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谢翱宋末元初 1249 — 129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9—1295 【介绍】: 建宁浦城人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
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延平,率乡兵数百人投之,任咨议参军
天祥兵败,脱身潜伏民间,避地浙东。
尝过严陵,登钓台,祭奠天祥,有《西台恸哭记》传世。
后至浦江,与方凤吴思齐等结月泉吟社。
卒,友人方凤吴思齐等从其初志葬于钓台南。
有《晞发集》,编有《天地间集》、《浦阳先民传》等。
全宋诗
谢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皋羽自号晞发子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今属福建)
度宗咸淳间进士举,不第。
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开府延平,署咨事参军
文天祥兵败,避地浙东,往来于永嘉括苍睦州等地,与遗民故老方凤吴思齐邓牧等多有交接,名其会友之所曰汐社,义取“晚而有信”。
元成宗元贞元年卒于杭州,年四十七。
著有《晞发集》、《西台恸哭记》、《天地间集》等。
事见《晞发集》附录方凤谢君皋羽行状》、吴谦谢君皋羽圹志》,《宋季忠义录》卷一一有传。
 谢翱诗,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文载刻本为底本,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简称程本)、清康熙湖陆大业刻本(简称陆)、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称四库)。
第六卷以陆大业刻《近稿杂诗》为底,校以《四库全书·晞发遗集》(简称四库)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八三四三
谢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皋羽自号晞发子福州长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
少时倜傥有大节,试进士不第,不以为意。
德祐间元兵南下,文天祥开府南剑,传檄勤王,率乡兵数百人投之,署为咨议参军,复别去。
及闻天祥被俘死节,严子陵钓台,作《西台恸哭记》祭奠。
宋亡不仕,流寓浙江,与友人收宋皇陵遗骸葬之,与方凤吴思齐结月泉吟社。
贞元元年卒于杭,年四十七。
著有诗六卷、杂文五卷、《唐补传》一卷、《南史赞》一卷、《楚辞芳草图谱》一卷、宋铙歌鼓吹曲骑吹曲各一卷、《浦阳先民传》一卷、《浙东西游录》九卷等。
见《晞发集》附录方凤谢君皋羽行状》,任士林谢处士传》,宋濂谢翱传》,邓椿宋处士谢皋羽先生墓碑记》等。
恩寿晚清 1849 — 1911
维基
恩寿(1849年 - 1911年)字艺棠,索卓罗氏,满洲镶白旗人进士出身晚清政治人物。
麟魁道光六年(1826年)二甲一名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
同治元年(1862年)麟魁奉命赴兰州办事,因病遽卒,朝廷赐其子恩寿举人
同治十三年(1874年)恩寿中三甲进士,选任四川嘉定府知府(今乐山市)。
光绪十九年(1893),在任成都府知府
光绪二十三年(1897),任陕西安道
光绪二十四年(1898),担任江西按察使
光绪二十五年(1899),担任江宁布政使(其藩署园即瞻园)
