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近现代
陈衍清末至民国 1856 — 1937
朱丝词·跋
慧情冶思,欲界天人。
正使绝笔于斯,不妨与晚明诸公分席。
若为之不已,将恐华鬘渐凋,身香浸减。
耆卿、美成晚作皆尔,达者当有味斯言。
戊戌东湖庵主沈曾植记。
吴梅清末 1884 — 1939
霜厓词录·序
岁己卯春吴县吴瞿安殁于云南之大姚县
殁前数月,寄湘潭柚园,写定其所作为《霜厓词录》,以书抵予,乞为序。
值人事牵役,卒未报。
又闻君丧,始为之,而君不及见也。
方兵事起,君扶衰病走避鄂湘间,复转徙历桂林昆明而至大姚,遂不起。
读君书及君自序,惴惴焉若亟为身后之托者,初不料其果死异域也。
执笔怆念。
吁!
可伤已!
君记诵博洽,文辞尔雅,以金元乐曲之学,教授于南北大学者历二十年。
海内推明音律,惟首举君,而亦以是掩君他长。
世辄谓元曲兴而宋词亡,工于曲者于为病,观君所为顾不尔。
君审律至精,尝论:「曲韵以入配三声之音为正,准之宋贤,凡以入作平或上去者,无不符合
近人守四声者,知入可代他声而已,未悟韵部之分配不可乱也。
」又曰:「阳上作去,实利歌喉。
」此皆前人所未言,君自乐曲中获之,而尤有裨于者也。
宋词人谙音律者,每一篇出,莫不谐歌者之口。
亦犹是矣,不待精彩之美耳。
颉颃前贤,其斗南继翁之比欤。
柳耆卿乐章喜用俗语,开南北曲先例
君既工曲,而必雅驯,不屑屑效彼,非才力有馀,孰尽能事若此耶?
吾乡蒋心馀以《九种曲》著,其实超于并时诸贤,具有定论。
然则君虽以曲名,终不相掩可知已。
君他著述有文二卷,诗四卷,《曲录》二卷,《南北词简谱》十卷,《霜厓三剧》一卷。
其行谊别具于君门人卢前所撰事略焉。
新建夏敬观
贵阳文通书局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七月初版本
霜厓词录·自序
霜厓手定旧词,凡三易寒暑,缮录既竟,遂书其端曰:出词鄙倍,忝窃时誉,总三十年,得如干首。
身丁乱离,未遑润色,诣力所在,可得而言。
长调涩体,如耆卿、清真、白石、梦窗诸家创调,概依四声。
至习见各牌,若〔摸鱼子〕、〔水龙吟〕、〔水调歌头〕、〔六州歌头〕、〔玉蝴蝶〕、〔甘州〕、〔台城路〕等,宋贤作者,不可胜数,去取从违,安敢臆定?
因止及平侧,聊以自宽。
中调小令,古人传作,尤多同异,亦无劳龂龂焉。
又去上之分,当从菉斐轩韵,阳上作去,实利歌喉。
秦敦夫以此书为北曲而设,盖以入配三声,别无专韵耳。
不知此分配之三声,即入韵之标准,持校宋词,莫不吻合。
爰悉依据,非云矫异。
其它酬应之作,删汰颇严。
区区一编,已难藏拙,惠而好我,慎勿补遗。
嗟乎!
世变方殷,言归何日?
