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钱戭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谈戭之误。
全唐诗》卷七七〇收《清溪馆作》1首,《文苑英华》卷二九八、《全唐诗》卷一一四皆收作谈戭诗,《吟窗杂录》卷二六收其三四两句,录自殷璠丹阳》,亦归谈戭
王季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
家贫卖履,其妻疾其穷丑,遣去。
季友博极群书,工诗。
代宗广德末大历初洪州观察使李勉引为副使,兼监察御史
性磊落不羁,爱好山水。
杜甫尝作《可叹》诗叹之。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七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家贫,自耕自刈,卖药贩履,聊以度生。
宝应中李勉爱其才,特加礼敬,历仕华阴虢州录事参军,入为太子司议郎
广德二年(764),佐江西观察使李勉幕,兼监察御史,迁副使
大历二年(767),还京归隐。
生平事迹散见于邵《送王司议季友洪州》、《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四。
孙望《箧中集作者事辑》有王季友条。
季友少有才学,诵书万卷,工诗,与杜甫钱起于邵岑参郎士元戎昱等人友善。
杜甫称其“豪俊”(《可叹》),岑参谓“王生今才人,时辈或所仰”(《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元结箧中集》选其诗2首,殷璠河岳英灵集》选其诗6首,评曰:“爱奇务险,远出常情之外。
”《全唐诗》存诗13首,杂有贞元间另一王季友之作。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
开元天宝间河南王季友名同。
全唐诗》存诗1首。
一作开元天宝间河南王季友诗。
唐诗汇评
王季友,生卒年不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家贫,少有才学,暗诵书万卷。
曾游渭州华阳长安等地。
岑参杜甫钱起郎士元等友善,为时辈推仰。
广德初,官太子司议郎
李赵出镇洪州季友幕画,授监察御史,为副使
后不知所终。
季友工诗,乾元三年元结沈千运等七人诗为《箧中集》,季友诗入选。
有《王季友诗》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十一首。
季友
河南人
为豫章太守李勉宾客
作品评论
季友诗,爱奇务险,远出常情之外。
然而白首短褐,良可悲夫!
至如《观于舍人西亭壁画山水诗》:“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放出湖中鸟。
”甚有新意。
工诗,性磊浪不羁,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白首短褐,崎岖士林,伤哉贫也!尝有诗云:“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又:“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观其笃志山水,可谓远性风疏,逸情云上矣。
钟云:此公有古骨古心,复有妙舌妙笔,然在盛唐不甚有诗名,为其少耳。
又云:此君尤妙七言古,四诗骨色似岑嘉州,而笔舌妙似过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诗体逼古,始为真诗,然必穷而后工。
盛唐多困穷苦节之士,如王季友家贫卖履为生,致其妻恶而欲弃之。
……其为诗皆冲淡自然,淡而不厌,往往为当时名流所推重。
《师友诗传续录》
王季友诗不多,在盛唐自是别调,亦非诸大家、名家之比。
又如《箧中集》诸人,皆别调也。
周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曲阿(今江苏丹阳)人,曾为吏部常选。
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
善诗,有诗名于当时。
殷璠汇次其与包融丁仙芝蔡希周沈如筠孙处玄等18人诗为《丹阳》,并评周瑀诗曰“窈窕鲜洁,务为奇巧。
”《全唐诗》存诗3首。
孙处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处立
江宁人
武则天长安中徵为左拾遗
颇善属文,有诗名。
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
睿宗神龙初桓彦范等用事,处玄遗之书,论时事得失,不用,乃去官还乡里。
玄宗开元初润州刺史李浚处玄学行著名,累表荐之,竟称疾不起,病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一作孙处立
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谓作“立”者误。
江宁(今江苏南京)人,一说润州(今江苏镇江)人。
武则天长安中征为右拾遗(岑仲勉《读〈全唐诗〉札记》谓职衔作左拾遗者误)。
善属文,尝恨天下无书以广新闻。
中宗神龙初桓彦范等用事,处玄论时事不合,乃去官归里。
玄宗开元初,荐不起。
后以病卒。
生平见《旧唐书》本传、《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二九、《嘉定镇江志》卷一八、《至顺镇江志》卷一九。
处玄有诗名于时,殷璠曾汇编包融孙处玄等18人诗为《丹阳》。
全唐诗》存诗2首、断句2联。
其中《咏黄莺》诗一作郑愔诗,又作郑缙诗。
处玄
润州人
