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僧子瑀盛唐 ? — 75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52 【介绍】: 唐僧。
湖州德清人
俗姓沈字真瑛
幼出家。
武周如意中,于洛阳大福先寺受戒。
證圣中,归住湖州大云寺
坚执僧律,勤心礼忏,写经一万六千卷。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八 證悟科(二)
字真瑛
姓沈氏
吴兴德清人
年未总角。
辞亲出家于郡之大云寺
如意中
大赦。
诏天下度人以祈国𨤲。
遂获薙落。
受具于洛京大福先寺。
澄圣中。
归执律柄。
以纪纲清众。
平居各礼万五千佛。
兼行慈悲忏法。
日夜勤至。
俄有弹指行道者九人。
忽隐去。
问之无识者。
然后知其为圣僧矣。
或夕坐无镫烛。
而身出光明。
天宝初
临安足法师死。
三宿而苏曰。
冥中。
谓王曰。
能讲涅槃请宥之。
王曰。
尝闻岩崙能讲矣。
未闻也。
不许。
力争之。
平生书经凡三藏。
共万有六千卷云。
十一年趺坐而终。
明年阇维。
启龛视之。
颜色殊不变。
见者起敬。
释子瑀
字真瑛
姓沈氏
吴兴德清人也。
其先亡国于沈。
因以为氏。
春秋沈子之后也。
生而聪慧不以师授。
年未总角辞亲出家。
以如意年中大赦度人。
坏衣削䰂煤炱世事。
洛京大福先寺受戒。
勤勤祈请假寐。
三日之夕见有神人俨然在目。
倏往忽来或同或异。
得非至诚乎。
于是烛如来灯佩菩萨印。
證圣中归于大云道场。
坚执律柄僧纲釐举。
不亦宜哉。
素履纯厖无咎无誉。
使天下之士有外道焉。
有阐提焉。
心如飘风言若泉涌挠我圣教挤我妙门。
示以从容诱以方便。
莫不稽首挫色而闻命焉。
常礼一万五千佛名。
兼慈悲忏。
日夜一匝。
或二日三日一匝。
夜有圣僧九人降于礼忏之所。
相与行道弹指而去。
或夜无灯烛。
心口是念圆光照室如坐月中。
如此则往往有之。
德清遍邑未有塔寺。
遂锐怀营构。
一唱齐和乃成精宇。
前后写经三藏。
凡一万六千卷。
天宝初临安足法师
死经三宿。
将入地狱。
冥中见引至王所。
谓王曰。
此人能讲涅槃经。
王宜宥之。
王曰。
唯闻岩崙师能讲。
不闻此师名何也。
如是再三。
王不能屈。
因赦之。
曾是乡人施𤛒牛者。
天然不孕因而出乳其通感如是。
十一年秋禅坐而终。
十二年春将启灵龛欲焚之。
容色不变如生。
虽少林孕髭蕲春育发。
何独嘉也。
大理评事监察御史姚淡主客郎中姚泲刺史杨慧才偕归信焉。
崔偃南齐 ? — 5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1 【介绍】: 南朝齐清河东武城人
崔慧景子。
年十八,博涉群书,善虫篆书。
始安内史。
父叛败,藏窜得免。
齐和帝立,为宁朔将军
尚书申父冤,言多指斥朝廷,下狱死。
全齐文·卷二十一
慧景次子,建武初太学博士,历始安内史,慧景败,藏窜得免。
和帝西台立,以为宁朔将军,寻下狱死。
颜见远南齐 ? — 50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02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
博学有志行。
萧宝融(齐和帝)镇荆州,以为录事参军
及即位,兼御史中丞
梁武帝受禅,发愤绝食,数日卒。
司马褧南梁 ? — 51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18 【介绍】: 南朝梁河内温人字元素,一作元表
少传家业,博通儒术。
沛国刘瓛嘉赏,任昉推重。
初为国子生
起家奉朝请
梁武帝天监初,有司举修嘉礼,除尚祠部郎,所议多见施行。
国家吉凶礼,当世名儒疑不能决者,皆取决于
官至晋安王长史
全梁文·卷五十八
字元素河内温人
奉朝请,迁王府行参军
天监初掌治嘉礼,除尚书祠部郎中,历步兵校尉中书通事舍人,迁正员郎镇南咨议参军,进尚书右丞
出为仁威长史长沙内史,还除云骑将军御史中丞
出为宣毅南康王长史行府国并石头戍事,迁明威将军晋安王长史,有《嘉仪礼注》一百十二卷,录三卷,集九卷。
萧颖胄南齐 462 — 5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2—501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长
萧赤斧子。
起家秘书郎
袭爵南丰伯。
萧鸾(明帝)废海陵王自立,颖胄不为同异。
明帝建武中,引颖胄预功,封侯,为持节,督南兖徐青冀五州诸军事南兖州刺史
东昏侯立,毒死尚书令萧懿雍州刺史萧衍襄阳起兵反。
