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裴寂隋末唐初 573 — 632
字元真
蒲州桑泉人
隋大业中为晋阳宫副监
高祖留守太原
情契最密。
太宗刘文静建大计。
以白。
高祖既登极。
尚书右仆射
封魏国公
司空
贞观初卒。
年六十。
相州刺史工部尚书河东郡公
僧无可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俗姓贾范阳(今北京西南)人。
贾岛从弟。
少年时出家,尝与贾岛同居青龙寺
后云游越州湖湘庐山等地。
大和年间,为白阁寺僧(《金石萃编》卷六六《僧无可书幢》)。
姚合过往甚密,酬唱至多,金州无可往访之。
又与张籍马戴厉玄喻凫等人友善。
生平见《唐诗纪事》卷七四、《唐才子传》卷六。
无可工诗,多五言,与贾岛、周驾齐名,张为诗人主客》列其“清奇雅正主”之入室。
无可象外句,“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冷斋夜话》),如“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微阳下乔木,远烧人秋山”。
亦以能书名,效柳公权体。
(《关中金石记》)《全唐诗》存诗2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又2句。
柳公绰中唐 765 — 832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68—832 字宽小字起之
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柳公权之兄。
德宗贞元元年(785)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科,授秘书省校书郎
四年再登是科,授渭南
宪宗元和二年(807)西川营田副使成都少尹,曾与武元衡裴度等为《中秋夜听歌联句》。
后历吏部郎中鄂岳观察使京兆尹刑部侍郎盐铁转运使御史大夫兵部尚书等职。
文宗大和六年(832)卒,谥成,一说谥元
家富藏书,工翰墨,属文典正,不尚浮靡。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3首。
张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韶州人
文宗大和四年,为刑部员外郎
九年,为吏部郎中
朝中大臣杨嗣复李珏称其为奇才,应与近密官。
郑覃陈夷行指为奸邪,须斥于岭外。
文宗柳公权说,出其为夔州刺史
释清观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字明中
临海屈氏子。
生则手足有网缦相。
逮成童。
颇神俊。
志笃出家。
父母莫之沮。
乃事国清寺元璋律师以究研经律。
年十八获登具戒。
天台三观之旨。
儒林百氏之书。
诗章字画。
槩臻其妙。
邦伯輶轩每向风造谒焉。
檀币即回入常住。
其徒请畜以备不虞。
曰吾恨未能舍头目髓脑耳。
大中初
教法再兴。
朝京师谒集贤学士柳公权书寺额。
得大钟藏经以归。
七年江南荐饥。
殍踣相望。
僧众悉就食他往。
独禅坐静室中。
谓其徒曰。
汝如不死。
候秋熟时。
当击磬起我。
其徒不敢违。
至秋击磬。
定果起。
尝赴乡里斋。
夜雨涨溪。
波湍迅涌。
难度而远约二十里所。
主人以为观必不至。
而顷刻在坐。
略无沾濡泥淖状。
非得神足。
恶能尔。
声誉四播。
瞻礼日益至。
避喧于翠屏山之兰若焉。
久之众请为州僧正
复阳狂以逃。
太守杜雄以其行。
闻于朝。
赐紫伽梨。
网滋不乐。
后以无疾终。
释清观
字明中
临海人也。
姓屈氏
初诞弥手足指间有幕蹼属相著焉。
佛经所谓网漫相也。
迨为童孺神俊挺然。
乃有出尘之志。
遂诣国清寺投元璋律师执侍瓶钵。
非父母不沮之。
若迦楼罗鸟啄几万重围矣。
年十八纳形俱法。
良由善根深植悟解天然。
台岭教文洞明三观。
兼得深定神异通感皆莫我知少览百家弥通三教。
仍善属文长于诗笔。
凡其邦伯輶轩皆响风造谒。
则持重若严君焉。
见则畏伏。
秖就几杖以待贵士。
或施财宝皆回入常住。
罄无私畜。
或曰。
贵人所施皆充别施。
何不己用耶。
对曰。
恨未能舍头目
况世财乎。
大中初天下寺刹中兴。
入京请大钟归寺鸣击。
并重悬敕额。
集贤院学士柳公权书题也。
复有诗序送其东归。
复请藏经归寺。
大中癸酉江表荐饥殍踣相望。
遂并粮食施之。
山僧物外度荒。
自入室禅定。
谓弟子曰。
汝如不死至禾黍熟时。
当以磬引我出。
果如其言。
明岁方从定起矣。
一旦溪南人命观斋食。
可去寺二十里馀。
其夜溪涧泛溢无人可渡。
不来。
顷刻而至且无淹湿。
作用可知也。
人皆异之。
远近瞻礼日别盈满。
喧扰可厌。
乃逃往翠屏山兰若独栖。
天台山众列请为僧正
乃佯狂隐晦。
州牧杜雄遂奏昭宗宣赐紫衣。
闻之若愁思不乐。
后无疾而终焉。