光绪二十七年三十年(1901-1904),担任江苏巡抚(继任端方,1904;陆元鼎,1904-1906),兼兵部侍郎与督察院右副都御史,授头品顶戴;光绪二十九年(1903)出任癸卯恩科江南乡主考官三十年(1904)属末任漕运总督光绪二十七年,曾任该职一个月,漕督府内有清晏园;前任陆元鼎1903-1904),随后(1905)调江淮巡抚
光绪三十二年(1906),担任山西巡抚
光绪三十三年(1907),任陕西巡抚,兼署西安将军
宣统三年(1911年)七月因病解职。
任职江苏期间(1899-1906),与俞樾正蓝旗汉军胡俊章镶白旗满洲景星 (清朝)、汪鸣銮漕运总督陆元鼎等在苏州时有诗歌唱和。
1901年-1904年光绪二十七年-三十年)任职江苏巡抚时期,恩寿寄居苏州拙政园,为其族兄福州将军景星十年前任苏松粮道时在该园种植的山茶花补栽数株(据恩寿诗作)。
1906年恩寿作《沧浪亭增建二程子记》,石刻二方,存于沧浪亭园中的看山楼。
光绪二十九年(1903)康熙年间梁延年(根据康熙的“上谕十六条”)辑录的《圣谕像解》二十卷重版校对并序(江苏巡抚署重校,1903)。
1906年,任职山西巡抚时,选派山西大学堂的预科毕业生20多人赴美国专习(据《山西历代纪事本末》,1999)。
到任陕西巡抚后,于1907年5月,上奏清廷建立陕西图书馆,宣统元年八月1909年8月),陕西图书馆成立(民国四年(1915年)迁至当时西安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地带的南院门街之南院恩寿创建的“劝工陈列所”,俗称慈禧亮宝楼,即原陕西巡抚部院东花园旧址,民国后为省议会所在地)。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正式成立陕西新军督练公所。
后因财力有限,遂确定以尽快建立一个混成协(相当于旅,下辖两标即两个团)(据《西安市军事志》);同年,按照清政府颁布的《钦定咨议局章程》、《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在西安设立了咨议局筹办处。
次年六月,先由各县选举代表;八月十九日各县代表到西安开会,酝酿选举事宜。
十月十四日,正式选出咨议局议员36名(据《西北通史》,2005)。
宣统二年(1910年)陕西巡抚恩寿西安将军文瑞,为改变旗人“安坐而食,生计日艰”的处境,设立“驻防工艺传习所”,选取八旗子弟入所学习,以解决旗丁生活出路问题(据《陕西省志》卷54,1990)。
时任贵州巡抚庞鸿书奏请设立存古学堂,意在:“设法保守绍先贤之绪,以防蔑古之讥”;陕西巡抚恩寿在《奏遵设存古学校折》中也提出:“然万国皆各有所长,断未可一意师人而失其故有。
所谓两途并进,不可偏废者也”(据《四川国学院史》,2020)。
1908年陕西巡抚恩寿奏请清廷增拨银两,修建公路,增打油井;慈禧、光绪批增拨官银27万两,慈禧还把美国人赠送的皇宫照明发电机转赠延长石油厂,以示支持(据《中国科技史杂志》,v.27,2006)。
赵不𢥋南宋
全宋文·卷六五二五
赵不𢥋嗣濮王士轕侄、士程子
淳熙四年登仕郎铨试第一,换承务郎
历浙西提举淮东总领,为司农卿奉直大夫
嘉定十四年换保康军承宣使,又换保康军节度使、知大宗正事。
见《宋会要辑稿》帝系二之四九、七之一八,职官一之八、七四之二一,兵三之三三。
朱松宋 1097 — 11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97—1143 【介绍】: 徽州婺源人字乔年号韦斋
朱熹父。
徽宗政和八年上舍出身,授建州政和县,更调南剑州尤溪县
高宗绍兴四年,以胡世将等荐,除秘书省正字
累官司勋吏部郎
秦桧决策议和,与同列上章力言其不可。
怒,讽御史怀异自贤,出知饶州,未上卒。
有《韦斋》。
全宋诗
朱松(一○九七~一一四三)字乔年号韦斋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熹父。
