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祢衡东汉 173 — 198
祢衡(173—198) 汉末辞赋家。
字正平平原郡(今山东德州临邑)人。
少有才辩,性格刚毅傲慢,好侮慢权贵。
以“击鼓骂曹”闻名于后世。
相传江夏太守黄祖之子曾在古鹦鹉洲大会宾客祢衡即席挥就《鹦鹉赋》,后来祢衡黄祖杀害于洲上。
为后世诗文家崔颢、孟浩然、李白等反复状写的鹦鹉洲,皆源于此。
嘉庆二十年(1815)汉阳知县裘行恕主持迁祢衡墓至新淤起的补课洲(今汉阳鹦鹉洲);光绪二十六年(1900)汉阳知府余肇康应乡人之请,重建祢衡墓,并题写了墓碑文立为“汉处士祢衡墓”碑。
王迥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九号白云先生别号巢君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隐于鹿门山,与孟浩然往还甚密,浩然有9首诗记及王迥
曾游江南浩然作《鹦鹉洲送王九之江左》送之。
事迹散见孟浩然诸诗。
全唐诗》存诗1首。
张野人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
曾寓居洛阳
孟浩然有《题张野人园庐》诗,是否一人,殊难决断。
日本国见在书目》著录其集10卷,已佚。
《全唐诗逸》收诗2句,录自日本大江维时编《千载佳句》卷上。
陈子昂唐初 659 — 700
作品评论
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
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本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孟云卿,本子昂之古雅,而加以气骨者也。
张若虚唐 660 — 720
作品评论
天宝中刘希夷王昌龄祖咏张若虚孟浩然常建李白杜甫、虽有文章盛名,俱流落不偶,恃才浮诞而然也。
包融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二润州延陵(今江苏丹阳)人。
历官集贤院直学士大理司直
于休烈贺朝万齐融为“文词之友,齐名一时”(《旧唐书·于休烈》)。
亦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齐名,号“吴中四士”(《新唐书·刘晏》附《包佶传》)。
包融孟浩然交谊甚厚,孟有诗叙二人交往。
全唐诗》存诗8首。
今人王启兴、张虹有《贺知章包融张旭张若虚诗注》。
唐诗汇评
包融,生卒年不详,间州延陵(今江苏丹阳西南)人。
工诗。
神龙中,与贺知章张旭张若虚吴越之士,俱以文词俊秀杨名上索,合称“吴中四士”。
开元中张九龄引为怀州司户参军,后官至大理司直集贤院学士
孟浩然殷遥友善。
有《包融诗》一卷,已佚。
殷璠储光羲殷遥等间州籍诗人十八人诗,编为《丹阳》,亦佚。
《全房诗》存诗八首。
作品评论
(包)延陵人
开元间仕历大理苟直。
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工为诗。
二子何、佶,纵声雅道,齐名当时,号“三包”。
独孤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洛阳人字伯谋
中宗神龙中,为永昌县
玄宗开元中,官至户部郎中
十六年,出为襄州刺史
与邑人孟浩然相善,诗歌酬和。
亦有善政,后李邕为撰《遗爱颂》。
张九龄唐 678 — 740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78—740 字子寿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
武后神功元年(697),登进士第,授校书郎
玄宗先天元年(712),中道侔科,授左拾遗
后历官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人桂州都督集贤院学士中书侍郎等职。
开元二十一年(733)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翌年中书令,兼修国史
为著名贤相
二十四年,受李林甫排挤,罢相。
次年贬为荆州长史,在州以文史自娱,不戚戚于怀。
二十八年病卒。
年63岁(两《唐书》本传均作68岁,误)。
生平详见新、旧《唐书》本传及近年于韶关发现之《张九龄墓志铭》。
九龄工诗能文,文长于碑志,诗格调清雅,兴寄深婉,其《感遇》十二首,与陈子昂诗齐名。
施补华《岘佣说诗》云:“唐初五言古,犹沿六朝绮靡之习,唯陈子昂张九龄直接汉魏,骨峻神竦,思深力遒,复古之功大矣。
”至其古近体写景抒情诸作,清淡和雅,兴象玲珑,前人以为实开王、孟、储、韦一派。
诗薮》内编卷二云:“张子寿首创清淡之派,盛唐继起,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建韦应物曲江之清淡,而益以风神者也。
”今存《曲江张先生文集》20卷。
全唐诗》存诗3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4首。
张子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襄州襄阳人
玄宗先天进士
乐城
孟浩然友善,尝同隐鹿门山。
其诗多酬唱之作。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八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玄宗先天元年(712)进士及第开元中晋陵,贬为乐城,后弃官归旧业,安史之乱时尚在人世。
生平事迹散见《国秀集》目录、《唐诗纪事》卷二三、《唐才子传》卷一。
孟浩然友善,酬唱之作颇多,芮挺章选其诗2首入《国秀集》。
唐才子传》卷一云“有诗集”。
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
唐诗汇评
张子容,生卒年不详,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早年隐居襄阳白鹤岩,与孟浩然友善。
先天元年(712)进士第
开元中,谪为乐城,又曾官晋陵
全唐诗》存诗一卷。
作品评论
子容)初与孟浩然隐鹿门山,为死生交,诗篇倡答颇多,后值乱离,流寓江表,尝送内兄李录事归故里云:“十年多难与君同,几处移家逐转蓬。
白首相逢征战后,青春已过乱离中。
行人杳杳看西口,归马萧萧向北风!
