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沈同和” 相关资源
人物库
释通贤明末清初 1593 — 1667年七月二十五日
号浮石
平湖赵氏子。
受密老人付嘱。
报恩
腊八示云。
自舍皇宫入雪山。
六年冷坐绝追攀。
谁知今夜蒲团上。
绀目无端发眚斑。
山僧恁么告报。
祇要诸人拈却炙脂帽子。
脱下鹘臭布衫。
便见古释迦不先。
今弥勒非后。
一切时中。
不倚一物。
净裸裸上无攀仰。
赤洒洒下绝己躬。
千圣不能知。
万灵安可测。
一切坐断。
不漏丝毫。
新正解制示云。
才拴意马不多时。
顷刻隆冬又过之。
耳畔只闻锣鼓闹。
声声敲入𩬆成丝。
大众。
还有不随声色转变者么。
等閒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到恁么地。
可谓知归。
若有人问从甚处来。
切莫道报恩来。
因甚如此。
不将平实对。
正要使他疑。
道泰不传天子令。
时清休唱太平歌。
复举世尊一日。
与阿难行次。
路见古塔。
世尊便作礼。
阿难云。
此何人塔。
世尊云。
过去诸佛塔。
阿难云。
是谁弟子。
世尊云。
是我弟子。
阿难云。
应当如是。
大众。
既是过去诸佛。
为何又是现在世尊弟子。
既是世尊弟子。
为何又作礼。
如是推求。
一一相反。
阿难为何又言。
应当如是。
能向这里。
明得
一切有为法当体即无为。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通贤字浮石姓赵氏当湖人也。
生有奇秉,性厌薰惺。
稍长志学,便怀出世,年十九潜越南海,礼绍宗薙染,因归省父母,以独子苦留。
稍自蓄发,貌为慰解。
后投武源普净庵乘白重相剃度,受沙弥戒于云栖莲,圆具于海宁湛然澄,随侍嘉禾东塔,闻同堂举七贤女尸陀林䛡有省。
归葬二亲,复参證于云门,及闻金粟密道风崇峻,决志归依。
明崇祯辛未,密迁天童,随入侍寮。
未几,思出掩关武原,请辞,密语之曰:“汝三年关后,可随处开堂,厚自保重。
”去经二载,密过嘉禾,破关执侍,一日集众,以拂子属曰:“付汝为众去。
”自是,当湖青莲开法。
甲申冬,主席遁村报昌,顺治戊子,迁海门广慧
甲午牧云谢事天童,延贤主持。
丁酉,迁嘉禾栖真。
己亥,迁宜兴善权
庚子,住虞山福城,退老西山支公白马涧
丁未七月二十五日入灭,世寿七十有五,塔于径山之鹏搏峰下,著有语录行世。
沈季文明 1541 — 1609
维基
沈季文(1541年—1609年)字少卿浙江湖州府乌程县民籍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人
官至河南巡抚
万历四年(1576年)顺天府乡试第二名举人万历五年(1577年)丁丑科会试第三名,登二甲第三十四名进士
工部主事,升郎中,累迁福建右参政,摄布政使事。
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任四川按察使
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山西右布政使,改山东左布政使
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九月,擢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河南
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因病辞官归里,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去世。
其子沈同和目不识丁,贿赂礼部官吏以便和同乡赵鸣阳考舍联号,由此考中会元,事发后沈同和交付法司审理,贬去戍守烟瘴之地,赵鸣阳也被除名。
主要活动
  • 1577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释遍见
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五
遍见,字慧日者,昭邱杨氏子也。
幼而志学,具染紫紫,参鉴庵惺,决择向上,担荷正法,闻扬弘旨,诲人不倦。
尝有偈曰:“蓝峰玉水两幽清,苔护前朝造镬名。
几度裴𧙪思圣化,一番锤鍊胜天成。
元钟堕地山魂断,宋塔干宵鹤影惊。
只有今宵亭上月,依稀犹见古人情。
”退老紫紫庵,结印而逝。
吴道南明 1550 — 162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50—1623 【介绍】: 江西崇仁人字会甫号曙谷
万历十七年进士
编修,累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