长安中徵为左拾遗
神龙初
功臣桓彦范等用事。
处元彦范书。
言时事得失。
不纳。
乃去官还乡里。
包融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润州延陵人,一说湖州人
制举登科。
玄宗开元间大理司直,官至集贤院学士
工诗,有才名,与子包何包佶号三包
又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齐名,号吴中四士
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二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
历官集贤院直学士大理司直
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齐名一时”(《旧唐书·于休烈》)。
亦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齐名,号“吴中四士”(《新唐书·刘晏》附《包佶传》)。
包融孟浩然交谊甚厚,孟有诗叙二人交往。
全唐诗》存诗8首。
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
唐诗汇评
包融,生卒年不详,间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
工诗。
神龙中,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吴越之士,俱以文词俊秀杨名上索,合称“吴中四士”。
开元中张九龄引为怀州司户参军,后官至大理司直集贤院学士
孟浩然殷遥友善。
有《包融诗》一卷,已佚。
殷璠储光羲殷遥等间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亦佚。
《全房诗》存诗八首。
作品评论
殷墦《丹职集》
诗)清幽语奇,颇多剪刻。
(包)佶……父集贤院学土,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
润州延陵包融储光羲曲阿丁仙芝缑氏主簿蔡隐丘监察御史察希周、渭南蔡希寂处士张彦雄张朝校书郎张晕吏部常选周瑀长洲谈截,句容殷遥、硖石主簿樊光横阳主搏沈如筠江宁右拾遗孙处玄徐延寿丹徒江都主簿马侹、武进申堂构,十八人皆有诗名,殷墦次为《丹阳》。
(包)延陵人
开元间仕历大理苟直。
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工为诗。
二子何、佶,纵声雅道,齐名当时,号“三包”。
蔡希周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润州曲阿人
玄宗开元十三年进士第
历官监察御史
与弟蔡希寂皆长于吟咏,有名于时。
殷璠称其诗“词彩明媚,殊得风规”,收入《丹阳》。
有诗一卷,不存。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五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希逸、弟希寂皆能诗。
玄宗开元十三年(725)进士及第历官监察御史,转侍御史兼殿中。
事迹散见《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三、《新唐书·艺文志四》、《包融诗》注。
殷璠汇次其诗入《丹阳》,评曰:“希周词彩明媚,殊得风规。
”(《吟窗杂录》卷二六《历代吟谱》)《光绪丹阳县志》著录《蔡希周诗》1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祖咏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洛阳人
玄宗开元进士
后流落不偶,移家归汝坟间别业,以渔樵自终。
少与王维友善。
工诗,剪刻省净,用思尤苦。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三洛阳(今属河南)人。
玄宗开元十二年(724)杜绾榜进士
祖咏王维交谊颇深,多有酬唱之作,又与卢象储光羲王翰丘为等为友。
进士后未得官,约于开元十三年岁末即离京归汝坟(今河南汝阳汝州间)别业,以渔樵自终。
其间与王翰恣为欢畅。
生平事迹见《唐诗纪事》卷二〇、《唐才子传》卷一。
祖咏作诗最重经营意境,名篇《终南望余雪》仅二韵即意尽而止。
殷璠评其诗“剪刻省净,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河岳英灵集》卷下),芮挺章国秀集》选其诗5首,均见盛唐诗坛对祖咏之重视。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断句4。
唐诗汇评
祖咏
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
开元十二年(724)进士第
王维济州司仓参军,与唱和。
后因仕途失意,移居汝坟
王翰汝州长史仙州别驾,与当地名士游赏,祖咏常在座。
曾南游江南,北上蓟门
后被眨,其事未详。
王维储光羲卢象、立为友善。
有《祖味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洛阳人
开元十二年进士
作品评论
诗剪刻省净,用思尤苦,气虽不高,调颇凌俗。
至如“霁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亦可称为才子也。
《唐诗品》
殷璠评祖诗“剪刻省静,用思尤苦”,此当未知祖诗者也。
唐自天宝以后,极工锁尾而略于发端,务谐声偶而劣于递送,祖诗殊脱此病。
若谓苦思得之,则声响结滞,安得音调谐协乃尔?
