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陆洽原
洽原字嗣开号话山平湖人
弱冠负才名,凡试闱之标帜,名社之坛坫,咸推重之。
后以贡授汶川,当蜀道极边,羌番错处,悉心经画。
四载艰归,遂不赴。
补筑真旷楼,茂修书屋,极池亭、山石、林竹花卉之胜。
读书养生,罕与时人接。
年八十七卒。
有绛雪斋槁。
陈增源清末至民国 1833 — 1939
陈增源(1833-1939)字泽东,道号达元子
光绪十七年(1891)考取贡生1926年组织成立天津中医同业公会,1927年出资创办天津市私立中国医学传习所。
1934年6月创办《国医正言》,是民国时期天津最早公开发行的中医报刊。
著有《伤寒国医课义》《方脉讲义》《瘟疫讲义》《医经生理卫生学》《伤寒析经》《女病阐经》《咽喉心经》等。
释常智
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五
释常智字闻思沭阳人
幼而安重,喜聆梵唱,见大士像,心瞿然起敬,既长披缁,即入闻思寺秉具。
一日课诵至《心经》无挂碍,胸中凝结,涣然若释,因矢志渡江遍游名刹,参诸知识,久之无所契,慨然谓其侣曰:“禅以戒行为基,净土为本。
吾何事跋涉而不务实行乎?
”遂还。
闻思专修净业,及履主席,宣弘戒法,真诚不懈,凡人有过,必循循开迪,其有不逊,亦委曲譬晓,终无愠色,故学子依依,不忍舍去。
尝结社修忏,预知时至,别诸同社,集众传衣,命汤沐浴,跏趺而化。
至荼毗时,有隐隐紫色,状如莲花,自龛前火光中,灿然涌出,其精诚所结,戒光圆满,信不诬也。
释浚明
新续高僧传·灵感篇第六之三
释浚明湘乡县志作俊明,塔铭称哲公,盖名哲也,睿哲文明,取旨甚洽。
江宁徐氏,世居金陵
明生而端谨,孝友天成。
尝为母祈请,航海而南,步朝补陀,得晤至公。
辞意契合,竟彻空有。
及慈亲见背,衰绖斯除,便赴京城佛会寺落发。
至公知有道根,遂授记莂。
或云浚明少时,梦一老僧,教之持诵。
一日游寺中,闻僧诵经,皆梦中语,问之,乃《般若波罗密多心经》也。
顿悟,弃妻子,受戒。
然则诵经僧,殆即至与?
康熙时湘乡白云山僧募经江宁,未集而没。
托于为毕斯愿,慨然许诺,竟致全藏,来褒忠山
士人彭青选,仰其高谊,建阁藏之,遂留寺中。
后往荆紫大沩诸山,屡主法席。
岁旱祷雨,甘霖立沛。
郡守牧伯为勒“至诚如神”额以颂之。
一夕大雪,青选梦言:“寺僧饥甚。
”晨兴,令仆致米,时雪深没踝,山径自开,积冻微释,异之。
至寺,见韦驮像杵沾雪泥,水尚涔涔下也。
有龙盘绕阁楹,昂首欲去。
戒之曰:“毋坏寺,毋伤生灵,毋淹禾稼。
”龙果蜿蟺行石间,可半里许,风云四起,擘石飞去。
山旧有虎,啸声怖行人,及住山,久之,不复知虎所在。
乾隆丙寅,强应大沩之请,甫膺丈席。
四方奔奏,食指近千,锤鍊所施,莫不获益。
乾隆十三年戊辰春,偶示微疾,匝月间。
说偈而化,经日如生。
盖终于荆紫峰西宁大升为铭其塔云。
有自述行状,今不可见。
志称其言曰:“龙翔虎去,老僧亦从此逝矣。
”其自述者,非邪?