疏请东宫宜明习经术政务,内库应用以救灾民,废弃囚系诸臣应起用。
帝不省。
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辅大政不为诡随,颇有时望。
后以科场事为言官所诋,以母忧归。
卒谥文恪
有《国史河渠志》、《日讲录》、《巴山草》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会甫崇仁人
万历己丑进士第二,授编修累官太子太保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少保谥文恪有曙谷集
维基
吴道南(1550年—1624年)字会甫号曙谷江西崇仁县石庄(今石庄乡石庄村)人,明代官员。
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壬午江西乡举人万历十七年(1589年)登一甲第二名进士榜眼),授翰林院编修,晋升左中允
东宫负责讲授,太子偶尔走神,吴道南即刻中止讲授,拱手等候,太子因此动容,历任左谕德少詹事
晋升礼部右侍郎,负责礼部事务。
父亲去世后他回乡服丧。
服丧期满,即被任命为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参与机要事务,与方从哲一起受命。
他多次推辞皇帝都不同意,此后很久才进京。
旧制,朝廷大臣接受官职,先要当面称谢才就任。
皇帝很久不朝见了,大臣们都是先就职。
吴道南上朝,没被召见,不敢就职。
同官方从哲说,皇帝指令他先就职,吴道南上奏答谢。
住了数日,奏称:“我就任十多天了,仅仅下发了瑞王婚礼一份奏疏。
其他的如为太子讲学、诸王预先受教育、简选大臣、举荐未重用的贤士、撤除税使、补充言官等诸事,是朝廷大臣口干舌燥所请求的,却都杳无音信,难道陛下将我们的建议闲置一边吗?
”皇帝好言回答,最终却不施行。
等到皇帝因为梃击案变故,在慈宁宫召见群臣时,吴道南才得以向皇帝当面致谢,从此再也没有获得召见。
根据万历野获编的记载,皇帝因为梃击案召见方从哲吴道南
此时御史刘光复因为擅自讲话,被太监围殴。
吴道南因此吓得大小便失禁。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他与礼部尚书刘楚先主持会试。
吴江举人沈同和副都御史沈季文之子,目不识丁,贿赂礼部官吏,与同乡赵鸣阳考舍联号。
他首场考试的七篇文章,除了抄自坊刻本之外,都是赵鸣阳手笔。
考榜发布,沈同和列第一,赵鸣阳也中了榜,京都民众哗然。
吴道南等人赶紧检举,皇帝下诏进行复试。
并将沈同和交付法司审理,贬去戍守烟瘴之地,赵鸣阳也被除名。
官至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
熹宗天启四年(1624年)卒,赠少保谥文恪
主要活动
  • 1589年,榜眼,第一甲,賜進士及第
释正明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二
释正明字养拙姓常氏,蒲版人。
生秉异姿,澹怀世网。
年踰志学,独怀幽趣。
初夏日没,仰见青天,忽焉叹曰:“世界许阔,如何拘此,坏我善因!
”誓心舍去。
年二十,落发于南海普陀,参学金粟黄檗
不事文学,唯以苦行,磨砺性情。
一日,见僧读万峰语录,以万法归一,恍然大悟。
后嗣法五峰,每当入室,如破桶底,入灭烛光,种种密印,皆悟后事。
尝云:“迷因悟有,悟以迷生,迷悟两忘,圣凡路绝。
“又曰:“入得三界,混于常流,识得个事,无处停留。
”又曰:“有耳不闻,有口不说,历代祖师,亡锋结舌。
”五峰偕之西来,付以沩山
结茅为庐,蓻以食,挥麈论道,宗风渐开,四方之士云集响应。
主沩十馀载,尝与百人俱,顿成丛林,每藉草参禅,就䦆说法,灵祐之统,赖以不坠。
顺治己丑春,知世缘将尽,留僧伽黎属门人慧山,栩然入化,塔于沩山前阜。
田兰芳清 1628 — 17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28—1701 【介绍】: 河南睢州人字梁紫一字任众号篑山
诸生
初豪迈不羁,年四十而悔之,治理学,与同里汤斌志学会,践履笃实。
主讲道存书院,从学者众。
及卒,门人私谥诚确先生
有《逸德轩集》、《睢州志》等。
田兰芳字梁紫又字伍众号篑山睢州人
诸生
有《逸德轩诗》。
刘文炳明 1563 — 1624
维基
刘文炳(1563年—1624年)字从墅别号戴源直隶真定府赵州宁晋县人
封君刘渤(号百川)之仲子,生而慷慨有大志。
万历二十二年1591年)甲午顺天乡试六十六名,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进士,任山东聊城县知县
聊城地当南北要冲,供帐一切取办里户,公叹曰:「民何堪此!