祖病乃在古风《观古意》一篇,叠韵偏侧,命意芜浅,殊少风云之气。
其在开元之间,品望雌矣。
《诗源辨体》
祖咏诗甚少,五言古仅数篇,俱不为工。
五言律,声调既高,语亦甚丽。
七言“燕台一去”一篇,实为于鳞诸子鼻祖。
《载酒园诗话又编》
卢象,稍有悲凉之感,然亦不激不伤。
卢情深,祖尤骨秀。
《唐七律诗钞》
祖咏诸公,篇什不多,自是盛唐正轨。
蔡隐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润州曲阿人名希逸,以字行,排行四
蔡希寂兄。
玄宗开元间在世。
历官缑氏主簿
工草隶,能诗。
殷璠丹阳》收其诗,以为“体调高险”,“殊多骨气”。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隐丘(一作隐石,误),以字行,排行四
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弟希周、希寂皆能诗。
玄宗开元间缑氏主簿
事迹散见蔡希综《法书论》、《新唐书·艺文志四》《包融诗》注、《唐诗纪事》卷一五。
有诗名,殷璠汇次其诗入《丹阳》,称其诗“体调高险,往往惊奇,虽乏绵密,殊多骨气”(见《吟窗杂录》卷二六)。
唯称其名为“隐丘”,按清宗廷辅辑《丹阳》,据蔡希综《法书论》,以为隐丘即其四兄希逸之字(《宗月锄先生遗著八种》),可从。
全唐诗》存诗1首,断句2。
《全唐诗续拾》补收断句2。
参见隐求
丁仙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润州曲阿人字元祯
玄宗开元进士
馀杭
工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一作丁先芝
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
玄宗开元十三年(725)进士第
十八年前未得授官,后任主簿余杭县等职。
生平事迹散见储光羲《贻丁主簿仙芝别》及自注、《国秀集》目录、《唐诗纪事》卷二四、《新唐书·艺文志四》。
仙芝有诗名,有诗收入《丹阳》。
诗风“婉丽清新,迥出凡路”(《吟窗杂录》卷二六《历代吟谱》引殷璠语)。
光绪《丹阳县志》卷三五著录“丁仙芝《丁余杭集》二卷。
”《全唐诗》存丁仙芝诗14首(其中《渡扬子江》为孟浩然诗误入)、断句4,《全唐诗逸》补断句1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唐诗汇评
丁仙芝,生卒年不详,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
初,举进士不第,与储光羲同为大学诸生
开元十三年(725)进士第,官主簿余杭
有《丁余杭集》二卷,已佚。
殷璠仙芝包融储光羲等涧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亦佚。
全唐诗》存诗十四首。
作品评论
《吟窗杂录》
引殷瑶语:(仙芝诗)婉丽清新,迥出凡俗,恨其文多质少。
张宁明 1426 — 14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海盐人字靖之号方洲
景泰五年进士
礼科给事中,擢都给事中
京卫武职,人员既众,又多老弱,宜严加考核。
格不行。
