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近现代
人物简介
黎尚雯(1867-1917),字桂荪,湖南浏阳县人,自幼聪颖,受祖父黎宗学的“不踏入仕途”和“培养儿女的民族气节”之教育熏陶,读经史诸籍,过目成诵。稍长,潜心研究王夫之、顾炎武等人的学说,务求经世致用,鄙视清廷科举,在父母的苦劝下勉强应试,名列前茅,被同辈誉为奇才。
词学图录
黄节(1873-1935) 原名晦闻,字玉昆,号纯熙。甘竹右滩人。清末在上海与章太炎、马叙伦等创立国学保存会,刊印《风雨楼丛书》,创办《国粹学报》。民国后入南社,长居北京,任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研究院导师。一度出任广东教育厅厅长。以诗名世,与梁鼎芬、罗瘿公、曾习经合称岭南近代四家。作品兼见唐诗文采与宋诗骨格,人称"唐面宋骨"。对先秦、汉魏六朝诗文颇多精当见解。有《诗旨纂辞》、《变雅》、《汉魏乐府风笺》、《魏文帝魏武帝诗注》、《曹子建诗注》、《阮步兵诗注》、《鲍参军诗注集说》、《谢康乐诗注》、《谢宣城诗注》、《顾亭林诗说》、《蒹葭楼集》等。
蒹葭楼诗·序
余交晦闻十年矣。君工诗,每有所作,必就余观之。余尝拟其体,思与之角,而卒不能胜。然君顾独许余知诗。戊辰春写成一厚册,命为《蒹葭楼集》。过沪抵余曰:生平之志与业,略具于此。子其为我序之。余曰:君诗之必传,固不待序。虽然,吾与君戴而游者今何世耶?天纲沦,人纪绝,神州数千年立国精神不毁之异族,竟摧拉燔坑于服古诵数之徒,儚儚洄洄十七年。昊天僤怨于上,黔首惵惵于下。纤纤仄望,比屋可诛。求一民劳板荡之音,如古之人遭苛虐,相呻吟者而不可得。生斯时也,而有诗,庄生所谓逃空虚者,闻跫音而喜也。又安可以无言!金之亡也,驱缙绅如群羊、木佛编钟、括宫排市,而元遗山之诗作。明之亡也,白骨如麻,赤地千里。至奴仆呼家主以兄弟,擅索文书,结寨焚杀。而屈翁山顾亭林诸君子之诗作。呜呼!今乃得君而三矣。君粤产,粤故多诗人。梁文忠以下,曾刚甫、潘弱海、罗掞东诸子,皆与余交。其所为诗,余又皆取而遍嗜之矣。如啖荔支,如副新橙。最后读君诗,味兼酸辣,乃知柠檬树果。信乎!君诗之工耶?君既以诗鸣海内,居京师十年,穷且饿,当项城称帝时,名士趋之若坑谷焉;而君独翛然南归。又有说之出者,亦坚卧不一应。曩尝评君,内蕴耿介,外造隽澹。今去之数年,覆诵君诗,犹前日也。此集古今体诗,约三百馀篇,异日君所就或不只此。然即三百馀篇固亦足以传君,而余独悲。亮节慷慨如君乃仅仅以诗传耶?则又不能不使人罪夫世已。许村樵人张尔田序。
(电子版录入:顾青翎)
词学图录
王蘧常(1890-1989) 字瑗仲,号明两,别号涤如、甪里翁、玉树堂主、欣欣老人。嘉兴人,生于天津。1919年拜沈曾植为师,习书法与文史等,曾在暨南大学任教,1949年在无锡中国文学院任副院长。1951年入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后调哲学系为教授。主编《中国历代思想家传记汇注》(与钱萼孙合作)、《江南二仲集》。遗著《秦史稿》。又有《钱衎石年谱》等多种经战乱散佚。有《明两庐诗》、《续许氏嘉兴府志经籍志》、《商史坟典志》、《商史·汤本记》、《礼经大义》、《严几道年谱》、《沈寐叟年谱》、《诸子学派要诠》、《先秦诸子书答问》、《抗兵集》、《国耻诗话》、《梁启超诗文选注》、《顾亭林诗集汇注》、《顾亭林诗谱》、《顾亭林著述考》、《荀子新传》、《书法答问》、《明两庐题跋劫余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