东昏刘山阳密敕颖胄
颖胄计斩阳归
和帝立,为侍中尚书令荆州刺史
以不能拒萧瑰,忧愧而卒。
谥献武
全齐文·卷八
颖胄高帝从子。
秘书郎,迁太子舍人
永明三年袭父赤斧爵南丰伯,历竟陵王司徒外兵参军晋熙王文学
明威将军安陆内史,迁中书郎
左将军,出为新安太守
隆昌初,徙南东海太守,行南徐州事。
黄门郎,迁卫尉
建武中,进爵为侯,迁冠军长史,复为卫尉
出为后军长史广陵太守、行南兖州事,进南兖州刺史
和帝荆州,以为西中长史南郡太守、行荆州事。
梁王举义,进相国左长史镇军将军
和帝即位,进侍中尚书令,领吏部尚书,行荆州刺史
中兴元年卒,赠侍中丞相
梁天监初追谥曰献武
萧衍南梁 464 — 5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4—549 【介绍】: 即梁武帝
南朝梁开国君主
南兰陵人字叔达小字练儿
雍州刺史,镇守襄阳
齐末,皇室内乱,起兵入,独揽政权,封梁王,旋废齐和帝自立,改国号梁。
即位后,重儒兴学,改定“百家谱”,设谤木,断贡献,政甚可观。
后重用士族,信奉佛教,大建寺院,并三次舍身同泰寺
中大同二年,接纳东魏叛将侯景归降,旋又许东魏求和,疑作乱,京都陷,饥困而死。
在位四十八年,庙号高祖
擅长文学,精乐律,善书法,著述甚多,已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
全梁文·卷一
姓萧讳衍字叔达小名练南兰陵武进中都里人,齐高帝族孙,永明初巴陵王中郎曹行参军,历卫将军王俭东阁祭酒,随王镇西咨议参军隆昌初宁朔将军,镇寿春,除太子庶子给事黄门侍郎明帝即位封建阳男,历右军晋安王司马进陵太守,入为博士太子中庶子,领羽林监,镇石头,寻拜辅国将军雍州刺史永元末征东将军和帝即位,为尚书左仆射,加征东大将军,假黄钺,进中书监大司马录尚书骠骑大将军扬州刺史都督中外诸军事封梁公,加九锡,位相国进封梁王,以中兴二年四月受禅,改元七天监普通大通中大通大同中大同、太清。
在位四十八年,谥曰武皇帝庙号高祖,有《周易讲疏》三十五卷,《尚书大义》二十卷,又十一卷,《毛诗发题序义》一卷,《礼记大义》十卷、《钟律纬》六卷,《孝经义疏》十八卷,《孔子正言》二十卷,《通史》四百八十卷,《老子讲疏》六卷,《兵书钞》一卷,《兵书要钞》一卷,《金策》三十卷,《围棋品》一卷,《棋法》一卷,《集》三十二卷,《诗赋集》二十卷,《净业赋》三卷,《杂文集》九卷,《别集目录》二卷。
萧伟南梁 476 — 533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萧伟 502年—518年 梁文帝第八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76—533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文达
梁武帝弟。
起家齐晋安镇北法曹行参军
萧衍起兵,拜雍州刺史
封建安王
患恶疾,改封南平郡王,累官侍中大司马
好学重士,四方知名者多归之。
晚年崇信佛理,尤精玄学。
有《二旨义》、《性情》、《几神》等论,已佚。
全梁文·卷二十二
字文达武帝第八子。
,历晋安镇北骠骑参军
和帝以为雍州刺史、镇北将军
武帝受禅,封建安王
改封南平王,累迁至中书令大司马
中大通五年死。
侍中大宰谥曰元襄
傅岐南梁 ? — 5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549 【介绍】: 南朝梁北地灵州人字景平
傅翙子。
起家南康王左常侍,兼尚书金部郎
始新,有治绩,去县之日,民无老小,皆出境拜送。
梁武帝大同中,与魏和亲,命接待来使。
太清元年,累迁太仆司农卿
萧渊明兵败陷,魏遣使欲通好。
识破魏计,欲令魏叛将侯景自疑,当以渊明,以为不可许。
廷议不从。
已而果有侯景之乱。
宫城失守,带疾出围,卒。
全梁文·卷六十三
字景平北地灵州人
南郡内史傅琰孙。
天监中为国子明经生,除南康王常侍,迁行参军尚书金部郎,除如新令。
入为廷尉正兼中书通事舍人,迁宁远岳阳王记室参军,除建康,复为舍人迁安西中记室镇南咨议参军
太清初迁太仆司农卿三年迁中领军。
释福源
福源
字古渊
赐号佛性普明大禅师
师生太原李氏。
李氏故旧族。
历唐宋。
以儒业为显官。
奉训大夫南阳圭。
举二子。
长德英登进士
次威大将军珍明。
师父也。
母苏氏。
长斋奉佛。
诵金刚观音经。
为日课不少怠。
一夕。
老僧僧伽黎付之。
觉而有娠。
生时多祥瑞。
父母爱之。
授书不读。
而以栗麦子。
纪念观音。
父怒挞之。
师泣告曰。
儿愿学佛。
不愿选官也。
父益怒。
驱使辱之。
复闭之空室。
绝其食。
庶有回心。