宪宗时出为汀州知府,以简静为治。
以病免归。
致仕后家居三十年,累荐不起。
工书画,能诗。
有《方洲杂言》、《奉使录》、《方洲》。
张宁(1426-1498)字靖之号方洲浙江海盐人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礼科给事中汀州知府,以简静为治,工书画,能诗。
著有《方洲杂言》《奉使录》《方洲》。
字靖之号方洲海盐人(或云海宁人,误。
)七岁题画龙,有莫点金睛恐飞去之句。
景泰甲戌进士,受知于少保谦姚尚书夔,授礼科给事中
内阁陈循、王文以子不得举,中伤考官,疏言其失大臣体,又疏请裁止曹、石陈乞等事,闻者竦然。
天顺中奉使朝鲜,馈遗一无所受。
朝鲜为树亭曰却金,陪臣朴元亨从游太平馆,赋百韵诗,朴随手和之,殊不相下。
得溪流才白春前雪,柳折新黄夜半风。
朴乃阁笔曰:不能和矣。
都给事中
宪宗朝首劝经筵,又荐起王竑李秉,诸大臣不悦。
太后生辰,设斋醮,礼官敛大臣金钱祈福,言不可。
给事中王徽等劾内阁李贤又合六科申救,人益忌之,出知汀州
未几乞归,家居三十年,日杜门以琴书自娱。
放志山水,䌽舟蜡屐,随意所之,兴至成文,呼笔立就。
性喜绘事,特饶姿逸,然不轻与人点染。
没后无子,有二妾曰寒香、晚翠,剪发自誓,不下楼者四十年,诏旌为双节。
著有方洲集。
是时风雅寝微,力为振起。
厥后董许朱陈辈出,武原诗学所以独盛于他邑也。
字靖之海盐人
景泰甲戌进士,除礼科给事中,出为汀州知府
有《方洲》二十六卷。
(《诗谈》:海盐张靖之,高雅得唐调。
《艺苑卮言》:张靖之如小棹急流,一瞬而过,无复雅观。
《国雅》:靖之纵调骋情,颇称作者。
其《采莲》《昭君》,风力丹彩俱备,堪以陶写幽心。
至「林叶经霜尽,河冰近午开」,是前贤末振语。
殷璠所谓意新理惬,斯得之。
紫桃轩杂缀》:张黄门靖之负海内重名,与时不能俯仰,拂衣早退,性喜绘事,不轻与人点染。
馀少时曾见其《海天落照》、《石梁飞瀑》二帧,极诡丽奇伟之观。
近又见李白庐山瀑布图》,泉壑树石,纵横森布,一唐帽红衫人,仰面掀须,豪态溢出,知其有倾河倒峡之气郁盘于胸也。
先生假以自寓乎?
无声诗史》:张晴之诗思敏捷,工人物山水。
静志居诗话》:黄门致仕归,筑方洲草堂于海澨,叠石为山,上有峰曰「苍玉」、曰「拄颊」、曰「小飞来岩」、曰「宿雨」、曰「滴露洞」、曰「归云坡」、曰「兰雪岫」、曰「烟峤」、曰「咏月誉」、曰「卓笔泉」、曰「洗砚池」、曰「英山」,皆刂于石,而通目之曰「一笑山」。
家居三十年,歌诗画笔与云东逸史齐称。
暮年无子,有二婢子曰寒香、晚翠,剪发自誓,不下楼者四十年。
有司以闻,诏旌为「双节」。
释明秀诗云:「交剪云鬟报主恩,镜台花落洗头盆。
同心誓死方洲上,霜月寥寥夜照门。
」一时和者甚众。
黄门尝过杭州,泼墨写《目关飞鸿手挥五弦图》,纵横潦草,侍婢笑之。
题诗云:「闲寻败笔作图画,小鬟侍立笑欲倒。
山头颓似土灰堆,树根乱若蓬蒿草。
」所云小鬟殆即寒香、晚翠乎?
田按:靖之成化中给事中使朝鲜,有《赠朴判书》诗云:「朝鲜贤臣朴判书,老成风雅非凡儒。
缑山玉笙凤凰侣,弱流铁网珊瑚株。
鸭绿江头始相见,雅度清谈便依恋。
曲池春水晓同吟,驿路东风夜共燕。
」判书名元亨,朝鲜陪臣充馆伴者也。
靖之游太平馆赋七言长律六十韵,朴随和之,殊不相下。
靖之得「溪流残白春前雪,拆新黄夜半风」之句,朴搁笔曰:「不能属和矣!
靖之对客挥毫,惊动远裔,马工不如枚速矣!)
