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僧彦琮南北朝末隋初 557 — 610
释彦琮
俗缘李氏。
赵郡柏人人也。
世号衣冠。
门称甲族。
少而聪敏才藻清新。
识洞幽微情符水镜。
遇物斯览事罕再详。
初投信都边法师
因试令诵须大拿经。
减七千言。
一日便了。
更诵大方等经。
数日亦度。
边异之也。
至于十岁方许出家。
改名道江
以慧声洋溢如江河之望也。
听十地论。
荣誉流振。
州邑所推。
十二在巏嵍山诵法华经。
不久寻究。
便游邺下因循讲席。
乃返乡寺讲无量寿经。
太原王邵任赵郡
寓居寺宇。
听而仰之。
友敬弥至。
齐武平之初
年十有四。
西入晋阳
且讲且听。
当尔道张汾朔。
名布道儒
尚书敬长瑜及朝秀卢思道元行恭邢恕等。
高齐荣望。
钦揖风猷。
同为建斋讲大智论。
亲受披导叹所未闻。
及齐后西幸晋阳
延入宣德殿讲仁王经
国统僧都用为承奉。
听徒二百。
并是英髦。
帝亲临御筵。
文武咸侍。
皇太后及以六宫。
同升法会。
侍中高元海
升坐。
接侍上下。
而神气坚朗。
希世惊嗟。
析理开神。
咸遵景仰。
十六遭父忧。
厌辞名闻游历篇章。
爰逮子史颇存通阅。
右仆射阳休之
与立林馆诸贤。
交共款狎。
性爱恬静。
延而方造。
及初进具。
日次晡时。
戒本万言诵试兼了。
自尔专习律检。
进讨行科。
武平齐。
寻蒙延入。
共谈玄藉深会帝心。
敕预通道观学士
时年二十有一。
宇文恺周代朝贤。
以大易老庄陪侍讲论。
江便外假俗衣。
内持法服。
更名彦琮
武帝自缵道书号无上秘要。
于时预沾纶综。
特蒙收采至宣帝在位。
每醮必累日通宵。
谈论之际因润以正法。
时渐融泰颇怀嘉赏授礼部等官并不就。
朝士王邵辛德源陆开明唐怡等。
情同琴瑟。
号为文外玄友
大象二年
隋文作相。
佛法稍兴。
便为诸贤讲释般若
大定元年正月
沙门昙延等。
同举奏度方蒙落发。
时年二十有五。
至其年二月十三日
高祖受禅改号开皇。
即位讲筵四时相续。
长安道俗咸拜其尘。
因即通会佛理。
邪正沾濡。
道者万计。
又与陆彦师薛道衡刘善经孙万寿等一代文宗。
著内典文会集
又为诸沙门撰唱导法。
皆改正旧体。
繁简相半。
即现传习祖而行之。
开皇三年
隋高祖幸道坛。
见画老子化胡象。
大生怪异。
沙门道士
共论其本。
又敕朝秀苏威杨素何妥张宾等。
有参玄理者。
详计奏闻。
时琮预在此筵当掌言务。
试举大纲未及指覈。
道士自伏陈其矫诈。
因作辩教论。
明道教妖妄者。
有二十五条。
词理援据宰辅褒赏。
其年西域经至。
即敕翻译。
既副生愿欣至泰然。
从驾东巡旋途并部。
炀帝在蕃任总河北
承风请谒入高第。
亲论往还允惬悬伫。
即令住内堂。
讲金光明胜鬘般若等经。
又奉别教撰修文疏。
契旨卓陈足为称首。
又教住大兴国寺
尔后王之新咏旧叙恒令和之。
又遣箫懿诸葛颖等群贤。
迭往参问。
谈对名理宗师有归。
王后作镇太原
又蒙入安居内第。
叙问殷笃。
琮别夜寐梦见黄色大人身长三丈。
手执颇梨碗授云。
碗内是酒。
琮于梦中跪受之曰。
蒙赐宝器。
非常荷恩。
但以酒本律禁。
未敢辄饮。
寤已莫知其由。
王躬造观音画像张设内第。
身量所执宛同前梦。
于是私慰抱。
悲庆交并。
至十二年
敕召入
复掌翻译。