汉水楚云千万里,天涯此别恨无穷。
”后竟弃官归旧业。
有诗集。
兴趣高远,略去凡近。
当时哲匠,咸称道焉。
丁仙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一作丁先芝
润州曲阿(今江苏丹阳)人。
玄宗开元十三年(725)进士第
十八年前未得授官,后任主簿余杭县等职。
生平事迹散见储光羲《贻丁主簿仙芝别》及自注、《国秀集》目录、《唐诗纪事》卷二四、《新唐书·艺文志四》。
仙芝有诗名,有诗收入《丹阳》。
诗风“婉丽清新,迥出凡路”(《吟窗杂录》卷二六《历代吟谱》引殷璠语)。
光绪《丹阳县志》卷三五著录“丁仙芝《丁余杭集》二卷。
”《全唐诗》存丁仙芝诗14首(其中《渡扬子江》为孟浩然诗误入)、断句4,《全唐诗逸》补断句1联,《全唐诗外编》补诗1首。
韩襄客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汉南(今湖北随州)女子。
一说为妓。
善歌诗,知名于襄、汉间。
玄宗开元间在世。
孟浩然曾赠其诗。
事迹见《诗话总龟》前集卷一三引《诗史》。
今存《闺怨诗》2句。
全唐诗》收入,缺题,《全唐诗续拾》补之。
袁瓘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襄州襄阳人排行第三
玄宗开元十四年,官左拾遗
后贬为赣县
能诗,与孟浩然储光羲友善。
二人称其为才子,并贻诗伤其远谪。
后不详。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排行三
玄宗开元十四年(726),官左拾遗
十六年被贬为赣县
孟浩然有《洛中访袁拾遗不遇》诗,储光羲有《贻袁三拾遗谪作》诗,均呼其为“才子”,伤其远谪。
生平事迹散见《元和姓纂》卷四、《唐诗纪事》卷二〇。
全唐诗》存诗2首。
王士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宜城人
少好名山,年十八,入恒山访道,又游苏门山王屋山
玄宗开元末,于终南山撰《亢仓子》,以《庄子·庚桑楚》为主,参取诸子而成。
天宝四年,诏征至
又曾编次孟浩然遗诗。
崔颢盛唐 ? — 754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4?—754 汴州(今河南开封)人,开元十一年(723)进士及第
旧唐书·文苑传》云“开元天宝间文士知名者,汴州崔颢京兆王昌龄高适襄阳孟浩然
”诗名颇大。
其《黄鹤楼》诗,严羽誉为唐人七言律诗第一,传说曾使李白折服。
旧唐书》本传称其“有俊才,无士行,好蒱搏、饮酒。
及游京师,娶妻择有貌者,稍不惬意,即去之,前后数四”。
新唐书》本传记其与李邕相见之事:“初,李邕闻其名,虚舍邀之,至献诗,首章曰:‘十五嫁王昌
叱曰:‘小儿无礼!
’不与接而去。
”可见其性格放浪不羁。
曾为太仆寺丞天宝中司勋员外郎天宝十三载(754)卒。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唐才子传》卷一。
今人傅璇琮有《崔颢考》,谭优学有《崔颢年表》。
漫游四方,生活经历颇丰富,诗风亦有所变化。
唐才子传》云“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
一窥塞垣,状极戎旅,奇造往往并驱江、鲍”。
其边塞诗慷慨豪迈,《长干行》等小诗,淳朴生动,颇近民歌。
今人万竞君有《崔颢诗注》。
全唐诗》存诗1卷。
《全唐诗续拾》补5首(其中一首互见)。
唐诗汇评
崔颢(704?
