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萧子珉南齐 485 — 498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萧子珉 494年—498年 萧道度弟孙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5—498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云玙
齐武帝子。
初封义安王,后改永阳王,继衡阳元王道度为孙。
明帝所杀。
萧伯游南梁 484 — 506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萧伯游 恭王 503年—506年 萧敷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4—506 【介绍】: 南朝梁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士仁
萧敷子。
美风神,善言玄理。
武帝天监初,拜会稽太守
二年袭封永阳郡王
卒谥恭
宋褧元 1294 — 134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94—1346 【介绍】: 大都人字显夫
宋本弟。
泰定帝泰定元年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
顺帝至元初,历监察御史,遇事敢言。
累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以翰林直学士经筵讲官卒,谥文清
有《燕石》。
字显夫正献公本之弟也。
泰定甲子进士,除秘书监校书郎安南使者朝贡归,选充馆伴使,改翰林国史院编修官。
詹事院立,选为照磨,寻辟御史台掾,辞。
转大禧宗禋院照磨,迁翰林修撰
至元初,擢监察御史,遇事敢言。
出佥山南廉访司事,改陕西行台都事
月馀,召拜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与修宋、辽、金三史,拜翰林直学士,寻兼经筵讲官
卒年五十有三,赠国子祭酒范阳郡侯谥曰文清
显夫自少敏悟,出语惊人。
延祐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入京师清河元明善济南张养浩东平蔡文渊王士熙方以文章显于朝,争慰荐之。
至治辛酉诚夫进士第一后三年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朮鲁翀之门,士论荣之。
所著有《燕石》若干卷。
欧阳元功谓其诗务去陈言,虽大堤之谣,出塞之曲,时或驰骋乎江文通刘越石之间。
而燕人凌云不羁之气,慷慨赴节之音,一转而为清新秀伟之作,齐鲁老生不能及也。
苏伯修亦谓其诗清新飘逸,间出奇古,若卢仝李贺之流,益喜其词以模拟之。
危太朴曰:公之于诗,精深幽丽,而长于讽谕,用成一家之言。
显夫之诗,于诸公之评尽之矣。
(臣)等谨案:燕石集十五卷,元宋褧撰。
字显夫大都人
泰定元年进士
历官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谥文清
博览群籍,与兄本后先入馆阁,并有集行世。
时人以大宋、小宋拟之。
集为其侄太常奉礼郎彍所编,凡诗十卷,文五卷。
首载至正八年御史台浙江中书省,刊行咨呈一道,欧阳元苏天爵许有壬吕思诚危素五序,末附谥议墓志祭文挽诗,又有洪武中何之权、吕荧二跋,盖犹旧本。
欧阳元序称其诗务去陈言,人凌云不羁之气,慷慨赴节之音,一转而为清新秀伟。
苏天爵序称其诗清新飘逸,间出奇古,若卢仝李贺
危素序则称其精深幽丽,而长于讽谕。
核其所说,亦约略近之。
至其词藻焕发,时患才多,句或不检,韵或牵缀。
正献公坟所寒食诗有高坟白打钱句。