维基
张宁字靖之号方洲浙江海盐县人
景泰五年(1454年)甲戌进士,授礼科给事中
明英宗夺门复辟后,曹吉祥石亨窃政,事关礼部者,张宁均朝中裁损,英宗遂知。
当时朝鲜王朝与相邻的毛怜卫仇杀,诏令张宁都指挥武忠调解。
礼科都给事中
因救王徽而得罪给事中李贤,出为福建汀州府知府,有政绩。
以病免归。
家居三十年,言者屡荐,终不复召。
李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人。
玄宗开元十五年以状元登进士第。
历官右武卫录事参军
工诗。
殷璠河岳英灵集》选录其作。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及第状元
右武卫录事参军
事迹散见《国秀集》目录、《唐诗纪事》卷二二。
殷璠选其诗5首入《河岳英灵集》,评曰:“诗鲜净有规矩。
钟惺谭元春称赏其《林园秋夜作》“清彻到底,不减高岑”(《唐诗归》卷一四)。
全唐诗》存诗6首。
唐诗汇评
李嶷,生卒年不详,赵郡赞皇(今属河北)人,开元十五年(727),举进士第一
终官右武卫录事参军
殷璠河岳英灵集》选录诗五首,《全唐诗》存诗六首。
作品评论
诗鲜净有规矩,其《少年行》三首,词虽不多、翩翩然佚气在目也。
马挺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润州丹徒人排行九
玄宗开元间曾应进士试。
储光羲为友。
官至江都主簿
能诗。
殷璠录其诗入《丹阳》。
张彦雄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
玄宗开元间处士
其诗但贵潇洒,不尚绮密。
殷璠编《丹阳》曾录其诗。
事迹据《新唐书·艺文志四》。
《吟窗杂录》卷二六引诗2句,《全唐诗续拾》据之收入。
张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润州丹阳人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进士及第,任校书郎
工诗,所作巧用文字,务在规矩,殷璠选录其诗入《丹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一作张翚
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及第,任校书郎
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包融诗》注、《唐诗纪事》卷一五。
有诗名于开元中殷璠收其诗人《丹阳》,评日:“诗巧用文字,务在规矩”。
(《吟窗杂录》卷二六《历代吟谱》)《全唐诗》存诗2首。
张潮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润州丹阳人
玄宗开元时处士
工诗,所作委曲怨切,颇多悲凉。
《长干行》尤为世所称。
殷璠录其诗入《丹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一作朝,非。
润州丹阳(今江苏丹阳)人。
开元时处士
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包融诗》注、《唐诗纪事》卷二七。
善诗,殷璠收其诗入《丹阳》,评曰:“诗委曲怨切,颇多悲凉。
”(《吟窗杂录》卷二六《历代吟谱》)李康成《玉台后集》、顾陶《唐诗类选》皆选录其诗。
其《长干行》诗,辞气婉曲清丽,后人因误为李白李益作。
全唐诗》存诗5首。
唐诗汇评
张潮,生年年未详,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
玄宗时处士,殷墦集包融储光羲润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已佚。
全唐诗》存诗五首。
另有残句二,乃他人诗误入。
作品评论
《吟窗杂录》
引殷瑶语:诗委曲怨切,颇多悲凉。
沈如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句容人
横阳主簿
有诗名,与孙处玄等十八人相唱和,其诗汇编成《丹阳》。
有《异物志》。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句容(今属江苏)人,约玄宗时在世。
官至横阳县主簿
善诗能文,与著名道士司马承祯友善,有诗寄酬。
殷璠汇次其与包融丁仙芝蔡希周孙处玄等18人诗为《丹阳》。
事迹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嘉泰吴兴》卷一六。
著有传奇,《新唐书·艺文志三》著录其《异物志》3卷、《古异记》1卷,均已佚。
全唐诗》存诗4首及断句2联。
唐诗汇评
沈如筠,生卒年不详,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
早岁即以诗驰名,为吏部侍郎卢藏用所赏,又与道士司马承祯友善,然白首方得一尉
开元末,官横阳主簿,有《正声集》,诗三百首,已佚。
殷瑶集如筠包融储光羲润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亦佚。