大兴善
厚供频仍。
文帝御寓盛弘三宝。
每设大斋皆陈忏悔。
帝亲执香炉。
琮为宣导。
畅引国情恢张皇览。
御必动容竦顾。
欣其曲尽深衷。
其言诚感达如此类也。
炀帝时晋王
京师曲池营第林。
造日严寺。
降礼请永使住之。
由是朝贵明哲数增临谒。
披会玄旨屡发信心。
然而东夏所贵。
文颂为先。
中天师表。
梵音为本。
琮乃专寻教典。
日诵万言。
故大品法华维摩楞伽摄论十地等。
皆亲传梵书受持诵读。
每日闇阅要周乃止。
仁寿初年
敕令送舍利于荆州
汉王谅
于所治城
隔内造寺。
仍置宝塔。
今所谓开义寺是也。
琮初至塔所。
累日云雾晦合。
及至下晨。
时正当午。
云开日耀天地清朗。
便下舍利痤而藏之。
又感瑞云夹日五色相间。
仁寿末岁。
又敕送舍利于复州方乐寺。
今名龙盖寺也。
本基荒毁南齐初立。
周废颓灭才有馀址。
而处所显敞堪置灵塔。
人治剪。
忽觉头上痒闷。
因检发中。
获舍利一粒。
形如黍米光色鲜发。
两斧试之。
上下俱陷而舍利不损。
频更椎打。
光色逾盛。
掘深七尺又获塼藏。
铜银诸合香泥宛然。
但见清水满合。
其底踪迹似有舍利。
寻觅不见。
方知发中所获。
乃是银合所盛。
又觅石造函。
遍求不获乃于竟陵县界感得一石。
磨治既了忽变为玉。
五色光润内彻照见旁人。
又于石中现众色象。
引石向塔。
又感一鹅飞至函所。
自然驯狎。
随石去住初无相离。
虽见同群了无顾眄。
逐去还来。
首尾十日恒在舆所。
有人将至馀处。
便即鸣叫飞翔踰院而入。
及至埋讫便独守塔绕旋而已。
又感塔所前池有诸鱼鳖并举头出水北望舍利。
琮便为说法。
竟日方隐。
又感塔所井水十五日间自然涌溢。
埋后乃止。
四月八日云满上空。
正午将下收云并尽。
惟馀塔上团圆如盖。
五色间错映发日轮。
至藏舍利其云乃散。
琮欣感嘉瑞。
以状奏闻。
帝大悦录以为记。
藏诸秘阁
仁寿二年下敕更令撰众经目录。
乃分为五例。
谓单译重翻别生疑伪。
随卷有位。
帝世盛行。
寻又下敕。
令撰西域传。
素所暗练周镜目前。
分异讹错深有徵举。
故京壤名达。
多寻正焉。
王舍城沙门
远来谒帝。
事如后传将还本国请舍利瑞图经及国家祥瑞录。
敕又令琮翻隋为梵。
合成十卷。
赐诸西域
琮以洽闻博达素所关心。
文章腾翥京辇推尚。
凡所新译诸经。
及见讲解大智释论等。
并为之序引。
又著沙门名义论别集五卷。
并词理清简。
学师钦。
大业二年
东都新治。
与诸沙门诣阙朝贺。
特被召入内禁。
叙故累宵谈述治体呈示文颂。
其为时主见知如此。
因即下敕。
洛阳上林园。
立翻经馆以处之。
给事隆倍逾关辅
平林邑所获佛经。
合五百六十四夹。
一千三百五十馀部。
并昆崙书。
多梨树叶。
有敕送馆。
付琮披览。
并使编叙目录。
以次渐翻。
乃撰为五卷。
分为七例。
所谓经律赞论方字杂书七也。
必用隋言以译之。
则成二千二百馀卷。
敕又令裴矩共琮修缵天竺记。
文义详洽条贯有仪。
凡前后译经
合二十三部。
一百许卷。
制序述事备于经首。
素患虚冷发痢无时。
因卒于馆。
春秋五十有四。
大业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也。
俗缘哀悼归葬柏人
初大渐之晨。
形羸神爽。
问弟子曰。
斋时至未。
对曰未也。