释济玹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九
又五岳济玹者,古越吴氏子,亦弘礼弟子。
生时,人闻空中音乐。
三岁诵《心经》如宿记。
成童出家,依石屋。
年十七,游方,登讲肆,词如瓶泻。
受具天童密,参西来大意,便有入处。
归越沙溪,将盥触翻水盆,得大洒脱。
出而遍叩,谒弘礼于显宁,遂授以法。
其倡化诸刹,皆佐扬之力为多。
出世安隐,遇火重兴之,道誉流闻,相率敦请,如福善、夕照、隆平诸刹,先后戾止,津梁不倦。
灵隐虚席,遂补其处。
振绪饬纲,绍芳先哲。
和硕康亲王慕其高范,敬礼有加焉。
汤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善化人字幼尊号柚堂
心经世之学,与兄蠖遨游公卿间,曾为湖广总督卢坤裕泰幕僚
晚归里,于城西北筑槃涧园,藏书数千卷。
有《盾墨》及文稿。
宋书升清末 1842 — 191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山东潍县人字晋之
光绪十八年进士,改庶吉士
里居十年,殚心经术。
》、《》、《》均有撰述,尤精历算之学。
宋书升字晋之潍县人
光绪壬辰进士,改庶吉士,加五品卿衔
维基
宋书升(1842年—1915年)字晋之山东潍县人
清末官员、诗人。
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三甲进士;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加五品卿衔
宋书升工诗,《晚晴簃诗汇》收其诗作。
释觉海晚清 1843 — 1912年二月
新续高僧传·兴福篇第九之十一
释觉海字慧宽
姓郭氏,临清人也。
生而岐嶷,赋性聪颖。
髫年多病,瘦骨嶙嶙。
因甘澹泊,不茹辛腥。
稍长,锐志读书,而厌绝尘嚣,超然有轶俗之致,父母知有夙缘,不以世务督责,送之大佛寺礼阔然禅师祝发。
心经咒,深求佛旨,谨身清净。
年二十一,始发足游参,遍𠪾名胜,因诣京西柘山岫云寺,禀尸罗于心纯。
同治癸卯书记,更诵《法华》、《楞严》、《维摩》、《报恩》诸经,旁及《三坛仪范》。
教授阇黎,训诫后学,悉中规矩。
复思禅宗教义,奥旨弘深,不得良师,未易窥测。
负笈京师贤良寺,任以维那,益加精进。
未几,慈云眷念,召之还山,證果倍蓰。
光绪戊子年传授衣钵,继席领众,宏济之怀,孜孜不倦,传戒十坛,津梁益远,深味古德语。
重修天王、观音、龙王、药师诸殿,及厅堂、朝房、静室、石路、龙潭塔院,馀力复及下院翊教寺后阁,轮奂并美,金碧交映。
晚岁见阜城门外观音庵,年久荒废,颓垣破宇,惄焉伤之,发愿兴起,倾囊万金,鸠工庀材,杰然崇构,光彩一新,皆觉海之功,历历可徵者。
宣统三年秋冬之交,示微恙,乃传席觉正,养疴静室。
一日诫众曰:“道在心不在事,法由己非由人。
当勉力,以达神用。
”人以为解脱之词也。
明年春二月,疾甚,念佛西去,世寿七十,僧腊五十,弟子建窣堵波于山之南塔崖下。
周锡恩晚清 1853 — 19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3—1900 【介绍】: 浙江平湖人字伯晋一字荫常学者称是园先生
光绪九年进士
编修
历任陕西浙江等地乡试副考官,驻英一等参赞
心经世之学,其始注意地方利病,中日甲午战后,以为非变法不能雪国耻,曾上书翁同龢,劝其主朝议谋富强。
常欲联长江各省督抚倡新政
戊戌政变后,被勒休编管。
工诗文。
尝创黄州经古书院,以考据、义理、经济、词章教士子。
有《是园遗书》。
全台诗
周锡恩(1852~1900)字伯榗,一作伯晋又字荫常号是园学者称是园先生
湖北罗田人,原籍浙江平湖
室名有传鲁堂、观二生斋、研二生斋、搴芙蓉室、木芙蓉馆等。
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编修光绪十四年(1888)陕西乡试副主考十九年(1893)任浙江乡试副主考
著有《传鲁堂文集‧骈文‧诗》、《观二生斋随笔》、《搴芙蓉室骈文》、《使陕记》、《易说》等,合为《传鲁堂遗书》。
以下自陈汉光《台湾诗录》、广雅出版有限公司编辑部《中法战争文学集》、许成章高雄市古今诗词选》辑录与台湾相关之作编校。
维基
周锡恩(1852年—1900年)字伯晋别号是园先生湖北省黄州府罗田县人清朝翰林
光绪九年(1883年),参加癸未科殿试,登进士二甲51名。
同年五月,改翰林院庶吉士
光绪十二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光绪十九年(1893年),朝廷任命殷汝璋正考官周锡恩副考官,同主浙江恩科乡试。
