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释圆光隋末唐初 532 — 630
释圆光
俗姓朴
本住三韩
卞韩马韩辰韩
辰韩新罗人也。
家世海东祖习绵远。
而神器恢廓爱染篇章。
挍猎玄儒讨雠子史。
文华腾翥于韩服。
博赡犹愧于中原。
遂割略亲朋发愤溟渤。
年二十五。
乘舶造于金陵
有陈之世号称文国。
故得咨考先疑询猷了义。
初听庄严旻公弟子讲。
素沾世典谓理穷神。
及闻释宗反同腐芥。
虚寻名教实惧生涯。
乃上启陈主请归道法。
有敕许焉。
既爰初落采即禀具戒。
游历讲肆具尽嘉谋。
领牒微言不谢景。
故得成实涅槃蕴括心府。
三藏数论偏所披寻。
末又投吴之虎丘山
念定相沿无忘觉观。
息心之众云结林泉。
并以综涉四含功流八定明善易拟筒直难亏。
深副夙心遂有终焉之虑。
于即顿绝人事盘游圣踪。
摄想青霄缅谢终古。
时有信士宅居山下。
出讲固辞不许。
苦事邀延。
遂从其志。
创通成论末讲般若。
皆思解俊彻嘉问飞移。
兼糅以绚采织综词义。
听者欣欣会其心府。
从此因循旧章开化成任。
每法轮一动。
辄倾注江湖。
虽是异域通传。
而沐道顿除嫌郤。
故名望横流播于岭表。
披榛负橐而至者相接如鳞。
会隋后御宇威加南国。
历穷其数军入杨都
遂被乱兵将加刑戮。
有大主将望见寺塔火烧。
走赴救之了无火状。
但见在塔前被缚将杀。
既怪其异即解而放之。
斯临危达感如此也。
学通吴越
便欲观化周秦。
开皇九年来游帝宇。
值佛法初会摄论肇兴。
奉佩文言振绩徽绪。
又驰慧解宣誉京皋。
绩业既成道东须继。
本国远闻上启频请。
有敕厚加劳问放归桑梓。
往还累纪老幼相欣。
新罗王金氏
面申虔敬仰若圣人。
性在虚闲。
情多汎爱。
言常含笑愠结不形。
而笺表启书往还国命。
并出自胸襟。
一隅倾奉皆委以治方。
询之道化。
事异锦衣请同观国。
乘机敷训垂范于今。
年齿既高乘舆入内。
衣服药食并王手自营不许佐助。
用希专福。
其感敬为此类也。
将终之前。
王亲执慰。
嘱累遗法。
兼济民斯为说。
徵祥被于海曲。
以彼建福五十八年。
少觉不悆。
经于七日。
遗诫清切。
端坐终于所住皇隆寺中。
春秋九十有九。
唐贞观四年也。
当终之时。
寺东北虚中音乐满空异香充院。
道俗悲庆知其灵感。
遂葬于郊外。
国给羽仪。
葬具同于王礼。
后有俗人儿胎死者。
彼土谚云。
当于有福人墓埋之。
种胤不绝。
乃私瘗于坟侧。
当日震此胎尸掷于茔外由此不怀。
敬者率崇仰焉。
有弟子圆安
神志机颖性希历览。
慕仰幽求遂北趣九都。
东观不耐又西燕魏。
后展帝京备通方俗。
寻诸经论跨轹大纲。
洞清纤旨晚归心学。
高轨尘。
初住京寺。
以道素有闻。
特进萧瑀
奏请住于蓝田所造津梁寺。
四事供给无替六时矣。
尝叙光云。
本国王染患。
医治不损。
入宫。
别省置。
夜别二时为说深法。
受戒忏悔。
王大信奉。
一时初夜王见光首。
金色晃然有象日轮随身而至。
王后宫女同共睹之。
由是重发胜心。
克留疾所。
不久遂差。
于卞韩马韩之间。
盛通正法。
每岁再讲匠成学。
䞋施之资并充营寺。
馀惟衣𭽽而已。
姓朴
本住三韩
秦韩辰韩马韩。
辰韩新罗人也。
家世海东。
而神器恢廓。
校猎玄儒。
讨雠子史。
年二十五。
乘舶造于金陵
及闻释宗。
乃上启陈主。
请归道法。
有敕许焉。
既爰落䰂。
即禀具戒。
游历讲肆。
得成实涅槃。
蕴括心府。
三藏数论。
遍所披寻。
末又投吴之虎丘山
息心之众。
云结林泉。
并综涉四含。
功流八定。
深副夙心。
遂有终焉之虑。
于即顿绝人事。
槃游圣踪。
时有信士。
宅居山下。
出讲。
创通成论。
未讲般若。
皆思解俊彻。
听者欣欣会其心府。
名望横流。
播于岭表。
披榛负橐而至者。
相接如鳞。
会隋后御宸。
威加南国。
遂被乱兵。
将加刑戮。
有大主将
望见寺塔火烧。
走赴救之。
了无火状。
但见在塔前。
被缚将杀。
既怪其异。
即解而放之。
学通吴越
使欲观化周秦。
开皇九年。
来游帝宇。
值佛法初会。
摄论肇兴。
奉佩大言。
振续徽绪。
本国远闻。
上启频请。
有敕厚加劳问。
放归桑梓。
往还累纪。
老幼相欣。
新罗王金氏
面申虔敬。
仰若圣人。
年齿既高。
乘舆入内。
衣服药食。
王后自营。
不许佐助。
用希专福。
将终之前。
王亲执慰。
嘱累遗法。
兼济民斯。
为说徵祥。
被于海曲。
以彼建福五十八年。
少觉不愈。
经于七日。
遗诫清切。
端坐终于所住皇隆寺中。