还瞑目而卧。
如此再三。
乃回身引颈向门视日曰。
斋时已至。
吾其去矣。
索水盥手焚香。
迎弥勒画像。
合掌谛观。
开目闭目乃经三四。
如入禅定奄尔而终。
持纩属之方知已绝。
且琮神慧夙成。
彰于孩稚。
奉信贞恪松梓其心。
本师五台山沙门道最。
最亦风采标映。
故琮不坠其门。
凡所游习澹然独静。
虽经物忤曾无言及。
抑道从俗。
敕附文馆
屡逢光价能无会情。
斯乃立操虚宗。
游情靡测。
讲诵相沿初未休舍。
会梦入地狱。
颇见苦缘。
由念经佛等名。
蒙得解脱。
送往山楼之上。
寻又历观诸狱。
备睹同讲名僧。
五苦加之。
具言其状。
为说十善。
良久方觉。
至后数年更梦前事。
由称佛菩萨名。
又蒙放免。
高祖具闻。
敕琮录出赐诸道俗永为警诫。
自尔专思罪累。
屏绝人事。
息意言筌行方等忏。
供给贫病。
晚以所诵梵经四千馀偈十三万言。
七日一遍用为常业。
然琮久参传译。
妙体梵文。
此土群师皆宗鸟迹。
至于音字诂训。
罕得相符。
乃著辩正论。
以垂翻译之式。
其词曰。
弥天释道安每称。
译胡为秦。
有五失本三不易也。
一者胡言尽倒而使从秦。
一失本也。
二者胡经尚质。
秦人好文。
传可众心非文不合。
二失本也。
三者胡经委悉。
至于叹咏丁宁反覆。
或三或四不嫌其繁。
而今裁斥。
三失本也。
四者胡有义说。
正似乱词。
寻检向语文无以异。
或一千或五百。
今并刈而不存。
四失本也。
五者事以合成将更旁及。
反腾前词已乃后说而悉除此。
五失本也。
然智经三达之心。
覆面所演。
圣必因时时俗有易。
而删雅古以适今时。
一不易也。
愚智天隔圣人叵阶。
乃欲以千载之上微言。
传使合百王之下末俗。
二不易也。
阿难出经去佛未久。
尊大迦叶令五百六通迭察迭书。
今虽千年而以近意量截。
彼阿罗汉乃兢兢若此。
此生死人平平若是。
岂将不以知法者猛乎。
斯三不易也。
涉兹五失经三不易。
译胡为秦。
讵可不慎乎。
正当以不关异言传令知会通耳。
何复嫌于得失乎。
是乃未所敢知也。
余观道安法师
独禀神慧高振天才。
领袖先贤开通后学。
修经录则法藏逾阐。
理众仪则僧宝弥盛。
称印手菩萨岂虚也哉。
详梵典难易。
诠译人之得失。
可谓洞入幽微能究深隐。
至于天竺字体悉昙声例。
寻其雅论亦似闲明。
旧唤彼方总名胡国。
虽远识未变常语。
胡本杂戎之胤。
梵惟真圣之苗。
根既悬殊。
理无相滥。
不善谙悉多致雷同。
见有胡貌即云梵种。
实是梵人漫云胡族。
莫分真伪良可哀哉。
语梵虽讹比胡犹别。
改为梵学知非胡者。
窃以佛典之兴。
本来西域
译经之起。
原自东京
历代转昌迄兹无坠。
久云流变稍疑亏。
动竞逐浇波。
鲜能回觉。
讨其故事。
失在昔人。
至如五欲顺情。
信是难弃。
三衣苦节定非易忍。
割遗体之爱入道要门。
舍天性之亲出家恒务。
俗有可反之致忽然已反。
梵有可学之理何因不学。
又且。
发蒙草创。
伏膺章简。
同鹦鹉之言。
仿邯郸之步。
经营一字为力至多。
历览数年其道方博。
乃能包括今古网罗天地。
业似山丘文类渊海。
彼之梵法大圣规摹。
略得章本通知体式。
研若有功解便无滞。
匹于此域固不为难。
难尚须求。
况其易也。
或以内执人我外惭咨问。
枉令秘术旷隔神州。
静言思之悯而流涕。
向使法兰归汉僧会适吴。
士行佛念之俦。
