醒而醒者。
固知声即无声,得微妙声,色即无色,得善常色,情即无情,得普遍情。
虽现生未能即證,而食少金刚,历劫不化,大光明藏中,且偕晋竹由文字入总持门,出生功德无量,则是词也。
小乘戒之曰绮语,大乘宝之则曰道种也。
道光己酉二月下浣愚弟项名达识于印莲小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