—754),汴州(今河南开封)人。
开元十一年(723)进士第
曾南游吴越武昌等地。
开元后期入河东军幕
天宝初,为太仆寺丞
司勋员外郎
长于诗,开元天宝间王昌龄孟浩然同以位不显而文知名。
有《崔颢诗》一卷。
全唐诗》编诗一卷。
今人万竞君有《崔颢诗注》。
刘慎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东人字全乙
玄宗开元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
夏县
孟浩然王昌龄友善。
工诗,有盛名。
唐诗汇评
刘慎虚,生卒年不详,字全乙江东(今江苏南部浙江一带)人。
或云洪州(今江西南昌)人。
开元十一年进士第;又登宏词科,授校书郎
孟浩然王昌龄友善。
虽有文章盛名,竟流落不偶。
天宝中年
全唐诗》存诗一卷。
阎防
唐诗汇评
阎防,生卒年不详,广平(今河北鸡泽东)人。
郡望常山(今河北元氏),或云河中(今山西永济)人。
曾卜居终南山,读书于终南丰德寺
开元二十二年进士第,后谪为湘中司户
开元天宝间有诗名,孟浩然岑参储光羲刘慎虚均有诗赠。
全唐诗》存诗五首。
作品评论
开元天宝间有文称,岑参孟浩然韦苏州有赠章。
王昌龄盛唐 698 — 756
作品评论
《岘佣说诗》
孟浩然王昌龄常建五言清逸,风格均与摩诘相近,而篇幅较窘。
学问为之,才力为之也。
陶翰
唐诗汇评
陶翰,生卒年不详,润州丹阳(今属江苏)人。
开元十八年(730),登进士第,又曾登宏词、拔萃二科,授华阴丞。
天宝中,屡官大理评事、大常博士,官终礼部员外郎
诗笔双美,尤精赋序,长于五言诗,既多兴象,复备风骨。
孟浩然房琯为友。
大历诗人鲍防谢良弼、谢良补等均曾受其笑掖。
有《陶翰集》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一卷。
李白盛唐 701年1月16日 — 762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1—762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
中宗神龙元年(705)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
今人多从此说。
近人陈寅恪谓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李太白氏族之疑问》)。
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焉耆回族自治县),亦有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
曾官翰林供奉,因称“李翰林”。
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后人又称“李谪仙”。
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出蜀漫游,南穷苍梧,东涉溟海,西入长安,北上太原,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徂徕山(在今山东)。
天宝元年(742)奉诏入供奉翰林
因得罪权贵,三载(744)赐金还山。
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
今人或谓天宝十二载(753)曾第三次入,学术界多以为开元年间天宝初两次入,不承认三入长安;亦有不承认开元年间曾入长安者。
天宝末安禄山叛乱,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不久又被定罪流放夜郎肃宗乾元二年(759)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
上元二年(761),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宝应元年(762)卒于当涂(今属安徽马鞍山)
代宗即位,曾以左拾遗召,其时已卒。
生平事迹详见魏颢李翰林集序》、李阳冰《草堂集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及新、旧《唐书》本传。
年谱及考證生平之著作甚多,清人王琦、黄锡圭均有《李太白年谱》,今人有詹锳《李白诗文系年》,郁贤皓《李白丛考》,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等。
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
诗与杜甫齐名,杜甫饮中八仙歌》曾咏及,《沧浪诗话》誉之为“仙才”。
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
