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毕自肃” 相关资源
人物库
毕道远清 ? — 188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9 【介绍】: 山东淄川人字东河
道光二十一年进士,授检讨,官至武英殿总裁,兼署都察院左都御史兵部尚书
仓场侍郎达二十年,首建江浙漕粮自行运通之议。
维基
毕道远字仲任号东河
山东淄川县万家庄(今淄博市周村区王村镇万家庄)人。
明代辽东巡抚毕自肃九世孙,沛县知县靖之七世孙。
精于经史、文学,长于经济。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
历官翰林院散馆检讨丙午(1846年)山西正考官,以俸禄资助贫寒学士,不久以御史记名,“遇事敢言”、“守正不阿”。
咸丰元年充国史馆纂修,后历任翰林院侍讲侍读学士,后在户部担任仓场侍郎,任仓场达二十年。
同治元年(1862年)七月丁父忧
光绪八年都察院左都御史顺天乡试副主考兼署兵部尚书
官至礼部尚书武英殿总裁
主要活动
  • 1841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郭广
维基
郭广字涵之号沧涵山东济南府齐东县人
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山东乡试举人,二年(1622年)壬戌科三甲进士
历任常州府知府崇祯元年五月河南按察司副使、宁前监军道副使
时饷缺,七月宁远兵变爆发,辽东巡抚毕自肃总兵官朱梅推官苏涵淳、州同知张世荣被乱兵绑缚在谯楼上,捶击交下,毕自肃被殴血流满面,兵备道郭广新至,身翼自肃,为解救诸人,发库银二万金,又益借商民五万金,补发军饷,士兵怨恨稍平,释放所缚官员。
后忧劳卒于官,锡封荫赠,赠太仆寺少卿
主要活动
  • 1622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王家桢明末 1582 — 1644
维基
王家桢(1582年—1644年)字正之直隶长垣县(今属河南省)人。
明末政治人物。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癸卯举人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丁未科二甲进士
初授刑部江西司主事三十九年员外郎中四十年江北审决,本年丁忧归。
四十三年起补户部郎中德州管仓四十四年德安府知府四十七年湖广按察司副使
山西阳和道右参政天启元年八月陕西榆林道右参政,四年升山西按察使五年四月右佥都御史巡抚甘肃
因军功升任户部右侍郎,转左侍郎
崇祯元年(1628年),摄理户部事。
因为财政困难,边关军饷不能按时发放,辽东兵士不满,巡抚毕自肃自缢身亡。
崇祯帝大怒,将王家桢削籍。
后追叙在甘肃之功,复其冠带。
崇祯九年(1636年)七月皇太极带兵骚扰京师王家桢被起用为兵部左侍郎,不久,兼任右佥都御史总理河南湖广山西陕西四川江北军务,代替卢象升讨伐反明军队。
适逢河南巡抚陈必谦罢职,王家桢即兼任巡抚
当时流贼四出,王家桢虽竭力征讨,崇祯帝却颇为不满,次年四月即命熊文灿理军务,令家桢专任河南巡抚
同年刘国能进攻开封裨将李春贵等战殁。
朝廷议罪,家桢遭撤职,回乡闲住。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陷京师,派兵据守长垣家桢与其子王元炌自经而死,殉国。
明史》有传。
有《王少司马奏议》。
主要活动
  • 1607年,进士,第二甲,賜進士出身
宁光先明 1585 — 1629
维基
宁光先 (1585年—1629年)字庭瑞号忠门山东章丘县人
官至贵州道监察御史
宁氏先祖在元朝末年从河北枣强县迁到山东章丘县锦川大埠里,在此定居。
宁光先之父宁希孟,娶韩氏,生四子,他居第三。
他的舅舅澄江韩公(澄江是名号),有子早夭无后,向有四个儿子的姊姊韩氏哭求一子为后。
宁光先就被送给舅舅为子,改姓韩
养父母对他爱若掌上明珠,七岁入小学,九岁能文,万历癸夘(三十一年,1603)中秀才
当时年景不好,韩父以贩官鹾为生,一次过漯水为子送东西,当晚河水暴涨,韩父差点淹死。
光先为此感激,益发愤读书,以求扬名显亲。
福建王振熙(号晦生)到章丘知县,见他文章写的好,延请他给自己儿子当来师。
万历四十三年(1615)乡试举人次年丙辰(1616)进士,授直隶新城县知县,迎韩父韩母到官邸就养。
又调蠡县知县
光宗登基时,覃恩中外,封韩父与子同官,韩母封孺人
不久韩母去世,他离职回乡治丧,三年除服后复选为蠡县知县
天启四年(1624)入京考选,其年韩父讣间,再次归家丁忧
七年丁夘服阕,选授贵州道监察御史
以生父母未获荣封,上疏求复姓宁氏。
崇祯元年,准贵州道御史光先复姓宁,并赠其父如其官,母封太孺人
他任御史期间,上疏言保圣躬、温圣学、核起废、处降丁数事,又首先弹劾建祠媚珰(魏忠贤)者二十六人,上疏荐举乔允升等林下诸贤,皆蒙嘉纳处分。
崇祯元年四月巡按真定御史
便道回家省亲,看望生母韩氏。
返回途中,行至平原县,病卒于旅舍,享年四十五岁。
娶张氏,封孺人,有四子三女:顾韩,邑庠生;嗣韩、持韩、卫韩。
宁持韩是张孺人所生,馀皆副室王氏所出。
一女适廪生王濂,一女适辽东巡抚毕自肃男庠生毕际谊,幼女未嫁。
主要活动
  • 161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