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僧海顺隋末唐初 589 — 618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姓任氏
河东蒲坂人
幼孤。
事母孝。
年当志学。
始从沙门道逊出家。
诵习勤敏可爱。
登具后。
持守高洁。
尤勇务定业。
乃以为三轮之中。
口过特甚。
因缄默不言。
却扫蓬扉匡坐而已。
栖岩寺沙门
神素性嗜幽栖。
学专大论。
荷帙而咨参焉。
然其徒颇众。
钻仰尤多。
上请意其微有厌色。
退而叹曰。
陈亢问一得三。
今亦得二矣。
曰何谓也。
曰一则见忤容。
二则闻妙义。
惭。
尝从容言于
也旷劫深尤不逢贤圣。
周旋五趣。
莫能自免。
致生兹秽土。
对此凡缘未能出有欲河。
登无为岸。
将不由心驹失辔而晦沈坑掐者乎。
因涕泣濡襟。
又曰每念二轮交辙息驾。
何由六道长驱。
思归无路。
所赖生得为人启期亡忧于贫贱。
出家弘道僧度不易于公侯。
今兼之。
一何可庆。
且以大冥之室。
仰属传镫。
虽不面奉如来。
而幸遇法师耳。
不量短梗。
辄揆深源。
愿即赐以明珠投之浑浪。
则一生有获千载无恨也。
曰敬闻君子之志矣。
后累更僧任竟罢法席。
未几。
又致书沙门道杰以穷禅理。
有答俱不录。
且作三不为篇。
其一曰。
我欲偃武脩文。
身死名存。
研石通道。
祈井流泉君肝在内。
我身处边。
荆轲拔剑。
毛遂捧盘。
不为则已。
为则不然。
将恐两虎共斗势不俱全。
永绝今好长存来怨。
是以反迹荒径。
息影柴门。
其二曰。
我欲刺股
锥刃悬头。
屋梁书临雪。
彩牒映萤光。
一朝鹏举万里。
鸾翔纵任才辨游说。
君王高车反邑。
衣锦还乡
将恐鸟残以羽折。
由芳笼餐讵贵钩饵。
难尝。
是以高巢林薮深穴池塘。
其三曰。
我欲衒才鬻德。
入市趋朝。
四众瞻仰。
三槐附交。
标形引势。
身达名超。
箱盈绮服。
厨富甘肴。
讽扬泫管。
美咏歌谣。
将恐尘栖弱草露宿危条无过日且靡越风朝。
是以还伤乐浅惟知苦遥。
其格言彝训不能尽述。
武德元年八月十五日
卒于所住寺。
春秋三十。
先是沙门行友与顺厚善。
顺每垂戒勖而友作息心论以对。
沙门慧本尝约顺遁去。
而不果。
故顺言及则兹然其悦义敦旧如此。
释海顺
姓任氏
河东蒲坂人
容貌方伟音韶圆亮。
长面目少髭髯。
仪服不群于众有异。
少处寒素生于田野。
早丧慈父与母孤居。
孝爱之情靡由师傅。
廉直之性独拔怀抱。
每恨家贫无资受业。
故年在志学尚未有闻。
乃慷慨辞亲。
脱落求道出家。
依于沙门道逊
道光玄胄名扇儒宗。
具见后传。
躬事学礼昼夜诵经。
初无暂替。
文不再览日殆三千。
岁登具受履操逾远志业尤勇。
念守所持誓无点累。
仍以威仪粗著身过可防。
语笑易为口非难护。
乃因他患缄默不言。
却扫蓬扉事心而已。
方以学行之始慧解为先。
遂阅讨众经伏膺玄宰。
方等诸部咸禀厥师。
皆探赜研几贵言领意。
栖岩寺沙门神素者。
性好幽栖尤专二论。
远承寄调思扣冲关。
乃荷帙登峰咨参讲肆。
徒属既众钻仰殊多。
有所询求但举纲要。
频时属请微以为繁。
虽愠色不形。
而劳心可验。
逡巡退席曰。
陈亢问一得三。
今者请一蒙二。
亦何遽乎。
曰何谓耶。
答曰。
一则见忤。
一则闻义
既悟其所述。
因斯自革。
于是无疑不断。
有滞必申。
至于杂心隐括备在婆沙。
研精专一始终该统。
或下山分卫。
而执卷披文。
或企足接明假照寻读。
莫不洞开枢要妙鉴幽原。
尝以馀席言于曰。
海顺旷劫深尤不逢贤圣。
周旋五趣莫能自免。
致生兹秽土对此凡缘。
未能出有欲河登无为岸。
将不由心驹失辔而晦沈坑塪者乎。
因涕泣𣽈襟。
歔欷哽塞。
又曰。
每念二轮交辙。
息驾何门。
六道长驱。
思归无路。
言及斯事载怀惶悚。
且生得为人。
启期亡忧于贫贱。
出家弘道。