内容丰富,有要求报效祖国、功成身退而发泄不得志之悲愤感情者,如《行路难》、《将进酒》等;有揭露政治黑暗、忧虑国事者,如《古风五十九首》、《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等;有蔑视权贵、鄙弃富贵者,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江上吟》等;有同情人民疾苦者,如《宿五松山下荀媪家》、《丁都护歌》等;有描绘高山大川自然风光者,如《蜀道难》、《望庐山瀑布》等;有歌唱爱情友谊者,如《长干行》、《黄鹤楼孟浩然广陵》等。
李白论诗主张天真自然,追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之境界。
其绝句感情真挚,形象明朗,语言朴素,意境含蓄,韵味深长。
其乐府歌行名篇则熔《庄》《骚》为一炉(龚自珍《最录太白集》),“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艺苑卮言》卷四),感情激荡,形象雄伟,气势磅礴,色彩绚烂,常借神话传说,多用比兴、夸张手法,具有“风雨争飞,鱼龙百变”、“云从空,随风变灭”(《唐宋诗醇》卷六)之特色,形成独特之“纵逸”(《河岳英灵集》卷上)风格。
前人论李白诗歌之历史地位,常与杜甫并列。
韩愈云:“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调张籍》);胡应麟则云:“才超一代者李也,体兼一代者杜也。
李如星如日揭,照耀太虚,杜若地负海涵,包罗万汇。
”(《诗薮》卷四)李集今存宋本《李太白文集》两种,皆诗文合刻,30卷。
一藏日本静嘉堂文库,有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影印本;一藏北京图书馆,为残本,缺卷十五至二十四,以缪曰芑本配。
清康熙年间缪曰芑曾据前一种翻刻,世称缪本。
注本今存元萧士赟《分类补注李太白诗》25卷;明胡震亨《李诗通》(与《杜诗通》合称《李杜诗通》)21卷;明朱谏撰《李诗选注》13卷,将200余首指为伪作,另编《李诗辨疑》2卷;清王琦李太白全集》36卷,诗文合编,末6卷为附录,最为通行。
今人瞿蜕园、朱金城《李白校注》以王注本为基础,参校各本,旁搜唐宋以来诗话、笔记以及今人研究成果,加以评笺补充,考订谬误,较详备。
近年又有安旗主编《李白全集编年注释》和詹锳主编《李白全集校注汇释评》两种问世。
今人研究著作主要有詹锳《李白诗论丛》、王运熙等《李白研究》、罗宗强《李杜略论》、裴斐《李白十论》、郁贤皓《李白考论》等。
中华书局曾选择部分单篇论文于1964年出版《李白研究论文》。
资料汇编有裴斐与刘善良编《李白资料汇编(金元明清之部)》。
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
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世人又称谪仙诗仙
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先世流迁中亚,5岁随父定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
出蜀后游历江湖。
天宝元年(742)应召入长安,任翰林院供奉,后因蔑视权贵遭谗出京。
今存李白诗共计1000馀首,有《李太白集》。
湖北游历、居住多年,结识孟浩然,二人多次到黄鹤楼上会客送友、饮酒赋诗,留下不少关于黄鹤楼的佳作,“鄂州杂诗碑”录存其诗十一首。
其中《黄鹤楼孟浩然广陵》为吟咏黄鹤楼的千古绝唱。
史书所载“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佳话,更为后人津津乐道。
为了纪念李白,后人在蛇山建立了太白堂和搁笔亭
王维盛唐 701 — 76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1—761 【介绍】: 河东人,祖籍太原祁县,字摩诘
玄宗开元进士擢第
右拾遗监察御史,又曾为河西节度判官
天宝时,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长安,被俘获,押解洛阳,迫受伪职,曾赋诗明志。
乱平,责授太子中允
肃宗乾元中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并称王孟
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与弟缙俱奉佛,居常蔬食,晚年长斋,不衣文彩。
宋之问蓝田别墅,沿辋水,弹琴赋诗,啸咏终日,所为诗号《辋川集》。
妻亡不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绝尘累。
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700—761 字摩诘