绍兴人、前内阁中书周福清派人行贿请托。
事发,周福清下狱。
同年十二月考察,御史李慈铭奏其人品有问题,被严加察看。
光绪二十年(1894年),经复查,被解除察看,照旧供职。
高凤岐晚清 1858 — 19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58—1909 【介绍】: 福建长乐人字啸桐号愧室主人
光绪八年举人
官至梧州知府
服膺宋儒,工古文,留心经世之学。
德军入侵山东曾合同志上书皇帝下诏罪己,陈内治外交筹饷练兵四事,都御史见之大惊,斥去勿进。
陈英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广东潮阳人字式霭
诸生
心经史百家,嗜孙、兵书及诸葛亮阵法。
尤精于《》,以为疑义殊多,晚年筑室叠石山,钻研十四年,门人称叠石先生
有《演周易》。
叶尔恺清末
维基
叶尔恺(1864年—1940年)字悌君号柏皋
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今杭州市)人,清末政治人物、书法家
善草书。
光绪十八年(1892年)壬辰科第二甲第四十三名进士出身,选翰林院庶吉士
二十年(1894年)散馆,授翰林院编修
二十三年(1897年),充陕西学政
赏识20岁的农家子弟于右任,认为于的诗文策论卓尔不凡,非时流可及。
在嘉奖勉励之余,授其一部薛福成的《出使四国日记》,嘱其阅读并留意世界大势。
在知道要逮捕革命党人之际,请同僚沈卫通知于右任,于连夜逃往上海
致使官兵次日扑空。
二十六年(1900年)丁忧离任。
三十二年(1906年)服阙,仍授编修,署理云南提学使
二年(1910年)七月,实授云南提学使
民国后,迁居上海,家居学佛,卖字为生,以遗臣自居。
北洋政府叶尔恺修《清史》,不赴任。
约卒于1940年前后
徐谦现代 1872 — 1940
人物简介
1872-1940.9.26字季龙晚年自署黄山樵客
安徽歙县徐村人,生于江西南昌
英译名George Hsu。
现代著名法学家、政治活动家、民国政要。
主要著述有 《民法总论》、《刑法丛编》、《劳资合一》、《徐季龙先生遗诗》、《笔法荟谈》等。
人物简介
1872-1940.9.26,英译名George Hsu。
现代著名法学家、政治活动家、民国政要。
字季龙晚年自署黄山樵客
安徽歙县徐村人,生于江西南昌
1903年,应试及第,成为光绪朝进士,进入 翰林院仕学馆攻读法律。
1907年,毕业以后,先后任翰林院编修和法部参事职务,主持制订全国的新式法律。
1908年,任京师地方审判厅厅长、京师高等审 判厅检察长。
1910年徐谦许世英赴华盛顿参加国际司法会议,并考察了英、法、德、俄等国的司法制度。
中华民国成立后,1912年03月,任内阁司法 部次长。
1912年8月25日,同盟会等5团体正式改组为国民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出席并 与阎锡山张继李烈钧胡瑛、王传炯、温宗尧陈锦涛陈陶遗莫永贞褚辅成毓、杨增新于右任马君武田桐谭延闿张培爵、沈秉坤、王善 荃、姚锡光赵炳麟柏文蔚孙毓筠景耀月虞汝钧张琴曾昭文、蒋翊武、陈明远一起被推举为参议
1913年04月27日,发表名文《布告国民》, 鼓吹武装反袁。
此后去上海,加入了基督教圣公会,并发起组建全国基督教救国会。
1917年,南下广州,任孙中山广州军政府秘书长
1919年,以观察员资 格参加巴黎和会,回国后,被聘为天津《益世报》主编。
1921年,任孙中山政府最高法院院长
1922年,任北京政府王宠惠“好人内阁司法总长。
1923年,任岭南大学学系主任,并创办了《评议日报》。
1923年,应冯玉祥之聘进京,任中俄庚款委员会主席,同李大钊成为战友。
1926年,随冯玉 祥访问苏联,回国后,任国民党中央执委兼广州国民政府司法部长。
1927年03月国民党召开二届三中全会,徐谦当选为中央常委和军事委员会主席团成员。
武汉政变”发生后,徐谦受到汪蒋两派的排挤,被迫辞去一切职务,寓居香港,重开律师生涯。
抗日战争爆发时,他怀着一腔救国热情回到内地,任国防委员会委 员。
还曾任国民党北京分部主任、福建国民政府委员等职。
1940年09月26日病逝于香港
主要著述有 《民法总论》、《刑法丛编》、《劳资合一》、《徐季龙先生遗诗》、《笔法荟谈》等。
维基
徐谦(1871年6月15日—1940年9月26日)字季龙,教名乔治,晚年自署黄山樵客安徽歙县徐村人
中国现代法学家、政治家。
清光绪进士,入翰林,受命考察欧美法务,参与清末司法改革。
民国间曾任法务总长,国立武昌中山大学(今武汉大学)校务委员会主任,在南北政坛活跃多年。
