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刘鉴
湘雅摭残
刘鉴字慧叔,亦湘乡曾忠襄媳,菱生观察母。
著有《分绿窗集》,赵芷孙序谓集中各体,皆赡逸温雅,并举其佳句如《暮春杂感》云:“冰蚕老去丝犹在,梁燕重栖梦已非。
钗影临窗欹玉燕,篆烟如水冷金猊。
新愁别苑悲花落,旧恨离亭怅鸟啼。
”《和菊生再侄》云:“武昌春到江鱼美,衡岳霜清旅雁征。
”《与重伯侄话江宁近事》云:“名心早为迍邅减,胜地回怜少小过。
”置之吴宫詹集中,殆莫能辨,故题辞有“百年文献余彤史,一代宗风属绛纱”之句,其推服如此。
寇准北宋 962 — 10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2—1023 【介绍】: 华州下邽人字平仲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
大理评事、知巴东县
通判郓州,累擢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铨
颇敢直谏,太宗以比魏徵
淳化初,除枢密副使,坐事罢知青州
五年,召拜参知政事,加给事中,又坐事出知邓州
真宗立,入权知开封府,为三司使
景德元年拜相,时辽兵大入,中外震骇,乃力排众议,请帝亲征,真宗遂至澶州,和议而还。
王钦若所谮,罢相出知陕州
天禧三年再相,真宗病,密奏请以太子监国,事泄,罢相,封莱国公
丁谓乘机倾陷,连贬雷州司户参军,卒于贬所。
仁宗追谥忠悯
有《寇莱公集》。
全宋诗
寇准(九六二~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归州巴东县,移大名府成安县
累迁三司度支推官,转盐铁判官
淳化二年(九九一),拜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改同知枢密院事
四年,罢知青州
五年,拜参知政事
至道二年(九九六),罢知邓州
真宗即位,迁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
咸平六年(一○○三),迁兵部侍郎,为三司使
景德元年(一○○四),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同年契丹攻宋,力谏真宗亲征,至澶州(今河南濮阳),迫成和议,是为“澶渊之盟”。
三年罢相,为刑部尚书,知陕州
后迁兵部尚书,入判都省
大中祥符七年(一○一四),复拜同平章事枢密使
八年罢。
天禧三年(一○一九),又授同平章事,充景灵宫使
四年六月,坐与周怀政谋请太子监国、禁皇后预政、奉真宗太上皇事,罢相,封莱国公,寻贬道州司马
乾兴元年(一○二二),再贬雷州司户参军
仁宗天圣元年,以疾卒于雷州,年六十二。
后十一年,诏复太子太傅,赠中书令莱国公,又赐谥忠悯
有《忠悯公诗集》三卷,集前附有孙汴所撰神道碑。
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寇准诗,以《四部丛刊》三编影印明嘉靖间蒋鏊刻《忠悯公诗集》三卷本为底本。
校以清康熙间吴调元辨义堂刊《寇忠悯公诗集》三卷本(简称吴本),清初《两宋名贤小集》钞本所收《寇莱公集》七卷本(简称集本)。
采录清鲍廷博校记(简称鲍校)、劳权校记(简称劳校)、近人傅增湘校记(简称傅校)、张元济校记(简称张校)。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彭元瑞知圣道斋钞本、李文田跋钞本,俱系出自蒋本、吴本,然四库本补了各本残缺的文字,少数异文有参考价值,故亦出校记注明。
另辑得集外诗十五首,编为卷四。
宋诗纪事》所收《春恨》一首,系唐人来鹄所作,今归诸附录。
词学图录
寇准(961-1023) 字平仲
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
晚年封莱国公谥忠悯
宋史》有传。
有《寇莱公集》,存词五首,见《花庵词选》及《湘山野录》。
全宋文·卷一八二
寇准(九六一——一○二三)字平仲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北)人。
太平兴国五年进士,授大理评事,知巴东县
太宗朝累官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
景德初,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时辽兵大入,中外震骇,力排众议,拥帝亲征,遂有澶渊之盟。
王钦若所陷,罢知陕州
天禧三年再相,以请太子监国,为丁谓所陷,罢相,封莱国公,累贬道州司马雷州司户参军
天圣元年卒于贬所,年六十三。
仁宗追谥忠悯
著《巴东集》三卷、《忠悯公诗集》三卷(存)、《寇莱公集》七卷(存)。
宋史》卷二八一有传。
主要活动
  • 980年,进士
  • 980年-98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知县,寇准释褐,授大理评事,知巴东县。有善相者为寇准言
  • 984年,未详未详未详(陕西),殿中丞,寇准迁殿中丞,调兵食于西北
  • 984年-988年,京东西路郓州须城(山东东平),通判,寇准自西北归,差任郓州通判
  • 98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右正言、直史馆,太宗召试寇准于禁中,闰五月戊戌(十三日),授右正言、直史馆
  • 98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三司度支推官,中谢日,太宗赐寇准绯袍银鱼,充任三司度支推官
  • 988年-989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盐铁判官,寇准转任盐铁判官亦当在是年
