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释昙迁。姓支。本月支人。寓居建康。笃好玄儒。游心佛义。善谈庄老。并注十地。又工正书。常布施题经。巧于转读有无穷声韵。梵制新奇特拔终古。彭城王义康范晔王昙首。并皆游狎。迁初止祇洹寺。后移乌依寺。及范晔被诛。门有十二丧。无敢近者。迁抽货衣物悉营葬送。孝武闻而叹赏。谓徐爰曰。卿著宋书勿遗此士。王僧虔为湘州及三吴。并携共同游。齐建元四年卒。年九十九。时有道场寺释法畅。瓦官寺释道琰。并富声哀婉。虽不竞迁等。抑亦次之。
释昙智。姓王。建康人。出家止东安寺。性风流善举止。能谈庄老。经论书史多所综涉。既有高亮之声。雅好转读。虽依拟前宗而独拔新异。高调清彻写送有馀。宋孝武萧思话王僧虔等。并深加识重。僧虔临湘州携与同行。萧守吴复招同入。齐永明五年卒于吴国。年七十九。时有道朗法忍智欣慧光。并无馀解。薄能转读。道朗捉调小缓。法忍好存击切智欣善能侧调。慧光喜骋飞声。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名或作宝光。南朝宋吴郡吴人。顾琛子。孝武帝大明中,为尚书水部郎。善画,师法陆探微。尤善行书,自以技能,王僧虔乃作飞白书寄之。宝先曰:“下官今为飞白屈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21—484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希季。王裕之孙。少静默,不交人事。仕宋官至尚书左仆射,江州刺史。居身简素,清静寡欲,凡所经历,务存不扰。在江州,禄俸外一无所入,独处斋内,从容谈咏,吏人罕得见面。宋末,萧道成辅政,朝野之情,人怀彼此。延之与王僧虔中立,无所去就,时人有语:“二王持平,不送不迎。”道成善之。入齐,进号镇南将军。后为尚书左仆射。卒谥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宋高平金乡人,字伯玉。檀韶孙。初为沅南令,后废帝元徽中,吏部尚书王僧虔以为征北板行参军。圭诉僧虔求禄不得,与书讥之,僧虔乃用为安成郡丞。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47—501
【介绍】:
名或作圭。南朝齐会稽山阴人,字德璋。孔灵产子。好学有美誉。太守王僧虔引为主簿,仕宋为尚书殿中郎。后为萧道成(齐高帝)记室参军,与江淹对掌辞笔。入齐,历官廷尉、御史中丞,参与校定晋律旧注,请置律助教,教授法学,事未施行。东昏侯永元元年,为都官尚书,迁太子詹事。好文嗜酒,不乐世事。明人辑有《孔詹事集》。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51—491
【介绍】:
南齐琅邪临沂人,字伯宝。王僧虔子。少与从弟王俭共学书。历任吴郡太守、大司马长史、侍中、司徒左长史。子王观尚武帝长女,女为江夏王萧锋妃。慈患脚疾,武帝特许乘车在仗后。
全齐文·卷八
慈字伯宝,僧虔子。仕宋为秘书郎、太子舍人,入齐为安成王抚军主簿,转记室。迁秘书丞、司徒左西属、右长史,试守新安太守、黄门郎、太子中庶子,领射声校尉、安成王冠军、豫章王司空长史、司徒左长史、兼侍中。出为辅国将军、豫章内史,以父忧去。起为建武将军、吴郡太守。迁宁朔将军、大司马长史,重除侍中,领步兵校尉。转冠军将军、司徒左长史,出为东海太守,行徐州事。还为庐陵王中军长史,未拜。永明九年卒,赠太常,谥曰懿子。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一 义解科
生毕氏。东平人。魏司隶校尉轨之后也。七岁弃家去。依白马寺慧光为童子。光以其精神秀出。为落发。使诵书传。性彊记。奇俊之誉。闻一时。张永请斌公讲。问都下少年。斌以安对。邀至使诵佛性义。诸书无底滞。永问年几何。曰年十八。永叹曰。昔扶风朱勃年十二。能诵书咏诗。未足多也。王僧虔出镇襄州。载与俱。遂游番禺。以涅槃义难攸公。攸愧服。让其席。住二年。道化海上。还京师。讲涅槃成实维摩。一时名士多从之。永泰元年没。寿四十五。著净名十地义疏高僧传五卷。
释法安。姓毕。东平人。魏司隶校尉轨之后也。七岁出家事白马寺慧光为师。光幼而爽拔。博通内外多所参知。安年在息慈。便精神秀出。时张永请斌公讲。并屈召名学。永问斌云。京下复有卓越年少不。斌答。有沙弥道慧法安僧拔慧熙。永即要请令道慧覆涅槃法安述佛性。神色自若序泻无遗。永问并年几。慧答十九。安答十八。永叹曰。昔扶风朱勃年十二能读书咏诗。时人号才童。今日二道可曰义少也。于是显誉京朝流名四远迄至立年专当法匠。王僧虔出镇湘州。携共同行。后南适番禺。正值攸公讲涅槃。安问论数番。攸心愧让席。停彼两周法事相继。永明中还都止中寺。讲涅槃维摩十地成实论。相继不绝。司徒文宣王及张融何胤刘绘刘瓛等。并禀服文义共为法友。永泰元年卒于中寺。春秋四十有五。著净名十地义疏并僧传五卷。时有灵基寺敬遗光赞慧韬。瓦官寺道宗。亦皆当时名流。为学者所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琅邪临沂人,字子玄。王僧虔子。性迅动,好文章。王融败后,宾客多归之。齐明帝建武中为秘书郎。年二十一卒。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60—513