杨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同州冯翊人,家于苏州字文硕
杨收子。
僖宗广明元年进士
昭宗乾宁中,以尚书郎知制诰入为翰林学士
中书舍人
户部侍郎封晋阳男
昭宗,为左散骑常侍
工书。
正书沉著处类钟繇,点画则法柳公权
有《翰林学士院旧规》。
鱼又玄唐末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一作虞有贤,误。
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唐末华山道士
昭宗大顺元年(890)二月,作诗题柳公权书《度人经》后。
工行书。
事迹据《六艺之一录》卷三二九、《宣和书谱》卷一〇。
全唐诗》存诗1首。
僧应之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其先闽人俗姓王
初举进士,黜于有司,遂出家。
南唐李璟保大中授文章应制。
应之书《楞严经》镂板以行,由是书名益振。
作行书颇有气骨,学柳公权
然其分间布置殊乏飘逸,故学者病之。
李彭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康军建昌人字商老
李常从孙。
博览强记,诗文富赡宏博,锤炼精研,颇多警句,名列江西诗派。
苏轼张耒等相酬唱,与苏庠齐名,时称“苏李”。
又工书,兼熔王羲之颜真卿柳公权等法于一体。
有《日涉园》。
释觉海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二
释觉海西蜀人
家饶富,弃产万金,舍身桑门。
金皇统初,行脚燕赵齐鲁间。
未几,卓锡琅邪普照寺,为东晋王右军故宅。
因台为基,下临阛阓,栋宇褊迫。
法物经藏,多缺未备,不称宝坊之制。
深念之,乃议改作,众惧难成,请仍旧贯。
然海志已坚,不为所挠。
适高召和式守是邦,出己货力,往给经费。
且示苦忍,降伏偷惰,畚锸斤斧,辄以身先。
于是郡人感之,檀施远来,卒满初愿。
工成,集诸山长老,建龙华会以落之,众逾万人。
尝有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
吾以如幻三昧,游戏世间,虽化大千,尽为佛刹,其中宝供最胜第一,种种具足,吾之妙用,未始有作也。
昔真际之住东院,不听大檀越动一草以广其居。
是诚古佛用心,然不可为丛林法。
吾惧末世比丘,喜虚诞者,竞为大言以欺佛,遂有假如来衣,窃信施食。
视法宇成坏,若行路之过逆旅,曾不介意。
或问其故,辄曰古之人固如是也。
及覆压堪虞,乃恝然舍去。
如诸方建化,率由此辙,则宝阁琳房,鞠为茂草。
如来遗法,其能久乎?
”其严持律操,笃行实践,类如此。
赐紫衣,并号“妙济大师”。
善书法,世所传琅邪普照寺碑,或云即书,署曰“集唐柳公权书”者,犹临摹耳。
张天锡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中人字君用号锦溪老人
官至机察。
工书。
真字得柳诚悬法,草师晋宋。
亦善大字。
有《草书韵会》。
党怀英金 1134 — 1211
公讳怀英世杰宋太尉进之十一代孙父纯睦自冯翊来以从仕郎泰安录事参军卒官妻子不能归遂为奉符人公之在孕也太夫人梦道士吴筠来托宿及公生仪观秀整如神仙然少颖悟日授千馀言师亳社刘嵓老济南辛幼安其同舍生也尝试东府取解魁是后困于名场遂不以世务婴怀放浪山水间诗酒自娱箪瓢屡空晏如也夫人石氏徂徕先生之后亦能安贫守分既久乡豪杰有知公者稍料理之大定十年进士甲科成阳军事判官汝阴入为史馆编修应奉翰林学士出为泰定军节度使为政宽简不言而人化召翰林学士承旨致仕大安三年九月年七十八终于家是夕有大星殒于所居之堂众惊视之而公已逝矣谥曰文献礼部閒閒公墓志云公之文似欧公不为尖新奇险之语诗似奄有魏晋篆籀入神李阳冰之后一人而已尝谓唐人韩蔡不通字学八分自篆籀中来故公书上轧钟蔡其下不论也小楷如虞褚亦当为中朝第一书法以鲁公为正柳诚悬以下不论也古人名一艺而公独兼之可谓全矣(皇叔永蹈伏诛公作诏云天下一家讵可窥于神器公族三宥卒莫逭于常刑非忘本根骨肉之情盖为宗社安危之计亦由凉德有失睦亲乃于间岁之中连致逆谋之起恩以义掩至于重典之亟行天高听卑殆非此心之得已兴言及此惋叹奚穷论者谓公之制诰百年以来亦当为第一间閒公作碑偶不及此故表出之)
张尚瑗
清诗别裁集
字弘遽江南吴江人
康熙戊辰进士,官翰林院庶吉士
江西兴国县知县
损持太史诗,风神未足,沉著有馀,犹书家之颜平原、柳诚悬也。
生平宗法昌黎,故尤工古体,诗稿止镌游闽、粤作,今全稿散失矣,深为惋惜。
○去官后,笺疏诸经甚富,已镌者有《三传折诸》。
崔奎瑞
维基
崔奎瑞甘肃省平凉府隆德县人
同进士出身
光绪二年(1876年),参加丙子恩科会试,得贡士第181名。
殿试登进士3甲第142名。
同年五月6月3日),经吏部掣签,授即用知县
工书法,有王羲之潇洒遒丽之态、柳公权秀骨清逸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