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僧道悟中唐 748 — 807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六 传宗科(四)
婺之东阳张氏子。
年十四。
白其亲。
求出家。
亲未即许。
乃弥日誓不食。
以待命。
亲患之。
听所欲为。
去依明州大德剃发。
年二十五。
受具戒于杭州竹林寺
自尔谨持律捡。
妙选行门。
乃振锡径山
国一禅师有所领解。
大历十一年
遁居馀姚大梅山
如是三四年。
马大师钟陵
再坐夏。
乃造南岳石头而致问曰。
离却定慧。
和尚以何法示人。
答曰。
我者里无奴儿婢子。
离个甚么。
曰如何明得。
答曰。
汝还撮得虚空么。
曰恁么即不从今日去也。
答曰。
未审汝早晚从那边来。
曰某甲不是那边人。
答曰。
我早如汝来处。
曰师何以赃滥诬人。
答曰。
汝身现在。
曰虽然毕竟以何示于后人。
答曰。
汝道阿谁是后人。
由是尽识从前国一马师用处。
而罙入深沮。
俄卜筑澧阳徙澋口。
当阳紫柴山。
五百罗汉栖宿之地。
以应机感。
当是时。
右仆射裴公方尹江陵
崇业寺状乞请住持。
公从之。
至而缁白趋向。
施予委积。
公亦躬拥徒御。
日往省候。
每以尊宿自居。
揖对之际。
凡贵贱未尝起。
公尤叹其知大体。
故天皇坊主灵鉴。
谓其徒曰。
吾寺方有煨烬之患。
苟得悟禅师者。
庶几可以起废。
因夜共舁
坐方丈上。
明日崇业等哗争之。
不胜乃已。
后天皇栋宇果一新。
僧问。
如何是玄妙之说。
答曰。
莫道我解佛法。
进曰。
争奈学人疑滞何。
答曰。
何不问老僧
进曰。
问了也。
答曰。
不是汝存泊处。
元和丁亥夏四月晦入灭。
寿六十。
腊三十五。
其年八月五日建塔。
灵龛于郡之东隅。
比丘惠真文贲崇信嗣。
释印
全宋诗
释印,住婺州三峰寺
南岳下十七世,双林德用禅师法嗣。
嘉泰普灯录》卷二一、《五灯会元》卷二○有传。
释琼
琼禅师
脱胎便知有佛法。
十八辞亲事佛。
二十二圆顶被佛衣。
石霜学祥庵主
观鼻端白。
身心清净。
俄有僧自雪岩来。
道钦禅师风范。
即日腰包而𨓏。
岩教单提无字。
师依而行之。
至第四夜。
通身汗流。
清快不可言。
嗣见高峰妙公
始得工夫成片。
后谒蒙山
山问。
参禅到何地。
是毕工处。
不能对。
屡入室下语。
只道欠在。
一日见三祖信心铭。
云归根得旨。
随照失宗。
忽有省。
举似山。
山云。
又剥一层了也。
大都个事。
如剥珠相似。
愈剥愈明净。
剥一剥。
胜他几生功夫也。
虽然。
但下语犹只是欠在。
一日定中。
忽触着欠字。
身心豁然。
彻骨彻髓。
如积雪卒然开霁。
忍俊不住。
跳下禅床擒住。
山云。
我欠少个甚么。
山打三掌。
师礼拜。
山云。
且喜数年一着。
子今日方了。
后住南岳铁山
雪岩烧香。
曰。
师不负我。
实我负师。
盖以离师太早。
今日方见师用处也。
师以出世。
为人非细事。
孤峰草庵
磅礴一世。
故法道不盛。
或云。
师道行。
三韩中峰本公所谓无端。
将戒定慧三学
遍作漫天网子。
向万里鲸涛之东。
拦空一撒。
直得高丽国僧俗二众。
沸腾上下。
奔趋往还。
无极导公
师剃度弟子。
别有传师之状。
短发被额。
顾耸而颐削。
面色如菜。
有普说一篇。
词义剀切。
真末世光明幢。
孤风壁立。
不在古人后也。
刘廷谏明末
维基
刘廷谏字感仲浙江宁海人
明末政治人物、进士出身
刘廷谏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进士,授刑部郎中,后改吏部稽勋司郎中、官至考功司郎中
李自成北京后,廷谏赶忙求见。
牛金星对他说:“公老矣,须白了。
”刘连忙答辩说:“太师用我则须自然变黑,某未老也。
”授同知
清军入关后,归乡清朝,顺治元年,继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同年改左佥都御史
陈三立清末至民国 1859 — 1940
跋义宁师手写诗册·袁思亮
右义宁师茶陵谭瓶斋丈难寓所为古今体诗二十馀首,岁在丁卯,自迁沪之明年也。
师用诗古文辞主东南坛坫者几三十年,独未尝致力于书,而持缣楮求索者无不应。
尝为人写小文,其人即据以入石,以拓本遗持示思亮曰:「吾书乃寿贞珉,不亦可以诧今之知书家者耶?
」然成巨帙如此者,亦不一二觏也。
当是时,卜居塘山路,与丈宅密迩,思亮数相从两家饮啖语笑,往往移日。
去沪,斯乐不可复得。
已前归道山,一时同游诸耆宿,无复存者,丈宅亦熸于兵,十馀年间,死丧离乱之迹遂已如此,可嘅也夫!
散原诗集录入:顾青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