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夫蒙灵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唐时羌族之裔。
玄宗开元间,为疏勒镇守使,曾讨斩黑姓可汗。
二十九年,为安西四镇节度使,奉敕至碎叶邀击达奚叛部,击斩莫贺咄可汗。
名将高仙芝封常清,皆出其麾下。
天宝六载仙芝代领其职。
杨和盛唐 ? — 75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5 【介绍】: 河东人字惟恭
始为弱水别将
玄宗开元中,从御群胡于于阗,以勇闻。
二十七年,军出汉南垒,问罪苏禄,下五十余城。
天宝二载,入朝长安
次年封常清署为行军司马,西讨石国,历西域诸国。
累迁金吾大将军、四镇节度副使
凡历百余战,屡冠军锋。
李史鱼盛唐 705 — 7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5—761 【介绍】: 赵州平棘人
玄宗开元二十一年,以多才应诏,名冠甲科,授秘书省正字
河南参军长安监察御史
宰相李林甫所诬,贬莱阳丞,后移朝邑
安禄山叛,脱围归朝,充封常清行军司马
上表请固河潼之守,又谕降叛将能人性。
张镐以状闻,拜河北招谕使。
后因公事南行,卒于扬州
张谓唐 711 — 78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内人字正言
玄宗天宝二载进士
肃宗乾元中尚书郎
代宗大历中潭州刺史,历太子左庶子,迁礼部侍郎
曾三典贡举。
工诗。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78? 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排行十四
玄宗天宝二载(743)进士及第
约十三、四载,入安西节度副大使封常清幕,参预谋划有功。
肃宗乾元元年(758)尚书郎,出使夏口,与故友李白相遇。
代宗永泰初,在淮南田神功幕中军职
大历二、三年潭州刺史,与诗人元结有交往,后入朝为太子左庶子,六年(771)任礼部侍郎,典七、八、九年贡举,时人称其能“妙选彦才”。
约卒于十二年(777)后。
生平散见《唐诗纪事》卷二五、《唐才子传》卷四。
工诗。
“格度严密,语致精深,多击节之音”(《唐才子传》卷四。
宋史·艺文志七》著录其诗集1卷。
今人陈文华有《张谓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逸》补诗1首,《全唐诗续拾》补断句2句。
唐诗汇评
张谓(约711—约780),字正言河内(今河南沁阳)人。
开元中客游梁宋、齐鲁,又北游幽蓟。
天宝二年,登进士第
安西封常清幕,又曾参淮南暮府。
乾元元年,为礼部郎中,出使夏口,与李白同游沔州南湖
大历二年,为潭州刺史
征还,为大子左庶子,迁礼部侍郎,掌大历七、八、九年贡举,复知东都举。
大历十二年尚在。
有《张谓诗》一卷。
全唐诗》编其诗一卷,间条有他人之作。
字正言
河南人
天宝二年进士
乾元中尚书郎
大历中礼部侍郎
作品评论
《代北州老翁答》及《湖中对酒行》,在物情之外,但众人未曾说耳。
亦何必历遐远、探古迹,然后始为冥搜?
)工诗,格度严密,语致精深,多击节之意。
钟云:七自律,诗家所难。
盛唐以庄严雄浑为长,至其痴重处,亦不得强为之佳,耳食之夫,一概追逐,滔滔可笑。
张谓变而流丽清老。
可谓善自出脱。
刘长卿与之同调,俗人泥长卿中唐,此君,盛唐也,犹不足服其口耶?