案:韦庄上相閒分白打钱,非纸钱也。
张女挽诗却是真魂埋不得句,序称其女工于属对,十岁而夭。
案:李商隐诗万古贞魂倚暮霞,非十岁未字之女也。
如斯之类,大扺富赡之过,贪多务得,遂不能刮垢磨光。
然武库之兵,利钝互陈,论其大体,足为一家,固不以字句累之矣。
其文为作诗之馀事,然温润而洁净,亦不失体裁焉。
乾隆四十二年三月恭校上。
汉初诗学方兴韩婴作外传数万言,史称其言与齐、鲁殊。
又言尝传易,燕、赵间人喜诗,故诗传而易微。
余读是有以知燕之为诗,盖千有馀年于此。
外传言奇诡卓荦,而诗之为教,本乎山川之风气,人物之性情者也。
燕东并辽海,通蓬莱,西北控并塞。
昭王好神仙,往往招致畸人方士于其国,至若豪侠,则易水之歌,渐离之筑。
楚汉间安期生蒯通两人者,则又尝合二者之奇为一矣。
其风声气习,岁月之郁湮,世故之感发,不激为变宫变徵之流,则溢出为骚雅歌行之盛。
一气机之宣流耳。
翰林蓟门宋君显夫视予诗若干首,余读尽卷,求一言之陈无有也。
虽大堤之谣,出塞之曲,时或驰骋乎江文通刘越石诸贤之间,而燕人凌云不羁之气,慷慨赴节之音,一转而为清新秀伟之作。
吾知齐鲁老生之不能及是也。
奈何犹以燕石自名其集耶。
显夫年强仕,所作当日富,所造诣未易窥。
姑序余所睹记如是云。
至正元年三月丙子奉政大夫艺文少监长沙欧阳玄序。
延祐中,朝廷大兴文治,予友宋显夫从其兄诚夫江南始还,莫识其面,而大小宋之名,隐然传播于京都。
未几,诚夫果魁多士。
久之,显夫亦赐同进士出身
初,显夫兄弟从亲宦游于江汉之间,日益贫窭,衣食时或不充。
故其为学精深坚苦,下至稗官传记,亦无不览。
诗尤清新飘逸,间出奇古,若卢仝李贺之流,益喜其词以摸拟之。
及闻贡举诏下,始习经义策问。
既擢第,遂入馆阁校书编修、修撰、待制
又尝为太禧掌故、中台御史、山南佥宪,最后由国子司业翰林直学士
至正丙戌之春,年五十三以卒,谥曰文清
诚夫累官至礼部尚书国子祭酒谥曰正献
始者诚夫之卒,显夫属予序其文后。
显夫之亡,其子国子生吁复汇其稿,徵序于予。
夫宋氏文学之伟,固不待予言而传也。
苐念伯仲方以才能进用,不极其至,相继而逝,此中外有识之士重悼惜也。
昔者仁皇开设贡举,本以求贤才,作兴治化。
今观累举得人之盛,或才识所长,裨益国政,或文章之工,黼黻皇猷,议者不得尽以迂疏巽懦诋訾之也。
呜呼!
去古虽远,士之卓然能有所见,毅然能有所守,又岂无其人哉?
彼或訹之利害,视之以祸福,事弗合义,言不中度,诡随而或不能尽识也。
予以交游之久,故深知之。
知之深,则哀之也切。
是则国家升平百年,德泽涵濡,而庠序乐育多士之功,岂苐求其文章言语之工而已。
显夫京师,故题其集曰燕石云。
至正六年冬十月朔集贤侍讲学士通奉大夫国子祭酒赵郡苏天爵序。
予卧病田庐,有禁近之擢,迫命就道。
惶汗无措,而复窃自喜。
幸故人宋君显夫,实直学士,协恭侍从,自公论文,亦一乐也。
比予入京前十五日,而显夫卒矣。
予病亟,归不得省。
其孤承诏复来。
显夫已赠国子祭酒谥文清
思而不可见,惜哉。
孤吁奉燕石集拜泣,且曰:此先子所遗兄彍编次者也。
世父至治集,公实序之。
敢援例以请。
予序诚夫文不一纪,又序其弟,人之生世,其可悲也夫。
显夫兄弟入,首与予游,尽视予所著,暌离有作必寄,故知其长蚤且悉也。
及阅显夫稿,则未相识时,歌诗已尝及予,重以三十年分谊之笃,可辞乎。
国家设贡举,陶天下以经术,馀三十年矣。
文当日昌,而名能著见者,何其指之不多屈也,积储之不厚也,造诣之不远也。
取而随竭,发而自柅,拘拘规仿,而伥伥乎所适者,欲昌得乎?
惟其有所也,有所参也,该洽沈潜,心有所得,济以定力而熟之,则于文也,决渊渟而灌沟浍,策坚良而走康庄,庶乎其达矣。
显夫登甲子科,考其作,未有贡举前,已汨汨矣。
视诱利禄而重失得,忽于播而急于穫者,不有间乎。
人知其才,而不究其积储造诣之有素也。
故予序其集而原其得,俾后之观者有激焉。
集凡若干卷,文若干首,诗乐府若干首,自名燕石,然世皆信其为玉也。
彍由奉礼郎丞相曹掾,汇从父之文,不使遗逸,不愧显夫之犹子矣。
吁甫襄事,即谋刻父文,宋之后其益昌矣哉!