全唐诗》存诗四首,残句二。
谈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曲阿人
进士第,官至长洲
有诗名,与包融等十八人为诗,殷璠汇次之为《丹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曲阿(今江苏丹阳)人。
玄宗开元二十年(732)进士第,官至长洲
事迹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一五、《至顺镇江志》卷一九。
有诗名,殷璠将其与包融孙处玄樊光沈如筠等18人诗编为《丹阳》,并称其诗“经典古雅”。
全唐诗》存诗1首、句1联。
綦毋潜盛唐 692 — 7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92—约749 【介绍】: 虔州人,一说荆南人字孝通
玄宗开元十四年进士及第,授宜寿,迁右拾遗,入集贤院待制,复授校书,官终著作郎
工诗,其诗善写方外之情。
后弃官归隐江东别业,王维有诗送之。
有文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2?—755? 字孝通,一作季通
排行三
荆南(今湖北荆州)人,一说为虔州(今江西赣州)人。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进士第历官宜寿县集贤院待制校书郎右拾遗著作郎
以名位不达,挂冠归隐。
曾与张九龄王维李颀储光羲卢象韦应物等交游酬唱。
生平散见《元和姓纂》卷二、《新唐书·艺文志四》、《直斋书录解题》卷一九、《唐才子传》卷二。
其诗工于描绘幽寂之景,抒写方外之情,殷璠评为“举体清秀,萧萧跨俗”(《河岳英灵集》)。
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綦毋潜(692?
-755?
),字孝通庋州(今江西赣县)人。
开元十四年(726)进士第,授宜寿
入为集贤院待制,为校书郎
天宝初,弃官归乡。
复入为右拾遗天宝末,为著作郎
寻卒。
潜与张九龄储光羲卢象韦应物友善,与李颀王维唱酬尤多。
有《綦毋潜诗》一卷。
全唐诗》编为一卷。
作品评论
王维《别綦毋潜》
盛得江左风,弥工建安休。
潜诗屹崒峭倩足佳句,善写方外之情。
至如“覆山殿冷”,不可多得;又“塔影清汉,钟声和白云”,历代未有。
荆南分野,数百年来。
独秀斯人。
綦毋拾遗诗,举体清秀,萧萧跨俗。
桑门之说,于己独能。
至如“覆山殿冷”,不可多得;又如"钟声和白云”,历代少有。
借使若人加气质,减雕饰,则高视三百年以外也,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潜诗摘其隽句,觉花影零乱。
《载酒园诗话又编》
綦毋潜似觉风气稍别,如“石路在峰心”,非诸公所能道,大似王昌龄句法。
《诗学渊源》
诗中近体,间入齐梁,清雅峻洁,绝类晋宋人语。
盛唐以后拟齐梁者,当以此为最。
李颀盛唐 690 — 75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东川人
进士第
新乡
有诗集一卷。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90?—754? 郡望赵郡(今河北赵县)玄宗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第,曾官新乡
辛文房唐才子传》云是东川人,误。
近世承之,定其为四川三台(一说,云南会泽)人,讹误尤甚。
参稽李颀诗歌,知为河南颍阳(今河南登封)一带人。
东川实指颍水一支流。
有别业在其旁,入仕前后均久居于此。
后人因多称“李东川”。
李颀早年出入两京,结交贵游,希冀用世。
不成,乃闭户10年,折节读书。
及第、释褐后,可能先任朝中卑职,继授新乡,因久不得调,愤而归隐,直至去世。
隐居时于学佛读经、求仙炼丹颇为醉心。
生平见《唐才子传》卷二,今人谭优学《李颀行年考》(见《唐诗人行年考》)、傅璇琮《李颀考》(见《唐代诗人丛考》)。
李颀盛唐著名诗人,其边塞诗、人物素描诗、音乐诗、咏史怀古诗等均有佳作。
尤擅七律、七古二体。
七律7首,乃该体发展成熟时期之佳构,形式规范,声调洪亮,风格朗畅,尤为明人所尊崇。
高柄认为其体“声调最远,品格最高”,“足为万世法程”(《唐诗品汇》卷二)。
王世贞称之为盛唐四位七律能手之一(《艺苑卮言》卷四)。
前后“七子”无不摹拟仿作,故沈德潜云:“明嘉、隆诸子专尊李颀”(《说诗晬语》)。
李颀七古气势奔放,跌宕多姿,“转接奇横”(《三唐诗品》),酣畅恣肆。
胡应麟将其与高适岑参王维并称,视为李、杜前盛唐之代表作家(《诗薮》内编卷三)。
王闿运认为其七古兼具卢仝之奇峭,白居易之浅近,李、杜之宏赡(《湘绮楼说诗》卷六)。
综而言之,李颀诗歌丽而不缛,豪不失粗,“风骨高华”(《诗薮》内编卷四),“骨秀神清”(《三唐诗品》卷二),无愧为盛唐名家。
全唐诗》存诗3卷。
《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断句2。
唐诗汇评
李颀(?