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上舍出身,授建州政和,调南剑州尤溪,监泉州石井镇
高宗绍兴四年(一一三四)秘书省正字,累迁承议郎
十年,因反对和议忤秦桧,出知饶州,未就,主管台州崇道观
十三年卒。
有《韦斋》十二卷,外集十卷,外集已佚。
事见本集卷首行状、《宋史》卷四二九《朱熹传》。
 朱松诗,以《四部丛刊》续编影印明弘治邝璠刊《韦斋》为底本。
校以清康熙程嵦刊本(简称程本)、雍正朱玉刊本(简称玉本)、文渊阁《四库全书》(简称四库)、清郑镳抄本(简称,藏南京图书馆),并参校《石仓历代诗选》(简称诗选)、《宋诗钞》及补(简称诗钞、钞补)等。
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全宋文·卷四一四四
朱松(一○九七——一一四三)字乔年号韦斋歙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熹父。
政和八年上舍出身,授建州政和县,调尤溪县,监泉州石井镇
绍兴四年,除秘书省正字
七年,除校书郎
八年,迁著作佐郎尚书度支员外郎,兼史馆校勘,历司勋吏部两曹。
十年,命知饶州,请闲,得主管台州崇道观
绍兴十三年卒,年四十七。
著有《韦斋》十二卷(存)。
朱熹《皇考朱公行状》(《朱文公文集》卷九七),《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三、一一八、一三四,《宋史》卷二○八《艺文志》七。
王潼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杭州钱塘人字本澄
幼读朱子语录,遂绝意举业。
馀姚王守仁讲学,负笈往从,守仁嘉其笃志,命其子与其共学。
勤于著述,于程子张子遗书皆有补注。
程昔范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洺州广平人字子华
未举进士前,著《程子中谟》三卷,韩愈称赏之,为作《丹穴五色羽》诗。
宪宗元和十三年,登进士第
寻以试正字泾原从事
穆宗长庆间李逢吉荐其为左拾遗
后坐逢吉累,湮厄而没。
裴夷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苏州吴县人字礼卿
宪宗元和十年进士
工诗,有盛名。
历迁右拾遗中书舍人
武宗立夷直视册牒不肯署,出为杭州刺史,斥驩州司户参军
宣宗即位初,内徙,为兵部郎中,江、苏、华等州刺史
官终散骑常侍
有诗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礼卿吴(今江苏苏州)人,郡望河东(今山西永济西)
宪宗元和十年(815)进士第,任右拾遗
文宗时,为左司、史部两员外郎,迁中书舍人
武宗时,出为杭州刺史,再贬为驩州司户参军
宣宗初量移江州刺史,复入为兵部郎中
大中十年(856)苏州刺史次年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
官终散骑常侍
事迹散见《旧唐书·王质》、《新唐书·张孝忠》、《乾道临安》卷三、《唐诗纪事》卷五一、《唐才子传》卷六。
夷直有诗名,其诗多为绝句,内容以感怀酬赠之作为多。
新唐书·艺文志四》著录《裴夷直诗》1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唐诗汇评
裴夷直,生卒年不详,字礼卿江苏吴人,郡望河东(今江西永济)。
元和十年(815),登进士第
大和末,为宣歙观察使王质从事
入朝,历右拾遗吏部左司员外郎,迁中书舍人、御史宁丞。
武宗立,坐刘弘逸、薛季棱党,出为杭州刺史,再贬驩州司户
宣宗立,内徙为江州刺史
后归朝。
大中十年兵部郎中出为苏州刺史,迁华州刺史潼关防御、镇国军等使。
散骑常侍
有《裴夷直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夷直字礼卿