智严宝云之末。
才去俗衣寻教梵字。
亦沾僧数先披叶典。
则应五天正语充布阎浮。
三转妙音并流震旦。
人人共解。
省翻译之劳。
代代咸明。
除疑网之失。
于是舌根恒净。
心镜弥朗。
藉此闻思永为种性。
安之所述大启玄门。
其间曲细犹或未尽。
更凭正文助光遗迹。
粗开要例。
则有十条字声。
一句韵。
二问答。
三名义。
五经论。
五歌颂。
六咒功。
七品题。
八专业。
九异本。
十各疏其相。
广文如论。
安公又云。
前人出经。
支谶世高
审得胡本。
难继者也。
罗叉支越
斲凿之巧者也。
窃以得本开质斲巧由文。
旧以为凿今固非审。
握管之暇试复论之。
先觉诸贤名参圣
慧解深发功业弘启。
创发玄路早入空门。
辩不虚起义应雅合。
但佛教初流方音鲜会。
以斯译彼仍恐难明。
无废后生已承前哲。
梵书渐播真宗稍演。
其所宣出穷谓分明。
聊因此言辄铨古译。
汉纵守本犹敢遥议。
魏虽在昔终欲悬讨。
或繁或简理容未适。
时野时华例颇不定。
晋宋尚于谈说。
争坏其淳。
秦梁重于文才。
尤从其质。
非无四五高德缉之以道。
八九大经录之以正。
自兹以后迭相祖述。
旧典成法且可宪章。
展转同见因循共写。
莫问是非谁穷始末。
僧鬘惟对面之物。
乃作华鬘。
安禅本合掌之名。
例为禅定。
如斯等类固亦众矣。
留支洛邑义少加新。
真谛陈时语多饰异。
若令梵师独断。
则微言罕革。
笔人参制。
则馀辞必混。
意者宁贵扑而近理。
不用巧而背源。
傥见淳质请勿嫌怪。
昔日仰对尊颜瞻尚不等。
亲承妙吼听之犹别。
诤论起迷。
豫𠰳涅槃之记。
部党兴执。
悬著文殊之典。
虽二边之义佛亦许可。
而两间之道。
比丘未允其致。
双林早潜一味初损。
千圣同志九旬共集。
杂碎之条。
寻讹本诫水鹄之颂。
俄舛昔经。
一圣才亡法门即减。
千年已远人心转伪。
既乏写水之闻。
复寡悬河之说。
欲求冥会讵可得乎。
且儒学古文变犹纰缪。
世人今语传尚参差。
况凡圣殊伦东西隔域。
难之又难论莫能尽。
必慇勤于三覆。
靡造次于一言。
岁校则利有馀。
日计则功不足。
开大明而布范。
烛长夜而成务。
宣译之业未可加也。
经不容易理藉名贤。
常思品藻终惭水镜。
兼而取之。
所备者八。
诚心爱法志愿益人不惮久时其备一也。
将践觉场先牢戒足不染讥恶。
其备二也。
筌晓三藏义贯两乘不苦闇滞。
其备三也。
旁涉坟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
其备四也。
襟抱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
其备五也。
沈于道术澹于名利不欲高衒。
其备六也。
要识梵言乃闲正译不坠彼学。
其备七也。
薄阅苍雅。
粗谙篆隶。
不昧此文。
其备八也。
八者备矣。
方是得人三业必长其风靡绝。
若复精搜十步应见香草。
微收一用时遇良材。
虽往者而难俦。
庶来者而能继。
法桥未断夫复何言。
则延铠之徒。
不回隆于魏室。
护显之辈。
岂偏盛于晋朝
或曰。
一音遥说四生各解。
普被大慈咸蒙远悟。
至若开源白马
则语逐洛阳
发序赤乌。
则言随建业
未应强移此韵始符极旨。
要工披读乃究玄宗。
遇本即依真为笃信。
案常无改世称仰述
诚在一心非关四辩。
必令存梵讵是通方。