—约751),籍贯不详。
开元二十三年(735)进士第,授新乡
去职,归隐颍阳(今河南登封西南)之未川。
天宝八载秋高适封丘尉有诗送之。
天宝十三、十四载殷璠编《河岳英灵集》,谓“只到黄绶”。
工诗,尤以边塞诗著称。
王昌龄崔颢綦毋潜岑参王维高适等交游,时辈咸重之。
有《李颀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三卷。
作品评论
诗发调既清,修辞亦绣。
杂歌咸善,玄理最长。
至如《送暨道士》云“大道本无我,青春长与君”,又《听弹胡笳声》云“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
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足可歔欷,震荡心神。
惜其伟才,只到黄缓,故论其数家,往往高于众作。
欧阳公好称诵唐严维诗“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及杨衡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之句,以为不可及。
予绝喜李颀诗云:“远客坐长夜,雨声孤寺秋。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且作客涉远,适当穷秋,暮投孤村古寺,中夜不能寐,起坐凄侧,而闻檐外雨声,其为一时襟抱,不言可知。
而此两句十字中,尽其意态,海水喻愁,非过语也。
《唐诗品》
诗意主浑成,遂无斫练,然情思清澹,每发羽调。
七言古诗善写边朔气象,其于玄理间出奇秀。
七言律体如《送魏万》、《卢司勋》、《浚公山池》等作,可谓翛然远意者也。
《批点唐音》
李颀不善五言,而善七言,故歌行与七言律皆有高处。
李颀七言律最响亮整肃。
李律仅七首,惟“物在人亡”不佳。
“流澌腊月”,极雄浑而不笨;“花宫仙梵”,至工密而不纤。
远公遁迹”之幽,“朝闻游子”之婉,皆可独步千载。
七言律体,诸家所难,王维李颀颇致其妙,即子美篇什虽众,愦焉自放矣。
李颀七律,诗格清炼,复流利可诵,是摩诘以下第一人。
盛唐名家称王、孟、高、岑,独七言律祧孟,进李颀,应称王、李、岑、高云。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新乡七古,每于人不经意处忽出异想,人心赏其奇逸,而不知其所从来者。
新乡七律,篇篇机宕神远,盛唐妙品也。
《诗源辨体》
李颀五言古平韵者多杂用律体,仄韵者亦多忌鹤膝。
七言古在达夫之亚,亦是唐人正宗。
五七言律多入于圣矣。
《诗源辨体》
王元美云:七言律,李有风调而不甚丽,岑才甚丽而情不足,王差备美。
愚按……李较岑、王,语虽熔液,而气稍劣。
后人每多推之者,盖由盛唐体多失粘,讽之则难谐协,李篇什虽少,则篇篇合律矣。
《唐诗评选》
盛唐之有李颀,犹制艺之有袁黄,古文词之有李觏,朽木败枝,区区以死律缚人。
李颀五律高澹,大胜七律,可与祖咏相伯仲。
唐李颀诗虽近于幽细,然其气骨则沉壮坚老,使读者从沉壮坚老之内领其幽细,而不能以幽细名之也。
唯其如此,所以独成一家。
《唐七律选》
盛唐名家多以王孟、王岑并称,虽襄阳嘉州与辋川并肩而不并,然尚可并题。
、隆诸子以李颀当之,则诗肤俗,不啻东家矣。
明诗只存体面,总不生活,全是中是君恶习,不可不察也。
唐人七言律,以李东川王右丞为正宗,杜工部为大家,刘文房为接武。
《唐诗笺要》
东川诗典瞻风华,兼复音调句亮,盛唐能手。
《历代诗法》
新乡长于七字,古诗、今体并是作家。
其蕴气调辞,含毫沥思,缘源触胜,别有会心。
向来选家徒以音节高亮赏之,乃牝牡骊黄之见耳。
《唐诗别裁》
东川七律,故难与少陵右丞比肩,然自是安和正声。
自明代嘉、隆诸子奉为圭臬,又不善学之,只存肤面,宜招毛秋晴太史之讥也。
然讥诸子而痛扫东川,毋乃因噎而废食乎?