  • 989年-99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吏部东铨,七月乙卯(一日),擢寇准虞部郎中,充枢密院直学士,赐金紫,判吏部东铨
  • 991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左谏议大夫、枢密副使,四月辛巳(十二日),寇准官左谏议大夫,与张逊、温仲舒并任枢密副使
  • 991年-992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知枢密院事,九月甲辰(八日),寇准与温仲舒同知枢密院事
  • 99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左谏议大夫,六月壬申(十五日),寇准罢同知枢密院事,守左谏议大夫本官
  • 993年-99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知州,十月壬申(十八日),寇准出知青州。王禹称作诗相送
  • 994年-99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参知政事,九月乙亥(二十六日),除寇准参知政事,进上谷郡开国侯。次日,诏吕端位寇准上
  • 996年-997年,京西南路邓州穰县(河南邓州),知州,闰七月己巳(一日),寇准出知邓州
  • 998年,京西北路孟州河阳(河南孟县),知军,五月,寇准移知河阳军
  • 999年-1000年,永兴军路同州冯翊(陕西大荔),知州,八月,寇准改知同州
  • 1000年-1003年,永兴军路凤翔府天兴(陕西凤翔),知府,五月丁亥(十一日),寇准徙知凤翔府
  • 1003年-100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兵部侍郎、三司使,六月丁亥(二十九日),寇准转兵部侍郎、为三司使,进封上谷郡开国公
  • 1004年-1006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八月己未(七日),毕士安、寇准并任为宰相,准以集贤殿大学士位毕士安下
  • 1006年-1008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知州,二月戊戌(二十五日),寇准罢相,进刑部尚书,知陕州。寇准上表称谢,表为杨亿代作。同日,王旦拜相
  • 1008年-1013年,永兴军路陕州陕县(河南三门峡),知军,十二月辛亥(二十五日),命寇准徙知天雄军(即大名府)
  • 1013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未详,在开封。十月二十四日降圣节,神雀集真游殿道场,寇准有应制诗
  • 1013年-1014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权东京留守,十二月丙寅(九日),寇准权东京留守
  • 1014年-101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枢密使,六月乙亥(二十一日),任寇准为枢密使
  • 101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节度使,四月壬戌(十三日),罢寇准枢密使,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持节邓州诸军事、行邓州刺史、充武胜军节度使、邓州管内观察处置使
  • 101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知府,五月甲申(四日),命寇准知河南府,兼西京留守司事
  • 1016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洛阳),知军,二月,徙寇准判永兴军
  • 1017年,京西南路襄州襄阳(湖北襄樊),知州,二月,除寇准山南东道节度使、判襄州
  • 1017年-1019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陕西西安),知军,七月,寇准在永兴军上言蝗灾
  • 1019年-102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六月戊戌(十三日),寇准再拜相,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平章事
  • 102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太子太傅,寇准因太子监国密谋泄漏罢相,六月丙申(十六日),以太子太傅归班,封莱国公
  • 102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河南开封),知州,七月丁丑(二十八日),寇准坐与作乱并伏诛的周怀政交通,降知相州,连坐者甚众
  • 1020年-1022年,京西南路唐州方城(河南方城),司马,八月壬寅(二十八日),寇准坐朱能叛,贬道州司马。与准亲善者多降黜。女婿张子皋坐姻戚降黜
  • 1022年-1023年,荆湖南路道州营道(湖南道县),司户参军,二月戊辰(二十九日),寇准坐与周怀政交通,再贬为雷州司户参军。李迪坐与寇准朋党,贬为衡州团练副使
张宗橚清 1705 — 1775
词学图录
张宗橚(1705-1775) 一名东橚字咏川号思岩又号藕村,室名红药山房、研古楼。
海盐人
张芳湄六子,张宗弟,张嘉榖嗣祖父,张元济六世祖。
太学生
性恬淡,不求闻达,惟以诗词自遣。
有《藕村词存》2卷、《词林记事》32卷。
袁思亮近现代
人物简介
?-?,袁树勋之子,字伯夔一字苏孙,行一。
光绪己卯年十二月十四吉时生,湖南湘潭县人,民籍,附贡生花翎二品顶戴指分江苏试用道。
