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普照” 相关资源
人物库
释居敬
释居敬心渊别号兰雪
学通内外善属文精严律部。
金陵大报恩寺一雨和尚职知客。
后参杭州集庆寺源法师
于忏摩堂居第一座。
从而讲周易。
永乐初奉诏校大藏经预修会典。
已而住持上海广福讲寺。
松江普照大开法席一十三载
建大雄殿海月堂三解脱门。
廊庑重轩精舍香积焕然新之。
七众瞻仰道风大扇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居敬字心渊别号兰雪,学通内外,善属文,精严律部,礼金陵大报恩寺一雨。
后参杭州集庆寺东源于忏摩堂,居第一座,从而讲《周易》。
永乐初,奉诏校《大藏经》,预修会典。
已而住持上海广福讲寺,迁松江普照,大开法席垂十馀载,建大雄殿、海月堂、三解脱门,廊庑重轩,精舍香积,焕然新之。
七众瞻仰,道风大扇
释满空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四
释满空者,高丽僧也。
人称为云公,盖其字耳。
永乐间,与数僧航海东来。
宣德三年,给度牃,令参方礼祖。
因登泰山访古刹,重建竹林寺,复驻锡普照
四方衲衣受法数千人。
天顺七年闰七月二日,说偈而逝。
弟子洪因为建塔立碑,称“普照初祖”云。
僧明龙明 ? — 1573
释明龙淮南宿迁姚氏子也。
俗讳东阳
尝补邑庠诸生
居常好修嗜内典。
二十年不问家人产。
雅从善知识游隆庆改元
澹然为居士
而北探诸名胜巨刹访有道耆德。
清苑越三寒暑。
银山法华寺大光和尚祝发进具。
寻居羊山秀峰庵。
名德日起。
鹑衣一衲不裓不襦不履诸陵。
中贵人多檀施弗之顾安七十二众期千日。
亲为说法阐三教宗旨。
休宁汪司马道昆奉诏行边。
道出诸陵期督府法华寺
闻师高德乃趣。
沙弥逆至。
见师敞衲曾不掩[膊-甫+一]祁寒无所侵。
汪与督府避席礼之。
携入洞中。
坐石床与语。
师略举西来意。
督府洒然信服。
汪问千日毕能作常住乎。
曰无常无住。
明日辞归。
越旬有五日立春
羊山放光五色。
越七日除夕集众告曰。
元年元日吾当行矣。
汝等识字者用耳闻经。
不识字者用心念佛。
务禅定智慧务济物普心。
即此是佛慎弗他求。
汝等勉之。
除夜既半命弟子视中星曰。
夜午乎。
曰午矣。
师曰。
未也。
日午乃行。
元日羊山复放五色如向。
至日中师辞众坐化。
越七日阇维复放光如向。
大众与诸中贵人望对师罗拜曰。
佛耶佛耶。
愿以此光普照下土。
已而舍利累然。
督府治塔藏之。
汪公为之铭。
万历元年正月也。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四
释明龙姓姚氏宿迁人也。
原名东阳,尝入邑庠,为名诸生
居常好修,嗜内典,二十年不问家人产,雅从善知识游。
隆庆改元,澹然为居士,而北探诸名胜巨刹,访有道耆德,寓清苑,越三寒暑。
银山法华寺,从大光祝发,进具,寻居羊山秀峰庵,名德日起,鹑衣一衲,不裓、不襦、不履,诸陵中贵人多檀施,弗之顾。
安七十二众,期千日,亲为说法,阐三教宗旨。
休宁汪司马道昆奉诏行边,道出诸陵,期督府法华寺闻龙高德,乃趣一沙弥逆至,见其敝衲曾不掩骭,祈寒无所侵,汪与督府避席礼之,携入洞中,坐石床与语,略举西来意,督府洒然信服。
汪问:“千日毕,能作常住乎?
”曰:“无常无住。
”明日辞归。
越旬有五日立春羊山放光五色,又越七日除夕,集众告曰:“元年元日,吾当行矣,汝等识字者用耳闻经,不识字者用心念佛,务禅定智慧,务济物普心,即此是佛,慎弗他求,汝等勉之。
除夜既半,命弟子视中星,曰:“夜午乎?