至正六年,岁在丙戌,冬十一月既望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知制诰、兼修国史、知经筵安阳许有壬序。
维基
宋褧(1294年—1346年)字显夫
大都宛平(现今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一部分)人。
泰定元年(1324年)宋褧考中进士,并出任秘书监校书,后来又担任翰林编修
至元三年(1337年)担任监察御史,后来又担任西台都事以及翰林待制国子监司业翰林直学士兼任经筵讲官
去世后朝廷追封他为范阳郡侯谥号为文清
宋褧的著作有《燕石》。
吴湖帆现当代 1894 — 1968
词学图录
吴湖帆(1884-1968) 名燕翼字东庄号倩庵
江苏吴县人
南社社员,名画家、词人。
上海美协副主席、上海文史馆员。
有《吴湖帆画集》、《佞宋词痕》。
佞宋词痕
1894-1968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澄之孙。
初名翼燕,后更多万,又名倩倩庵字遹骏东庄别署丑簃,书画署名湖帆
江苏苏州人
擅长中国画。
历任上海中国画院画师,上海美术学校、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浙江美术学院国画教师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上海分会副主席。
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一位重要的画家。
早年与溥儒被称为“南吴北溥”,后与子深待秋、冯超然、在画坛有“三吴一冯”之称。
作为鉴定家,他与收藏大家钱镜塘同称“鉴定双璧”。
佞宋词痕·序
吾方闻之,士于金石文字多跋尾,研求点画,分别肥瘦,及其所出之土,时代先后,与夫流传之绪,咸著于录,以诒来哲。
翁覃溪乃一发之于诗,而或者讥之以为学人之诗,非诗人之诗也。
则彼未尝读凤翔八观于石鼓诅楚文,皆韵语也。
昌黎临川精于训诂,故其所作若干将莫邪,光气不可逼视,又若赤刀大训,天球河图,森然罗列于左右之间,此固非枵腹寒俭梦境之所能造。
然则覃溪岂非豪杰之士,毅然自为者哉。
吴君湖帆之于词,其亦诗家之覃溪矣。
湖帆恪斋先生之孙,又娶于潘,潘两家收藏甲海内,自其儿时日寝馈于金石书画,其作画并世无与为匹。
而尤嗜词,寻声探律,规模周,所次周韵者最多。
上自子野、屯田、六一、东坡淮海方回,以迄彦高稼轩、白石、梅溪、玉田草窗、碧山,不名一家,小山尤多,别成外篇一卷,颜其耑曰佞宋词痕,志微尚也。
文章小技也,于文章,技之小而尤小者也。
工于此者不过闺襜之言,恩怨尔汝,甚者至流于淫荡,其稍异趣则或呵天斫地,以发其胸中抑郁不平之气。
常州学者标举比兴,以为上接骚辨而体始尊,然犹未能拓其境域也。
湖帆博雅嗜古,耳目闻见既有异乎单门,集中所题金石文字若齐侯壶、邾钟、吴季子剑、孙吴大泉以至汉沙南侯获碑、石门铭、梁萧敷太妃双志、隋常丑奴墓志、董美人墓志、怀素圣母帖、王居士砖塔铭、苏书大江东去蜀先主碑、七姬权厝志,太半宋金元明旧拓,改跋尾为倚声,几使明诚金石录与漱玉词合而为一,此真能为家日辟百里者。
其他题宋以来法书名画及所藏宋椠梅花喜神谱尚不与焉。
曾子固所谓骚人所不及,近世所未有,殆即此也。
湖帆元妃潘静淑亦能,其绿遍池塘草句颇传诵。
庚寅八月,七十八叟如皋冒广生撰。
佞宋词痕·序
湖帆尝集宋人词为联珠集,余先序之矣。
今复收读所谓佞宋词痕若干卷,且属加删剟。
湖帆用力于殆三十年,而欿然不自满,若此何其难也。
夫倚声之体,导源花间,而极于两宋,必宗宋,犹诗必宗唐,故以佞宋名集,已可识其指归。
观言情诸作,高者规模贺,次亦旁皇花外、白云之间。
宁拙毋巧,堂庑益宏阔矣。
湖帆既工书画,精于鉴识,为人题碑帖图卷,遂亦以为之。
叹咏而外,兼涉考据,此即如翁覃溪诗,别创规格,虽有佳者,疑不足以示范,故承属所芟,以此类为稍多云
癸巳二月汪东
佞宋词痕·跋
