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戴文宗” 相关资源
人物库
甘学阔明末清初 1598 — 1677
维基
甘学阔(1598年2月20日—1677年)字用广号光宏(或作元宏)。
四川顺庆府邻水县人
曾官至延绥巡抚。。
邻水县城东北街原有为其所立之“天子耳目南国文宗坊”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乡试第26名。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会试,易五房,第59名,殿试三甲第83名进士礼部观政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庚申,授行人司行人
五月九日1620年6月9日),以明神宗亡故,礼部差其往陕西四川直隶潼关卫告讣天启三年癸亥,除原职。
六月十日1623年7月7日),与户科给事中罗尚忠一同册封周府保宁王恭棆、周府顺庆王肃潵、妃李氏。
天启四年(1624年)甲子顺天同考
天启七年十二月十一日1628年1月17日),吏部考选部属各官,授浙江道监察御史
崇祯元年正月八日1628年2月12日),疏陈五要:『清化原。
饬臣工。
固邦本。
酌澄汰。
罗贞才。』。
巡视中城。
崇祯元年正月壬午云南巡按监察御史
崇祯三年(1630年)庚午顺天巡按直隶巡按御史
崇祯四年十二月(1632年),任苏松督学御史
崇祯五年壬申春三月顾炎武二十岁应岁试,甘学阔时为提学御史,拔顾炎武卷列一等十四名。
崇祯六年(1633年)捐浚。
并浚玉带河
崇祯八年(1635年),以右佥都御史衔,任陕西巡抚
诛巨盗王三锡终南山
崇祯九年(1636年)二月,招降过天星、九条龙,安插其部数万人于延安
不久李自成至延绥,四月延安贼又反叛。
三月癸亥1636年4月23日),以不能讨贼削籍听勘。
曾上《法纪全疏》请将放纵逆贼的将领正法,圣旨反而对其责备,后来败将就得不到惩罚。
崇祯十六年,其子某领家眷避贼于中成山(即今邻水县石滓镇中成寨)之僧寺,僧怀疑其夺己之产,遂杀之,并淫其妾媵。
弘光元年(1645年),上疏督师王应熊,请其出兵剿张献忠
后卒于贵州,寿终时七十九岁。
主要活动
  • 1619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骆骧
字子龙号复斋嘉兴长水乡人嘉靖中布衣,年三十始读书,博通经史,好吟咏。
时范国博言、彭比部辂、项上林元淇,皆其唱和友也。
善画工医,晚与天宁济公、精严泽公为方外交。
精心禅理,谢绝世缘,更号懒翁,作懒翁歌以见志。
郡丞陈南棠钦其人,造庐请见,出慕陶真趣卷乞题。
有句云:日涉园林总成趣,远公里莫相寻。
人皆称其高致云。
著有言志集。
袁黄明 1533 — 16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浙江嘉善人字坤仪号了凡
万历十四年进士
宝坻知县,奏减邑之重赋,官至兵部职方司主事
曾佐经略宋应昌军援朝御日本
通天文、术数、医学、水利。
著有《历法新书》、《皇都水利》、《群书备考》、《评注八代文宗》。
初名表字坤仪号了凡,仁之子。
弱冠有文名。
万历丙戌进士,授宝坻知县,升兵部主事
时东封事起,诏从石大司马赞画辽阳
平生著述甚多,凡经史外,历数、河渠、阴阳、姑布之术,莫不洞悉,勒有成书。
至所作诗文,不自珍惜,散逸过半,仅得两行斋集数卷而已。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坤仪嘉善人
万历丙戌进士,除宝坻知县兵部主事有两行堂集
维基
袁黄(1533年12月26日—1606年8月14日)原名表字仪甫又字坤仪后改名黄更字庆远号学海又号了凡南直隶苏州府吴江县(今江苏)人,改入籍浙江嘉兴府嘉善县
万历进士,曾任主事拾遗之官,赠尚宝司少卿
崇信佛法,六十九岁时,将一生的体验写成著名的劝善文《了凡四训》。
日本学者酒井忠夫考證,袁家祖居嘉兴陶庄明代并入嘉善县),元末时家境富足。
明初,因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变夺取建文帝皇位,袁家因与忠于建文帝的官员往来,被燕王抄家。
袁了凡的先祖(袁顺)倖免于难,四处逃亡,后定居于吴江
袁黄嘉靖十二年(1533)十二月十一日出生于嘉善魏塘镇,袁父(袁仁)不欲其为官,而希冀其习医。
后遇云南孔先生传邵雍皇极经世》,并为其卜算一生之荣枯寿夭。
孔先生帮他算出三场名次,童生考试第十四名、府学考试七十一名,提学考试第九名,取得生员资格。
明年赴考,三场都正确。
袁黄吓得半死。
孔先生又说,袁黄的功名将止于贡生,官至四川的一个县令,五十三岁时寿终正寝,无子。
袁黄接受孔先生之建议,放弃医学,继续科举。
隆庆三年(1569年)金陵栖霞山云谷禅师,讲行善积德,改造命运之理,还授给他《准提神咒》。
袁黄如大梦初醒,自号为了凡,以此明其悟立命之说,不欲落凡夫窠臼之志。
袁了凡曾做记功、过的表格,称之为「功过格」,功过格在晚明甚为盛行,刘宗周子张履祥更称“竟为近世时人之圣书。
隆庆四年(1570年)举人万历十四年(1586年)进士第三甲第一百九十三名,任宝坻县
后升为兵部职方司主事
此时日本朝鲜发动侵略战争万历朝鲜之役,随经略宋应昌提督李如松率兵入朝鲜
李如松与日倭谈判,佯称将赐厚禄,日倭信以为真,没有设防。
如松遂袭破日倭于平壤
袁了凡认为李如松此举有损国威,并斥责其部下滥杀无辜,冒领军功。
倭兵袭击袁了凡了凡以三千兵力击退之,而李如松却败于倭兵。
万历二十一年李如松以十项罪名弹劾袁了凡袁了凡被停职返乡。
居乡期间又参与编修嘉善县志》等。
卒年七十四岁。
天启三年(1623年)吏部尚书赵南星追叙袁黄军功,赠尚宝司少卿(从五品)。
主要活动
  • 1586年,进士,第三甲,賜同進士出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