初唐七言律,尽有如此风致者,因思“气格”二字,蔽却多少人心眼,阻却多少人才情。
张谓侍郎七言律,多奇警之句。
及死后见形,独爱人诵其“樱桃解结垂檐子,杨柳能低入户枝”二语。
《载酒园诗话又编》
张正言诗,亦倜傥率真,不甚蕴藉,然胸中殊有浩落之趣。
“眼前一樽又长满,胸中万事如等闲”,有此风调,固宜太白与之把臂。
张谓杜侍御送贡物》及《代北州老翁》,其人子美之流。
《诗学渊源》
张谓)诗取实境,颇有高致。
盖自李、杜以后,风尚所趋呈反复,齐、梁一体,唯独主于性灵,故使事无迹,而以传神为能事耳。
岑参唐 717 — 77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约715或约717—770 【介绍】: 荆州江陵人,祖籍南阳棘阳
岑文本曾孙。
玄宗天宝初进士
曾入高仙芝幕,任掌书记,至安西武威;又入封常清幕,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
肃宗时杜甫荐为左补阙,出为嘉州刺史
后客死于成都
工诗,多写边塞风光,与高适齐名,并称“高岑”。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17—770,一说715—769 排行二十七荆州江陵(今湖北荆州)人,郡望南阳(今属河南)
曾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后人因称“岑嘉州”。
出生于没落之世家,曾祖文本相太宗,伯祖长倩高宗,伯父羲相睿宗
早岁已陷孤贫。
玄宗天宝五载(746)进士第(杜确岑嘉州集序》云天宝三载及第,与行年不合,“三”应为“五”之误),任右内率兵曹参军
天宝间曾两次出塞,来往于安西(今新疆库车)、北庭(今新疆吉木萨尔)间,任节度掌书记节度判官
肃宗时历任右补阙起居舍人虢州长史等职。
代宗大历二年(767)出守嘉州,后客死成都
生平事迹见其《感旧赋》及杜确岑嘉州集序》。
闻一多有《岑嘉州系年考證》。
岑参以边塞诗名世,为盛唐边塞诗派代表作家之一,与高适并称高岑。
其诗雄奇豪纵,尤善描写边地风貌与戎马生涯,颇具奇情壮采,为“盛唐气象”在边塞诗中之反映。
辛文房称“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余载,极征行离别之情。
……诗格尤高,唐兴罕见此作”(《唐才子传》卷三)。
七言歌行尤为擅长,清施补华云:“岑嘉州七古劲骨奇翼,如霜天一鹗,故施之边塞最宜。
”(《岘佣说诗》)其五言山水诗则清峻奇逸,时人将其与南朝诗人吴均何逊相比(见杜确岑嘉州集序》)。
诗集通行者为《四部丛刊》本《岑嘉州》,校注本有陈铁民、侯忠义《岑参集校注》,刘开扬《岑参诗集编年笺注》。
全唐诗》存岑参诗4卷,《全唐诗续拾》补收诗2首。
唐诗汇评
岑参(约715-770),祖籍南阳(今属河南),后徙居江陵(今属湖北)
曾祖文本、伯祖长倩、伯父羲皆官至宰辅。
幼丧父,孤贫,笃学。
天宝三载,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八载,入安西高仙芝幕,充节度掌书记
长安,与杜甫、高运等唱和。
十三载,复入安西封常清幕,以大理评事监察御史,充节度判官支度副使
至德二载,至灵武,迁右补阙,后历起居舍人虢州长史、大子中允祠部考功二员外郎虞部库部郎中等职。
永泰元年,出为嘉州刺史
杜鸿渐镇蜀,表为职方郎中侍御史,列在幕府
大历三年七月,罢嘉州任东归,阻兵,流寓成都,遂终于蜀。
有《岑参集》十卷,已佚。
今有《岑嘉州集》七卷(或为八卷)行世。
全唐诗》编诗四卷。
南阳人
天宝三年进士
累官右补阙
起居郎
库部郎中出为嘉州刺史
杜鸿渐西川
表为从事
职方郎御史幕职
作品评论
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至如“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可谓逸才。
又“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宜称幽致也。
杜确《岑嘉州诗集序》
早岁孤贫,能自砥砺,遍览史籍,尤工缀文。
属辞尚清,用意尚切,其有所得,多入佳境,迥拔孤秀,出于常情。
每一篇绝笔,则人人传写,虽闾里士庶、戎夷蛮貊,莫不讽诵吟巧焉。
时议拟公于吴均何逊,亦可谓精当矣。
周紫芝《书岑参诗集后》
诗清丽有思,殊复可喜。
少陵所谓“岑参兄弟皆好奇,携我远来游渼陂”之句,则亦可以得其为人之大略矣。
陆游《跋岑嘉州诗集》