僧度不易于公侯。
今兼之。
一何可庆。
又以。
大冥之室仰属传灯。
虽不面奉如来。
而幸遇法师耳。
不量短绠辄揆深源。
愿得赐以明珠投之浑浪。
如此则一生有获。
千载无恨也。
遂即言笑如常容仪自若。
曰。
敢闻君子志矣。
恐不副雅怀。
后累居僧任。
果停讲席。
以法轮罕
遂欣禅味。
沙门道杰者。
颖秀定慧。
希慕风景。
乃致书曰。
敢稽首大师门下。
每欲理静摄心山泉毕志。
但以无明大夜非慧炬不辉故。
栖寄法筵听览玄旨。
至于人物聚集。
颇劳低仰。
况乃大限百年小期一念。
傥从风烛前路奚凭。
所以策驽骀之疲。
想千里之远。
定门玄妙辄希辄入。
逆其不逮益用盘桓。
伏愿开含养之怀。
退人以礼。
得书美其锐情玄畅也。
乃报曰。
促路非骐骥之逸辔。
灌木岂是鸾凤之栖息。
故当引水而沐枯鱼。
戢翼而朋寡鹤耳。
脱其不尔。
幸无略光阴。
顺得书会疾。
遂不果行。
而为人高简雅素。
自归清众绝交氓俗。
尝有说种性高尚祖祢荣贵者。
以誇于
莞尔而笑曰。
我释种馀晖。
法王之子。
尚须谦让自下不敢傲诞欺人。
岂期庸庸之徒翻欲恃鬼陵物。
遂振手而去。
故趋时之士。
皆不及其门。
反俗之宾颇入其室。
而道行纯洁性好追踪。
曾刺血洒尘供养舍利。
兼以血和墨书七佛戒经。
剋己研心类皆如此。
尝寻付法藏传说。
如来涅槃法付承继。
迄于师子罽宾嘱累。
斯书词事既显若亲面焉。
因斯悽感涕零如雨。
曰恨不及彼圣人拔兹沈俗也。
又常于宵分归命三尊。
同住邻居无得闻者。
或解纳覆彼寒夫。
或减食而充喂者。
志好活愉无求知足。
有赠衣帛者。
终不以介意。
曾纵容曰。
自任则乐。
而未曾制物从我。
随物则苦。
而未曾以我违物。
且鸟不栖渊鱼不巢树。
未必解随和让之道。
而各得其所宜者。
亦犹我不夺物荣物不妨我辱矣。
又作三不为篇。
其一曰。
我欲偃文修武身死名存。
研石通道祈井流泉。
君旴在内我身处边。
荆轲拔剑毛遂捧盘。
不为则已为则不然。
将恐两虎共斗势不俱全。
永存今好长纵来怨。
是以反迹荒径息景柴门。
其二曰。
我欲刺股锉刀悬头屋梁
书临雪采牒映萤光。
一朝鹏举万里鸾翔。
纵任才辩游说君王。
高车反邑衣锦还乡
将恐鸟残以羽。
折由芳。
笼餐讵贵。
钩饵难尝。
是以高巢林薮深穴池塘。
其三曰。
我欲衒才鬻德入市趋朝。
四众瞻仰三槐附交。
标形引势身达名超。
箱盈绮服厕富甘肴。
飘扬弦管咏美歌谣。
将恐尘栖弱草露宿危条。
无过日旦靡越风朝。
是以还伤乐浅非惟苦遥。
顺神晤骇群出言成录。
著集数卷。
于时真法陵迟俗尚谀谄。
讷言敏行者为愚。
巧词令色者为智。
廉洁正性众或致讥。
故顺履贞直之心。
居危不乱涅而不缁。
可谓怀素风焉。
沙门行友者。
志行严正才慧英悟。
与顺素交。
因疾参候。
顺曰。
先民有言。
曰古之学者为己。
今之学者为人。
三覆斯言一何可信。
世人强求知解。
而不欲修行。
每思此言良用悽咽。
吾谓夷烦殄惑。
岂直专在说经。
以法度人。
何必要登高座。
授非其器。
则虚失其功。
学不当机。
则坐生自恼。
友遂制息心论以对之。
文甚宏冠。
顺曰。
观弟此作。
理如未尽。
友曰。
息心之论应有数篇。
谓显观述宗释疑成义。
但以理玄词密非当世之所闻故。
容与于灵津。
戢鳞而未进。
慨时哉之不遇。
始绝弦于此耳。
顺乃重说遗教。
悲叹无已。
先有沙门慧本者。
逸亮高世僧也。
思与顺结山林之操。
会顺方学问未暇允之。
本独谢时世。
罔测所往。
后每思之。
言辄凄泫曰。
本公若乘龙之游濯足云表。
吾虽攀恋自恨萦身嚣俗。
升沈相异徒为悲矣。
且忘怀去来者。
朝市亦江湖。
眷情生死者。
幽栖犹桎梏。
苟其性之不失。
不无居而不安。
其得志慕情为如此也。
于时卧病连稔。
自知不痊。
遗文累纸呈诸师友。
而形同骨立精爽逾健。
旁问后事。
顺曰。
患身为秽器。
暂舍欣然。
鱼鸟无偏水陆何简。
然顾惟老母宿缘业重。
