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伦肇修明 1579 — ?
维基
伦肇修(1579年—?
),字得昌号五知广东广州府新会县军籍,沙头人。
肇修幼承庭训,以名节自励。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广东乡试举人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进士户部观政三十六年京卫武学教授,日率勋卫子弟谈经课艺。
三十七年国子监助教三十九年户部主事丁母忧四十二年兵部主事四十三年吏部主事,调验封司,四十四年考功,调文选,升员外四十五年考功,又调文选,本年升郎中,调考功四十六年给假。
天启四年湖广参政,本年养病,五年三月四川参政十月光禄寺少卿管寺丞事,七年正月大理寺右少卿五月以事逆魏忠贤,以久傍门户被削籍为民。
南归,其父喜曰:不失所学,真吾子也。
崇祯二年起南光禄寺卿管尚宝司卿事。
丁父艰,起复,大理寺正卿,未任而卒。
里居时有庠生钟巨器、儒士汤显武、编民赵长子为仇所诬,几陷大辟,肇修阴为申雪脱狱,口不言德。
崇祀广州府乡贤
贺儒修明至南明
维基
贺儒修(?
—17世纪),本名儒珍字梧希号天游南直隶镇江府丹阳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12年)辛酉科应天乡试举人
崇祯四年(1631年)中式辛未进士 ,历任四川成都巴县知县崇祯七年(1634年)忤逆巡按刘宗祥革职罢官。
周延儒当政时,多次招揽不出。
弘光帝继位,他自上林苑监丞迁任礼部主事,曾弹劾管绍宁贪污,却得诏命他不要追究。
马士英阮大铖的门客用官位利诱他,他说:「黄道周张国维心系国家,我官位不够不能推荐他们,更不会诬陷他们。
这样就算无法成为三公,我亦不改节操。
」遭贬为国子监助教,很快认为时不可为,乞病告归。
杨兆升
维基
杨兆升(16世纪—1645年),字宁侯号升之直隶常州府武进县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
天启元年(1612年)杨兆升中式辛酉科应天乡试,天启二年(1622年)联捷壬戌进士,初授浙江兰溪县知县天启四年(1624年)丁父艰,服阕,天启七年(1627年)桐乡县知县崇祯元年(1628年)调知乌程县,任内为政宽厚、开化人民,所到地方都有声誉。
崇祯四年(1631)以治行最,徵拜南京礼科给事中,居南垣五载,与同邑秉政钜公不协,因病乞假归乡。
安宗时,起为户科给事中,升太常少卿兼都给事中,奉命考核南直隶驻守武官,凡经兵部督抚的不才者,以及经其他衙门滥授官者都削官为民,不法者查明究治。
之后调任户科,随即连续弹劾钱元悫万元吉张捷推荐逆臣,不跟从听察。
阮大铖发起“顺逆案”,原北京降顺官员被废锢捕杀,支持此议的礼部右侍郎管绍宁杨兆升被恨入骨。
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五月南京沦陷,杨兆升归乡,原中书舍人宗灏北逃降清,并随清军南下,出任常州府知府,立即推行“薙发令”,闰六月二十九日,逮捕管绍宁杨兆升二人全家,将其全部屠杀。
杨兆升临刑时依然不屈服,说:「存此数茎白发,下见先帝九京,有馀荣焉,与薙发苟活者所得孰多?
」最终被打死。
他的妾侍姚氏入官,出家矢志为尼。
钱启忠
维基
钱启忠字沃心号清溪浙江宁波府鄞县人同进士出身
钱瓒玄孙。
钱启忠幼有书癖,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浙江乡试,遂执经邹元标之门。
崇祯元年(1628年)戊辰进士,与同年刘之纶、金声、黄端伯金铉朱天麟吴甘来王章汪伟管绍宁周凤翔辈结社论学,毅然以名教自持。
观政兵部,时崔呈秀魏忠贤乱政后,所在书院尽拆毁,抗疏请复,又疏陈时事八条,皆切中利病。
于是刘宗周李邦华贺逢圣倪元璐深相引重,寻除南康府推官,平反之暇,修白鹿书院,朔望集诸生发明圣学。
补理抚州府,修葺崇文书院,复集生徒讲学。
刑部主事,上清狱囚疏,修治新监,相埋故犯四说帖,著为定例。
江夏郭昭封以草厂事论死,启忠念其为郭正域之子,力争减戍。
陈子壮汤开远建言下狱,上疏乞宥。
丁忧服阕,转礼部员外郎,途经山东,流殍载道,疏请留漕粮十万石赈之,全活无算。
十四年督学山东,妻戎氏率家人三十馀口,至李家庄,猝遇流寇剽掠成群,戎氏谕之放,兵罗拜,则皆昔日所活之饥民也。
时诏各省学臣直陈起废,启忠疏举高弘图华允诚、金声、陈必谦陈靖之,皆一时夙望。
宗灏明末清初 1614 — ?