」用岁赋金置供具。
当时朝廷税使四出,搜刮无状。
刘文炳调笑之,钱谷羡余悉抵榷缗,民乃安堵。
以治行第一报政,授礼部主事
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考选户科给事中,诸所建白,皆纲维大体。
曾荐直臣邹元标,尤众正系心,故明纪特录之。
会同官某簠簋不饰被劾,有党之者申救,刘文炳力疏驳之,竟罢去,朝议慊然。
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刘文炳因母亲丁薛太孺人丧,丁忧去职。
守丧期满,补工科给事中,时权臣夤缘表里为奸者甚众,公先后各按事纠之,众咸祈服。
梃击案中,宦官庞保、刘咸等涉案,连及郑贵妃刘文炳疏请本犯伏诛,国本赖以善全。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任浙江乡试正考官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丙辰沈同和案发,刘文炳上疏主考官吴道南欺罔,言辞激烈,谪贵州都事
天启三年京察,罹察处归里。
居家日以觞咏自娱,而忧国愤时之心恒不能遣,渐至成疾。
泰昌元年(1620年),光宗起升刘文炳尚宝司丞,赴都有期,一病不起而卒。
主要活动
  • 159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周文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嘉兴人名文
妓女。
举止言论俨如士人。
后属身非偶,毁容礼佛,时作小词寓意,忧郁死。
周文字绮生嘉兴人也。
体貌闲雅,不事铅粉。
举止言论,俨如士人。
槜李缙绅好文墨者,每召绮生即席分韵,以为风流胜事。
……新安王太古,词场老宿,见绮生诗,击节曰:“薛洪度刘采春今再见矣!
李本宁流寓广陵,与陆无从顾所建淮南社,太古携绮生诗,诧诸公曰:“吾能致绮生淮南张吾军
”诸公大喜,相与买舟具装,各赋四绝句,以祖其行。
……
文字绮生,吴门良家女,流落为嘉兴妓所得,遂为嘉兴人
聪敏有殊色,能诗,善小楷,与姚士磷杨瑞枝交好。
槜李缙绅好文墨者,每召绮生即席分韵,以为风流胜事。
绮生微辞,多所讥评。
有押池韵用习家池者,绮生笑曰:无乃太远乎?
诸公拂衣而起。
绮生尝有诗曰:扫眉才子多相忌,未敢人前说校书
盖自伤也。
新安王太古,词场老宿,见绮生诗,击节曰:薛洪度刘采春,今再见矣。
李本宁流寓广陵,与陆无从顾所建淮南社。
太古携绮生诗诧诸公曰:吾能致绮生入淮南,以张吾军
诸公大喜,相与买舟具装,各赋四,绝句以祖其行。
太古比及吴门,松陵一元氏者,已负之而趋矣。
绮生既属身养卒,敝衣毁容,重自摧废,晨夕炷香于佛前祈死,不复为诗。
时作小词寓意。
一元氏以五七言回环读之,迄不得句,绮生乃开颜一笑也。
尝有句云:侍儿不解春愁,报道杏花零落。
知者咸伤之。
后归沈同和
沈素不好文,色衰见弃,遂杜门茹素以终。
沈千秋寄绮生诗,有空馀屐齿斜阳里,记得春心杨柳边。
王端淑谓绮生有文心而无慧眼,失身琐类,悔何及哉。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绮生嘉兴妓。
韩光祜
维基
韩光祜号嵾岭湖广襄阳府光化县人
万历十九年(1591年)辛卯举人二十六年(1598年)戊戌进士二十九年常州府推官三十五年行取,擢户科给事中,劾内监陈永寿采木滥估,工部裁数尚浮,为永寿颐指。
三十八年,奉命册封襄府兰阳王妃