今想不得亲别矣。
若弃骸馀处。
傥来无所见。
有致煎恼。
但死不伤生。
古言可录。
顺虽不孝。
岂敢以身害母耶。
既报不自由。
可侧柩相待。
遂令逊法师说法。
领悟欣然。
须臾卒于住寺。
春秋三十。
唐武德元年八月十五日也。
沙门行友著己知沙门传。
致序其事。
友今被召弘福。
充翻译之选。
建名时俗云。
释法本后晋
释法本
不知何许人也。
循良守法行止庠序。
言多诡激。
天福中襄州禅院。
与一僧同过夏。
朝昏共处。
心地相于法本尝言曰。
贫道于相州西山中住持竹林寺
寺前有一石柱。
他日有暇必请相访。
其僧追念此言。
因往彼寻访洎至山下村中投一兰若寄宿。
问其村僧曰。
此去竹林寺近远。
僧乃遥指孤峰之侧曰。
彼处是也。
古老相传昔圣贤所居之地。
今则但有名存耳。
故无院舍。
僧疑之。
诘朝而往。
既至竹丛。
丛中果有石柱。
罔然不知其涯涘。
法本临别云。
但扣其柱即见其人。
其僧乃以小枝击柱数声。
乃风云四起咫尺莫窥。
俄然耳目豁开楼台对耸。
身在三门之下逡巡。
法本自内而出。
见之甚喜问南中旧事。
乃引其僧度重门升秘殿参其尊宿。
尊宿问其故。
法本云。
早年襄州同过夏期此相访。
故及山门也。
尊宿曰。
可饭后请出。
在此无座位。
食毕法本送至三门相别。
既而天地昏暗不知所进。
顷之宛在竹林中石柱之侧。
馀并莫睹。
即知圣贤之在世隐显难既。
金粟如来独能化现者乎。
张洞北宋 1019 — 106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9—1067 【介绍】: 开封祥符人字仲通
自幼开悟,为文甚敏,遇事慷慨,自许以有为。
仁宗时赵元昊叛,以布衣上方略
寻举进士
颍州推官,为永兴管勾机宜文字,均有善政。
以荐召试学士院,充秘阁校理,判祠部,奏减僧度牒。
馆阁久,数有建明,仁宗赐飞白“善经”字宠之
英宗时出为江西转运使,移河南,转工部郎中
胡广明 1370 — 1418
广字光大吉水人知府子祺子。
建文庚辰第一人及第更名靖,授修撰。
永乐初,直内阁,复名广
侍讲侍读右庶子翰林学士、兼左春坊大学士,进文渊阁大学士
卒赠礼部尚书谥文穆
洪熙初,加赠少师
有(《文穆集》二十卷。
(《东里》:文穆为文,援笔立就,顷刻千百言,沛然行云流水之势。
赋诗取适性情,近体得盛唐之趣。
工书法,行草之妙,独步当世。
(《翰林》:永乐十八年礼部郎中周讷请封禅,大臣有阴主之者,学士胡广献《却封禅颂》,上遂止。
《艺苑卮言》:胡文穆善真行草,名不及解大绅,而遇过之,北征诸镇皆其勒石。
金陵琐事》:大学士胡公广冬至后六日扈从猎龙山同蹇尚书金谕德牛首山佛窟寺》诗云:「晓从銮舆出九关,偶寻牛首共跻攀。
南唐古寺留碑在,西蜀高僧度锡还。
百尺岩龛出鸟上,半空钟鼓隔人间。
暂游已觉尘缘寂,到此方知佛窟闲。
」注云:「寺有南唐孙忌撰碑尚存。
」馀因此诗遍寻之山中,无此碑。
国史唯疑》:「永乐四年,集儒臣及修书秀才数十人于丹墀内,同赋《白象诗》,胡广第一。
《田按:光大诗和平蕴藉,西杨称其近体,尚非溢美。)
杨慎明 1488 — 1559
字用修新都人大学士廷和子。
正德辛未第一人及第,授修撰。
以议礼杖谪永昌
天启初追谥文宁
有升奄集八十一卷、《遗集》二十六卷。
(四库总目,博洽冠一时,其诗含吐六朝,于明代独立门户。
薛宁《考功》:升奄诗穹极词章之绮靡,可以见其卓绝之才;牢笼载籍之青华,可以见其宏博之学。
唐四杰不能过也。
升奄集:陆贾《南中行纪》云:「南中百花,惟素馨香特酷烈,彼中女子以采丝穿花心绕髻为饰。
」梁章隐《咏素馨花》诗云:「细花穿弱缕,盘向绿云鬟。
」用陆贾语,贯花绕髻之饰,至今犹然,。
予尝有诗云:「金碧佳人堕马桩,鹧鸪林里采秋芳。
穿花贯缕盘香雪,曾把风流恼陆郎。
」姜孟宾笑谓予曰:「不谓陆贾风流之案,千年而始发耶?