徐谦为中国现代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贡献颇多,著有《民法总论》和《刑法丛编》等法学专著。
郭亮生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南常宁人
精医。
有《痘麻心经》。
贺双卿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江苏丹徒人字秋碧
农家女,貌美,工诗词,习小楷,能在一桂叶上写《心经》。
嫁金沙绡山里周姓农民,姑又悍戾,双卿力疾作劳,孝敬弥挚。
史震林《西青散记》中载双卿诗词颇多。
闺秀百家词选·雪压轩词
贺双卿字秋碧丹阳人
负绝世才,秉绝代姿,为农家妇。
姑恶夫暴,劳瘁以死。
生平所为诗词不欲留墨迹,每以粉笔书芦叶上,以粉易脱易碎也。
其旨幽深窈曲,怨而不怒,古今逸品。
史梧冈《西青散记》载双卿事甚详。
词学图录
贺双卿,女,字秋碧
江苏丹阳人
嫁为金坛农家周氏妇。
负绝世才,秉绝代姿,遭姑恶夫虐之荼毒,劳瘁以死。
所作悉不留稿,以笔沾粉书芦叶上,不求能传。
后人辑其词为《雪压轩词》。
林卧云清末至现当代 1881 — 1965
全台诗
林卧云(1881~1965)名玉书,以字行,号六一山人,生于嘉义县水上乡三界埔。
明治廿九年(1896),接受为期五个月的日语教育,翌年三月毕业于嘉四义国语传习所,随即进入台湾督府义医院担任通译。
明治三十二年(1899)秋季,适逢台湾总督医学校派人至义医院劝募学生,前往就读。
明治三十八年三月毕业,奉职台湾督府义医院,为嘉义市第一位台籍西医,专攻内科及小儿科。
明治四十四年(1911)与白玉簪、周抡魁、赖雨若、赖惠川等六十馀人合组罗山吟社。
大正六年(1917)玉峰吟社成立,与罗山吟社诸社友一同加入。
鸥社成立,受聘顾问,后加入为社员,与陈文石协助陈潮渠主持社务。
昭和二年(1927)十二月,加入郑作型、罗峻明创立之「国黉同艺会」,与同好共研诗文书画。
五年(1930)年复与苏孝德、张李德和、吴文龙、赖尚逊等四人设连玉诗钟会
  林氏诗书画俱佳,善绘,好艺、围棋。
义著名女诗人张李德和友善,著有已刊行的《卧云吟草》、《卧云吟草续集》外,有手稿《醉霞亭集》、《读老随笔》甲乙丙丁集、《六一山人读书笔记》、《摭拾录》、《什记》等。
林氏博学多闻,留心经子,长于说理议论,有理过乎辞,淡而寡味如〈销夏书怀〉者,亦有警遒似〈辩闲〉者。
其诗长于五、七言歌行、古体,气势轩昂,咏史、写景中沾带理味,风格近于宋诗之清峻才刻,惟绝句清丽,可谓多才。
(江宝钗撰)
茹欲可清末民国初 1885 — 1914
维基
茹欲可(1885年—1914年)字怀西陕西省三原县鲁桥人,籍泾阳县茹王堡。
同进士出身
父茹玉泉,能诗文,极澹远,有诗集行世,以儒而商于三原县,遂籍于此。
玉泉生五男子,茹欲可居长。
其少年卓荦而有大志,好习时务。
光绪三十年(1904年),登三甲第134名进士,时年二十,分发广东知县任用。
时逢人常曰:“以官出游,是吾志也”。
广东兴宁县知县,政声卓著。
茹欲可于右任同窗好友,皆出于三原宏道大学堂(即原宏道书院)。
学堂新学日兴,人才辈出,有张季鸾、李仪址、茹欲立等留学日本
民国三年(1914年),患猩红热卒于北京
茹欲可逝世后,于右任赠诗二首以怀念:转眼沧桑又一年,怜余后死亦凄然。
九原休道人情薄,老友吞声送纸钱。
烈士头颅侠士心,长风绝涧出风尘。
现身酷似乡前辈,大蟹横行孙豹人
黄云鹄清 1819 — 189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湖北蕲州人字祥人
咸丰三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迁兵部郎中,充马馆监督
出为雅州知府,累擢署四川按察使,劝民事,理冤狱,设养济院
后以老罢归。
主讲钟山江汉书院数年。
卒年八十。
人物简介
黄云鹄(1819—1898年)黄侃之父。
字芸谷翔云缃芸湖北蕲春县青石镇大樟树村人北宋黄庭坚十七代世孙,咸丰三年癸丑(1853年)进士,官至四川盐茶道,清廷二品大员。
晚清著名学者,一生著述甚丰,有多部著作传世。
他主张“王子犯法与民同罪”,为官清廉正直,执法严谨,不畏强暴,被世人誉为“黄青天”。
因与当时官场不同流合污,得罪了权势,黄云鹄的官越做越小, 最后辞官返籍,回湖北心经学、书法。
为两湖、江汉、经心三个书院院长,是晚清重臣张之洞的密友。
黄云鹄著书有《归田诗抄》、《学易浅说》、《画家诗史》、《益州书画录续篇》等。
编纂《粥谱》流传甚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