四十年典试江西
四十三年右给事中掌吏科署印。
四十五年以党争免官。
天启元年(1621年),起升通政使司右参议,寻升太常寺少卿
二年大理寺右少卿,旋以右佥都御史巡抚江西
五年户部右侍郎五月万历四十四年丙辰分考会闱,误取举人沈同和,为御史张讷所劾,引疾乞休,寻卒。
崇祯七年户部吕维祺疏称赤心热肠,嫉邪被陷,请赐恤,从之。
主要活动
  • 1598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章潢明 1527 — 16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27—1608 【介绍】: 江西南昌人字本清
志学古。
造此洗堂,联同志讲学,从学者甚众。
以荐遥授顺天府儒学训导
乡人称其自少至老,口无非礼之言,身无非礼之行,交无非礼之友,目无非礼之书,乃私谥文德先生
曾辑群书百二十七卷,名《图书编》,另有《周易象义》、《诗经原体》、《书经原始》等。
释福聚清 1686 — 1765年8月2日
新续高僧传·明律篇第四之六
释福聚字文海号二愚
姓骆氏义乌人也。
父林,母载氏。
夙契净根,并修善果
尝梦月华流辉,著身皆白,感而有孕。
诞育之夕,神光下烛。
暗室生明,闾里惊异。
方及髫龄,独自度桥。
骇坠水中,不能游泳。
顷之,似闻人语曰:绍隆之业,其在斯乎。
少焉浮出,因得拯救。
由是永念慈航,归心普济
年近志学,依溧水上方寺静生剃染。
初习讲诵,渐通义趣。
日礼佛号,自课清修。
苦行十年,志虑湛定。
乃诣宝华得戒于闵缘,外检律表,内澈圆光。
寻事游参,经历八载。
尝叩天童天目,默印深契。
咸以肩承正法,远相期许。
然机锋捷悟,终属言筌。
波提木叉,乃照宝相。
复上华山,闵已迁化,珍辉主席。
方以真如正觉,丕倡宗风。
既承洽契,遂令入室。
未几,珍辉示疾,亲付祖衣。
弥扇戒芬,龙象景从
鸣鹤九皋,声闻于天。
世宗耄勤,深求梵典。
延揽高僧,研味弘旨。
虽秦徵童寿,汉请摩腾,道契冥符,蔑以加兹。
雍正十二年春福聚奉诏入都,卓锡悯忠寺
屡承圣眷,宠幸时临。
讨穷藏法,实悦帝心。
悯忠主席法藏律师,同出南山,方敷讲座。
仰福宿德,瞻此帝徽,如爝火见日,光耀自息。
私维远引,以避贤智,未几迁化。
世宗倾慕益切,恩渥载隆。
复新厥庙,更称法源
御制碑文,立石庑下。
垂兹宸翰,播扬弘奖。
特开戒坛,命和硕庄亲王内府官从,董理坛事,普给衣钵,传授法戒。
期中弟子千八百九人,吁亦盛矣。
在昔世尊常随听法,才千二百五十人,兹乃过之。
家国休祥,德人爰降。
上下孚应,有感斯通。
是以宏戒之日,天朗气清,庆云微荫,倏焉龙见,围绕中庭。
四众嗟异,传为奇瑞。
乃临坛讲毕,逡巡静退,坚请还山。
盖澹定之怀,本无留恋。
欲得三昧,永离十缠。
于是悯忠继席慧宽,,别创寺宇,名曰“定慧”。
法源嗣位,更传弟子性实
由兹得徒,遂辞帝里,言旋华山
复蒙赐紫,赠施有加。
重发内帑,修饰宝华。
殿宇寮舍,百美具臻。
荣光绚赫,一时无比。
四方缁白,皈向弥殷。
敷筵举拂,日不暇给。
尝以世宗所示心要,诱掖初机,参考推寻,老而弥笃。
课馀所辑,有《瑜伽补注》、《施食仪观》、《南山宗统》、《宝华志馀》诸编。
寂于乾隆乙酉八月二日,寿八十,腊七十,坐夏五十有四。
依法阇维,金光烛天。
烬馀,获舍利数十,粒莹如珠。
弟子八十二人,建窣都于龙山之巅。
性实乾隆癸亥,为建寿塔于京都彰仪门外柳巷村,和硕显亲王为之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