倩庵兄出视所著佞宋词痕,拜读既竟,承命缀数语于后,固辞不获,聊抒管见,以上覆雅令。
西哲人均有文如其人之喻,人之工者,必其人襟抱绝俗,情感深挚,体物精微,遣词铸句不同凡响。
集中悼亡感旧诸作,自写悲怀,动人心脾,非情有所钟者,宁能道其支字耶。
倩庵博疋多闻,于学无所不窥,恪斋先生家学而发扬光大之,故怀古题啚,咏物考订之作尤出色当行。
外篇和小山词悱恻缠绵,骎骎欲夺叔原之席矣。
平生以画师驰名中外四十余年,其所为多阐画理,而自成其为倩庵
佞宋云云,殆示其祈向所在耳。
倩庵之独到处,在中有我,迥非晚近摹声拟句者所能望其项背也。
吾于倩庵之为人,知之特深,爰摅所见如此。
一九五四年一月冒效鲁读后谨跋。
佞宋词痕·题词
奉题湖帆兄佞宋词痕 花下填词号断肠。
梦梁一录也寻常。
周姜乐府有情泪,董巨云山无尽藏。
墨雨遍洒特健药,天风自摇劬突当。
余怀灌灌坐掩卷,铅椠何功颜发苍。
癸巳小除龙喜宣颖
水龙吟 小楼高矗苍茫,望中香雪参差。
罗浮旧梦,广寒仙侣,三生夙契。
草绿池塘,花明书屋,痕如水。
任寻檐索笑,遥吟俯唱,商乐律,校宫徵。
三戟崔巍门第。
嗣清芬、声华环起。
江山陶写,烟云供养,荆关高致。
外寻腔,梅边按谱,继周凌史。
江南春近,一尊相约,入花间辞。
癸巳残腊题佞宋词痕。
双流向迪琮
徵招·奉题吴倩盦佞宋词痕 承平旧日人年少。
重来鬓丝俱老。
双管写生绡,剩兰闺残稿。
怀慵未扫。
拚付与、丹青歌啸。
淮海屯田,蘋洲竹屋,略同襟抱。
梅萼伴閒庭,寒香里、便有箫鸾仙调。
金缕逗微波,况螺鬟清妙。
芝芙怜梦杳。
却赢得、知音玉貌。
冶春近、斗翠筹红,悔相逢不早。
癸巳冬日杨天骥千里写上。
高阳台 斑管生花,蛮笺织锦,无双佞宋词痕。
换徵移宫,飘然俊逸清新。
周情柳思浑料理,藉风流、扫尽閒尘。
有谁知、月映疏帘,露染重茵。
今生慧业前生定,凭红牙按曲,玉笛吹云。
岁月优游,豪挥醉舞香薰。
雅人深致雕栊畔,羡多才、白雪阳春。
洒芳菲、燕子呢喃,景缤纷。
癸巳冬日盐官孙成拜稿。
鹧鸪天 潇洒襟裾接宋贤
江东六法早流传。
细吹银字调宫徵,喜满金壶逞秘妍。
思片玉,和屯田。
小窗梅萼对癯仙(梅花閒伴老来身,白石句也。)。
新词诵浣蔷薇露,却寄南云又惘然。
右调鹧鸪天,即应湖帆长兄命题新刊佞宋词痕。
甲午年正月文怀沙。
石湖仙·依白石声韵奉题 羁栖黄浦。
数名手丹青,谁拟高处。
春讯入帘来,引骚魂、清宵悄去。
灯前凝想,恍梦见、玉人歌舞。
相与对露华,感慨今古。
轻盈料曾换马,闭娉婷、悽吟断句。
幽芬,捍拨徐调宫羽。
识藐苏斋曲成金缕,巧生弦柱。
忏绮语登瀛,记取秦府。
湖帆道兄相契廿余年,垂老江湖,每以歌词相商榷。
湖帆定所为佞宋词痕五卷,中多有关金石书画之作,考订绝精,其题董美人墓志羁七姬权厝志并为艺林传诵。
翁覃溪以五七言诗作金石题记,已诧为生面别开,试与湖帆角逐场,当退避三舍矣。
甲午立春后六月忍寒龙元亮附识。
洞仙歌 沧桑涕泪,记繁华尘土。
彩管银箫入新谱。
认鸿痕旧梦,景物依稀,惆怅在、还忆年时风絮。
悲欢盈眼是,健笔场,文藻江南重声誉。
点缀费吟思,香屑情怀笼天水,妙裁警语。
展卷又、华笺灿然脂,怛绿草池塘,佩杳芳侣。
内侄潘承弼谨题。
踏莎行 镂月裁云,彫章摛藻。
画楼清梦凭多少。
蜀笺细写翠螺新,小山乐府东山调。
帘幕遮花,池塘生草。
分茶斗韵情难了。
尊前一曲按红牙,相将万古闲愁扫。
甲午正月门生孙祖勃拜读谨题。
鹧鸪天·用叔原韵题湖帆长和小山词 梦向瑶台酒一钟。
春回双颊见微红。
归后生明月,仙掌行来怯晓风。
知相忆,定重逢。
口脂印两心同。
临川公子悲凉意,尽在红牙按拍中。
甲午初春忍寒龙七
念奴娇 高楼景背西风,掩映疏枝繁朵。
篆缕萦回沉水细,正是心初可。
片玉仙音,小山雅韵,拍倩红牙和。
举头新月,入时眉样刚妥。
其奈绿草池塘,黄昏庭院,寥落无萤火。
唤起采毫留墨沈,替写闲愁些个。
六叠清平,双声红豆,调入伊州破。
湘帘低卷,燕巢梁上重作。
癸巳新秋庐陵周茝校录代和清平乐末六首,并题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