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张元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吴县人字左虞
少习《毛诗》。
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督运漕粮北上,有功不得叙,自免归。
悒悒不得志,以酒自放,酒酣谈天下事,慷慨风发。
,有《伐檀斋集》。
伐檀斋集》十二卷,明张元凯撰。
元凯字左虞吴县人
以世职为苏州卫指挥,再督漕北上,自免归。
少受毛氏诗,折节读书,寄情诗酒。
王世贞常序其诗,比之于沈庆之曹景宗
元凯殁后,世贞曝书,得其行卷,自叹知之未尽,复作诗以酹之。
今并载四部稿中。
其诗大抵推陈出新,不袭窠臼,而风骨遒上,伉壮自喜,每渊渊有金石声,所作西苑宫词,静志居诗话谓其高出世贞之上。
他如北游诸律,亦多不失矩矱,盖其才华本富,又脱屣名利,胸次旷夷,故当琅琊历下之派盛行,而能不囿于风气,宜世贞之心折不置矣。
余所善张将军,居平呐呐,若不出口,而其勒悍卒,挽强弩,跃马顾盼,有凭陵广武意。
至于命亲,知浮大白,鲸吸牛饮,飞不及停,居然高阳酒人也。
酒后耳热,慷慨谈说天下事。
或意有所不可,白眼骂坐,皆稍稍避去,其人当不能为诗,即为诗,而得一二易水语,发立骨飞,以附于燕赵之后止矣。
顾其所读书必西京后,而开元前。
于格,务跻于武德贞观,而稍稍柔之,以齐梁之月露,其语务出于不经人道,宁有瑕璧,而无完珷玞,此语之在天地,人人能得之,然亦人人耳相剽,若太仓陈陈相因矣。
汰而使之,精创而使之新,非有沈深刿刻之思,未易致也。
今举其所谓精者、新者,不以归他人,而归之张将军然乎否也?
嗟夫,士固不可皮相也,吾居恒怪。
夫脱胄珥貂者,例不能为文,语即有之,而若沈始兴之授口,曹竟陵之险步,偶然之所发,亦噏呓幸中耳。
前仅一孟德,后仅一处道,光彩琅琅,戈戟间若盘龙之正始风流不旋踵而以文败矣。
今天下幸承平无事,故张将军不治兵,而得以其间治诗,第仅能以一诗人名张将军,而所谓勒悍挽强,顾盼凭陵之态,敛之乎伊吾嗫嚅之地而已矣。
然使张将军而以一诗人名于天下后世,彼固甘之。
何者,彼睥睨于其僚舍,而数从余于东海上,不以余之侘傺龌龊而有倦心意者,其有真嗜也。
将军名元凯,尝督运为千艘帅,再掌卫篆。
诗凡十二卷,名之曰伐檀集,盖以其斋故云。
万历戊寅岁长至日弇州山人王世贞元美撰。
陆瑜明 1409 — 14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409—1489 【介绍】: 浙江鄞县人字廷玉
宣德八年进士
刑部主事,究心律例条格。
景泰中任山布政使
天顺二年,任刑部尚书
熟习法律、典故,屡辨冤狱。
卒谥康僖
字廷玉号省庵
年十四为名诸生,弱冠中进士,授刑曹。
奉命出录两淮、江南北十七郡狱参错讯,鞫务得平,所释系囚三百馀人,改从轻比者千馀人。
历迁郎中,以才望擢为山东布政使
齐鲁大饥,民相聚鬨取富人
监司坐强劫,当死。
公曰:民苦饥,攘以免道殣耳,奚更杀之。
改从抢夺,例俱得免死。
英庙初复辟,李文达公贤时,为上言公才。
刑部尚书阙,朝议数拟以进,俱不许,遂徵拜公。
及陛谢,上语左右曰:国家持刑得人矣。
公先在刑曹,于格律轻重,尽若披掌。
凡有大狱,诸曹不能决,先质于公。
公曰:某年某所狱类此,可比拟。
曹吏发故牒视之,不少差。
门达治锦衣狱,用法酷。
弘农卫卒诬指挥李斌谋反事下达煅炼,具狱,会廷议,公独言其冤。
怒,语侵公,公曰:所执者,祖宗法耳,奈何枉人至族耶?
