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库 清朝
词学图录
吕湘,女,字惠如。安徽旌德人。吕碧城姊。与妹碧城、美荪称"吕氏三姊妹",又有"淮南三吕"之目,皆从事教育,曾任南京两江师范校长。诗丰神秀韵,佳句甚多。词清婉秀雅,比之吕碧城,亦不多让。有《吕氏三姊妹集》、《惠如长短句》。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悟先,字省一。姓高氏,江都人。世为农家,故省一生而诚悫,不染浮习。年十二,执母亲哀毁不已,念母死何归,人言佛法可冀超登,因有出世志。以父在,当力养,不果。行及父没,始投天峰寺薙染,复受具于扬州天宁。尝谓“出家祈登上果,今求修持之门,乃无知者。”久之,始闻净土之学于焦山僧,辄自立课程,专志持名不辍。又数年,复有告以刻期求證念佛三昧者,省一闻之喜曰:“必如此乃称圆顿,不然郁郁毕世奚为也。”遂发愿闭关念佛,百二十日,期现證三昧,已入关,妄念纷乘,波谲澜翻,屡澄不止,期已满,无所得,乃大憾。规再入誓,必得乃已。又数年复掩关于扬州,初念时,杂鹜如故,至五十日犹未已,复大戚弥加,恳挚如是者二十馀日,返观心境,觉情识破坏,妄心渐息。又久之,觉妄念之扰,日不过三五至,即见阿弥陀佛卓立空际,金容炳然,庄严微妙,不可名状,欢忻礼拜,私自付度:“佛已在前,涕唾欠伸皆不敬,奈何?”已而洒然曰:“父母于子,犹不以污秽为嫌,况佛乎?”由是猛勇精进,持诵益虔。又久之,心境廓然,皎如皓月凌空,善恶胥蠲,细微尽泯,万念激清,纤尘不染,动静如一,心口之际,惟有佛名,至是神气倍充,不复卧寐,亦忘饥渴,食至则食,略无所苦,所居之室,墙壁皆虚,一望直达,光明洞彻。诸佛菩萨,充满大空,金地莲池,七实行树,宫室楼台,多不胜数,所行坐处,境界如一。不别昼夜,晖丽无间,其超胜博富多净土经所未及。一日方持诵间,见前有宝莲花二,花上天人貌与诸菩萨同,而神似其父母,才一注视,其人已绥步至前,谛视之,果母也。辗然语之曰:“汝以我故,发心出家。汝今證道,我与汝父,亦以汝故,得生净土。今奉佛饬,特来慰汝。”省一方起立,母止之曰:“佛正在前,不以我故,扰汝定力,汝志已慰,他日净土,好相见也。”言已遂隐,再视宝莲,即大地众华,披拂相似,迷不知处矣。自證三昧后,心中净境,不变不退,直至出关,心境寂然,浑忘久暂。虽逾百日,视若兼旬。年才三十,證道如斯。然终日诵佛,至老不倦,故眉发俱自,而颜色温润,状貌嶷然。有参谒者,惟语以入道缘起,及所證境界,或以禅教为问,则谢不知,其诚实如此。尝主天宁法席,未几辞去。光绪十一年四月初六日,寂于丹徒竹林寺,塔于夹山青龙麓,世寿七十有四,法腊五十有五。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八
释机溥,字志西,号月呆。姓刘氏,乐清人也。母卢氏,感白衣种授子,于怀而孕,既举,常默默如入定僧。才及龇龄随母礼佛,见僧即拜。年十二,游龙门寺,闻邻舍僧诵《弥陀经》,能默记终篇,不遗一字,心有感发,屡欲轶俗。年二十,始从式公薙度,受具戒于大邑明因寺永智,习演教乘,渐得省解。彦恢胜者,永智弟子也。见溥诚笃,付以法衣,及归适龙门山寺。妙能法师方开莲杜,因与斯会,专修净业,道风益著。缁素皈衣,不胜指数。光绪纪元创建净济寺,于郭路双狮山麓。莲会再启,鱼梵之声,六时不绝。内外肃然,不减林东规度。十一年春,延大海法师入寺,崇专讲席,提倡净土宗旨。丁亥三月,应太邑绅耆之请,主明因丈席,频岁宏戒传经,声德远施。莘莘衲子,望风而至。溥性简质,貌度冲和,言语率真,诚心爱物,生平戒律精严,功行超卓。虽事繁形疲,必晚息早起,禅诵不辍,午则随众作苦,载笠荷锄从事蔬圃。有栖贤、百丈遗风。晚岁体气康强,顶骨隆起,色如渥赭,状类肉髻。盖年已七十矣,童颜鹤鬓,目光炯炯,能睹小字藏经。居恒持诵《大悲神咒》甚虔,灵应甚著,凡有祈祷,俱获痊安。宣统二年,寿已八十,为弘戒法,得尸罗弟子,百廿三人,洽符远公莲社之数,故卐莲有“一百廿三人入社,往生都在藕花中”之句。盖由往昔倡导,两寺莲社,功深果熟,故致此兆。溥后五年,果有往生净土之徵,寂前一夕,自谓定中见白衣大士,满身璎珞,乘百宝船大如山,凌空来迎,遂得西向念佛而去。塔于寺左,凤冈之阳。
