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98—?
【介绍】:
唐河中人,一说京兆人,名岩,又作岩,字洞宾,以字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俗传为八仙之一。相传懿宗咸通中,登进士第。历仕德化令。后游京师,遇钟离权,授以丹诀。喜戴华阳巾,衣黄白襕衫,系大皂绛。后移居终南山修道,成为道教全真北五祖之一。通称吕祖。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即吕洞宾,传说中八仙之一。其传说最早见于《杨文公谈苑》,谓于宋太宗末年,曾拜访饶州通判丁谓与参知政事张洎。有关身世各书记载稍异,通行说法为:吕岩,字洞宾,号纯阳子,自称回道士,世称回仙,河中(今山西永济西)人。唐德宗时湖南观察使吕渭孙,海州刺史吕让子。懿宗咸通间应进士试,不第,遂入华山,遇隐士钟离权及苦竹真人,遂得成仙。事迹不见宋初以前之著作,唐代是否有其人,尚难论定。南宋后,其传说越演越繁,道教全真道尊其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习称为纯阳祖师或吕祖、吕帝,遂有各种专书记其灵迹,并依托其名大量伪造诗文。《全唐诗》存诗4卷,凡250余首,另录词30阕,来源主要有二,一为《金丹诗诀》、《纯阳真人浑成集》一类伪书,二为宋元人诗话、笔记中记其化世之作,所涉人事皆在宋代。此类诗皆为北宋以降历代道士所依托。又散见于《道藏》、方志中之诗,尚有千余首,亦均出依托。
吕洞宾(798—?) 唐末道士。名岩(一作岩),以字行,号纯阳子。相传为京兆(治今西安市)人,一作河中府(今山西永济)人,会昌年间(841—846),两举进士不第,浪游江湖,遇钟离权授以丹诀。曾隐居终南山修道,后移居鹤岭,自谓得道,乃游历江淮两湖两浙间,自称回道人,后不知所终。元代封为“纯阳演政警化孚佑帝君”。通称吕祖,道教全真道尊为北五祖之一,又传为道教八仙之一。赴黄鹤楼游览时,作七绝《题黄鹤楼石照》。其与黄鹤楼的民间传说颇多,清代黄鹤楼上曾供奉其像。为了纪念吕洞宾,后人在蛇山建立了吕仙洞(中有吕洞宾塑像)、仙枣亭、纯阳楼等景点。
黄龙山。诲机禅师。清河张氏子。初参岩头。问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头曰。你还解救糍么。曰解。头曰。且救糍去。后到玄泉。又问。泉拈起一茎皂角曰。会么。师不会。泉放下作洗衣势。师便礼拜曰。信知佛法无别。泉曰。见甚道理。师曰。某甲问岩头。头曰你解救糍么。救糍也祗是解粘。和尚提起皂角。亦是解粘。所以道无别。泉呵呵大笑。师遂有省。唐天祐中。游化至此山。节帅施俸建宇。奏赐紫衣师号。大张法席。师将顺世。有僧问。百年后钵囊子何人将去。师曰。一任将去。曰。里面事如何。师曰。线绽方知。曰。何人得。师曰。海燕雷声即向汝道。言讫告寂。先是吕岩真人洞宾。京川人。唐末三举不第。偶于长安酒肆。遇钟离权。授以延命术。自尔人莫之究。尝游庐山归宗。书钟楼壁曰。一日清闲自在身。六神和合报平安。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未几。道经黄龙山。睹紫云成盖。疑有异人。乃入谒。值师击鼓升堂。师见意必吕公也。欲诱而进。厉声曰。座旁有窃法者。吕毅然出问。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此意如何。师指曰。这守尸鬼。吕曰。争奈囊有长生不死药。师曰。饶君八万劫。终是落空亡。吕薄讶飞剑胁之。不能入。遂再拜求指归。师诘曰。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吕言下顿契。作偈曰。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师嘱令加护。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传为宋仁宗曹太后弟。一说名友,字景休。隐迹山岩,精思慕道。遇钟离权、吕洞宾。洞宾问所养何事,答养道;问道安在,舅指天;问天安在,舅指心。权笑曰,心即天,天即道,却识本来面目矣。遂引入仙班。按曹太后有弟曹佾,未尝有成仙之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襄阳人。初寄医卜中,相传后遇钟离权得仙术,自号王风子。人不见其饮食。尝行江干,人见水中有二影,惊问其故,曰“欲更见之乎?”须臾见十影,众皆骇异。真宗召至禁中,长揖不拜,后辞去,不知所之。有《修真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