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清朝
罗长裿晚清 1865 — 1911
维基
罗长裿(1865年—1911年)字退斋号申田湖南湘乡人
罗长裿6岁丧父,10岁丧母。
18岁,他中秀才,后任教于蒋氏长春族学馆。
22岁他中举人
29岁时他于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
1898年8月19日,他条陈《呈请代奏应诏陈言疏》,荣禄奏称他“才具操守,均有可信”。
后他捐升道员,发江苏任职,任江南候补道,常为两江总督刘坤一谋划。
1901年1904年,他先后主持江苏仕进馆,江苏法政学堂,江南将弁学堂及江南陆师学堂。
1907年,江苏巡抚陈夔龙调他任江苏参谋处督办,主持新军的训练。
其间他著有《江苏参谋处兵学》一书。
1907年底,他辞职请调四川
到达四川成都后,他任四川陆军小学堂总办
当时赵尔丰督川边军事,罗长裿参与其幕府
1908年,他被赵尔丰任命统领川边巡防新军五营,同时赵尔丰任命钟颖统领川边混成协。
在任上,他主张对藏人以抚绥为主。
1909年,清政府电令川军2000人调防西藏,英属印度政府唆使西藏三大领主叛乱。
他因主张抚绥而遭到下属和赵尔丰的不满。
1909年10月,新军后营管带程凤翔率兵入藏东,罗长裿令其撤回,却被程抗命,罗遂赶紧报告赵尔丰
不久,程凤翔所部遭到藏东民众抗击而败归。
赵尔丰未处分程凤翔,并严斥罗长裿怯懦,罗长裿遂称病告假,并请辞。
此后他赋闲
1910年1月24日驻藏大臣联豫上奏荐他为西藏督练公署兵备处总办,赴拉萨帮办军政要务。
1910年2月,川军在江孜击败由十三世达赖喇嘛所派军队的最后抵抗,进入拉萨,十三世达赖喇嘛则逃往印度大吉岭。
联豫未听从罗长裿的劝告,而是请旨革去达赖名号。
英国借口“保护商埠”而从印度出兵进驻印藏边境的印塘,并且进入了江孜亚东等地。
1910年7月8月罗长裿经联豫向清朝外务部推荐,负责和英印当局交涉,于7月12日查勘江孜亚东两埠情形,并会晤英国江孜商务员韦亚,7月20日到达靖西会晤英国亚东商务委员仲儒8月12日抵达大吉岭,后与英属印度副总督裴凯、驻锡金政务官贝尔、大吉岭知事福赖特斯等英方官员会谈。
通过他的交涉,英印当局答应撤回进入亚东江孜商埠的军队,并声明“达赖之事,恪守中立”。
9月9日,他在大吉岭山后的巴伦布会见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劝告达赖喇嘛返回西藏,但未成功。
他回国覆命后,清政府命九世班禅管理西藏政务,英国则撤退了军队,西藏局势渐趋稳定。
1910年12月,清政府根据联豫建议,添设前藏参赞(即驻藏左参赞),“禀承驻藏大臣,筹划前藏一切要政”;添设后藏参赞(即驻藏右参赞),“禀承驻藏大臣监督三埠商务”。
1911年3月罗长裿经联豫推荐,被任命为驻藏左参赞
1910年6月21日,联豫上奏改设治事厅和议事厅,以罗长裿兼任秘书员。
宣统三年(1911年),他被驻藏大臣联豫派往藏东讨伐波密土王,节制诸将。
但他与刚刚兵败波密的协统钟颖不和,并将钟颖饮酒赌钱不问军务等事禀告联豫。
联豫据奏,将钟颖撤职,并以罗长裿取代。
7月罗长裿和谢国梁在彝贡会,此后波密土王白马策旺被杀,波密之乱平定。
罗长裿因功加二品衔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在英属印度总督明多的支持下,达赖喇嘛派出亲信达丹东潜回西藏,策动部分贵族组织民军,进攻驻拉萨日喀则江孜的川军。
另一方面,钟颖罗长裿当时正驻扎波密的春多行辕时,策动驻拉萨的川军兵变,史称拉萨兵变。
罗长裿闻讯后,本想率军赴拉萨制止兵变。
钟颖联络驻波密管带陈渠珍。
陈渠珍遂于11月26日指使本营后队正目赵本立刘均福、周国荃、罗玉斌等人率队围攻春多行辕,劫持了罗长裿
他们挟持罗长裿走到工布南山道上时,罗长裿获得机会逃脱,遂跳崖自尽,但未死,被迫继续被挟持前进。
后来他们到了德摩喇嘛寺
11月29日,赵本立等勒杀罗长裿,尸体被焚毁,罗长裿时年47岁。
其妾携幼子逃到一个藏族乞丐家躲藏而得以幸免,后不知所终。
罗长裿被杀后,其骨灰被所部炮队长周逊送归其家乡湘乡安葬。
1914年10月罗长裿之子罗驭(罗辀重)要求政府审理罗长裿被害案。
1915年3月19日袁世凯政府罗长裿被害案进行初审,钟颖不承认自己为主谋,钟颖的家属还编印了《弥天冤案录》进行申诉。
后来联豫出庭对质,并出示了钟颖作为主谋的证据。
经过三次庭审鞫实后,袁世凯签发《大总统申令》称:此后,钟颖被执行死刑,而罗长裿入祀忠烈祠
清史稿》也将罗长裿收入忠义传
薛哲晚清 1885 — 19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885—1908 【介绍】: 安徽寿州人字明甫
光绪三十一年南京江南陆师学堂,入同盟会。
后在安徽新军第三十一混成协任管带,暗中从事革命工作。
三十四年慈禧与光绪相继去世,倪映典熊成基等拟在安庆起义,于城内应援,事败,被捕就义。