民国初年曾任国务院秘书、印铸局局长
陈散原交好。
散原先生非常推崇他的学问文才,据说他的一些应酬文字由袁思亮代笔,《散原精舍诗文集》中有多首诗赠送袁思亮
另涵芬楼刊印《夷坚志》,是张元济袁思亮藏宋版副本。
其子袁东荣娶前青岛市市长胡若愚之二女儿胡锡大为妻。
朱福诜清末民国初 1841 — 1919
朱福诜字叔基号桂卿海盐人
光绪庚辰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历官侍读学士
有《复安室诗文集》。
维基
朱福诜(1841年—1919年)字桂卿浙江海盐县澉浦镇人
清朝中华民国政治人物,教育家、医生
朱福诜自幼聪明好学,读书十余年,通经书、佛经、医学。
后来他教书为生,张元济曾为其学生
后来他以拔贡入仕,清朝光绪五年(1879年)他中举,光绪六年(1880年)他成为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九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此后他历任国子监司业翰林院传讲,翰林院侍读学士经筵讲官
光绪十八年(1892年)他任会试同考官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他任河南学政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他任贵州学政
他以编书之劳获二品顶戴,赏戴花翎,授资政大夫,晋升荣禄大夫
辛亥革命后,他卸职回归家乡。
后来他受总统徐世昌之邀,任总统顾问,并迁居天津
他精通医术,其亲友慕名前来求治者不少。
他曾经治愈了妻子张氏、徐秀生之妻朱氏的不孕症。
书法
主要活动
  • 1880年,进士,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徐致靖清末 1844 — 19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44—1918 【介绍】: 江苏宜兴人字子静
光绪二年进士
编修
胶州湾事件后上疏请定国是以变法图强。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
百日维新间擢礼部侍郎
政变后夺职监禁。
二十六年出狱,赴杭定居,别字仅叟
维基
徐致靖(1844年—1918年)字子静号仅叟,清末高官,维新派人士。
江苏宜兴人,寄籍宛平
徐致靖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徐家杰之子。
光绪二年(1876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年,1898年),官拜礼部右侍郎翰林侍读学士
戊戌四月二十日1898年6月8日),上书《请定国是疏》(康有为代拟)请求光绪帝正式改变旧法,实施新政
上书后第三天(6月11日),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戊戌变法正式启动。
变法开始后,上《密保人才摺》,向光绪帝保荐康有为谭嗣同张元济黄遵宪梁启超等人。
在变法中多次上书,主张废八股,开书局,裁冗官,上摺保举袁世凯等。
变法失败后,在上斜街寓所被捕。
徐家认为他必死无疑,备好棺材。
后经李鸿章(与徐父为同年故交)疏通,荣禄力保,被判绞监候(死缓)。
庚子事变,慈禧太后西逃。
八国联军入刑部大牢无人职守,请徐致靖回家。
慈禧回京后,下诏赦免。
后归隐杭州姚园寺巷直至病逝。
他被称为“六君子”之外的七君子,参与变法最早最深,逃生后曾劝康有为不要参加复辟。
著有《上虞县志》、《奏议》、《仅叟诗文》若干卷,《论语解》(未完稿)。
主要活动
  • 1876年,进士,丙子恩科貢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李岳瑞清末民国初 1852 — 1927
词学图录
李岳瑞(1863-1927) 字孟符号小郢又号菱滋悔逸亮鞶
陕西咸阳人
光绪九年(1882)进士
工部主事
员外郎,考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
戊戌变法中,列名保国会,政变作,削籍归。
光绪末上海,受聘为书局编纂,并为各报刊撰稿。
民国,任清史馆协修
工词,绵邈韶丽,近周草窗
有《春冰室野乘》、《云词》。
人物简介
1852-1927 字孟符渭城区正阳乡庇李村人
自幼跟刘古愚读书。
清光绪八年(1882)中举,次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工部主事,迁工部屯田司员外郎,兼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章京,办铁路矿务事。
“戊戌维新”期间,负责接奉传旨要务,同宋伯鲁一起组织关西学会,积极参加保国会的活动,也是光绪皇帝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之间进行联络的重要人物。
维新变法期间,常把朝廷重要情况转告维新派人士及国闻报馆,通过该报宣传变法维新主张,主动承担《时务报》在北京的募捐收款和发行工作。
扩大维新思想的宣传。
李把《时务报》每期给刘古愚寄100份,扩大在陕西和西北影响。
变法失败后,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10月被革职。
遂回咸阳家巾赋闲
光绪三十一年(1905),经张济远邀请,赴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
辛亥革命后,一直任清史馆编修,参与编纂《清吏稿》。
晚年回归故乡,著有《春冰室野乘》三卷等。
郢云词·自序
少嗜倚声,困于帖括,未暇致力。
通籍后稍稍为之,十年以来,簿书鞅掌,辄复中辍。