予自少时,绝好岑嘉州诗。
往在山中,每醉归,倚胡床睡,辄令儿曹诵之,至酒醒或睡熟乃已。
尝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今年自唐安别驾来摄犍为,既画公象斋壁,又杂取世所传公遗诗八十馀篇刻之,以传知诗律者,不独备此邦故事,亦平生素意也。
《后村诗话续编》
岑参贾至辈句律多出于鲍,然去康乐地位尚远。
《骚坛秘语》
突兀万仞则不用过句,陟顿便说他事,岑参专高此法。
《吟谱》
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
累佐戎幕,往来鞍马烽尘间十馀载,极征行离别之情,城障寒堡,无不经行。
博览史籍,尤工缀文,属词清尚,用心良苦。
诗调尤高,唐兴罕见此作。
放情山水,故常怀逸念,奇造幽致,所得往往超拔孤秀,度越常情。
高适风骨颇同,读之令人慷慨怀感,每篇绝笔,人辄传咏。
《唐诗品》
嘉州诗一以风骨为主,故体裁峻整,语亦造奇,持意方严,竟鲜落韵。
五言古诗从子建以上,方足联肩。
古人浑厚,嘉州稍多瘦语,此其所不迨亦一间耳。
其他乃不尽人意。
要之,孤峰插天,凌拔霄汉,时华润近人之态,终然一短。
《批点唐音》
五言豪整,至于姿态,当远让卫、孟。
《艺苑卮言》
高、岑一时不易上下。
岑气骨不如达夫遒上,而婉缛过之。
《选》体时时入古、岑尤陡健;歌行磊落奇俊,高一起一伏,取是而已,尤为正宗。
五言近体,高、岑俱不能佳;七言,岑稍浓厚。
古诗自有音节。
陆、谢体极俳偶,然音节与唐律迥不同。
唐人李、杜外,惟嘉州最合。
襄阳常侍虽意调高远,至音节,时入近体矣。
常侍五言古,深婉有致,而格调音节,时有差。
嘉州清新奇逸,大是俊才,质力造诣,皆出高上。
然高黯淡之内,古意犹存;岑英发之中,唐体大著
高、岑井工起语,岑尤奇峭,然拟之宣城,格愈下矣。
高气骨不逮嘉州,孟材具远输摩诘,然并驱者,高、岑悲壮为宗,王、孟闲澹自得,其格调一也。
嘉州格调严整,音节宏亮,而集中排律甚稀。
岑参好为巧句,真不足而巧济之,以此知其深浅矣。
故曰:“大巧若拙”。
岑词胜意,句格壮丽,而神韵未扬;高意胜词,情致缠绵,而筋骨不逮。
岑之败句,犹不失盛唐;高之合调,时隐逗中唐
高适诗尚质主理,岑参诗尚巧主景。
《诗源辨体》
盛唐五吉律,惟岑嘉州用字之间有涉新巧者,如“孤灯然客梦,寒件掏乡愁”,“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塞花飘客泪,边挂乡愁”,大约不过数联。
然高、岑所贵,气象不同,学者不得其气象,而徒法其新巧,则终为晚唐矣。
《近体秋阳》
集诗虽不多,然篇皆峭倬,精思矗起,必迥不同于人,岂惟达夫不中比拟,即一时王、孟诸作手,要之总非其伦。
乃千古以高岑称,何其冤也。
《古欢堂杂著》
嘉州(五律)句琢字雕,刻意锻炼。
《唐诗别裁》
诗能作奇语,尤长于边寒。
《唐诗别裁》
嘉州五言,多激壮之音。
予读嘉州全集,爱其峭茜苍秀,如对终南、太华。
其近体略逊古诗。
嘉州之奇峭,入唐以来所未有。
又加以边塞之作,奇气益出。
风会所感,豪杰挺生,遂不得不变出杜公矣。
诗奇而入理,乃谓之奇。
若奇而不入理,非奇也。
卢玉川李昌谷之诗,可云奇而不入理者矣。
诗之奇而入理者,其惟岑嘉州乎!
如《游终南山诗》:“雷声傍太白,雨在八九峰。
东望紫阁云,西入
”余尝以己巳春夏之际,独游终南山紫、二阁,遇急雨,回憩草堂寺,时原空如沸,山势欲颓,急雨劈门,怒雷奔谷,而后知岑之诗奇矣。
又尝以己未冬杪,谪戍出关,祁连雪山,日在马首,又昼夜行戈壁中,沙石吓人,没及髁膝。
而后知岑诗“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云奇而实确也。
大抵读古人之诗,又必身亲其地,身历其险,而后知心惊魄动者,实由于耳闻目见得之,非妄语也。
《读雪山房唐诗序例》
(七绝)王、李以外,岑嘉州独推高步。
唯去乐府意渐远。
五言源出千吴、何,叠藻绵联,掞张典雅,如五丝织锦,裁缝灭迹。
七言出没纵横,翱翔孤秀,振音中律,行气如虹,如观公孙大娘舞剑器,浑脱浏亮,令人神往心倾。
边塞萧条,吹笳声裂,刘越石幽燕之气,自当擅绝一场,而格律谨遒,贵在放而不野。
律体温如,亦兼绵丽;绝句犹七言本色,而神韵弥深。
《诗学渊源》
其诗辞意清切,迥拔孤秀,多出佳境。
人比之吴均何逊,盖就其律诗言也,时亦谓之“嘉州体”。
至古诗、歌行,间亦有气实声壮之作;《走马川》诗三句一转,亦为创作。
《唐宋诗举要》
吴曰:盛唐古风,李、杜以外,右丞嘉州其杰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