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
后徙家于蒲州(今山西永济西),遂为蒲州人,称河东王氏。
排行十三
官终尚书右丞,称王右丞
父处廉,官终汾州司马
早慧,工诗善文,博学多艺。
十五宦游两京,居嵩山东溪
以才艺知名,博得豪贵青睐。
玄宗开元九年(721)进士
释褐为太乐丞
,因伶人舞黄狮子舞坐罪,贬济州司仓参军
开元十四年春秩满,游宦淇上,遂隐于淇。
开元十七年前后回长安闲居,学佛于荐福寺光禅师
张九龄为相,作《上张令公》诗。
二十三年,擢右拾遗
二十五年张九龄李林甫排挤谪荆州长史王维作《寄荆州张丞相》,抒发其黯然思退之情绪。
同年秋,奉命出使凉州,以监察御史节度使判官
二十八年,迁殿中侍御史,以选补副使桂州知南选
襄阳,作《哭孟浩然》诗。
明年春夏回长安,寻隐终南山
天宝元年(742),复出为左补阙
天宝三载始营蓝田辋川别业。
天宝四载暮春,以侍御史出使榆林新秦二郡。
后迁库部郎中
天宝九载后,丁母忧十一载服除,拜吏部郎中(后改文部)。
在辋川期间实亦官亦隐。
十四载,迁给事中
十五载陷贼,安禄山委任给事中
王维服药取痢,伪疾将遁,被囚洛阳凝碧池,作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
”以明己心向唐室。
肃宗至德二载(757),王师收复两京,陷贼官六等定罪,王维以有《凝碧池诗》及弟缙请削己官为兄赎罪,获免。
乾元元年(758)二月,授太子中允,加集贤学士,迁中书舍人,改给事中
上元元年(760),官尚书右丞
上元二年七月卒,葬蓝田辋川别业之西。
生平事迹见两《唐书》本传,张清华、陈铁民两《王维年谱》。
王维奉佛,学顿教。
受禅宗思想影响极深,以禅悟诗,独得任运自然之趣,故人称“高人”、“诗佛”。
清徐增《而庵说唐诗》云:“吾于天才得李太白,于地才得杜子美,于人才得王摩诘
太白以气韵胜,子美以格律胜,摩诘以理趣胜。
太白千秋逸调,子美一代规模,摩诘精大雄氏之学。
”《许彦周诗话》认为:王维“自李杜而下,当为第一。
”顾起经亦云:“玄、肃以下诗人,其数什百,语盛唐者,唯高、王、岑、孟四家为最。
语四家者,唯右丞公为最。
”(《题王右丞诗笺小引》)王维孟浩然并称“王孟”,乃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之杰出代表。
王维早期怀“致君光帝典”、“动为苍生谋”之大志,颇欲“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廷”,作《少年行》、《夷门歌》、《老将行》、《燕支行》、《献始兴公》、《上张令公》、《送赵都督代州得青字》等诗言志抒怀。
早期边塞诗如《凉州赛神》、《使至塞上》、《送刘司直安西》、《送平淡然判官》、《从军行》、《陇西行》,山水诗如《终南山》、《汉江临泛》、《华岳》等,皆表现出开阔胸怀与雄浑博大之风格。
玄宗后期政事腐败,王维乃日益信禅笃佛,追求超脱尘世之境界。
后期之诗艺虽不断提高,已臻“诗中有画”(苏轼《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泉为珠,著壁成绘”(《河岳英灵集》)之境界,然内容较狭,思想亦较消极。
前人以为“右丞妙于诗,故画意有余;右丞精于画,故诗体转工”(刘士鏻《文至》引晁补之语)。
如《皇甫岳云溪杂题》、《辋川集》、《山中》、《山居秋暝》、《渭川田家》等,皆脍炙人口。
虽不以文称,其“文格华整超逸”(《王右丞集笺注序》),今存文赋69篇,颇有娟丽可观者。
长于山水画,为南宗之祖,世传有《辋川图》等。
《王集》最早版本为宋蜀本与建昌本,校注则有刘须溪王右丞集》、顾起经《类笺王右丞全集》、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及今人陈铁民《王维集校注》。
全唐诗》存诗4卷,《拾遗》补2句。
唐诗汇评
王维(701—761)字摩诘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迁居蒲州(今山西永济)
开元九年(721),登进士第,调太乐丞,因伶人违制舞黄狮子受累,谪济州司仓参军
张九龄执政,擢为右拾遗
二十五年秋,入河西节度使崔希逸幕,为监察御史节度判官
天宝初,入为左补阙
十一载,拜吏部郎中,迁给事中
安史叛军陷京,被迫受伪职。
复京后论罪,因曾作诗抒写对唐室的忠心,仅降为太子中允
左庶子中书舍人,复拜给事中,转尚书右丞,卒。
多才艺,诗、书、画、乐无不精通。
其诗众体兼擅,尤工五律、五绝。
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诗人。
有《王维集》十卷(宋明刊本作《王摩诘文集》、《王右丞集》或《王右泰文集》),今存。
全唐诗》编诗四卷。
作品评论
《诗源辨体》
王摩诘孟浩然才力不逮高、岑,而造诣实深,兴趣实远,故其古诗虽不足,律诗体多浑圆,语多活泼,而气象风格自在,多入于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