奏公庇反者,上不听,为赦妻子。
未几败,言者俱欲置之死。
李文达以质公,公曰:典制狱,任情轻重是其罪,然视纪纲马顺则有间矣,卒得不死。
曹钦夜为乱,公被执,巳知为公,遂释不害。
或执佃人数千,俱为逆党,公以谋逆仓卒,诸佃相去各数百里,岂得与谋,尽释之。
上素重公名,凡游上苑出猎,俱召公从行,礼遇甚渥。
宪庙初年,公历九载,乞致仕。
上曰:国家方倚任老成,卿安得去。
每遇小疾,上遣御医往视,中使临问,赐饮馔相望。
疾少间,特免公朝参。
复六年,坚乞骸骨归老,上特赐宝钞治行,进公阶荣禄大夫
公初在曹,年少有重名,故以郎擢长外藩,以外藩特召为尚书,俱异数也。
方官主事时,郎中仲闵为之长。
仲君心知公大器,每举太祖太宗朝法比沿革告公,且曰:陆君他日必大用,此国家旧典,当先尽心。
故公于律例条格,无不精晰。
既入掌邦宪,每举仲君所言教。
属吏诸曹贤者,礼之若宾友。
其用法酷者,辄严责之,务使持平乃已。
都御史寇深暴戾自用,凡会鞫强断,众莫敢抗。
徐发一言,执理定罪,不觉自诎。
前后在刑曹十八年,尚书十五年,倚任既久,遂为国家名法臣第一。
公家在鉴湖,晚年鹤发曳杖,逍遥十洲间,为诗吊贺季真
里居复十七年卒,年八十一,谥康僖
其族人世有显者。
维基
陆瑜(1409年—1489年)字廷玉号省庵浙江鄞县城内月湖边人。
天顺成化间官至刑部尚书
宣德七年(1432年)壬子浙江乡试第九名。
宣德八年(1433年)参加癸丑科会试第五十一名,殿试登进士第二甲第三十二名,授刑部山西司主事,升员外郎
正统九年(1444年),受命与郎中郭恂审察南北直隶狱囚,巡行淮扬十七郡,审核释放无罪囚犯上百人,升任郎中
景泰二年(1451年),擢山东右布政使,转左。
天顺二年(1458年)刑部尚书
成化五年(1469年)致仕,弘治二年(1489年)卒,谥康僖
区大相明 1549 — 16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
区益子。
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
万历十七年进士
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
制诰
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
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
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
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
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全粤诗·卷四五六
区大相(?
— 一六一四),字用孺号海目
高明人
区益长子。
明神宗万历十七年(一五八九)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同修国史经筵展书。
历官赞善中允,掌制诰,居词垣十五载。
自给谏调南太仆寺丞,二年后病归,里居八年而卒。
为诗力袪浮靡,还之风雅,岭南诗人皆翕然宗之。
奉命历齐吴越嵩洛衡湘,土风遗迹,咸著篇咏。
有《区太史诗集》、《前后使集》、《图南集》、《濠上集》等。
清史树骏修康熙十二年刊《肇庆府志》卷二〇、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七有传。
维基
区大相(1549年—1616年)字用孺号海目广东高明县人
明朝翰林、诗人,官至南京太仆寺丞
万历元年(1573年)与兄区大枢同举癸酉举人
万历十七年(1589年)与弟区大伦同中己丑进士
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
历官詹事赞善中允,居词垣十五年。
万历乙巳年(1605),调任南京太仆寺丞,致仕归。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病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