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杨达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
全唐诗》收诗2首,然二诗皆非其作。
其中《塞下曲》应为李宣远作,《明妃怨》应为杨凌作,《御览诗》、《全唐诗》已分别收于二人名下。
杨凌(一作陵)
凌字恭履
太子詹事凭子。
侍御史
杨凭中唐 ? — 81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虢州弘农人字虚受一字嗣仁
代宗大历九年进士,累佐使府,历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
重交游,尚然诺,与穆质许孟容等为友。
然性尚简傲,接下脱略,人多怨之。
及历二镇,尤事奢侈。
入拜京兆尹
御史中丞李夷简与之素有隙,因劾江西奸赃及它不法事。
宪宗京兆有绩,但贬临贺
俄徙杭州长史
太子詹事卒。
工文辞,与弟杨凝杨凌皆有名,时号三杨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虚受一字嗣仁排行十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其家于安史之乱中移居苏州(今属江苏)
代宗大历九年(774)进士第,为状元
佐使府德宗贞元中累迁太常少卿
十八年出任湖南观察使顺宗永贞元年(805)徙镇江西
宪宗元和二年(807)入为左散骑常侍,转刑部侍郎
四年京兆尹七月以赃罪贬临贺
累徙太子詹事
卒于穆宗长庆元年(821)前。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柳宗元之岳父,与弟凝、凌皆有文名,号“三杨”。
文学者皆知诵其词,而以为模准。
”(《唐故兵部郎中杨君墓碣》)《全唐诗》存诗1卷。
唐诗汇评
杨凭(?
-817),字虚受一字嗣仁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
大历九年(774)进士第
佐使府、入为起庙舍人,历礼部郎中太常少卿
贞元十八年,出为湖南观察使
永贞元年迁江西观察使
元和初,授京兆尹
四年,以江西任上赃罪被劾,贬临贺
杭州长史,入为恭王傅、分司东都,迁太子詹事,卒。
与弟凝、凌皆善文辞,时号“三杨”。
穆质许孟容李鄘友善,时称“杨穆许李”。
全唐诗》编诗一卷。
字虚受
一字嗣仁
虢州宏农人。
进士
累官太常少卿湖南江西观察使
入为左散骑常侍
刑部侍郎京兆尹
临贺县
杨敬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虢州弘农人字茂孝
杨凌子。
宪宗元和二年进士,平判入等。
历迁屯田、户部郎中
李宗闵党,贬连州刺史
文宗时,为国子祭酒,兼太常少卿,转大理卿检校工部尚书,卒。
尝作《华山赋》示韩愈称之,士林一时传播,李德裕尤咨赏。
性爱士类,雅善项斯为诗,所至称之,由是擢上第。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约为贞元会昌间人,字茂孝
排行八
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人。
杨凌子。
宪宗元和二年(807)进士第,平判入等,迁右卫胄曹参军
元和十年吉州司户任,累迁屯田、户部郎中
文宗大和九年(835)七月,坐李宗闵党,贬连州刺史,转同州刺史
开成末年,代郑覃国子祭酒
未几兼太常少卿,后转大理卿检校工部尚书,兼祭酒,卒。
生平见《新唐书》本传及《宰相世系表一下》、《唐诗纪事》卷五一、《登科记考》卷一七。
其以文学名播当时,韩愈刘禹锡柳宗元等比之为当代贾、马。
好与士类交接,李贺项斯濮阳愿皆为其忘年之交。
所作《华山赋》最为驰名,尤为韩愈李德裕所赏。
《赠项斯》诗以热情推奖后辈而名传至今。
全唐诗》存诗2首,断句4。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断句6。
唐诗汇评
杨敬之,生卒年不详,字茂孝虢州弘农(今河南灵宝南)人。
元和二年(807),登进士第
平判入等,为右卫胄曹参军
元和十年,坐王承系事贬吉州司户参军
长庆中,曾佐湖南幕。
后累迁也田、户部郎中
大和九年,坐李宗闵党,贬连州刺史
开成初,召为国子司业,历太常少卿大理卿国子祭酒,约会昌末卒。
敬之善文能诗,早年著《华山赋》,为韩愈李德裕称赏,传诵一时。
全唐诗》存诗二首。
敬之字茂孝
侍御史凌子。
元和初进士
文宗朝为国子祭酒太常少卿
大理卿检校工部尚书
作品评论
清奇雅正主:李益
……入室十人:刘畋僧清塞卢休于鹄杨洵美张籍杨巨源杨敬之僧无可姚合
新唐书本传
敬之尝为《华山赋》示韩愈称之,士林一时传布,李德裕尤咨赏。
姚合《寄杨祭酒》云:“日日新诗出,城中写不禁。
清高宜对,闲雅胜闻琴。
门户饶秋景,儿童解冷吟。
云山持管尽,莫惜别人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