对曰。
谈而不经旁惭博识。
学而无友退愧寡闻。
独执管锥未该穹壤。
理绝名想弥难穿凿。
在昔圆音之下神力冥加。
满字之间利根回契。
然今地殊王舍人异金口。
即令悬解定知难会。
经音若圆雅怀应合。
直餐梵响何待译言。
本尚亏圆译岂纯实。
等非圆实不无疏近。
本固守音译疑变意。
一向能守十例可明。
缘情判义诚所未敢。
若夫孝始孝终治家治国。
宣至德堪弘要道。
况复净名之劝发心。
善生之归妙觉。
奚假落发剪须苦违俗训持衣捧钵顿改世仪
坐受僧号详谓是理。
遥学梵章宁容非法。
崇佛为主。
羞讨佛字之源。
绍释为宗。
耻寻释语之趣。
空睹经叶弗兴敬仰总见梵僧例生侮慢。
退本追末吁可笑乎。
象运将穷斯法见续。
用兹绍继诚可悲夫。
文多不载。
琮师尚宗据深究教源。
故章抄疏记诸无所及。
述制书论不叙丘坟。
著福田论僧官论慈悲论默语论鬼神录。
通极论辩圣论通学论善知识录等。
并赋词弘瞻精理通显。
初所著通极者。
破世术诸儒不信因果。
执于教迹好生异端。
此论所宗。
佛理为极。
言辩圣者。
明释教宣真孔教弘俗。
老子教不异俗儒。
灵宝等经则非儒摄。
言通学者。
劝引儒流遍师孔释。
令知内外备识俗真。
言善知识者。
是大因缘登圣越凡。
不因善友无人达也。
门人行矩者。
即琮兄之子。
为立行记流之于世。
矩少随琮学。
咨训叶经。
东西两馆并参翻译。
为性颇属文翰。
通览坟素。
夙为左仆射房玄龄所知。
深见礼厚。
贞观初
奏敕追入。
既达京室将事翻传。
遂疾而终。
不果开演。
乡族流恸接柩。
赵州所译众经。
具在馀录。
释莲华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 译经科
中印土人
兴元初
杖锡谒德宗曰。
愿得一钟归西国
为陛下作大佛事。
广州节度使季复脩鼓铸。
仍令送往南天竺金堆寺。
因置钟于宝军国毗卢遮那佛塔所。
无几何。
附舶致华严后分梵夹。
以谢。
般若三藏。
译于崇福寺
成四十卷。
云南天竺乌苌国
以书奉献。
不知孰是。
释莲华
中印度人也。
兴元元年杖锡谒德宗。
乞钟一口归天竺声击。
广州节度使李复修鼓铸毕。
令送于南天竺金堆寺。
乃将此钟。
于宝军国毗卢遮那塔所安置。
后以华严后分梵夹附舶。
来为信者。
般若三藏于崇福寺翻成四十卷焉。
一云梵夹本是南天竺乌荼国王书献支那天子。
书云。
手自书写华严经百千偈中所说善财童子五十五圣者。
善知识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谨奉进上。
愿于龙华会中奉觐云。
贞元十一年也。
至十二年六月
诏于崇福寺翻译。
罽宾沙门般若宣梵文。
洛京天宫寺广济译语。
西明寺圆照笔受
智柔智通缀文。
成都府正觉寺道恒鉴虚润文。
千福寺大通證义
澄观灵邃详定。
神策军护军中尉霍仙鸣左街功德使窦文场写进。
十四年二月解座。
归登中唐 754 — 820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54—820 字冲之苏州吴(今江苏吴县)人。
代宗大历七年(772)举孝廉高第。
德宗贞元初(785)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右拾遗