【介绍】:
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次道。王僧虔子。尚宋孝武帝女,拜驸马都尉、秘书郎。历仕宋、齐,所至有德政。为东阳太守,重囚十余人,冬至日,悉遣还家,过节皆返。入梁,武帝嘉其贤,为丹阳尹,时年饥,每旦施粥于郡门,百姓称惠。官至散骑常侍。善草隶,当时以为楷法。家居建康马蕃巷,门风宽恕,兄弟子侄皆笃实谦和,时人号马蕃诸王为长者。
全梁文·卷四十八
志字次道,琅,邪临沂人,齐司空僧虔子,尚宋孝武女安固公主。人齐封临汝侯领右卫将军。梁台建,迁散骑常侍,及受禅,历中书令、金紫光禄大夫,卒谥曰安。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会稽山阴人。孔道徽父。有至行,隐于四明山。太守王僧虔称其为古之遗德,请为主簿,不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南阳湟阳人,字文德。为京府参军。性至孝闻父病亡,水浆不入口数日。尝得病,忍而不言,啮被至碎,恐母忧己。湘州刺史王僧虔引为主簿。后以同僚非人,弃官。卒于郢州治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齐南兰陵人,字茂先。梁武帝伯父。性敦厚。为司徒建安王中兵参军。一府称为长者。王僧虔尤善之,每事多与议决,迁步兵校尉,卒官。梁时追谥文宣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481—549
【介绍】:
南朝梁琅邪临沂人,字元礼,一字德柔,小字养。王僧虔孙。七岁能属文,十六为《芍药赋》。有文名,为梁昭明太子萧统、沈约、谢朓等爱重。初仕尚书殿中郎,迁太子洗马,掌东宫管记。后出为临海太守,在郡侵刻贪财,被讼。简文帝即位,为太子詹事。宅为盗所攻,惊惧坠井卒。自撰文章,以一官为一集,凡一百卷。今不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南朝梁豫章南昌人。相传五岁时,母患热,思食寒瓜,土俗不产,昙恭历访不能得,衔悲哀切,遇一僧有两瓜,分一相遗,还以奉母。及父母卒,哀恸几绝,蔬食终身。太守王僧虔引为功曹,不就。王俭称之为滕曾子。
游子乐府叙
古诗皆乐也,古乐皆诗也。离诗而称乐府自汉始,至唐而诗诸体分,乐府居一焉。至宋元以诗余词曲为乐府,而诗亡矣。余尝取汉乐府准三百篇:郊祀,颂之遗也;铙歌鼓吹,雅之遗也;琴曲杂诗,风之遗也。又取汉、魏、六朝、唐人诗准乐府:其中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杂言、绝句易见者无论,若齐梁人《折杨柳》、《梅花落》,非五言律乎?虞世南《从军行》、耿纬《出塞曲》,非五言排律乎?沈佺期《卢家少妇》、王摩诘《居延城外》,非七言律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非五七言长篇乎?盖乐府备古今诗体如此。汉去古近,乐府多于古诗,六朝十之四,盛唐十之二,中晚以降,百不得一,诚难之耳。而好事者往往为拟乐府,用力勤而失之弥远,何以故?王僧虔云:诗有丰约,解有多少。诸曲调解有辞有声,而大曲有艳有趋有乱。今所传多不可解,迫诘屈曲,或谓缺文断简,或谓曲调遗声,或谓兼正辞填调,大小混录,取其讹误以为规萭,其不能合宜矣。即不然者,面目虽合,神情中乖,安足贵哉?闽人游太初,自为诸生,及仕为蜀理官,入为廷评,居京师为比部郎,使越,出秉宪岭南,参知藩政守郢中,积三十年之功为古乐府,不规规,法其调,袭其意,而调与意、时与古相得,国事民情,有所感概,形诸咏叹。率自创体裁,不复仿效,悲壮激烈,浑雄真致,质而不俚,浅而能深,近而能远,上者优孟之抵掌,胡宽之营新,丰次不失,为蔡中郎之虎贲矣。余亟善元微之持论乐府,沿袭古题,唱和重复,文有短长,义咸赘媵,不如寓意古题,刺美见事,犹有诗人引古以讽之义。近代惟杜甫《悲陈陶》、《哀江头》、《兵马》、《丽人》诸歌行,即事名篇,无有倚傍,友人白乐天辈谓是论为当。明兴,自许为古乐府者,莫如历下、下雉,然且不免后生弹射,独太仓乐府,变有少陵卓绝之识,即他所拟,亦总之类虎头传神手。太初与元美生同时而不及从游,假令元美遇之,相视而笑,莫逆于心矣。太初诗,诸体俱有至境,而沾沾乐府,抟心辑志三十年不休。夫三十年攻乐府,则其于诗诸体,譬之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太初之以诗名,有以也。(南新市人 李维桢 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