《唐诗别裁》
东川比高、岑多和缓之响。
东川七律,自杜公而外,有唐诗人,莫之与京。
徒以李沧溟揣摹格调,几嫌太熟。
东川之妙,自非沧溟所能袭也。
东川句法之妙,在高、岑二家上。
高之浑厚,岑之奇峭,虽各自成家,然俱在少陵笼罩之中。
李东川,则不尽尔也。
学者欲从精密中推宕伸缩,其必问津于东川乎!
《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李颀赋笔轻新,以作七律,流丽婉润,自觉胜人。
所垂七篇,尽为济南标录。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李东川摛词典则,结响和平,固当在摩诘之下,高、岑之上。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李东川七言古诗,只读得《两汉书》烂熟,故信手挥洒,无一俗料俗韵。
东川缠绵,情韵自然深至,然往往有痕。
于鳞以东川配辋川,姚先生以为不允。
东川视辋川,气体浑厚微不及之,而意兴超远则固相近。
《海天琴思录》
李东川五七古俱卓然成家,沧溟独取其七律,非作者知己者。
《批唐贤三昧集》
李东川七律为明代七子之祖,究其容貌相似,神理犹隔一黍。
《唐诗三百首续选》
东川七律风骨凝重,声韵安和,足与少陵右丞抗行,明代李于鳞深得其妙。
五言其源出于鲍明远,发言清隽,骨秀神清,虽偶泛弦中,仍复自然合奏。
七言变离,开阖转接奇横,沉郁之思,出以明秀,运少陵之坚重,合高、岑之浑脱,高音古色,冠绝后来。
《诗学渊源》
(欣)古诗犹是齐梁一体,独七言乐府雄浑雅洁,一片神行,与崔颢同一机杼,而使事写怀,或且过之矣。
殷遥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润州句容人
排行第四
家贫贱,卜居许州西。
喜习禅,与王维储光羲友善。
历官校书郎忠王曹参军
约卒于玄宗天宝初,时方中年,王维储光羲有诗哭之。
工诗。
殷璠录其诗入《丹阳》。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四润州句容(今江苏句容)人。
玄宗开元中忠王府仓曹参军,后为校书郎,约卒于天宝初年。
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之《包融诗》注、《唐诗纪事》卷一七、《唐才子传》卷三。
志趣高疏,心慕禅寂,工诗,与王维储光羲友善,卒,王、储皆有诗哭之。
殷璠汇次其诗入《丹阳》,评曰:“诗闲雅,善用声。
”(《吟窗杂录》卷二四《历代吟谱》)《全唐诗》存诗5首(其中二首为刘得仁李嘉祐诗误入),《全唐诗逸》补断句2。
唐诗汇评
,生卒年不详,润州句容(今属江苏)人。
家贫,少产业,曾卜居许州西。
玄宗时校书郎忠王府仓曹参军
中年卒,家贫不能葬,亲友捐助葬于汝州石楼山。
好佛,与王维储光羲友善。
殷墦集包融储光羲润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已佚。
全唐诗》存诗五首,杂有他人作品。
作品评论
《吟窗杂录》
引殷瑶语:诗闲雅,善用声。
殷遥)与王维结交,同慕禅寂,志趣高疏,多云岫之想。
……工诗,词彩不群,而多警句,杜甫尝称许之。
谭云:此君诗少而能妙,王摩诘储光羲哭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