累迁至工部侍郎
宪宗元和六年(811)受诏与孟简等同译《大乘本生心地观》,加右散骑常侍,转兵部侍郎,兼判国子祭酒
十四年工部尚书,累封长洲县男卒谥宪
生平见《旧唐书》、《新唐书》本传。
工草隶,笔法甚古,不近俗。
有文名,权德舆称其“词学精实,晦而不耀。
”(《起居舍人举人自代状》)《全唐诗》存诗1首。
僧玄畅唐 797 — 875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字申之
宣城陈氏子也。
甫九龄。
即依泾县水西寺之清逸上人。
教授经法。
年十九。
获薙落。
满岁受具于福州兜率戒坛
尤知究习律藏。
越中之游厌足异闻。
乃趋京师西明寺从慧正师。
遍讨律师宣公行道胜迹。
遂受三学大德之职。
会昌废教。
众议宜上表以谏。
庶几上听而停罢前诏。
于是两街僧录灵宴辩章等。
共推为首。
悉录历代帝王事。
进奏弗听。
大中初
赐紫伽梨。
诏充内外坛大德
咸通间
诏充追福院首领
总持寺维那
署上座。
脩忏悔法。
加佛号一万五千并请以本生心地观经一部八卷。
入藏。
诏许之。
乾符初
赐号曰。
法宝
二年三月二十一日卒。
寿七十九腊五十九。
其年四月二十五日
窆于长安县高阳小梁村。
四年尚书礼部侍郎崔沆勒文其碑。
次颂德。
释玄畅
字申之
俗姓陈氏
宣城人也。
爰在弱龄便持异操。
戏则聚沙为塔摘叶为香。
年九岁于泾邑水西寺
依清逸上人教授经法。
年十九削发。
二十岁往福州兜率戒坛受具足戒。
听掇律科深得宗旨。
新缯细缕一染色佳。
而往越中求闻异说。
仰京室西明寺有宣律师旧院多藏毗尼教迹。
因栖惠正律师法席。
自入京华渐萌头角。
京城三学大德益广见闻。
方事讲谈遽钟堙厄则会昌废教矣。
京城法侣颇甚徬徨。
两街僧录灵宴辩章同推为首。
上表论谏。
遂著历代帝王录。
奏而弗听。
由是例从俗服。
宁弛道情。
龙蛇伏蛰而待时。
玉石同焚而莫救。
殆夫武皇厌代宣宗在天。
坏户重开炎岗息炽。
大中中凡遇诞辰入内谈论。
赐紫袈裟充内外临坛大德。
宗钦其宿德蕃锡屡臻。
乃奏修加忏悔一万五千佛名经。
又奏请本生心地观经一部八卷。
皆入藏。
时充追福院首领
又充总持寺都维那
寻署上座。
讲律六十座。
度法者数千人。
撰显正记一十卷科六帖名义图三卷三宝五运三卷。
虽祖述旧闻标题新目。
义出意表文济时须。
乾符中懿宗简自上心。
特赐师号曰法宝
二年三月二十一日示灭。
俗龄七十九僧腊五十九。
弟子赐紫惠柔大德师遂宗绍。
其年四月二十五日
窆于长安邑高阳乡小梁村。
四年丁酉尚书礼部侍郎崔沆交分殊深。
著碑述遗迹焉。
僧宗季五代 ? — 948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俞姓
临安人
方稚齿。
嬉戏邻家树下。
忽天震其树。
季随僵仆。
有姊尼。
趋抱以察其色曰。
此以怖昏。
非死也。
小待且苏。
无复虑。
已而果然。
遂勉其亲。
令出家。
事欣平寺大德为师。
俄从巨信论师。
禀名数论于三衢
钱唐僧正蕴让。
闾丘方远
江东罗隐
二先生游。
见而申问。
遂作二百语以贽焉。
让大叹赏。
乃请就龙兴寺开讲。
以训迪后学。
四十馀年。
获弟子七八百辈。
终于乾祐之戊申初。