维基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蔡元培)敱,字仲申,又字鹤卿、民友、孑民,号隺庼,小名宜哥,小字意可,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馀,中国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人物、翻译家,浙江绍兴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原籍浙江诸暨。他曾任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代理主席,亦被普遍认为是中国近代民族学研究的先驱。蔡元培25岁成进士,被点翰林院庶吉士,是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北伐时期,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员会、筹设中华民国大学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导教育及学术体制改革。他也是中国国民党监察委员,四一二事件时领衔发表《护党救国之通电》,要求清党。1928年至1940年专任中央研究院院长,贯彻对学术研究的主张。蔡元培为人宽厚、恻隐为怀,对中国社会及陋俗有透彻观察;两度游学欧洲、亲炙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及法国大革命后的思潮。他把中国文化教育「从封建专制时代摆渡到民主自由时代」。手定教育方针,创立现代教育制度。把北京大学学术化,奠定中央研究院之基础。提倡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及人生观、世界观、美学教育。倡导自由思想、民权与女权,致力革除「读书为官」之旧俗,开科学性研究风气。
人物简介
1875-1925,原名湘,行名贤钟,字惠如(作蕙如),又字云英。安徽省旌德县人,生于清光绪元年(1875年),她三岁时,父亲吕凤岐乃于光绪三年丁丑科进士及第,后历任国史馆协修、玉牒纂修、山西学政等,家有藏书3万卷。书香之家的熏陶,使得吕氏四姐妹聪颖而早慧。清末时期,除小妹吕坤秀年龄尚小之外,吕惠如和她的妹妹吕美荪、吕碧城都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词学季刊·第三卷第二期
惠如女史,旌德吕佩芬太史长女。太史女三,次美荪,次碧城,与惠如并以文艺知名海内。惠如工书画,山诗词,尤长雅学。为人婉昵淑慎,在江南主持姆教有年,旧家名门慕其风,争遣子女来学,一时称盛。忆共事女学时,暇辄相与考证名物,予每取新说以订古笺,偶进一解,必为首肯。尝为予作采菊图,题句云:天下奇才三径远,人间冷眼万花空。可以觇其襟抱矣。其词长调雅近玉田,小令颇得易安神味,造境绝高。如踏莎行云:冰壶休涴九秋心,天寒珍重姮娥寡。洞仙歌咏菊云:端不负初心,寂寞东篱,总未向、春风低首。祝英台近云:似闻鹤语空山,忍寒餐雪,总不向、红尘飞到。忆旧游云:平生不愿枯寂,冷处亦清华。高阳台云:梅花懒续东风梦,抱幽香、自老青天。诸语均非寻常闺阃所能道。身后遗稿散佚,所为词或不止此卷,畴昔所得,仅此而已。榆生词长徵求海内遗著,特为录寄,并略识其生平如此。上犹蔡嵩云附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