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释大惠” 相关资源
人物库
释僧茂元 1280 — 1364年八月二十七日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二
释僧茂字实庵别号松隐
姓郑氏奉化人也。
父孝,母胡氏,世业儒术,颇崇道谊。
茂生有异禀,尝在幼龄,中夜跏趺,习为禅观,母殊不悦。
推之使仆,辄达旦不瞑。
年十六,依馀杭法寺希颜剃落,受大戒于昭庆惠律师
归杭希颜使司食物琐务,乃叹曰:“离家为求道耳,奈何羁绁于此耶?
”遂潜行大江,西见南涧泉于云居。
泉命入堂,夙夜操持,无少间缺。
一夕月下照,起步檐隙间,岩泉泠泠然,微有觉触,遽叩之泉。
泉曰:“此间寻常设施,不足发子大机大用。
古林茂禅师为横川正宗,见道最真,今住饶之永福,子盍往依之。
”即担簦启行。
既至,古林问曰:“尔来欲何为?
曰:“正为生死大事,求出离尔。
”古林曰:“子明知四大五蕴是死生本根,何缘入此革囊?
”方拟议间,古林以杖叩之,豁然而省,从此悟入。
机辩峻绝,纵横自如。
古林器其为人,命居首座
末几,古林迁建康保宁,挟与俱。
踰年回浙,会月江印涖湖之道场,法席之盛,震于东南,请分座。
一音演唱,四众悦服。
元至正壬午行宣政院长明瑞云山清凉寺
学侣奔奏,机锋敏妙。
兔走鹘落,瞬目即逝。
沙门至,问对末竟,以手拍地而笑。
曰:“钝根何烦拈出?
沙门一嘘,厉声喝之,竟相视莫逆,释然而去。
其应机接物,皆刋落支流,直造根源,故所證如是。
清凉一十五载,始退东堂。
影不出山,块然独处。
元明良方主天童,迎归此轩,举扬法要。
一日示微疾,左右具觚翰,请书偈,乃以手指心曰:“我此中廓然也,何偈之有?
”端坐凭几,右手掘拳,以额枕而逝。
时甲辰八月二十七日也,寿八十五,腊七十。
经七昏旦,容貌明润,其顶犹温。
以香华幡幢导引灵龛于太白山阳,茶毗,火方举,有物飘洒晴空,似雪非雪,如雨非雨,视之非无,即之非有,霏微缤纷,离地即隐,盘旋列焰之上,至火灭乃已,盖天花云
其弟子获舍利如机珠,建塔瑞云之西藏焉。
著有《语录》一编。
宋文宪濂为之铭,曰:“我闻如来,演说般若,天雨宝花,缤纷而下。
岩岩普照,诸佛之子,依佛仿佛,乃亦有此。
岂非天龙,及护法者,欲警有情,使之四洒。
感应之机,非由外铄,风动籁鸣,实自中作。
曷以明之?
法因心悟,表彼空华。
以无著故,何有四大,何有五蕴?
一空之馀,诸法销霣。
如大宝镜,罔不合摄,随物赋形,了无馀迹。
宴坐云峰,学侣川赴,孰不清凉,如饮甘露。
有窣堵波,中藏设利,佛光焯然,群昏咸赖。”
释万灵明 1571 — 1632年八月二十九日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七
释万灵,字 心台。
姓邵氏仁和人
万历甲申,同侣世荣投华藏房灵源师祝发。
食贫守苦,备尝险阻,拮据自劳,以营堂搆。
尝建别业曰“静处斋”,有终焉之志。
大士殿圯,议鼎新之。
与同志,航海采木,功成。
钱师相麟武、虞铨部德园黄学使贞父,俱崇护之。
崇祯壬申八月二十日,手书遗示。
尝三舍钵资,为云栖饭僧。
至此复建道场七昼夜,命徒众聚而念佛,取历择日曰:“二十九日午时,吾从此逝矣。
”届期更衣,吉祥而逝。
寿六十二,腊四十八。
梁鸿志清末至民国 1882 — 1946
爰居阁诗·序七
韩翰林之集,多在忧危;庾开府之篇,每言身世。
天宝多故,工部诗名;建安不康,中郎赋好。
原本忠爱,发摅性情。
登楼有怀,欲回天地;倾厦可拄,不露文章。
作相,贞观乃成;富文既登,嘉祐斯治。
岂止汉京开业,必赖儒生;晋甸分崩,在崇军号。
兹诵爰居之集,弥感鸿雁之诗。
长乐梁公众异洛都世德,煇映袁扬;冶海名宗,颉颃林叶。
庾公早慧,射策建康之宫;齐君多材,摛毫长乐之省。
出入琐闼,周旋戎枢。
四始聿精,九骚毕永。
江左逊其清新;盛唐高岑,无此悲壮。
䌷绎编章,枨触衷曲。
蓂荚既更,勋华相授。
四岳之望,十洲所瞻。
合肥执政,翔泳信孚,胥卢道洽。
广成爰访,延喜攸归。
鸾掖莫先,凤池斯领。
纷争岐,集十镇之兵;攘夺石刘,盛五都之雾。
兴元挥草,必在推诚;长庆颁书,特昭垂悯。
吏部慰谕,收成德之军;中丞拊宣,完昭义之讨。
使其长崇礼德,克保信忠,则豚鱼可,蛮貊皆感。
数十州之节度,相牵来朝;卅六道之将军,无劳出伐。
百年割裂,可望会同;亿姓殄屠,于斯福寿。
载诵致光之咏,乃悟纥干之悲。
兰陵拊床,烛铜驼之祸;缁郎误策,致石马之嘶。
式著先几,愈钦雅律。
琳琅启览,怛悼增伤。
馀杭生日之诗,春秋冀续;天水挽词之作,剑履长悲。
又若幼安避地,欲卧东陲;文冀投遐,非梗西道。
时则永宁方盛,率义已强。
汉苑秦陵,尚见椎理之靖;玄菟盖马,无虞熢火之侵。
帷幄其参,席茵有礼。
将期公孙累叶,宅梁水启封;慕容四君,邑徒河而绥众。
如钱王之保浙右,拟牧之河西
有造青邱之地,大安苍野之氓。
乃意表患生,隆中策阻。
左贤将逝,每询景茂之冲;中辽置州,无解襄平之溃。
流连嘉什,感慨生平。
既招高子之疑,遂还邴君之驾。
歔欷故帅,惆怅彼童。
苦断白狼之书,坐吟黄龙之弃。
至于彭泽陶情,本无涂饰;渭南乘兴,不事琢雕。
玉溪淹雅,工绮罗之词;山谷坚卓,敌松筠之品。
雍都衡盱,足薄;汉塞抑扬,宜追苏李
安东之作督,大惠吴人韩晋公之平章,式先润部。
廷燮,因依卅载,仰止九皋。
少保订交,搜公之草;奇章念旧,斗宾客之樽。
石垒金陵,多留名笔;彭蠡震泽,造福斯人。
元祐之音,用昭典范;会昌之集,更见编摩。
大彰卫国之华,再撰荥阳之序。
抑更有进者,夫唐之张曲江宋之韩魏公,非不工诗,而以事功著者,竟掩其诗,此则廷燮深为公望者焉。
戊寅秋日江宁吴廷燮谨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