敛滂沛于尺素,吐哀乐于寸心,粗记鸿泥,贤于博奕,览者幸哀其遇也。
戊寅二月长洲吴,时年五十有五,避兵湘潭
汪东清末至现当代 1890 — 1963
耆卿用六朝小品赋作法,层层铺叙,情景兼融,一笔到底,始终不懈。
美成特行,以张弛控送之笔,使潜气内转,开合自如,一篇之中回环往复,一唱三叹。
作者深得此诀,可谓善学周者也。
其最上乘者泯迹蹊径,直入堂奥,意到辞谐,超然神理,功力至此,曷胜佩赞。
丁亥初秋吷庵夏敬观识。
才丰志广,力能兼取南北宋之长。
其涉南宋者亦多佳什,惜杂厕一编之中,稍嫌色泽不纯,宜另列为集外词。
吷庵又识。
卅年前乍见君所为词,即惊叹当世能学周清真者莫君若。
丁亥春至秣陵,携君词前五卷归,审谛数月,益明君旨,喜余往昔所称不诬也。
今年春君以第六卷以次及近今所作相示,余病瞑眩且两年,得君词,就床诵之,若投药受之遽起,君偕吕君贞白来,辄相与谈所心得互证,欢笑乐甚。
君词从清真入,堂庑之大,不待言矣,近更析腔寻律及耆卿乐章。
夫词有俚有雅,祖之三百篇
俚者,风也;雅者,雅也。
就一词言,则又有史野之别,不可偏胜。
质直语则其文质和钧者,君学周,能为其质直语,造谊之至极也。
握其环中,降猎旁涉,游戏朋交间,亦不至堕第二境地,终能以拙克制一切,然余以为止至善,成一家言,君所优为也。
新建夏敬观
能为周,今世惟君一人无可疵议。
浮签所揭,吹毛求疵,聊以塞君要求是正之望耳。
吷庵读竟敬识。
张伯驹现当代 1898年1月22日 — 1982年2月3日
人物简介
张伯驹(1898-1982)字家骐号丛碧,北洋军阀元老张镇芳之子,是袁世凯次子袁克文的表弟。
书画家,收藏家,对戏曲,诗词各方面都有登峰造极的水平,与张学良溥侗袁克文合称民国四公子
一生致力收藏古董文物,为了不让国宝流落国外,不惜倾尽家财,变买房产,甚至夫人的首饰,从文物商贩手上购回不少稀世国宝字画,包括被尊为中华第一帖的晋陆机(平复帖),国宝中之国宝的隋代展子虔(游春图),是传世最早的卷辐画,还有宋黄庭坚(诸上座帖),赵佶(雪江归棹图卷),李白(上阳台帖)。
他购古文物绝不是待价而沽,他认为金钱有价,国宝无双,绝不能落入洋人外邦手中。
他一生淡泊名利,不愿当官。
解放后,他先后将平生购下的珍贵文物捐献给回国家收藏。
可惜的是这位倾囊捐献的张伯驹,也难逃文化大革命的冲击,被打成了当然的牛鬼蛇神,发配到农村去劳动改造。
遗憾的是他最终没有得到国家相应的回报,1982年2月张伯驹患病进了北大医院,被院方认为不够级数,拒绝为他更换到较舒适宽敞的病房疗养。
这位千金散尽为国藏国宝的大收藏家鉴赏家终于离开人世。
据说张伯驹死后,有人跑到医院门口叫骂:“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他是国宝!
你们说他不够级别住高干病房?
呸,我告诉你们,他一个人捐献给国家的东西,足够买下你们这座医院。
”近代著名学者,红学家周汝昌张伯驹的词推崇备至,在丛碧词写跋说道:如以词人之词而论,则中国词史当以李后主为首,而以先生殿后,把他与李后主相提并论,可见将他词放在何等崇高地位。
其序云:欲识先生之词,宜先识先生其人,词如其人,信而可徵。
我重先生,并不因为他是盛名的贵公子,富饶的收藏家。
一见之下,即觉其与世俗不同,无俗容,无俗礼,讷讷如不能言,一切皆出以自然真率。
其人重情,以艺术为性命。
伉爽而无粗豪气,儒雅而无头巾气。
当其以为可行,不顾世人非笑。
不常见其手执卷册,而腹笥渊然,经史子集,皆有心得,然于词绝少掉书袋,即此数端,虽不足以尽其为人,也可略觇其风度了。
因此之故,他作词,绝不小巧尖新,浮艳藻绘,绝不逞才使气,叫嚣喧呼,绝不短钉堆砌,造作矫揉,性情重而气质厚。
品所以居上,非可假借者也,余以是重其人,爱其词。
伯驹先生的词,风致高而不俗,气味醇而不薄之外,更得一“整”字,何谓“整”?
本是人工填词也,而竟似天成,非无一二草率也,然终无败笔此盖天赋与工力,至厚至深,故非扭捏堆垛,败阕百出者之所能望其万一。
如以古人为比,则李后主晏小山柳三变秦少游,以及清代之成容若,庶乎近之。
罗忼烈近现代 1918 — ?
词学图录
罗忼烈(1918-?
) 原籍广西合浦,定居香港,后移居加拿大。
1940年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
任教院校。
有《元曲三百首笺》、《词曲论稿》、《两小山斋论文集》、《周邦彦清真集笺》、《北小令文字谱》、《诗词曲论文集》、《话柳永》、《词学杂俎》、《两小山斋杂著》、《两小山斋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