春秋九十有九。
释法进隋 ? — 617年1月8日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十三 弘法科(三)
早年师事益州绵竹县
应山玉女寺辉禅师出家。
后从定法师受十戒。
恭谨谦恪。
常依辉研习水观。
寺之竹林栖四虎。
入定。
虎则驯绕左右。
如捍卫状。
人迹为绝。
邻之樵者。
窃窥之。
无所见。
独见湛水凝止绳床上。
因再投石其中。
既而出定。
觉心痛。
遍询之得其故。
明日使其人。
时必尽去所投石。
痛即差。
开皇间
皇子秀。
蜀王之国治成都
而妃患心腹殊剧。
时白厓鸣鹤诸方士。
皆莫治。
遂遣长史张英。
即其寺请起
不可曰。
吾住兹山。
且八十年。
其性之无所动摇。
与木石类。
强之有死而已。
既还报。
王益遣官属车从奉迎。
不少懈。
守志愈奋厉。
王怒躬造其地。
将加罪。
及见
顾复战汗。
不能自已。
遽曰。
禅师慈悲。
望救病苦。
徐应曰。
杀羊取心。
以充庖厨。
则羊之痛有甚于妃者。
王曾不少加爱焉。
今妃稍痛。
而爱如此。
则王之于情念重。
而道念轻矣。
尚何以召我哉。
王亟惭愧忏悔。
遂出山。
且不肯骑乘。
请自以杖屦随王后
顷之则先二日至。
造堂见妃。
妃亦流汗。
疾从而脱然。
施帛五百匹。
纳衣伽黎什物等。
令盥手。
执所施物。
祝愿毕。
而悉送输之法聚寺。
助营构。
即辞去。
当是时。
王独与妃见足高去地可四五寸。
大业十三年正月八日
终于山中。
顺应理贞两大士
顺应 理贞 两大士
入中国求法还国。
新罗庄王
王后患发背。
中使告之。
师授以王色线。
其便还报于王。
王依言试之。
患差。
王感之。
创立海印寺
昔梁朝宝志公
临终以踏山记嘱门徒曰。
吾没后有高丽二僧。
求法而来。
以此记付之。
果有顺应理贞两大士
入中国求法。
志公门徒见之。
以踏山记付之。
并说临终时语。
顺应闻而问法师葬处。
而往寻之。
云人有古今。
法无前
七日七夜入定请法。
墓门自开。
志公出为之说法。
以衣钵传。
又赙蟒皮鞋。
仍嘱曰。
汝国牛头山西
有法佛大兴处。
汝等还国。
可创立别裨补大伽蓝海印寺
言讫还入。
二师还国。
牛头山
自东北踰岭而西。
遇猎人问曰。
汝等因猎遍阅此山。
有可以创寺地否。
猎人答曰。
此去小下有一水泊处。
多有铁瓦。
宜往观之。
二师到水泊处见之。
甚叶其意。
藉草而坐入定。
顶门放光。
紫气冲天。
新罗第三十九王哀庄大王
王后患发背。
良医无效。
王患之。
使臣分往诸方。
冀得硕德异僧。
倘蒙扶救也。
中使于路上望见紫气。
疑其有异人。
到山下披榛入洞。
至数十里许。
溪深峡束行不能前。
徘徊久之。
忽见一狐缘岩而去。
中使心异之。
随之而
及见二师入定。
光从顶门出。
敬信礼拜。
因请邀还王宫。
二师不许。
中使乃以王后发背之患告之。
师授以五色线曰。
宫前有何物。
答曰。
梨树
师曰。
持此线一头系于梨树
一头接于疮口。
即无患。
其使还报于王。
王依言试之。
梨枯患差。
王感之敬之。
使国人创立兹寺焉。
时哀庄王三年壬午(并海印寺古藉)。
顺应赞曰。
护大师
南行童子。
身一片云。
志千里水。
浮囊永思。
舍筏归止。
彼岸此岸。
喻指非指。
天业受禅。
犹如觉贤
牛头垂祫。
象𠕀掸玄。
岩扄选胜。
海岸提图。
地崇洲渚。
天授林泉。
化城口谈。
学薮心传。
影侔秋月。
感隔春烟。
绽火中莲。
利贞赞曰。
孤云独鹤。
俪影岩壑。
草创莲刹。
混沌逢𣫫愿霈无碍。
人天有托。
二杰如生。
九原可作
法正别座(并崔致远)。
王方翼初唐 623 — 68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3—685 【介绍】: 并州祁人字仲翔
早孤,哀痛如成人,时号孝童
其友赵持满被诛,亲戚莫敢视,方翼收葬之,由是知名。
累官庭州刺史夏州都督
屡建战功,封太原郡公
武则天临朝,以王后之属流崖州,道卒,年六十三。
杨炯初唐 650 — 693
作品评论
古章残佚,不见本原,唯《西陵》一首,苍健立干,有任、范之体。
律诗工对,其源盖出阴铿
才气无前,自谓“耻屉王后”,第藻浮于质,时有衰音。
《诗学渊源》
)所为诗雄奇奔放,文质兼备,虽未逮卢之古雅、骆之蕴藉,以较子安,实为胜之。
卢前”“王后”,宜彼不为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