维基
宗灏(1614年—?
),字开先号衍庵
冒母姓姜,名承宗
扬州府兴化县人南京上元县籍。
明末清初政治人物、画家。
以姜承宗名中明崇祯六年(1633年)癸酉举人崇祯十六年(1643年)癸未进士
次年甲申三月明亡降顺,顺军失势南逃南京,但以“顺逆案”为礼部右侍郎管绍宁等所黜,后北上降清,复姓宗,名灏
顺治二年(1645年),清军佔领江南
六月宗灏向清军乞任常州府知府,借推行薙发令屠杀管绍宁明太常少卿杨兆升等一门,又参与镇压江阴八十一日抗清。
同年,调陕西平凉府知府
顺治五年(1648年),升陕西宁夏道副使
商景徽
嗣音,年八十,容貌如二十许,犹吟诗读书不衰。
诗如《子夜歌》云“弄水恐湔裙,采莲畏伤手。
花欹半面妆,愿得花间
”“五彩织薰笼,炉灰皎如雪。
不弃爇残香,为爱心中热。
”深得乐府体裁。
昭华伊璧诸生骆加采室。
著有《徐都讲诗集》,工楷隶,善丹青,幼承母教,名重一时,为毛西河太史高弟。
《塞上曲》云“朔风吹雪满刀换,万里从戎何日还。
谁念沙场征战苦,将军今又度阴山。”
梁蓉函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福建长乐人字韵书
教谕许濂妻。
幼承母教,工琴,善画,尤喜填词。
有《影香窗诗钞》。
毛媞
安芳幼承庭训,刻苦吟诗,年老无子,尝自持其诗卷曰“是我神明所种,即我子也。
”《咏云》“天涯一望茫茫白,积玉堆琼亘长陌。
兴来何处子猷,高卧谁家袁安宅。
”“山中千树噪饥鸦,自扫冰鳞自煮茶。
不怪满身寒其,只愁压折老梅花。”
赵承光
众香词
云岑有女六人幼承庭训,自课诗书。
月候花时,绣床分咏,有眉山之风。
长出字,俱得佳配,今则天各一方,惟承光众中翘楚,精研史藉,汉魏三唐,百家诸子,无不通晓。
而夭桃未赋,已知其宜室宜家;绿绮初调,咸颂其说书说礼。
仪度克端,善于应对,观察钟爱特甚。
年及笄,归秀水朱矞三,朱亦佳公子,咸谓名流闺秀,诚足千秋美谈。
于女红之外,则嚼商吐徵,晨夕唱随。
朱即丁酉甲辰掇巍科选,庶常簪笔紫薇,刺郡江宁,历摄诸县篆。
凡有不便于民之弊,尽详革除,大得制府北溟于公奖赏,又五马云间,政多遗爱。
后衡文山左,簿书鞅掌,夫人每捉刀粉署,故鲸钟声里,班管频拈;燕寝香中,锦笺时展。
造就群英,玉尺冰壶,亦赖其劻勷藻鉴也,所著《闲远楼稿》竟尺。
如《题来仙楼》曰“高楼山半景悠然,俗虑全消意若仙。
遥望晴峦横远黛,坐凭云树半参天。
临窗灯火欺新月,别浦渔舟泊晚烟。
独倚偏惊秋气早,一时清兴欲逃禅。
”《和外》曰“谁剪轻绡点太清,嫦娥隐见自分明。
瑶台照影浮金盏,绣阁浸光减玉檠。
俗虑不消诗失律,尘襟未涤调难平。
何时得遂南湖兴,岂羡楼头彩凤声。
”《同侄女坐月》“桂花香满小山庄,挥麈论文待月光。
叶经风随意落,蛩声入夜若为忙。
沧州远结云书阻,空存带草长。
富贵清闲两相负,晚临青镜鬓添霜。
”《同外题济南文署燕室》曰“双飞何必羡分茅,官舍清清构小巢。
漫忆惊涛曾阅历,且将险韵共推敲。