进士
右拾遗
累进中书舍人
武宗立
出为杭州刺史
驩州司户参军
宣宗初内徙。
复历江华二州刺史
散骑常侍
作品评论
程子齐)与堂舅李信州虔,相知最深;交契最厚,有裴公夷直
皆士林之望也。
“李逄吉”条:(李)逢吉令狐楚有唱和诗,曰《断金集》,裴夷直为之序。
夷直)工诗,有盛名。
集一卷,今传于世。
程元岳南宋 1218 — 1268
全宋诗
程元岳(一二一八~一二六八)字远甫自号山窗歙县(今属安徽)人。
理宗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授真州司户参军
四年,改沿江制置司干办
开庆元年(一二五九),除太学录,继除武学博士
景定元年(一二六○)添差通判建康府
二年,改江西安抚司参议
四年,除监察御史
度宗咸淳二年(一二六六)累迁工部侍郎
三年,出知太平州
四年卒,年五十一。
著有《山窗集》,已佚。
事见《新安文献志》卷八三《工部侍郎程公元岳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八一五八
程元岳(一二一八——一二六八)字远甫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元凤从弟。
宝祐元年登第,授真州司户参军,改差沿江制置司干办公事
史馆检阅太学录武学博士
景定初,率同僚上疏言时事,出通判建康府,改知兴化军
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升权工部侍郎
咸淳四年,出知太平州丁父忧,卒于家,年五十一。
著有《山窗集》。
程子敬《工部侍郎程公元岳传》(《新安文献志》卷八三)。
释庄元末明初 1346 — 1403
呆庵庄禅师
台州人也。
住持径山
学者云合。
说法酬机。
迅若奔雷。
有呆庵语录。
湮没无传。
记籍但载其答儒一编。
意深而远。
语宏以肆。
轰轰然。
诚宗门之伟人也。
或以儒释内外之辩问者曰。
昔宋儒晦翁曰。
释所谓心上做工夫。
本不是。
程子曰。
释氏之学。
于敬以直内。
则有之矣。
义以方外。
则未之有也。
故滞固者入于枯稿。
疏通者归于恣肆。
此佛教所以隘也。
吾儒则不然。
率性而已。
斯理也圣人于易备言之。
二翁之说何如。
师曰。
不然。
教有内外不同。
故造理有浅深之异。
求之于内。
心性是也。
求之于外。
学解是也。
故心通则万法俱融。
着相则目前自昧。
呜呼外求之失。
斯为甚矣。
今儒学之弊。
浮华者。
固以辞章为事。
纯实者。
亦不过以文义为宗。
其实心学则皆罔然也。
宋之真儒。
深知其病。
又知吾心工夫为有
是当教本抑末。
以斥其言语文字之非。
可也。
而复以心上工夫不是。
何自为矛盾欤。
既不是。
何谓却胜儒者乎。
此其不能穷心学之理。
于吾佛之道。
深自惑乱。
而不能取决也。
伊川之言。
亦然。
夫既悯吾道为有内无外矣。
果能以道为
何忧于末哉。
继言枯稿恣肆。
又悯吾道之隘。
是未见其大者矣。
既曰。
佛有觉之理。
以直内。
复言要之亦不是。
皆反覆自惑之言耳。
岂真知此理者哉。
若率性之说。
亦不出吾心上工夫。
必取證于易。
易乃心上之妙理。
先儒不明本心之体。
遂不明良知良能之所自出。
谓有气而后有知。
乃推性命之源于气。
推性为气中之理。
以性循理为道。
故随事随物以明理
不知天地人物形气。
皆生于觉性之中。
而吾之本心妙明遍照。
已在思虑未发之时。
若有得于此。
即时中之义也。
失此不能少存于内。
徒追求于事物之末。
谓之义以方外。
岂有是哉。
取證于易者。
易言至神至圣。
皆指不可测不可知之地。
故不疾而速。
不行而至。
又以无思无为无感通之
则易所證。
固非外矣。
了悟之地。
非学解所能到。
则谓之内。
解则谓之外。
内教外教。
所以不同也。
儒者专用力于外。
凡知解所不及者。
不复穷究。
故不知允执厥中之道。
天理流行之处。
皆在思虑不起。
物欲净尽之时。
践履虽专。
终不入圣人之域矣。
盖因疑佛氏之迹。
为无父无君。