师执志愈坚。
父母不得已。
𢹂送妙觉院。
礼朗公为师。
而披剃焉。
受具习大乘经论。
兴定中
兵南下。
师潜遁山谷间。
食树皮草根得不死。
恨至道未闻。
事定后。
真定西牛见廓乐老人一公。
机语相入。
一公五坐道场。
师为侍者
后见圆明照公。
照一日举僧问云门啐啄之机。
门云响问师。
汝如何会。
对曰。
今日痛领和尚一问。
曰。
意旨如何。
对曰。
一声齐和处。
千古意分明。
照化。
师复见一公。
公曰。
侍者
汝来也亲切处道一句看。
师进前曰。
即日恭惟和尚尊候万福。
曰。
如何是佛法大意。
对曰。
满口牙是骨。
耳朵两片皮。
公作色曰。
何曾见圆明来
师问。
如何是佛法大意。
公喝之。
师儗议。
公便打曰。
满口牙是骨。
耳朵两片皮。
师忽省作礼。
一公印之以偈。
出世凡三主大刹。
于潭柘最久。
不动声色。
而起振颓废。
声价重诸方。
师具智慧力。
开折摄门。
不避强禦。
魔阐必挫。
善类必植。
故能开田居山。
整洪规。
敦后学继古德之风。
太师国王
锡海云宗师。
摩衲大衣。
海云以授师。
师瓣香。
寔归廓乐。
不以海云厚己而异其志。
海云尝谓人曰。
源公
天性真淳有节义。
特立世表。
人不得而亲疏之。
堂堂乎了事本色人也。
以至元某年坐化。
塔于潭柘。
其与万松老人多和炤公诸耆宿唱酬。
此事问答机衡。
师语尤为逸格。
既大兴潭柘。
功成而弗居。
退处东庵
若不知者。
其巽退如是。
然性孤硬诸方以铁橛称之。
申时行明 1535 — 161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535—1614 【介绍】: 苏州府长洲人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林居士
嘉靖四十一年进士
授修撰。
左庶子掌翰林院事
以文字受知于张居正,为人温和不立异。
万历六年吏部侍郎东阁大学士,入预机务。
张居正卒,张四维为首辅。
十一年,四维以丁忧归,时行为首辅,务为宽大,罢张居正所行考成法。
李三才等以论及时行事贬官,后乃稍擢其官,世因此称之。
然每承帝意,不能大有建立。
人称太平宰相
屡请神宗立太子,而于众官指斥郑贵妃,则嫌其“激扰”。
因为言官所攻,求罢而归。
加至太子太师中极殿大学士
卒谥文定
文藻婉丽,朝中无人能及。
有《赐闲堂集》。
瑶泉苏州人官宰相
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汝默吴县人
嘉靖壬戌进士第一,累官少师太子太师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文定有赐閒堂集
维基
申时行(1535年9月12日—1614年)字汝默号瑶泉晚号休休居士直隶吴县民籍,长洲县(今属苏州市)人。
嘉靖四十一年状元及第,累官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为内阁首辅。
卒赠太师谥文定
申时行生于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年),其父申士章为一富商。
祖父申乾将其自小过继徐姓舅家,故幼时姓徐。
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应天府乡试第三名举人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联捷壬戌科会试第二十八名,廷试拔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回归本宗申姓。
后受张居正提拔,曾任礼部右侍郎吏部右侍郎左侍郎东阁大学士礼部尚书吏部尚书中极殿大学士
万历十一年(1583年),张四维父丧丁忧三年,申时行代理内阁首辅。
万历十三年(1585年),张四维居丧将要期满时病逝,申时行正式出任首辅。
为政以维持局面、调和皇帝和御史谏官之间矛盾为主要基调;虽拯救不少触怒皇帝者的性命,也因此被视为“首鼠两端”。
万历十九年(1591年),于择立储问题上在明神宗和言官之间试图调和争论,被言官参劾,辞官回苏州閒居。
晚号休休居士
卒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赠太师谥文定,赐葬吴山之阳。
申时行于首辅任上开创“章奏留中”及“经筵取消,改为进呈讲义”;其本意虽为拯救雒于仁并让不听大臣讲学的明神宗至少可以自己看点文字,这两个惯例的养成都多少促成了万历怠政,并彻底切断皇帝与大臣们交流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