归田以后,杜门谢客,尽戒笔墨,吟事遂废。
惟乐府小技,无关大道,偶一寄意,零笺断纸,辄弃之敝簏中,不自惜也。
庚子春抱骑省之感,忧伤憔悴,侘傺无俚,残镫虚幌,月夕花晨,时有所作,篇什遂积。
璿儿惜其零弃,手录成帙,儒者率卑填词为小道,几于俳优蓄之。
然其体肇始于三百篇,滥觞于汉魏乐府,由风雅颂而五七言,由古而律,由律而长短句,此亦三统质文迭嬗之故,非人力所能为者。
周秦欧姜吴王诸大家皆能以忠君爱国之感,微词讽谏之义,自尊其体,非可以一二侧艳之辞,狭邪之语摒诸文章之外也。
此事在关陇竟成绝学。
刻羽引商,素谢不敏,浊酒孤吟,幺弦无和,自写沈忧,不计其声韵之合否也。
光绪辛丑花朝岳瑞自记于荄滋盦。
维基
李岳瑞(1862年—1927年)字孟符晚清进士、政治人物,陕西咸阳县正阳乡庇李村(今属咸阳市渭城区)人。
早年师从刘古愚
光绪九年(1883年)癸未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翰林院编修,历任工部员外郎总理衙门章京兼办铁路矿务事宜等职。
黄遵宪汪康年等创办的《时务报》募款。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革职归家。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张元济邀至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
民国曾参纂《清史稿》。
著有《评注〈国史读本〉》、《春冰室野乘》等。
主要活动
  • 1883年,进士,貢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周汝钧
维基
周汝钧(1858年—1906年)本名常俭字约存别字节生号省斋
广东番禺县慕德里司南岗乡(今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南岗村)人。
周汝钧自幼颖悟,过目成诵。
光绪八年(1882)举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同年五月,以主事分部学习,授官刑部主事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北京参与成立维新派重要政治团体强学书局。
次年,强学书局被清廷查禁。
周汝钧又与张荫棠陈昭常何藻翔曾习经颜延佑张元济偕复组织健社。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开办西学堂,教授数学和英文次年改名通艺学堂。
戊戌变法失败后学堂解散,校产交给筹办中的京师大学堂。
周汝钧回到广东,历任数所书院掌教、学海堂学长,留心西学。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获聘南海番禺顺德旅美旧金山三邑会馆董事主席。
二十八年(1902年),由驻美公使伍廷芳派充旧金山领事署随员,随即担任驻旧金山总领事。
任期结束,由驻美公使梁诚奏请赏加四品衔
回京后,在清吏司行走,兼管刑部司务厅督催所事,历任顺天癸巳恩科乡试武闱收掌官昭陵工程监修、定陵工程监督,东陵红墙工程勘估监督等职。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卒。
主要活动
  • 1892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叶景葵
维基
叶景葵(1874年—1949年)字揆初号卷盦别称存晦居士浙江省杭州府仁和县人,寄籍上海
中国近代实业家,藏书家。
民国财政、金融界人物。
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16岁为生员。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举人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入京会试期间,受维新运动影响,思想转变,进入张元济创办之通艺学堂,学习英文、数学。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式癸卯科二甲第40名进士
陕西候补知府
自愿赴长沙,入湖南巡抚赵尔巽幕下,掌理财政、商矿、教育文案。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随赵尔巽沈阳,任财政总局会办,因功保升道员
两年后罢职,前往上海
宣统三年(1911年),任大清银行正监督
民国肇建,任汉冶萍公司经理,倡议国有。
民国三年(1914年)浙江兴业银行改制独立,当选董事长,为中国公司董事长之始。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4月逝世,年76岁。
主要活动
  • 1903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傅增湘清末至民国 1872 — 1949
词学图录
傅增湘(1872-1949) 字沅叔,所居名曰藏园晚号藏园居士
四川江安人
近代著名藏书家、版本目录学家。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进士,选庶吉士光绪三十一年直隶提学使,1917至1919年在北洋政府任教育总长,力主送徐悲鸿等留学,倡导开放式教育。
1922年退职于京,致力于目录、版本、校勘之学,所藏近20万卷古籍中,手自校勘800种,撰题跋500余篇,校记若干种,过目珍本极多,有独到见解。
有《藏园群书题记》、《藏园群书经眼录》、《张元济傅增湘论书尺牍》、《宋代蜀文辑存》等,达数百万言。
主要活动
  • 1898年,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