遂不究尽其说。
使孔圣之道不明。
乃成毁佛之过也。
惜哉。
师将化忽云。
难难。
二八娇娘上高山。
老僧扶不得。
言讫而寂。
禅师普庄者。
字敬中
台之仙居袁氏子也。
家人见梵僧入舍而生。
三岁。
解跏趺。
喜学梵音。
九岁而梵呗皆有律度。
其族爱而呼之。
曰佛童。
年十三。
从季父子鄞。
天童左庵良禅师
沙弥
左庵亦爱之。
仍呼曰佛童。
久之秉戒。
参禅不悟。
适了堂一禅师
自紫箨山来天宁。
童时。
素闻其名。
私喜曰。
此吾故山善知识也。
趋谒之。
而得道焉。
归省左庵
左庵卒。
了堂来居天童。
恕中愠禅师
应诏退休于翠山。
了堂
为翠山使。
语。
大奇之曰。
天童法兄。
得人如此。
不负紫箨先和尚矣。
向以呆庵自称。
汇杂稿为呆庵集。
读之。
大喜曰。
吾侄。
当有大名于当世。
惜吾老耳。
以幽而香。
以曲而寿。
惟吾侄勉之。
乃引长偈为赠。
偈曰。
烛龙吐火烧虚空。
处处江河尽枯竭。
方士神僧世已无。
谁倒天瓢洗炎热。
柴门日高关未抽。
岂为一口生閒愁。
南村北村青稻死。
上田下田黄埃流。
竹外忽然闻剥啄。
侄也何为到林壑。
油黄卷子手持来。
玉润珠辉见新作。
载舒载读心眼开。
便如饮我甘露杯。
老怀从此顿苏豁。
末运不畏宗纲颓。
我有一句须听取。
无智人前莫轻举。
山前石虎咬烟菟。
吒沙猎颔九条尾。
洪武十年
有敕天下僧伦
演心经楞伽金刚三经。
性原禅师
提纲于金山大会。
次年金陵
馆天界。
位望最尊者满庵辈。
与辨论。
机穷底蕴。
学士周公维修。
时亦在坐。
乃问三禅师曰。
儒有儒师。
有禅师
经有经师
一切百工伎艺。
俱有所师。
何是无师智
答曰。
七情五欲。
修骇曰。
如是则无师之智。
非极则也(一本云。
安称极则)。
舒右脚曰。
山僧自到京。
跛却一只脚。
满庵笑曰。
须是者呆汉始得。
明年
江西抚州北禅寺
历元以来。
禅道多兴吴越
西江马祖百丈之威仪。
大都弛废。
至北禅。
勃然中兴。
多宝塔幢从空涌出。
复怜云居荒久。
携数十禅徒。
结茅于旧址。
叠柴为床。
登座。
示众曰。
昨日开荒地。
请诸人。
刬去荆棘。
除去瓦砾。
本来基址。
已见分明。
只有中间树子。
无人拔得。
山僧今日未免别行方便。
利刀剪去繁枝叶。
钝钁深锄邪倒根。
实地工夫成一片。
住山鈯斧了无痕。
于是。
云居殿阁堂庑。
而幻出焉。
衲子闻风。
如归。
时称天下云居。
洪武十四年秋
高帝制碑于庐山
有手诏。
主其事。
灵瑞多种。
荡眩山川。
草疏复命。
帝甚悦之。
暮年奉诏主持径山
竺元之风。
复振东南。
尝问僧曰。
近奉公文。
务要打点。
僧曰。
学人不是奸细。
曰。
也须勘过。
僧曰。
和尚莫得倚势欺人。
展手曰。
把将公验来。
僧拟议。
便掌之。
又尝厉声曰。
尽十方世界。
是毗卢心印。
且道。
印纽落在甚么人手里。
有僧拟进对。
曰。
且去别时来。
有敏裁。
无宿事。
所遇不忘。
虽万众蹁跹。
一目了然。
且好提奖。
人有小善。
每誉之竟日。
丛林因称曰。
呆庵舌风掩叶。
永乐改元
庄年五十八。
命挝鼓告寂。
适江右二道者至。
挽其归方丈。
相叙甚驩。
坐谈夜半。
精神倍胜。
道者
相视叹曰。
此事甚难。
不可得而拟议。
曰。
难难。
万种千般。
不拟议亦瞒顸。
青天霹雳。
平地波澜。
无说是真说。
它观非正观。
沉沦枉经巨劫。
契悟秖在毫端。
莫教坐却含元殿。
逢人只管觅长安
一曰。
此事甚易。
但自不能承当耳。
又曰。
易易。
多方一致。
绝承当。
忘此喻。
耀古腾今。
经天纬地。
知有亦无知。
利它还自利。
明明般若真乘。
念念尘劳杂事。
拔却多年若根。
释迦不受然灯记。
适晨钟动。
怡然化去。
阇维。
烟𦦨所至。
悉得舍利。
更有素珠不坏。
塔于凌霄峰之阳。
赞曰。
余观历祖代兴法道者
其风骨必凛然特异。
呆庵。
既出了堂之门。
遂将折拄杖。
拨动湖海英灵。
向乌有之云居幻出。
莫大梵场。
名歆天子。
德被含灵。
僧中之龙。
不谬矣。
然及时说法。
乃上池之水也。