”曰:“午矣。
”曰:“未也,日午乃行。
元日羊山复放五色如前,至日中遂辞众坐化。
越七日,阇维复放光如前,大众与诸中贵人望罗拜曰:“佛耶,佛耶,愿以光普照下土。
”已而舍利累然,督府治塔藏之,汪公为之铭,实万历元年正月也。
释天隐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一
释天隐荆溪闵氏子。
早岁失怙,奉母居贫,不能力学,种圃以养。
年二十,始自检束,蔬食盟心,然未识三宝归向,唯对神立誓,若邪念忽起,则默诵《小人閒 居为不善章》,顿然念息。
一日听讲《楞严》“一切众生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因自警惕,欲图解脱。
适幻有禅宿来自清凉山唐凝庵太常吴安节通政延居龙池山,道风远鬯,乃往归之。
虽处尘寰,无心世味,母知其志坚,遂允出家。
万历戊戌,初从芟染,看赵州无字䛡,无有入处,更参未生前本来面目,工候急切,昼三夜三及百馀日,偶展《楞严》见“佛咄阿难云:此非汝心”。
于是,如善财入弥勒楼阁,顿空豁境界,疑情放下。
明年春,随幻有入城至显亲禅堂,问“永嘉大师道:忽然如托空时如何”,幻有一喝,复顾隐曰:“我代尔修行去。
礼拜,便会得宾主照用之句。
复入石城天界寺,谒松云。
貌古腊高,精勤定课,寒暑不移,亲炙久之,获益良多。
又访文斋能仁寺,敏而能文,出语新奇,人心畅。
辛丑还山,掩关两载,终日蒲圃,正在忘绝境界之际,忽闻驴鸣,恍然而悟,顿释前疑。
有偈曰:“忽闻驴子叫,惊起当人笑。
万别与千差,非声非色闹。
”自是,见解圆通,了无滞碍。
偶闻风拂松梢,雨打窗纸,口占云:“风声与水声,不必论疏亲。
一耳闻为快,何曾有二音。
甲辰四月八日,解关趋觐幻有于燕都普照,时已残冬,命呈所见,偈曰:“人说北地寒,我道南方暖。
寒暖不知人,穷人知寒暖。
”异日复徵云:“祇如四料简,汝如何会?
以四法界荅之,幻有首肯。
时古辉老宿博通三藏,讲经于白塔寺,因思古德云“通宗不通教,开口便胡道
通教不通宗,如蛇入竹筒
宗教两俱通,如日处虚空。
宗教俱不通,如犬吠丛。
”于是更历教海。
慈圣太后建无遮,大创于台山,静渊主法席,亦与焉。
更与妙峰居塔院数月,每当请益,忻羡真诚,苦行建树德业,浩然无穷。
后回京,复与密云南游浙中,谒幻也于天童,高风逸韵,世所罕及。
丁未,还龙池
明年秉拂,隐辞之。
癸丑命理院事,复辞。
因假岭南静室掩关,幻有以偈寄之云:“老衲于今不坐关,既无住也幸无间。
何曾进又何曾出,只在寻常天地间。
”及闻幻有寂,破关,匍匐归诣龛前。
已而曳杖入关。
居久之,为凝庵居士强之始出,遂归龙池
庚申,欲编历诸方,偶得山南幽处名磐山荆溪极深谷也,诛茆为庵,自大雪绵绵,积五十馀日,人迹罕到,徘徊四顾,唯饥禽野兽而已。
储尽粮空,烟爨欲绝,因卓杖语侍曰:“若老僧数尽,即埋此山,他日自然成就伽蓝地也。
”后果藉檀信经营,十二载,竟成丛席。
崇祯七年秋八月,移主湖州上柏山报恩禅院,示众云:“老僧多病不能提持佛法,赖土木瓦石为诸人转大法轮,发诸人大机大用,切不可当面错过,若错过,只知事从眼前过,不觉老从头上来。
”盖年已六十矣,当掩关岭南时,顾九畴大史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曰:“白云封我圆光户,恰似无人坐室中。
”“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曰:“风送白云归洞去,祇留一个野僧閒 。
”“如何是人境两俱夺?
”曰:“了知四大原非我,白云聚散本无踪。
”“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曰:“几度白云来伴我,就里和衣带月眠。
”得法弟子通问箬庵,入室呈颂云:“千玄万妙隔重重,个里无私总不容,一种没弦琴上曲,寒崖吹落五更风。
曰:“玄妙即不问,如何是不隔底句?
通问拟议,便捧之。
复示颂曰:“千波万浪隔重重,识得源头处处通。
根境脱然全体用,拈来物物始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