梅花乍落蜂黄褪,柳叶方舒燕羽交。
稚子若能成素志,他年偕隐碧山坳。
”难弟昊野出示全集,属余评定。
蔡碧吟清末至民国 1874 — 1939
全台诗
蔡碧吟(1874~1939),闺名叶诗,号赤崁女史台湾县东安坊(今台南市)人。
举人蔡国琳独生女。
蔡国琳曾任文石、蓬壶两书院教谕,并受命纂修台南府志》,尝于延平王祠设帐课徒为业。
蔡碧吟幼承庭训,工诗文,尤擅柳体楷书
二十岁,许聘于父亲高足赖文安孝廉
乙未割台,蔡氏举家走避厦门,婚事因而延迟。
不久,赖文安因故受日警辱殴,引发旧疾身亡。
蔡碧吟自请奔丧守节,事奉舅姑归台。
明治四十二年(1909)蔡国琳逝世,所遗丰厚资产赖女史经理。
明治四十四年(1911),蔡氏招台南举人罗秀惠入赘。
(注)孰料,罗氏放诞风流,不久即荡尽蔡家资财,晚年夫妇以卖字为生。
蔡碧吟生平作品未结集出版,兹据《台湾日日新报》、《台南新报》、《诗报》、《台海诗珠》等报刊合集辑录编校。
(蔡美端 撰) 注文:参考守一生〈碧吟女史〉,《汉文台湾日日新报》,1909年8月17日
蔡碧吟议赘罗秀惠一案,颇多报导,可参考〈就蔡碧吟议赘罗秀惠言〉,《汉文台湾日日新报》,1909年8月27日,第一版、「蝉琴蛙鼓」,《汉文台湾日日新报》,1909年8月28日、「蔡罗结婚」,《汉文台湾日日新报》,1911年1月26日,第三版。
周学藩现当代 1912 — 1984
简介
周弃子(一九一二—一九八四) 名学藩字弃子别署药庐,亦署未埋庵湖北大冶人
幼承庭训,秉性颖悟,髫龄能属文。
稍长,人读湖北省立国翠专修学校。
毕业后,先后在多种机构担任文秘工作。
其诗上承同光体闽派馀绪而卓然有成,可与硕果亭诗、今觉庵诗鼎足而三。
1912年出生于大冶市殷祖镇下湖周村,名门望族之后。
历任四川贵州省政府参议,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少将编译、委员,“总统府”参议等职。
上世纪四十年代初到台湾,写诗、词数千首,其中不少表现他怀亲思乡之情。
程千帆现当代 1913 — 2000
人物简介
1913.9.21-2000.6.3。
原名逢会改名会昌字伯昊,四十以后,别号闲堂
千帆是其曾用过的许多笔名之一,后来就通用此名。
祖籍湖南宁乡蛟湖竹山湾(现改属望城县),后迁居长沙
生于长沙清福巷本宅。
九三学社社员、著名中国古代文史学家、教育家、南京大学教授
曾祖父程霖寿,字雨苍,有《湖天晓角词》;伯祖父程颂藩,字伯翰,有《伯翰先生遗集》;叔祖父程颂万字子大,有《十发居士全集》;父亲程康,字穆庵,有《顾庐诗钞》,是近代著名诗人和书家成都顾印伯先生的弟子,专攻宋诗,尤精后山。
母亲姓车,名诗字慕蕴江西南昌人;外祖父车赓,字伯夔,侨居湖南,以书法知名当时。
诗为其家学,幼承庭训,十二三岁即通声律。
有《闲堂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