陈敬宗明 1377 — 145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377—1459 【介绍】: 浙江慈溪人字光世号澹然居士又号休乐老人
永乐二年进士
刑部主事
宣德初南京国子监司业,进祭酒
以师道自任,立教条,革陋习。
致仕归,卒谥文定
德望文章,名闻天下,为士林所重。
预修《永乐大典》、《五经四书大全》等,有《澹然集》。
敬宗字光世慈溪人
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授刑部主事
翰林侍读,改南国子司业,迁祭酒
卒赠礼部侍郎谥文定
有〈澹然居士集》十八卷。
陈子龙《明诗选》:文定诗典质和平,盛世之风。
田按:光世学行为六馆师表,与李祭酒时勉称南陈北李。
中官王振欲纳交光世,求书程子《四箴》,署名而已。
大学二十馀年,诸生多位卿贰,独久不调,意豁如也。
向推其应制诸作,馀谓五字诗尤冲澹有韦、遗意。)
维基
陈敬宗(1377年—1459年)字光世浙江慈溪(今宁波市)人,官至南京国子监祭酒,与北京国子监祭酒李时勉并以「贤祭酒」知名,称「南陈北李」。
陈敬宗永乐二年(1404年)进士
庶吉士,进学文渊阁。
后授为刑部主事翰林侍讲南京国子监司业
宣德九年(1434年),任南京国子监祭酒,立教方严,为士林所重。
景泰元年九月,与尚书魏骥同致仕。
天顺三年(1459年)五月卒,年八十三。
后赠礼部侍郎谥文定
陈龙正明末 1585 — 16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85—约1645 【介绍】: 浙江嘉善人字惕龙号龙致发蛟几亭
陈于王子。
高攀龙弟子。
崇祯六年进士,授中书舍人
时政事尚综核,中外争为深文以避罪,东厂缉事尤冤滥。
十一年龙正养和、好生二疏,阴指东厂事。
十三年应诏奏事,亦主“听言省刑”。
十五年疏言理财以垦北方荒地为良策。
旋被劾为伪学。
帝初不问。
十七年左迁南京国子监丞
福王立,用为祠祭员外郎,不就。
南京不守,龙正已得疾,旋卒。
私谥文洁
有《几亭集》等。
龙正字惕龙号几亭
初名龙致字发蛟
山毓弟,嘉善人
崇祯甲戌进士,授中书
时政尚综覈,争为深文。
戊寅,荧惑守心,龙正连进四疏,言事天惟在好生,致治当责宰辅。
上感动,特谕慎刑。
己卯,彗星见,龙正应诏,极陈立冬大雷电,又请正郊期,当用上辛,竟格不行。
壬午,因下诏罪己,复三上疏言时政,俱优答。
时盗贼满天下,筹饷无策,龙正著议,极言垦荒为救时本计,朝议相持不决,遂乞归。
甲申京师陷,南都起为祠部,不赴。
赋诗有京华歌舞新南极,野哭汍澜旧帝星之句。
乙酉,微疾死。
龙正天性纯笃,讲求身心经济之学。
貌癯古,两眸炯然,有心计,善治生,居官甚廉,而好施予。
著有学言、政书、文录,凡六十馀卷。
程子、朱子经说、语类、阳明要书、高子遗书、皇明儒统、垦荒兆行、救荒策会、陶诗衍诸书行世。
夫讲学之流,动称性道,而其败类无耻,过于庸人
先生者,有几人哉!
维基
陈龙正(1585年—1645年)原名陈龙致字惕龙号发郊几亭浙江嘉兴府嘉善县人
明末理学家。
苏州府吴江县学生福建按察使陈于王之子。
师事吴志远、高攀龙
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顺天乡试经魁,名列第三。
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进士十年二月中书舍人
时政事尚综核,中外争为深文以避罪,东厂缉事尤冤滥。
十一年龙正养和、好生二疏,阴指东厂事。
十三年应诏奏事,亦主“听言省刑”。
十五年疏言理财以垦北方荒地为良策。
旋被劾为伪学。
帝初不问。
十七年正月左迁南京国子监丞
安宗立,用为礼部祠祭司员外郎,不就。
弘光元年(1645年)六月,清军攻陷南京龙正身已有疾,药粒俱废,绝食达七日之久,临终前还云“死如念翁(刘宗周),倒也干净”。
门人私谥文洁
有《几亭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