尝于讲次。
见一异僧。
语作胡音。
因问其西域未来经论。
殊有感发。
永新释般若心经。
晖理钞。
释上生经弥勒成佛经。
及诸补阙义章
可数十卷。
并行于世。
气志雄迈。
情性方正。
寡言笑。
眇目下视。
操守坚确。
虽屡空。
裕如也。
故此宗。
至今繁衍云。
释宗季者。
俗姓俞
临安人也。
稚齿瑰伟心志刚直。
尝天震邻家树。
季随僵仆。
有姊尼抱就膝。
视之曰。
此非震死且有生候。
至夜未央苏而复作。
遂劝令出家。
事欣平寺僧。
后往衢州投巨信论师学名数论。
文义淹详且难诎伏。
锋芒如也。
迨回杭龙兴寺召讲。
僧正蕴让给慧纵横两面之敌也。
闾丘方远先生江东罗隐为莫逆之交也。
见而申问。
季作二百语詶之。
让正赏叹。
遂请开讲四十馀年。
出弟子七八百人。
汉乾祐戊申岁
疾终于本房。
讲次。
遇一异人。
作胡语问西域未来之经论。
一众惊然。
眇二目。
曾夜行感神光。
引之常览古师之述作。
曰可俯而窥也。
遂撰永新释般若心经晖理钞解上生经弥勒成佛经疏钞补猷钞阙诸别行义章
可数十卷。
并行于世。
季道行孤僻性情方正。
寡言语气貌高迈
誓不趋俗舍。
暨老恳请亦罕赴白衣家。
居唯屡空衎然自任。
而孜孜手不释卷。
乐道向终。
至今此宗越多。
弟子讲导不泯焉。
僧弘济元 1271 — 1356
释弘济同舟别号天岸
馀姚人
姓姚氏
幼孤。
从里之宝积寺舜田满和尚出家。
丱时骏发绝伦。
满授以法华经辄成诵。
年十六为大僧。
日持四分律。
踬步之间不敢违越绳尺。
已而叹曰。
戒固不可缓。
而精研教乘以资行解。
又可后乎。
于是往鄞依半山全法师习台教。
久之悉通其旨。
尝修法华金光明净土等忏。
一日于定中彷佛睹四明尊者
付以犀角如意。
自是谈辩日溢若河悬泉涌。
而了无留滞。
元泰定元年出世住万寿圆觉。
明年盐官海岸毁。
居民朝夕惴惴恐为鱼鳖之宅。
元丞相脱驩甚忧之。
乃祷观音大士于上竺。
即海岸建水陆大齐入慈心三昧。
取海沙诵大悲陀罗尼。
帅众遍撒其处。
凡足迹所及岸皆复固。
人称神焉
天历迁集庆显慈二寺。
适当岁俭退处别室。
苏人聘兴大德万寿寺
阅六寒暑寺告成。
至正五年宣政请主会稽之圆通。
居四载。
还宝积专修念佛三昧。
七年以年高八十。
元主降旨命主杭之普福。
坚卧不起。
门人法航等进曰。
和尚自为固善。
其如斯道何。
不得已遂强起受诏赴之。
无何竟拂衣复归旧隐。
开清镜阁以蛰焉。
因楞严经诸注繁简失当。
将欲折衷其说为之疏解。
俄疾作即召弟子。
以唯心净土之旨惓惓为勉间有未解其意。
乃厉声曰。
生死难处生死难处。
遂书偈而逝。
时至正十六年三月十日也。
阅世八十有六。
坐七十有一夏。
越七日颜如生。
众以陶器葬里之蛾眉山松花坞。
自卜之所。
嗣法弟子有上竺道臻雍熙净琛普光允中圆通有传天宫明静五人。
所著有四教仪纪正天岸外集各若干卷。
行于世。
系曰。
有大过人者三焉。
内外书史目则终身不忘一也。
高昌僧般若室利。
学兼华梵世无敌者。
高昌语译小止观。
而顿见文彩焕发室利郝然自失二也。
生平以流通教法为己任。
凡讲法华一百十会。
而感天雨宝花缤纷者再三也。
呜呼人或有一不愧于生。
备此三。
可谓世之优昙也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