」 《艺苑卮言》:杨用修诗如暴富儿郎,铜山金埒,不晓吃饭著衣。
用修谪滇中,有东山之癖。
诸夷酋欲得其诗翰不可,乃以精白绫作裓,遣褚伎服之,使酒间乞书。
杨欣然命笔,醉墨淋漓裾袖。
酋重赏伎女,购归装潢成卷。
杨后亦知之,便以为快。
用修在沪州,赏醉,胡粉传面,作双丫髻插花。
门生异之,诸伎捧腹,游行城市,了不为怍。
人谓此君故自污,非也。
一措大裹褚衣,亦何所可忌,特是壮心不堪牢落,故耗磨之耳。
《国雅》:杨修撰诗如锦城雪栈,险怪高峻
诗薮》:杨用修格不能高,而清新绮缛,独掇六朝之秀,合作自斐然。
如题七言律云:「垂杨垂柳绾芳年,飞絮飞花媚远天。
金距斗鸡寒食后,玉蛾翻雪暖风前。
别离江上远河上,抛掷桥边与路边。
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风流蕴藉,字字天成,如初发芙蓉,鲜华莫比。
滇中作《春兴》八首,语亦多工。
焦竑《玉堂丛话》:正德丁丑岁武庙阅《文献通考天文》,星名有注张。
问饮天监,不知为何星也。
内使下问翰林院,同馆相视愕然。
杨公曰:「注张,柳星也。
周礼》以注鸣者谝注咮也。
《史记律书》:南方诸为七宿,为鸟之咮也。
史记律书》:西至于注张。
《汉书天文志》:为鸟喙。
」内使以复。
同馆戏曰:「子言诚辩且博矣。
不干私习天文之禁乎?
嘉靖初给事中张翀疏有「矞宇嵬琐」四字。
上令问内阁,不知也。
取《荀子非十二子篇》以复。
梁文康钦曰:用修之强记,何必减稣颂乎?
」 《续玉笥诗谈》:升奄《题唐僖宗行宫柱础》云:「唐帝行宫有露台,础连几度换春苔。
军容再向蚕丛狩,王气遥丛骆谷来。
万里山川神骏老,五更风雨杜鹃哀。
始知蜀道蒙尘驾,不及胡僧度海杯。
」楚今故在。
游太初为予言,寺僧令匠凿而丹之。
乃知李文饶方竹未尝无对。
《明诗选》:宋辕文曰:「用修病在贪博,故使事处往往求巧得拙。
要其天才本是奇丽,如百宝流稣。
陈卧子曰:「用修繁蔚之中,时见新警。
李舒章曰:「用修山光风翠,金碧之中,时见灵霞之润。
王士禛《皇华记闻》:杨用修在滇,制小肩兴,如升之形,仅可容膝。
张愈光含题一联其上云:「人到东京须气节。
地当西晋且风流。
」所谓升奄者以此。
香祖笔记:明诗至杨升奄真以六朝之才而兼六朝之学者。
其诗如《咏》「垂杨垂柳绾芳年」一篇,世共知之。
又《古意》「淩波洛浦陈王」、《鹧鸪词》「秦时明月玉弓悬」、《关山月》「迢迢贱妾隔湘川」、《出关拟唐人》「狼弧芒角正鸾环」、《塞下曲》「长榆塞上接龟沙」诸篇,工妙天成,不减前作。
又《青蛉行寄内绝句》亦绝妙。
大抵皆自古乐府出。
益都王遵坦太平论明诗,独推新都为性之者,亦自有见。
《明诗别裁》:奄以高明伉爽之才,宏博绝丽之学,随题赋形,一空依傍。
于李、何诸子外,拔戟自成一队。
五言非其所长,以过于秾丽,失穆如清风之旨也。
田按:奄诗,早岁醉心六朝,艳情丽曲,可谓绝世才华。
晚乃渐入老苍,有少陵、谪仙格调,亦间入东波、涪翁一派。
前后七子执盟骚坛,海内附和,翕翕成风。
馀采奄、苏门、君采稚钦鸿山、萝山、子安少玄数君子诗,次于李、何之后,王、李之前,别为一集,以见豪杰能自树立者,数不随风会为转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